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漆艺以及陶艺是高校工艺美术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学科。本文探讨如何将新时代的材料、技术融入陶瓷装饰创作中,将传统艺术技法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使漆艺作品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漆艺创新 磁州窑 3D打印 传统文化
传统的髹饰工艺以及陶艺工艺在高校的工艺美术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基础性材料技法的练习也比较完备。而将两者相结合的新型实验教学则较少出现,采用新型材料与技法介入两个学科的更是少之又少。其实,漆艺语言在陶瓷装饰中的创新性应用会给两门古老的技艺带来前所未有的艺术生机。
一、新材料介入传统陶瓷装饰艺术
3D打印技术对人们来说已经不再新鲜,这门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地介入我们的生产与生活中。但是3D打印技术在艺术门类里,尤其是在传统工艺中,介入得并不是很多。在传统工艺里面融入新的材料技法语言是非常困难的,往往需要在深入探讨艺术造型之后,才能很贴合地将新东西融入进去。所以我们应在视觉、触觉、心理感觉上多维度地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追寻传统工艺教学的新味道。
磁州窑是为数不多的北方窑口,尤以瓷枕为经典,其特有的造型优雅,寓意美好,与大漆材料设计理念和风格表现较为贴近,选用3D新型材料与大漆结合,用漆弥补陶瓷粗制的缺陷,会突出自然之美。创作时不是简单的1+1=2,而是要符合磁州窑的艺术风格,不能为装饰而装饰。
作品《器·韵》素髹黑漆,形成了光泽透亮、温暖柔润质感的黑色。在造型上,精心概括瓷枕造型的特点,将其大体造型保留,提炼其边线,丰润其骨骼,在高度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缩减,内部中心在建模过程中特意扩大,降低其整体重量,将磁州窑瓷枕的古典美感与现代人的审美相互融合,更有设计感地将其推演出来。
3D打印技术的介入极大地缩减了传统工艺造型的时间,更为精巧化地规避了传统漆艺、陶艺生产过程中的不可控性,提升了成品率,且缩减了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漆艺创作过程中的致敏性,为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提供了更多生存空间。这种将新材料融入传统工艺造型的实验是符合时代需要的,也同样为传统工艺从业者提供了新的灵感。
二、漆藝技法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漆工艺中的很多技法都适合与陶瓷艺术相结合,两种老工艺有着极大的差异性,贸然结合一定会比较生硬。但反过来看,二者同样有着包容性,我们只有通过具体的操作与实践才能够将漆工艺与陶艺术更完美地结合。
名为《璞拾》的一套磁州窑作品,有着很利落的线条,洒脱奔放的风格特质也是磁州窑明确的艺术风格,经过再设计后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在纹样上采用卷草纹和鱼藻纹,模仿磁州窑装饰中的笔触,结合漆艺莳绘技法,达到装饰效果整体性和主体性的统一,增加了视觉上的层次感。
漆盘《朔望》则取磁州窑艺术作品中的黑、白二色,将传统又经典的色彩体系辅以现代的装饰性元素和符号化的纹样处理方式去表现,整体呈现的效果是较为典雅的,既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又没有舍弃传统磁州窑的艺术特征。从工艺技法上来讲,磁州窑陶瓷特有的粗糙表面给人十分亲近的触感,在其表面镶嵌螺钿就会和粗糙面形成一种对比,光彩照人的螺钿沉浸在一片漆黑之中,更有一种深邃的迷人感,不似韩国传统螺钿艺术的僵硬。通过现代设计中点、线、面的形式组合,将看似不搭的材质美妙地结合在一起,就像三棱镜一般,折射出极大的艺术亲和力,将磁州窑和漆艺的艺术特色搭在一起,传达出中国“和”的造物思想。
作品《相和》就是用科技对漆艺作品赋予时代特征。3D打印技术制作胎体,结合漆艺“缮”的技法进行拼接,对器物形体进行修复再造,让破损之物重获新生。漆工艺的精美完整与时间感极强的磁州碗残片水乳交融,正是历史与现代的对话,是两代匠人的艺术细语,这种美妙的结合正是院校传统工艺教学中的重点。
三、结语
漆艺语言“如胶似漆”的包容性与普及性较为广泛的陶瓷艺术相互碰撞所迸发出的火花是让人惊喜的,其在传统装饰艺术中的应用也随着时代进步而日新月异。我们不能故步自封,而要有时代精神,海纳百川,将漆艺、陶艺乃至更多的传统工艺相互结合,相搀扶,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尽一份薄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项目编号:YJ1711041)。
(作者简介:朵一凡,男,齐鲁工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漆艺)(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关键词:漆艺创新 磁州窑 3D打印 传统文化
传统的髹饰工艺以及陶艺工艺在高校的工艺美术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基础性材料技法的练习也比较完备。而将两者相结合的新型实验教学则较少出现,采用新型材料与技法介入两个学科的更是少之又少。其实,漆艺语言在陶瓷装饰中的创新性应用会给两门古老的技艺带来前所未有的艺术生机。
一、新材料介入传统陶瓷装饰艺术
3D打印技术对人们来说已经不再新鲜,这门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地介入我们的生产与生活中。但是3D打印技术在艺术门类里,尤其是在传统工艺中,介入得并不是很多。在传统工艺里面融入新的材料技法语言是非常困难的,往往需要在深入探讨艺术造型之后,才能很贴合地将新东西融入进去。所以我们应在视觉、触觉、心理感觉上多维度地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追寻传统工艺教学的新味道。
磁州窑是为数不多的北方窑口,尤以瓷枕为经典,其特有的造型优雅,寓意美好,与大漆材料设计理念和风格表现较为贴近,选用3D新型材料与大漆结合,用漆弥补陶瓷粗制的缺陷,会突出自然之美。创作时不是简单的1+1=2,而是要符合磁州窑的艺术风格,不能为装饰而装饰。
作品《器·韵》素髹黑漆,形成了光泽透亮、温暖柔润质感的黑色。在造型上,精心概括瓷枕造型的特点,将其大体造型保留,提炼其边线,丰润其骨骼,在高度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缩减,内部中心在建模过程中特意扩大,降低其整体重量,将磁州窑瓷枕的古典美感与现代人的审美相互融合,更有设计感地将其推演出来。
3D打印技术的介入极大地缩减了传统工艺造型的时间,更为精巧化地规避了传统漆艺、陶艺生产过程中的不可控性,提升了成品率,且缩减了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还降低了漆艺创作过程中的致敏性,为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提供了更多生存空间。这种将新材料融入传统工艺造型的实验是符合时代需要的,也同样为传统工艺从业者提供了新的灵感。
二、漆藝技法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漆工艺中的很多技法都适合与陶瓷艺术相结合,两种老工艺有着极大的差异性,贸然结合一定会比较生硬。但反过来看,二者同样有着包容性,我们只有通过具体的操作与实践才能够将漆工艺与陶艺术更完美地结合。
名为《璞拾》的一套磁州窑作品,有着很利落的线条,洒脱奔放的风格特质也是磁州窑明确的艺术风格,经过再设计后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在纹样上采用卷草纹和鱼藻纹,模仿磁州窑装饰中的笔触,结合漆艺莳绘技法,达到装饰效果整体性和主体性的统一,增加了视觉上的层次感。
漆盘《朔望》则取磁州窑艺术作品中的黑、白二色,将传统又经典的色彩体系辅以现代的装饰性元素和符号化的纹样处理方式去表现,整体呈现的效果是较为典雅的,既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又没有舍弃传统磁州窑的艺术特征。从工艺技法上来讲,磁州窑陶瓷特有的粗糙表面给人十分亲近的触感,在其表面镶嵌螺钿就会和粗糙面形成一种对比,光彩照人的螺钿沉浸在一片漆黑之中,更有一种深邃的迷人感,不似韩国传统螺钿艺术的僵硬。通过现代设计中点、线、面的形式组合,将看似不搭的材质美妙地结合在一起,就像三棱镜一般,折射出极大的艺术亲和力,将磁州窑和漆艺的艺术特色搭在一起,传达出中国“和”的造物思想。
作品《相和》就是用科技对漆艺作品赋予时代特征。3D打印技术制作胎体,结合漆艺“缮”的技法进行拼接,对器物形体进行修复再造,让破损之物重获新生。漆工艺的精美完整与时间感极强的磁州碗残片水乳交融,正是历史与现代的对话,是两代匠人的艺术细语,这种美妙的结合正是院校传统工艺教学中的重点。
三、结语
漆艺语言“如胶似漆”的包容性与普及性较为广泛的陶瓷艺术相互碰撞所迸发出的火花是让人惊喜的,其在传统装饰艺术中的应用也随着时代进步而日新月异。我们不能故步自封,而要有时代精神,海纳百川,将漆艺、陶艺乃至更多的传统工艺相互结合,相搀扶,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尽一份薄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项目编号:YJ1711041)。
(作者简介:朵一凡,男,齐鲁工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漆艺)(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