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家族负性共刺激分子与脑胶质瘤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t4200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脑胶质瘤是发病率最高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尽管近年来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恶性脑胶质瘤的预后改善并不明显[1].研究表明,脑胶质瘤患者复发及预后不良很重要原因之一是肿瘤细胞逃避了机体免疫系统监视.抗肿瘤免疫中T细胞的活化非常重要,而T细胞的活化需要识别双信号系统[2]:第1信号由T细胞表面的抗原特异性受体和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的MHC一抗原肽复合物结合所提供;第2信号则由APC 上的B7家族或其他共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产生。

其他文献
现代的公共卫生的内涵比较广,早已突破了传统的以疾病防治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突出强调身心的全面健康[1].2003年国务院吴仪副总理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公共卫生的中国定义:“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2]。
期刊
第二十二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亚太心脏大会于2011年10月13-16日在京召开。本届长城会由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组委会、亚太心脏联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等联合主办。大会宗旨:引进、创新、合作、发展。
视觉、前庭觉和本体感觉协同作用共同维系人体平衡.在眩晕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前庭检查不仅包括前庭功能的测试,还应该包括神经反射通路的定位检查以及眩晕疾病的诊断检查.前庭检查需要通过结合病史及体检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受损耳侧别,病变具体部位如耳蜗、前庭(球囊、椭圆囊、半规管)、前庭神经(前庭上神经、前庭下神经)、中枢(前庭神经核、小脑等结构)以及与疾病损害相关的神经通路的相关信息.当一些眩晕疾病病情复
期刊
患者男,62岁,主因“发作性左侧偏身麻术无力伴头晕3d”于2010年3月1日入院.3d前无诱因在安静状态下突发左侧偏身麻木,左侧上肢持物困难,左下肢可以行走,伴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持续5 min后自行缓解,反复发作共7次,发作时症状相同,查头颅MRI未见新发梗死灶,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1次/d,仍反复发作,故入院.既往糖尿病史8年,口服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格列美脲治疗,血糖控制不佳
期刊
病历摘要患者男,51岁,因反复中上腹疼痛3个月,加重2d于2010年3月15日入住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患者曾于2009年12月29日因上腹痛2d人我科治疗,查血清淀粉酶227 U/L( 35~135 U/L;括号内为参考值范围,下同),尿淀粉酶3135 U/L(130~490 U/L),CT显示胰腺体尾部炎症(图1)。
期刊
患者女,24岁,G2P0,孕29+6周,以“胸闷、憋气伴咯血半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自幼即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未诊治.孕前体力活动不受限,无活动后胸闷、紫绀.近2周出现胸闷、憋气和咯血,伴双下肢水肿、不能平卧.急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1℃,脉搏116次/min,呼吸26 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 Hg =0.133 kPa),SpO2 45%,唇及四肢末端紫绀,
期刊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临床过程和治疗反应存在明显个体差异的复杂疾病.有些哮喘患者虽已接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甚至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临床症状仍难以控制.IL-13是Th2细胞的多效细胞因子,可以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骨母细胞特异性因子2 (periostin).Periostin可通过自分泌作用于上皮细胞,通过旁分泌作用于纤维母细胞而参与哮喘的气道重塑。
期刊
“计划生育”这一术语起始于“家庭计划”(family planning,planned parenthood),即有计划地生育子女.在我国,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之一,其含义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社会范围内实行人类自身生产的计划化.作为一项国策,我国的计划生育是要通过生育过程的计划调控,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达到协调发展,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计划生育这项国策的贯彻和施行,政策的制定和行政
期刊
目的 探讨结肠脾曲及乙状结肠解剖学变异对降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方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2004年3月至2011年4月76例因降结肠癌行左半结肠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统计结肠脾曲及乙状结肠的解剖学变异类型,分析其对根治术后结肠吻合方式的影响.结果 纳入76例患者,结肠脾曲为系膜型者55例,游离型者7例,粘连型者14例;乙状结肠为常见型(Ⅰ型)61例,变异型15例(Ⅱ型7例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49%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分为运动组25例及非运动组25例,并实施心肺运动试验(CPET).运动组执行以无氧代谢阈值(AT)前10 J/s为运动强度而制定的有氧运动处方,非运动组要求日常活动.先进行6次医院监护下的有氧运动训练,之后采用家庭有氧运动训练.3个月后复查CPET.结果 两组患者无氧代谢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