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 2月14日,胡锦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地为91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谢家麟是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的加速器物理学家。他在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后,突破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于1955年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所任研究员、副所长,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兼任教授,“八七”工程加速器总设计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和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副主任。他率领的科研团队建成了我国第一台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和亚洲第一台电子激光设施。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以2项世界原创、3项填补我国空白的科研成果,开拓了新中国的高能粒子加速器事业。
如今,92岁的谢家麟和老伴住在北京海淀区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生活平静安宁。他身体硬朗,声音洪亮,听力、视力依然很好。谢老自嘲“年纪大了,懒得动”。他的老伴说:“他的确很少运动,但是性格非常好,无论遇到什么事,从不着急上火。”谢家麟也自称“乐天派”。前来看望他的学生和同事询问他的长寿秘诀。他笑着说:“我的身体好比一盏灯油较少的油灯,我可以将灯芯拧小点儿,慢慢点燃,也可以长久地发光。”谢老还幽默地说:“谢谢大家,我正在返老还童!”话音刚落,谢老和大家都笑作一团。
兴趣广泛 培养生活情趣
受父亲的熏陶,谢家麟从小爱好诗词名篇,在燕京大学学物理时,还选修了“苏(东坡)、辛(弃疾)词”课程,并在报纸副刊上发表文章,受到文学院国学大师郑因伯先生的赞赏。在紧张忙碌的科研工作中,谢家麟常常笑着对学生和助手说:“人应该有广泛的兴趣……读些‘闲书’可以扩大视野,了解社会和人生。”他常常写诗词抒发自己的情怀。1951年回国受阻,他写了“黄河横渡混相似,故国山河入梦游”,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正负离子对撞成功,他写诗抒发豪情;外出游览,他也会赋诗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广泛的兴趣爱好不仅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还缓解和释放了工作压力,使疲惫的身心得到了积极有效的休息。
乐观开朗 从不“着急上火”
谢家麟胸怀宽广,淡泊名利。他说,他们那一代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从未考虑过自己要取得何等成就,获得多少报酬。对于荣誉,他看得很轻。他曾经说过,担任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是“国家需要,勉为其难”。一旦在工程建设中有了更合适的专家,他会立即提出辞呈,主动让贤。也正因为他“思想简单”,心无杂念,所以生活很快乐,从不患得患失。用他自己的说:“我对生活和工作很乐观,很向前,很愉快。”
谢老十分谦虚。他说:“我只是很一般的平常人,不聪明也不能干,我能获奖说明一个人不管资质怎么样,只要不断努力就能取得成就。”关键在于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遇到困难时不放弃、不自馁,要想办法克服和解决;解决的困难多了,自己便会有更多的信心去解决更大的困难。正因为他一直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没有杂念,没有烦恼,没有负面情绪的困扰,因而寿命不期而长。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谢家麟88岁时,写作并出版了自传《没有终点的旅程》,将多年的科研经验总结为三句话:“做研究工作的最大动力是强烈的兴趣;书本知识加上实际经验是创新基础;科研的敌人是浅尝辄止,知难而退。”用以指导和告诫年轻的科研人员,戒骄戒躁,克难奋进。
如今,高龄92岁的谢家麟仍然每周一按时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去上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没有终点的旅程》上,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脚步。
谢家麟是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的加速器物理学家。他在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后,突破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于1955年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所任研究员、副所长,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兼任教授,“八七”工程加速器总设计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和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副主任。他率领的科研团队建成了我国第一台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和亚洲第一台电子激光设施。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以2项世界原创、3项填补我国空白的科研成果,开拓了新中国的高能粒子加速器事业。
如今,92岁的谢家麟和老伴住在北京海淀区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生活平静安宁。他身体硬朗,声音洪亮,听力、视力依然很好。谢老自嘲“年纪大了,懒得动”。他的老伴说:“他的确很少运动,但是性格非常好,无论遇到什么事,从不着急上火。”谢家麟也自称“乐天派”。前来看望他的学生和同事询问他的长寿秘诀。他笑着说:“我的身体好比一盏灯油较少的油灯,我可以将灯芯拧小点儿,慢慢点燃,也可以长久地发光。”谢老还幽默地说:“谢谢大家,我正在返老还童!”话音刚落,谢老和大家都笑作一团。
兴趣广泛 培养生活情趣
受父亲的熏陶,谢家麟从小爱好诗词名篇,在燕京大学学物理时,还选修了“苏(东坡)、辛(弃疾)词”课程,并在报纸副刊上发表文章,受到文学院国学大师郑因伯先生的赞赏。在紧张忙碌的科研工作中,谢家麟常常笑着对学生和助手说:“人应该有广泛的兴趣……读些‘闲书’可以扩大视野,了解社会和人生。”他常常写诗词抒发自己的情怀。1951年回国受阻,他写了“黄河横渡混相似,故国山河入梦游”,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正负离子对撞成功,他写诗抒发豪情;外出游览,他也会赋诗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广泛的兴趣爱好不仅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还缓解和释放了工作压力,使疲惫的身心得到了积极有效的休息。
乐观开朗 从不“着急上火”
谢家麟胸怀宽广,淡泊名利。他说,他们那一代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从未考虑过自己要取得何等成就,获得多少报酬。对于荣誉,他看得很轻。他曾经说过,担任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是“国家需要,勉为其难”。一旦在工程建设中有了更合适的专家,他会立即提出辞呈,主动让贤。也正因为他“思想简单”,心无杂念,所以生活很快乐,从不患得患失。用他自己的说:“我对生活和工作很乐观,很向前,很愉快。”
谢老十分谦虚。他说:“我只是很一般的平常人,不聪明也不能干,我能获奖说明一个人不管资质怎么样,只要不断努力就能取得成就。”关键在于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遇到困难时不放弃、不自馁,要想办法克服和解决;解决的困难多了,自己便会有更多的信心去解决更大的困难。正因为他一直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没有杂念,没有烦恼,没有负面情绪的困扰,因而寿命不期而长。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谢家麟88岁时,写作并出版了自传《没有终点的旅程》,将多年的科研经验总结为三句话:“做研究工作的最大动力是强烈的兴趣;书本知识加上实际经验是创新基础;科研的敌人是浅尝辄止,知难而退。”用以指导和告诫年轻的科研人员,戒骄戒躁,克难奋进。
如今,高龄92岁的谢家麟仍然每周一按时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去上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没有终点的旅程》上,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