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调查

来源 :中国物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q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创新开始促进行业发展格局的改变,成为2007年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并对整个服装产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2007年,中国服装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07年,作为中国服装行业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商业,其市场环境、市场重点及商业模式和商业渠道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行业发展出现重大拐点。
  一方面,服装内需市场不断增长,二三线城市消费市场迅速崛起,更为广阔的潜在市场开发初现端倪;另一方面,服装出口形势比较严峻,增速放缓。中国服装产业在多种外力和内力作用下,已经从“外贸拉动型”转轨到“内贸推动型”的历史发展新阶段,中国服装行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新模式、新渠道和新价值进行释放、创新。
  一方面,技术创新仍在支撑行业的产业创新,另一方面,品牌文化创新正引领全行业的品牌创新,与此同时,商业创新成为全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商业变革的大潮中,不但百货主渠道在求变创新,服装各类市场在谋求升级,还产生了ITAT等一批服装商业渠道创新典型,连一些服装龙头企业如杉杉、雅戈尔、大杨、七匹狼、报喜鸟等也纷纷开始商业创新实践。一些前几年在商业创新中比较成功的特许经营品牌如美特斯邦威、以纯也在孕育着新的商业整合;ZARA、H&M等国际品牌也已结合中国市场的模式正式登陆中国的服装商业战场,而广大中小企业更迫切需要商业创新带来成长突围。
  
  服装商业发展回眸
  
  2007年,中国服装出口增长放缓,服装内销商业经济持续增长,价格回落预示国内市场全面竞争时代的来临。
  2007年前三个季度,全行业出口数量增长仅为10.34%,国内市场成为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2007年中国服装内销市场活跃,对产业拉动作用提高;服装类价格指数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7年,1至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 16.4% (表1),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纺织服装行业属于传统产业,其产品尤其是服装产品在全社会商品批发零售业中一直占有支柱性重要地位,其零售增长率在批发零售增长所占的比重近几年一直保持在10%以上,并处于前四位的位置上(前三位为“石油及制品”、“汽车”、“食品饮料烟酒类”)。2007年1-10月,中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衣着类销售额达687.55亿元,同比增长23.42%(表2)。10月全国重点大型百货商场服装类、鞋类和帽类的累计销售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42%、22.71%、44.13%。
  一方面,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商场衣着类商品价格大涨,而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消费价格指数却持续回落。2007年以来,中国衣着类产品消费价格指数从年初就开始持续回落,3月份已跌至100以下,并呈现持续下跌趋势,1-9月,衣着类产品消费价格指数达99.7。虽然消费指数在持续回落,但衣着类工业品出厂价格却始终较上年同期成上涨形势,9月份,比上年同期上涨了1.0%,2007年,服装零售的年度总量同比增长继续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年度增长幅度,中国服装商业经济表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服装消费价格的总体回落也预示了国内市场全面竞争的开始。大型零售业商品价格快速上升与全社会衣着类产品价格指数下跌的强烈反差,说明消费升级、市场升级与产品升级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和落差。
  


  同时,近几年,中国经济持续高位运行,GDP增长迅速,2007年全年达到89000.8亿元。在经济增长和人民币升值双重因素作用下,如果按GDP年均增长11%的水平,到2011年中国人均GDP能够突破4000美元。这无疑会为未来的服装内贸商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品牌的力量
  
  服装品牌,是整个服装行业的商业风向标,也是服装商业金字塔的塔尖。服装品牌的商业表现,往往带动了行业的商业潮流,服装品牌的高商业价值,给服装品牌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通常,服装的加工环节,只能占到服装品牌10%-20%的商业价值;商业渠道运营,能够占去服装品牌30%-40%的商业价值;而品牌运营,拥有高达40%-50%的商业价值。在不同的商业投入和风险状况下,品牌运营商以不同的商业模式和商业业态渠道,决定与商业伙伴分享或是完全由自己来收获这丰厚的商业价值。
  2007年,多数国外一线品牌已进入中国,国际二三线商业品牌更是以开大型自有品牌专卖店的模式抢占市场。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商业渠道争夺战和商业传播战的号角已经吹响。
  在渠道方面,国际品牌在一线市场上略占上风,而众多国内的服装品牌则以直营专卖店、特许经营加盟店等商业发展模式,抢占了二三线市场的话语权。
  在商业传播上,中国服装品牌有借助主流大众传播媒体做品牌形象推广的传统。不同于以往,借助即将到来的2008和各个品牌商业实际状况,以运动休闲服装品牌和商务休闲服装品牌为主力,电视台的服装品牌广告火热荧屏,但摆脱了单纯依靠明星做广告的原始状态,开始挖掘和传播品牌的独特个性与价值,或是务实地推销主力产品的卖点。
  2007年,国家公布的“中国名牌”,纺织服装界有142个产品上榜成为“中国名牌”,约占当年“中国名牌”总数的17%,其中服装品牌59个,约占纺织服装“中国名牌”总数的42%。其中,波司登服装品牌在2007年还荣获“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在中国服装协会2006年统计评出的“百强”名单中(表3),“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拥有率分别达到50%和40%以上。
  “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服装品牌,几乎全部出自中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这进一步说明了服装品牌商业价值与服装品牌企业实力的共振关系。不少“中国名牌”出自上市公司,但较多的服装上市公司均以生产制造起家,这两年如七匹狼、报喜鸟这样基于商业流通起家的服装品牌上市,带来了商业资本新气象。最近,众多的海外资本追逐具备“轻和快”商业模式和商业渠道“商业价值”的服装品牌,将为未来的服装品牌市场商业竞争带来新的变化因素。
  


  中国服装品牌目前处于多方夹击的竞争态势中,上不如世界一线品牌的附加值高,左要和ZARA这样的二线国际品牌比效率,右要和国内的品牌比个性,下要和服装生产企业比成本,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发展模式和商业渠道,依靠商业创新实现品牌的产品技术价值和品牌文化价值,才能聚焦社会资源,又快又好地可持续地发展。
  
  服装模式初具形态
  
  经过多年的演变,国际上各种商业模式和商业业态均已进入中国服装行业,并在实际运行中产生了较为稳定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形态,这是行业商业发展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基础。目前,中国服装企业和服装品牌主流的服装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自营模式:服装品牌选择合适的地点投资并管理店铺,通常也是品牌的样板店面,作用在于较好体现品牌形象、容易实现垂直管理和精细化营销、市场计划执行力强、能够最准确掌握市场信息。缺点是投资大,对人力资源要求高。近年,服装品牌往往采用直营与加盟复合的商业模式发展。
  特许加盟模式:特许连锁模式是由公司特许总部直接发展终端加盟商,或由特许区域商发展终端加盟商的一种模式。终端按统一的商业模式进行经营。现在休闲服装品牌多用特许加盟的方式运作。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品牌管理按照标准化作业、系统更新及时,但对于操作双方的协同性要求较高,国务院《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出台,增加了特许经营的门槛,更有利于服装品牌的商业扩展。
  


  批发模式:货品主要通过一些大的批发市场的批发商来销售。因为批发市场辐射面广,而很多大的批发商拥有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点,利用他们的网络能很快将产品在市场上铺开,迅速实现资金的回笼。这是国内一些中低档产品常用的销售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让企业产品迅速在市场上销售,缺点是对于品牌形象长远发展不利,不适合服装品牌商业成长。
  代理商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把全国市场根据地域特点划分为若干市场区域,在每区域设立代理商,企业授权代理商全权负责该区域内的产品销售工作,由代理商发展和管理下属终端商。这种模式是目前服装产品分销的主要模式,优势在于能节约品牌销售渠道拓展成本和管理成本,能发挥代理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在品牌运营和货品管理上不容易控制。
  网络销售模式:在众多的借助传统渠道的销售模式之后,很多服装品牌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网上营销。网上营销除了具有减少中间环节、节约实际销售成本之外,更具有信息采集及时、物流管理快捷等多方面优势。但由于服装本身还是基于传统消费模式之上的特殊产品,同时,中国互联网相关法律正在健全之中、货币网上交易存在安全隐患等原因,其模式在服装零售商业领域的发展正逐步加速。
  同样,近几年,各种服装商业业态发展非常迅猛,经市场检验并已标准化的典型商业业态有:
  


  百货商场(主题购物中心):百货商场是社会商品零售的主要形式,也是服装品牌商业的主要业态。百货商场能够为服装品牌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提升品牌形象、获取较大品牌利润,这种能将品牌价值直接传递给消费者的业态收到绝大多数品牌青睐。但随着服装品牌数量的迅速发展,很多百货商场的服装品牌容量都已达到60%以上,仍旧不能满足品牌需求,造成商业过度竞争而出现很多新问题。随着近几年商业地产和国外商业势力的进入,百货商业业态和经营模式也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部分该或公司将成本上升压力和资金压力转移到服装企业,倾向国际品牌轻视国内品牌,产生了新的工商矛盾。
  超级市场:作为方便普通百姓不可或缺的便利商业业态,超级市场在经营灵活上为广大服装品牌创造了较大的合作空间。同时,虽然由于商业成本较百货商场低,渠道广泛,增长速度慢,但服装品牌对此业态多持观望态度,更多的中小企业却表现得非常活跃。
  OUTLETS(奥特莱斯):在零售商业中专指由销售名牌过季、下架、断码商品的商店组成的购物中心,因此也被称为“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在欧美当代商业社会中,OUTLETS是最为流行的一种商业业态。目前,国内很多包括资本在内的机构财团甚至服装品牌纷纷尝试此业态。同时,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它将是一种比较好的业态。
  


  批发兼零售市场:由于主流百货业态不能满足服装品牌发展量的需要,同时由于国内近几年商业地产发展太快,部分新兴的服装批发市场已经将批零合二为一。与传统批发市场不同的是,批发零售市场适合了中低收入消费者的需求。它将服装货品季节流行多样性以及价格便宜的优势放大,是服装产品拓展市场的重要选择。
  品牌专卖店:消费者接受某个服装品牌主要除了各类广告信息之外,就是品牌的专卖店。专卖店是品牌对于百货业态的补充,同时也占领市场的“有利凭证”。品牌专卖店帮助部分服装品牌企业快速完成了商业扩张,成就了一批“商业品牌服装企业”。
  服装商业发展模式和商业渠道的演变与定型、及所处的成熟程度,往往对服装品牌和服装企业的发展及商业交换起到关键作用。当商业模式或商业渠道中所包含的生产关系落后于服装产业的生产力发展时,商业模式或商业渠道的创新就不可阻挡地主动或被动地开始,直到建立起一个或多个新的商业模式或渠道,高效率且公平地实现产业链和商业链的价值交换。中国服装产业,一直没有停止过商业创新的探索和实践。
  
  商业创新精彩纷呈
  
  当前,在各种商业渠道之间和传统的商业企业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商业零售“百强”更新率达到16%,总的来说,2007年商业零售业在规模、效益、竞争力水平各方面属于齐头并进的局面。从国家统计局对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情况的统计来看,加盟的零售体系增速明又显大于直营(表4),服装商业也不例外。竞争正在国内外服装行业、服装品牌、服装商业之间全方位展开,但服装业的商业竞争,因其和国际品牌的全面竞争及和国内品牌的深度竞争,因其和商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表现的更为激烈和复杂。因此引发的商业创新,也更精彩纷呈。
  


  中国服装商业模式和商业渠道的创新虽然早已开始探索和实践,但在2007年体现得较为集中和猛烈。当中国成为全球投资热点,资本流入全球投资成本最低的地区,造成投资过度,这又激发了商业创新以解决过剩的生产能力。2007年,纵观整个中国服装商业流通领域,伴随着国内外服装品牌和服装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全方位复合竞争,产业创新与商业创新互动而创造出很多前所未有的新亮点和新热点:
  


  品牌企业进军零售业,力图整合商业链。2007年下半年,作为龙头服装企业之一的“宝姿”将触角伸向百货业,收购了北京最早的高档百货——赛特购物中心。无独有偶,国内服装龙头企业之一杉杉集团2007年10月宣布大举进军零售业,目标锁定了OUTLETS,计划3年至之内,以每个单体投资3亿元在全国一线城市打造5-10个OUTLETS项目。
  这些创新举措打破了以往的工业企业和商业关系,标志着中国服装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开始从产业链整合迈向商业链整合,开始从传统制造型企业迈向品牌经营型企业,并且积极打造文化创意型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商业和商业创新成为竞争的新资本。
  商业模式创新孕育新的商业领跑者。2007年,ITAT集团以全新的商业模式,整合国内服装生产厂家过剩产能和商业地产过剩资源,形成“服装生产商-ITAT集团-商业地产商”铁三角联盟利益共同体;以“供货商结算速度快、商品品质优、零售价格低”的经营特色实现了供应商、地产商、ITAT、员工和会员消费者的共赢,基本实现了“零应收款、零负债、轻资产”的财务目标。截至2007年9月31日,ITAT完成了近60亿港元的营业额和6.75亿港元的利润,3年营业面积增长近1500倍,截至2007年12月,ITAT已有超过720家直营服装店(百货店、会员俱乐部店、时尚店)共计超过140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成为中国最大的服装零售网络企业。以模式创新和渠道创新为主体的新商业品牌ITAT,从其零售网络营业面积总量来看是目前成长最快的大型的中国服装商业企业。ITAT受到了蓝山国际资本、摩根斯丹利等国际著名资本机构的多轮投资,并受到了行业和企业的重视,成为2007年中国服装商业创新的一个亮点。
  


  网络直销品牌PPG在2007年也因迅速扩张而受关注。PPG依靠供应链整合,依靠网络呼叫中心加目录营销及大规模的广告投放,曾创造过日销万件衬衣的业绩,PPG也获得风险投资机构的多轮投资,它的商业盈利模式正在接受市场的检验。
  国内大企业加快终端店提升的步伐。目前,众多企业开始实施“整合渠道、利用资本、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商机”的发展战略。例如,七匹狼、报喜鸟等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后,首先提升自己的渠道。七匹狼将原有专营店进行改造成为“七匹狼生活馆”;报喜鸟2007年上市融资后也是首先在一线城市开设旗舰店;李宁2007年8月份宣布,将接手上海南京东路的原上海伊都锦商厦,重新开张后将变身为以李宁品牌为主打的“运动城”,主要出售运动服装和器材。
  与此同时,休闲装品牌和部分正装、女装品牌已经把视角投向“大店工程”上。2007年8月,美特斯邦威在西安东大街的近7000平米超级旗舰店第一期开业,隔壁为森马的4000平米店铺。来自以纯则在街对面拿下一栋约2800平米的大型旗舰店随后,50米范围内汇集了国内休闲装三大品牌的5家大店,总营业面积达20000平米。国产品牌竞争进入了又一轮以开超大自有品牌专卖店的新竞争。
  海外零售品牌加快渠道争夺战。令国产品牌无法忽视的是强大的国外竞争对手,ZARA、H&M、C&A、GAP四大零售时装品牌已经进军中国,这些国外平价时装品牌,不仅在上海、北京店铺的销售额告捷,还纷纷宣布了其拓展中国市场的计划。从2007年开始,国内外品牌竞争重点已经在渠道争夺中体现。它们是未来中国服装本土品牌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中国本土品牌欲从它们手里抢夺市场,首先需要从它们手里抢夺渠道。
  综上所述,在内销市场中,通过多年的创新和合作,服装业基本上走出了几分天下、多元化渠道并存、多种商业发展模式共荣的局面。如果能进一步加大产业与商业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必将为行业带来更快、更好的发展,但商业创新拐点的出现预示着行业正在孕育着更大的变化。
  百货主渠道加快创新及扩张步伐。2007年,新型服装销售渠道与传统的服装销售渠道百花齐放,但百货商场、专卖店、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服装专业市场等仍旧占据服装销售主导地位,百货也加快了扩张和创新步伐,以迎接新商业渠道的挑战。
  


  服装销售渠道主体的百货商场业在2007年风起云涌。据公开资料统计,计划2007年底到2008年上半年完成上市融资的百货类企业不下5家,包括广百股份、巴黎春天、天虹商场、茂业百货等。加上国内、国外商业地产企业的进入扩张,未来5年,中国的百货业竞争将有如过去3年的连锁超市同等激烈,企业并购将频繁进行。
  在经营模式上,2007年百货商场也加快了创新的步伐。在北京,2007年新光天地、金融街购物中心两家合资百货先后登场,“新中国第一店”——王府井百货大楼今年完成其提升改造工程,使老百货焕发出新青春,进入10月份,ITAT在上海开出了首家FASHION ITAT百货店,这是ITAT的又一业态创新。12月末,中国第一家男士用品专营商场在北京庄胜崇光百货新馆落成。
  百货主渠道的变革与创新,将使服装品牌享受到更科学与和谐的工商关系所带来的商业发展。
  服装专业市场通过服务创新转型升级。服装专业市场经历了从“地摊式”向“大棚式”到“商厦式”的几个层次的升级后,商业创新的形式主要体现在服务增值上。
  在经营模式上,服务型市场成为新的看点。目前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更多的指向是品牌服务。从产业链上讲,综合性市场大多希望能够尽量覆盖整个产业链,包括原料市场、面料市场、服装加工市场等。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硬件条件和大型百货商场逐渐接近,有的条件甚至超过大型百货商场。同时,新市场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整个市场的软件建设,除提供金融服务、商务等常规服务外,还包括法律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这些商业服务是新型市场发展的方向。
  老牌服装企业的商业突围创新。2007年,服装行业除了多了一些“闯入者”外,老牌传统企业也加速了创新的步伐。如2000年开始实施的多品牌国际化战略的杉杉集团,2007年已经结出硕果:从CHIC2005上杉杉集团正式宣布特许经营已经获得成功和“多品牌、国际化”战略至今已有近3年的时间,目前杉杉集团旗下11个国际品牌和12个自有品牌,其中国际品牌全部实现盈利,12个自创品牌大部分盈利。核心品牌杉杉2007业绩增长高达40%。
  报喜鸟集团则于2007年涉水网络销售。2007年7月底,报喜鸟上海宝鸟服饰开始了其“网络直销”的一系列布局:在报喜鸟集团的支持下,由两家共同投资的上海宝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随后,宝鸟科技统一了传统渠道和网络直销品牌BONO,宝鸟完成了从定制职业装业务到“服装电子商务”的转身。
  产业集群的加快结构创新。中国的服装产业集聚地的发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产业配套齐整,市场信息反应敏锐为主要特征,或以生产中高档品牌服装的企业为主体。或以中小企业为依托,以单一产品或专业服装生产为特色。
  


  集群孕育了品牌,品牌促进了流通,流通的兴旺又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如以纯依靠自身强大的销售网络,将自身产品外包给其他厂家,带动了一批中小生产型厂家的发展。这种“商业集群”的示范作用将给中国产业集群的纵深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中国产业集群总产能占全国服装产能的70%以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业集群不掌握商业主动权有极大的危险。如何充分利用区域内产业链的优势,充分利用标杆型品牌和加工型品牌之间的紧密结合,使生产成本优势更加凸显和可持续,与商业链进一步整合合作,彻底打通通向市场和资本的道路,已成当务之急。
  归根结蒂,商业创新的主体主要是服装品牌企业、服装生产企业或是服装商业企业。当前,商业创新首先要依靠服装行业商业链条上各合作主体的创新,他们的表现及相互间形成的商业“生产关系”优势,直接决定了行业的商业创新生产力价值。
  
  未来展望
  
  外贸增长继续放慢,市场加快朝内贸发展,拐点继续加快、加深,内销市场成为主战场。
  结合2007年服装出口情况来看,以下因素将会影响中国纺织服装业外贸形势:国际资本对产业渗透和控制,产业重组加重成本和技术进步的压力;能源原材料成本上涨;汇率变化,人民币逐步升值的过程将持续;节能减排政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环保要求提高;质量要求提高;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出口退税和数量管理等政策调整;国际贸易摩擦和技术壁垒加大。以上这些因素将会对中国服装出口产生一定影响,出口量增速放缓、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将是趋势。
  与之相反的是,国内服装市场销售总量将持续增长,一方面国内服装品牌不断创新,其品牌附加值将通过主渠道(百货店、专卖店)得到提升,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中小服装企业却面临着全面产品价格竞争的局面。国内市场成为全行业竞争的主战场。
  内销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加剧。随着2008年中国零售市场对外资的开放,国际零售集团加快了进军国内零售业的脚步。法国老福爷百货集团与香港服装品牌IT集团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双方已签订意向书,准备联手在中国建立大型百货商场,而英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马莎百货(Marks & Spencer)也于2008年进入中国。
  欧美各百货巨头的进入对于本土服装品牌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带来新的合作模式,同时也将引进瓜分市场的竞争对手。“战火”将首先在省会和单列市以上城市点燃,二、三级市场是国内品牌抢占的好时机。
  奥运经济对服装消费的促进。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来临,给中国商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衍生了浮躁的过度开发现象。以北京为例,预计2007年商业地产的放量将超过600万平方米,且新建商业地产项目基本集中在传统商务区域,并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将集中上市。2007年北京高档百货店的扎堆开业,引起许多业内专家和学者呼吁,应对奢侈品消费进行一定限制,并加大对大众消费商业渠道的扶持,形成健康均衡的商业结构布局,促进大众消费的科学发展,以防止“后奥运”商业的“结构性空壳”。
  毫无疑问,奥运经济将进一步促进运动休闲类品牌的扩张。同时,随着全球共同关注中国,包括服装品牌在内将有更多的民族自主品牌将获国际性关注。
  新渠道竞争加剧,新模式继续出现,新商业渠道对产业创新的依存度加深。商业模式创新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创新,在传统的商业渠道中,工业品牌较容易受制于渠道,工业和商业的利润率容易失衡,企业资金回笼慢,落后的生产关系会影响服装企业生产力的发展。
  未来,受产业扩张的推动、资本投资的发动、消费升级的拉动,已有的商业创新渠道将继续高速发展,但不同的商业渠道和商业模式也会进一步融合。产业链和商业链的整合将进一步加强。新型商业模式将会催生一批模仿和跟随者,这些模仿跟随者将会加剧这些新渠道的竞争。因此虽然资本将大规模地继续投向那些具有“快和轻”资本特征商业能力的企业,但渠道的变革增长和企业的产品供应创新及品牌运营创新做进一步的融合才能支撑新渠道的过快成长。
  成长型企业品牌和新商业渠道进一步共赢、融合。未来的中小企业的成长型品牌及部分生产加工企业将可能遇到发展瓶颈。大企业抢占了主要渠道、一线市场的零售空间又被国外品牌挤占,二、三线市场为国内主力品牌把持,成长型企业在二、三线市场的夹缝中生存。如何突破瓶颈,寻找商业渠道上的创新,将是成长型品牌未来努力的方向,也是成长中的新型商业渠道共赢的选择。
  更多的企业品牌和商业渠道并购发生。2007年,七匹狼收购了爱都,百丽收购了森达,这只是国内企业间并购的开始,更多品牌及渠道之间的并购将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随着竞争加剧,“大者恒大”定律将会进一步彰显。
  


  同时,跨国并购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国际直接投资最主要的方式,中国服装行业已有杉杉实施“多品牌国际化”进行跨国收购国外品牌的成功案例。2007年,雅戈尔出资1.2亿美元,收购KWDASIA持有的Smart100%股权和KWD持有的Xin Ma新马服饰100%股权,成为在收购资金及资产规模上中国服装界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之一。随着中国企业资本实力的增强,未来将越来越多地参与跨国并购中去。
  企业归位,真正的市场竞合时代到来。在经历了“奢侈品热”、“平价时装流行”后,随着消费市场大分层,企业、品牌、商业的创新实践及其间的整合、融合,企业将找到自己的位置,确定各自的企业发展模式,实现“归位”。服装品牌企业将在市场发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在一味追求走高端路线或者在低价竞争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服装企业将在在产业创新与商业创新中进一步实践和验证自己的商业发展模式和商业渠道方案,最终找到自己的经济角色,并专心做好这个角色,在产业与商业的价值链中,通过与市场化的竞争与合作,生存、发展、壮大并最终实现企业和品牌的商业价值。
  2007年,中国服装业出现了市场向内销倾斜的拐点,出现了利润向大企业集中的拐点,出现了产业向商业交融的拐点,出现了品牌向创意发展的拐点,出现了资本向新模式集结的拐点,出现了商品价格向平价集中的拐点,出现了市场向二三线靠拢的拐点等等。这些都成为行业面临通过商业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信号,都值得高度重视。
  纵观2007年全年的中国服装商业发展全局,商业变革才刚刚开始,可以用“山雨欲来风满楼”、“小荷才露尖尖角”来形容。展望2008年及以后的中国服装商业发展走向,完全可以用波澜壮阔来期待,更多的商业创新大戏将值得期待。
其他文献
适合高超声速飞行器使用的另一种比较理想的动力装置是脉冲爆震发动机(PDE,pulse detonation engine)。说它奇特,是因为这种“新概念”发动机根据热力学爆震波理论,以汽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战略高度,多次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这次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又全面精辟阐述了事关政法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
随着中国绕月探测工程运行的步伐铿锵临近,集千宠于一身、凝聚着中华民族千年梦想和希望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即将离别地球,飞向距离我们38万千米外的月球,在绕月轨道上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计划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
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围绕油田公司“创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深入开展以企业文化建设引领油田持续全面发展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
创业以来,我80%的时间都在跟资本打交道。2000年公司成立,正是中国互联网热的时候,投网络谁都愿意掏钱,但要说服我的朋友来支持一个农业项目——养鸡,就很难让大家接受。我们6个人
省人大常委会: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内务司法委员会审议的代表议案共3件,即殷国兴等12位代表和胡永先等10位代表提出的关于要求修改《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
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规议案(包括制定、修改、废止地方性法规的议案)说明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一、关于议案说明
摆脱重力的束缚,自由自在地飞翔,是很多人的梦想。这种感觉确实奇妙,参加过失重飞机训练的大多数人,都以赞美的语言描述他们这种独特的体验。但是,如果人类长期处于失重状态,
专家简介汪军东华大学教授、博师生导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新型纺纱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新型纺纱技术和数字化纺织方向的研究。牛奶纤维作为新型纤维的一种,有其功能、用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