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的终极探索和简易方法

来源 :休闲读品·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hat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笔法缘何如此神秘?
  因为后人故意把自然简单的用笔方法神秘化以加强人们的崇拜,形成自己的权威。
  毛笔是软的,确实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其本身有很多的个人体验在起作用,要靠反复实践而获得且不易阐述清楚。因此,聪明人利用后学者的畏难心理,用一系列的闪烁其词创造出太多的障眼法。
  必须彻底打破这种神秘感!
  二、笔法到底是什么?怎样形成的?
  笔法的定义:驱使毛笔形成特定形态与质感的方法。
  毛笔是软的,以动物毛集束成锥状,因此,用不同的角度、力度、方向、速度进入纸张,就会出现形态和质感的不同。
  后人总结出来的笔法,是一种教条,是启蒙的需要,但我们要搞清楚教条背后隐藏的机理。笔法,是毛笔的特性与汉字书写的笔顺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笔顺,是汉字书写的重要特征,比如写二,从左往右一横,再回过头,在第一横的下方从左往右写第二横。于是,第一横的结束和第二横的开始之间,就有了一次方向上的转折,这种转折,碰到了毛笔的特性,就自然流露出那种形态。
  右侧三个行书的二字,分别来自于王羲之、王羲之、启功,从中可以清楚看到,第一横结束时的形态,在唐代楷书中,把这种形态进行了强化。
  篆书为什么笔法简单?因为书写速度慢,笔顺约束少。隶书为什么略有复杂?因为有了较快的书写速度以及笔顺的约束。行草书为什么更复杂?因为速度更快,笔画的往复更有连属的要求。而楷书又为什么要求那么严谨?因为楷书从行草书的笔法中提炼出了很多的形式感特征。因为它不那么自然,所以反而不太容易写出来。
  另外,不同的用笔方法,还会产生不同的质感,这是由笔锋与纸张所形成的角度、笔锋的齐整度和用笔的速度决定的。角度越是垂直(中锋。逆锋是在中锋基础上用笔),笔锋越是齐整,速度越是慢,笔画的质感就越是沉稳凝重,反之,则越是飘逸洒脱。
  综上所述,笔法源于自然,而不是刻意的描绘。所以,拒绝刻意,拒绝描绘,是掌握笔法时必须有的意识。一开始,总免不了有刻意的描绘,但是心里要清楚!
  三、笔法是怎样演变的?
  先秦普遍用硬笔,比如甲骨文、金文甚至秦简和早期汉简、帛书,秦汉之间,毛笔开始普遍,直到东汉以后,毛笔才获得广泛使用,与纸张一道形成了书法的工具系统。这时候,才有了成熟的笔法。
  有了毛笔,就有了三种基本的毛笔运动方法,分别是:1、使转,2、提按,3、捻管。
  可以把纸张想象为一个平面,这个平面当然就是二维的有x轴和Y轴,使转就是在二维平面的运动。使,就是朝一个方向走,转,就是改变了方向。假设没有提按,那么,理论上,墨迹就是没有粗细变化的直线、折线和弧线。小篆、大篆就是这个样子。
  现在想象一下,在这个二维平面外加上一个z轴,建立一个三维空间,毛笔在上下运动,这种过程就是提按,这时候,墨迹不仅有了直线、折线和弧线,还因为有了提按而出现粗细变化,隶书中的波磔,就很具典型性。
  捻管,就是自转,也就是除了上下运动、平面运动之外,毛笔还能进行自转。
  为什么要捻管?因为想要毛笔在变化运动方向的时候,即使笔锋受到挤压也不会绞在一起或者散开。这时候,稍加捻动,就可以将原来方向中顺畅运行的笔锋状态导入到新的方向中。捻管,还能够在铺毫的情况下,形成一些独特的形态。正因为如此,写篆书、写隶书、写大字,很少用到捻管,而写行草楷书,尤其是较小的字,需要用到捻管技术。
  四、什么因素会影响到笔法?
  1,书写姿势。
  宋之前,有可能没有桌子,但是在唐之前,肯定有几案(炕桌之类的)。
  放在较低的几案上和较高的桌子上,或直接放在膝头,甚至一手执纸一手执笔的写法,笔法肯定有所不同。
  2,执笔的方法,从来都是争论不休,也是自然书写的不同方法,每个人的经验也有所不同。虽说没有绝对正确的执笔方法,但是有些原则必须掌握,留待后述。
  3,笔、墨、纸,都会影响到笔法。
  笔的大小、毛的品质,会影响到使用笔的方法。
  墨的浓淡与稀稠,表现出的笔法与质感也不同。
  纸的平滑与否、纸的洇水与否都会有适应于此的笔法。
  五、怎样学好笔法?
  1,要先懂得原理,然后反复实践。意识很重要,这样才可以从大处着眼,可以有更高的眼界和起点。实践可以反过来促进理论的巩固与提升,没有实践,想的再好,也不会成为书法活动。所以要反复思考,反复训练,最终将思考与训练融合在一起。很多同学现在缺的是思考,所以我就特别强调思考。
  2,最基本的训练途径。
  ①先通过写小篆,掌握最基本的中锋行笔,逆锋涩行。
  ②通过写汉隶,学会提按和一些使转。
  ③通过写晋唐行草,学会连续的复杂用笔。
  这个顺序,不宜颠倒,不是不能,而是颠倒的话,效率不高。这也是我反对先从楷书入手的根本原因。
  3,执笔贵在稳实灵活。
  古人执笔可能与现代执笔有别,但是没关系,也没必要非得弄懂古人是怎样执笔的。因为,把握原则就可以了。
  原则就是一一稳实灵活。有的时候,更需要稳实,比如篆隶,有的时候,更需要灵活,比如行草。
  稳实,不是紧张,不是把笔抓死,而是大动作有控制,小动作尽量不要有。灵活,但不能浮滑,也就是不能失去控制,不能甩笔,而要力送笔端,甚至力送笔外,有的人一到笔画的末端,就习惯性地猛地送笔,这是极端错误的,要非常努力去纠正!
  理解了上述原则,下面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比如站着还是坐着?悬肘还是悬腕?三指还是五指?捻管还是转腕?
  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初学者,就是因为没有明白理,所以逻辑上混乱,导致方法上莫衷一是。
  我来做一些解读吧。
  所有的动作,都是由场景决定的。我就不相信有站着悬肘写蝇头小楷的神话,因为那完全没有必要。所以,站着写大字,坐着写小字,悬肘写大字,悬腕写小字,再小的枕腕写。
  无论三指五指,稳实灵活就是对的。五指法,立腕的时候更合理,写较大楷书,很合适,因为精于控制,三指法,平腕的时候更合适,比如站着写大字,三指捉笔下垂更顺当,而写小行草的时候,像拿铅笔那样拿毛笔,再稍微直一点,也常常为高手所用,因为这样更灵活。
  大字要用腕来转,小字,则适合用指来捻。
  六、解读几种典型的笔法。
  1,起笔的时候,有直入、顿入(切入)、转入三种。
  2,行笔的时候,有中锋侧锋、裹毫铺毫、拖笔逆锋、一揭直下和屋漏痕等不同。
  3,收筆,有回锋、驻笔、出笔三种。
  4,折笔与转笔。
  上面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用笔方法。最后我想强调一下,笔法贵在自然,用笔贵在心领神会、手摩心追,一定要有笔法意识,也就是在读帖的时候,临贴之前,通过对笔画形态以及质感的观察分析,结合自身的经验,然后有意识地在临写时多加实践。有很多笔法,我们可能会看不明白,即使看得明白,行家之间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自身体会。因此,从逻辑上、原理上弄懂,再加上实践,才是正道,不宜偏信一家之言,尤其不宜偏信言之灼灼的一家之言。这才是“科学学习法”。
其他文献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各类媒体发展迅速,新媒体的崛起使媒体传播途径更加丰富多元。多元化的媒体传播途径为民生新闻的传播,打开了新的途径,但也是对民生新闻传播的挑战。本文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品评、借鉴,把握本次习作的关键写法:典型事例、细实描写。2.在习作评改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触类旁通的思维方式,
在复杂介质条件下热致性凝胶凝胶化行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我们在研究甲基纤维素(MC)溶液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NaCl共存条件下的凝胶化行为时
随着电视等大众传媒在我国的普及,大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视剪辑作为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电视节目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剪辑能够为观众呈
本论文探讨了用饱和水溶液电动搅拌法制备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和4’,7-二羟基异黄酮(daidzein)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工艺,利用荧光光谱法从分子水平研究异甘草素和4’
介孔材料因其高比表面积、有序孔道、热稳定性等特征而在聚合物增强和吸附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孔材料存在下进行单体原位乳液聚合反应的稳定性是制备聚合物介孔复合材料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一本书的第一印象都是从封面开始的,好的封面总能让书脱颖而出,先声夺人。来自英国的艺术家Aniko设计的封面就是这样的石破天惊,她以软陶作为素材,以书中的情节作为蓝本,张力
近年来,配位聚合物在催化、气体存储与分离、光学、磁性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尤其是发光配位聚合物作为化学传感器对小分子及离子识别的研究更是热点
本文在讨论音乐疗法机理的基础上 ,采用信号叠加原理,提出一种将音乐信号与电脉冲信号相结合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电针存在的适应性和耐受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