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农村中的公共卫生服务是保障农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组成部分,就目前情况来看,乡村中的公共卫生服务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阻碍了该项服务的顺利实施。文章通过分析笔者在实际工作发现的问题,探讨增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效果的实施策略,为全面、公平地实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献上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策略
在现阶段,我国对于公共卫生的概念定义尚未明确,从其涵盖的内容上看,公共卫生事业一般包括对大型病症,特别是传染性病症(如SARS、艾滋病等)的预防、监控和诊治,对公众空间的卫生、粮食安全、药品安全的监管,对公共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关乎全国广大民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内容。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可以看见到,我国目前有50.32%的人口居住在乡村。而近几十年中,传染性疾病,中毒等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卫生事件在这居住人口大于五成的农村出现的频率更大,严重影响了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频频出现的问题,也表明了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在目前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寻求行之有效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策略,以保障广大农村民众的生命健康,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
1 我国乡村公共卫生事业服务中出现的问题
1.1 从业人员专业性弱,缺乏相关突发性问题的处理能力 从事乡村公共卫生服务的除了必要的医疗人员,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卫生督查人员、预防医学方面的防保人员。但在乡村中,专业的医疗人员尚且缺乏,医疗设备比较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对已经出现的公共卫生问题或甚至是日常疾病治疗尚且紧张,无暇顾及对可能出现的卫生事件的防控。现有的人力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年纪较大的,一般是通过成人高考等形式取得的高等学历,专业技术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提升,较难适应现代公务卫生服务的发展。再者,乡村工作环境艰苦、薪酬水平低,稍有水平的人员都极力地想跳槽到更好的工作环境,不愿意留在乡村。
1.2 公共卫生服务所需设施设备缺乏 公共卫生服务中需要有一定的设施设备辅助,但目前该方面的仪器相对缺乏,就防控中心的实验仪器配备情况为例,相对一部分乡村根本不存在防控、防疫、防保中心,设备配备又从何而来。有相关配备的,有关报道表明,平均设备配备率也不足五成。缺少相关设备,阻碍了公共卫生工作的有效实施。
1.3 相关部门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经费的数量、方式不科学 政府部门在公共卫生事业中经费投入量不够,为了减少开支,对相关防控机构实行经费自筹欠科学的管理方法是目前阻碍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上文所提到的人才、设备缺乏都与这个原因分不开。加上“经费自筹”的政策,以及在政府经费投入上并无明确的数量、比例要求,无形中“指明了”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有偿服务的道路,歪曲了该项事业的性质和初衷。在所投入的经费中,绝大部分用在了保障编制、保障机构等内容上,导致在机构运行和保障健康的服务活动两者上出现经费失衡,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开展效率得不到切实提高。
1.4 医疗和防控两大体系“各自为营” 疾病的防控以及疾病的医疗,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应该相互合作,互为因果。但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疾病医疗体系与防控体系处于互不联系、互不干涉,各自为营的错误发展思路之中,制约了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2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策略探究
2.1 从人员配备上保证乡村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力量 要加强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保障充足的人力是资源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要从乡村卫生服务人员引进以及现有卫生人员培养两个方面做好工作。选用人员时,必须充分考虑岗位所需人数,专业技术水平、学历能力、职称经验等内容,合理、科学地制定岗位及编制,实行工作竞聘考核制度,鼓励有能力有水平的专业人员加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队伍中来。对不具备公共卫生服务技能的在职人员,通过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其转型,或根据工作人员的特长进行科学分流,确保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的专业性。采用制度保证、政策倾斜的办法,吸收高学历、高业务水平的防保人员,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是服务队伍。对在职的工作人员要定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强化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好城市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贯彻我国“万名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方针政策,切实开展卫生知识下乡宣传,卫生项目扶贫等帮扶活动。
2.2 严格设备配备,创设良好的农村公共卫生环境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点要根据我国的具体要求进行设置,防保所、防疫站、防控中心的数量,规格要符合标准。所(站)内所需的防控设施设备、实验仪器配备要按照配备要求采购,严谨以次充好,滥竽充数,杜绝少配、不配的现象,从硬件条件上保证乡村公共卫生事业的顺利开展。利用卫生服务设备加强对当地卫生环境的监控,对当地水源、粮食等生活资料实施卫生安全试验,尽量提高广大农民的饮食质量、食品安全,建议并指导农民做好卫生防护工作,服务工作落实到位,真正实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3 明确政府在乡村公共卫生服务中资金投入的主体地位 乡村的公共卫生服务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内容,关系重大,因此政府部门加大、理顺在该事业上的投入具有必须性。我国乡村公共卫生出现经费不足的根源就是因为资金的投入机制不明确、不够合理。政府虽然有资金投入,但严重缺口,导致相关的公共卫生服务事业无法顺利开展,有部分通过收费创收,增加了农民的负担,重重地打击了农民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积极性。充足合理的经费投入,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在资金投入上,必须先明确政府在其中的首要责任,规定政府部门的主体性地位,实现政府责任制度化。依据各级、各类农村公共卫生服務单位的具体服务内涵和服务范围规划好资金投入,根据地方实际的经济发展科学地制定投入预算,促进各项拨款准确、及时、足额到位,明确拨款专款专用,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保障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2.4 工作实施中实现医疗与防控两大体系的合作互补 要实现两大体系的合作互补,就要转变观念,特别是相关部门管理者的观念,应以“医疗机构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实际工作,充分发挥医疗救治以及卫生防控两者不同的工作重点和工作优势,加强两大体系的联系、沟通、合作,形成系统的疾病防控战线,节省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只有以政府的全力支持为前提,科学地配备人力、物力资源,促进医疗与防控两大体系的无间合作,才能确保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 叶真,朱敏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08,3(19):148-150.
[2] 顾日方,陈直平,卢苗贵.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2009,10(4):307-309.
【关键词】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策略
在现阶段,我国对于公共卫生的概念定义尚未明确,从其涵盖的内容上看,公共卫生事业一般包括对大型病症,特别是传染性病症(如SARS、艾滋病等)的预防、监控和诊治,对公众空间的卫生、粮食安全、药品安全的监管,对公共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关乎全国广大民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内容。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可以看见到,我国目前有50.32%的人口居住在乡村。而近几十年中,传染性疾病,中毒等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卫生事件在这居住人口大于五成的农村出现的频率更大,严重影响了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频频出现的问题,也表明了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在目前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寻求行之有效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策略,以保障广大农村民众的生命健康,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
1 我国乡村公共卫生事业服务中出现的问题
1.1 从业人员专业性弱,缺乏相关突发性问题的处理能力 从事乡村公共卫生服务的除了必要的医疗人员,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卫生督查人员、预防医学方面的防保人员。但在乡村中,专业的医疗人员尚且缺乏,医疗设备比较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对已经出现的公共卫生问题或甚至是日常疾病治疗尚且紧张,无暇顾及对可能出现的卫生事件的防控。现有的人力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年纪较大的,一般是通过成人高考等形式取得的高等学历,专业技术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提升,较难适应现代公务卫生服务的发展。再者,乡村工作环境艰苦、薪酬水平低,稍有水平的人员都极力地想跳槽到更好的工作环境,不愿意留在乡村。
1.2 公共卫生服务所需设施设备缺乏 公共卫生服务中需要有一定的设施设备辅助,但目前该方面的仪器相对缺乏,就防控中心的实验仪器配备情况为例,相对一部分乡村根本不存在防控、防疫、防保中心,设备配备又从何而来。有相关配备的,有关报道表明,平均设备配备率也不足五成。缺少相关设备,阻碍了公共卫生工作的有效实施。
1.3 相关部门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经费的数量、方式不科学 政府部门在公共卫生事业中经费投入量不够,为了减少开支,对相关防控机构实行经费自筹欠科学的管理方法是目前阻碍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上文所提到的人才、设备缺乏都与这个原因分不开。加上“经费自筹”的政策,以及在政府经费投入上并无明确的数量、比例要求,无形中“指明了”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有偿服务的道路,歪曲了该项事业的性质和初衷。在所投入的经费中,绝大部分用在了保障编制、保障机构等内容上,导致在机构运行和保障健康的服务活动两者上出现经费失衡,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开展效率得不到切实提高。
1.4 医疗和防控两大体系“各自为营” 疾病的防控以及疾病的医疗,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应该相互合作,互为因果。但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疾病医疗体系与防控体系处于互不联系、互不干涉,各自为营的错误发展思路之中,制约了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2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策略探究
2.1 从人员配备上保证乡村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力量 要加强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保障充足的人力是资源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要从乡村卫生服务人员引进以及现有卫生人员培养两个方面做好工作。选用人员时,必须充分考虑岗位所需人数,专业技术水平、学历能力、职称经验等内容,合理、科学地制定岗位及编制,实行工作竞聘考核制度,鼓励有能力有水平的专业人员加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队伍中来。对不具备公共卫生服务技能的在职人员,通过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其转型,或根据工作人员的特长进行科学分流,确保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的专业性。采用制度保证、政策倾斜的办法,吸收高学历、高业务水平的防保人员,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是服务队伍。对在职的工作人员要定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强化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好城市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贯彻我国“万名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方针政策,切实开展卫生知识下乡宣传,卫生项目扶贫等帮扶活动。
2.2 严格设备配备,创设良好的农村公共卫生环境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点要根据我国的具体要求进行设置,防保所、防疫站、防控中心的数量,规格要符合标准。所(站)内所需的防控设施设备、实验仪器配备要按照配备要求采购,严谨以次充好,滥竽充数,杜绝少配、不配的现象,从硬件条件上保证乡村公共卫生事业的顺利开展。利用卫生服务设备加强对当地卫生环境的监控,对当地水源、粮食等生活资料实施卫生安全试验,尽量提高广大农民的饮食质量、食品安全,建议并指导农民做好卫生防护工作,服务工作落实到位,真正实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3 明确政府在乡村公共卫生服务中资金投入的主体地位 乡村的公共卫生服务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内容,关系重大,因此政府部门加大、理顺在该事业上的投入具有必须性。我国乡村公共卫生出现经费不足的根源就是因为资金的投入机制不明确、不够合理。政府虽然有资金投入,但严重缺口,导致相关的公共卫生服务事业无法顺利开展,有部分通过收费创收,增加了农民的负担,重重地打击了农民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积极性。充足合理的经费投入,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在资金投入上,必须先明确政府在其中的首要责任,规定政府部门的主体性地位,实现政府责任制度化。依据各级、各类农村公共卫生服務单位的具体服务内涵和服务范围规划好资金投入,根据地方实际的经济发展科学地制定投入预算,促进各项拨款准确、及时、足额到位,明确拨款专款专用,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保障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2.4 工作实施中实现医疗与防控两大体系的合作互补 要实现两大体系的合作互补,就要转变观念,特别是相关部门管理者的观念,应以“医疗机构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实际工作,充分发挥医疗救治以及卫生防控两者不同的工作重点和工作优势,加强两大体系的联系、沟通、合作,形成系统的疾病防控战线,节省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只有以政府的全力支持为前提,科学地配备人力、物力资源,促进医疗与防控两大体系的无间合作,才能确保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 叶真,朱敏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08,3(19):148-150.
[2] 顾日方,陈直平,卢苗贵.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2009,10(4):307-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