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以人的关系性批判为导向的资本权力批判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但是其实质上却隐含着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立场。在《手稿》中,马克思以政治经济批判的方法,发现资本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由此他分析了资本产生的根源及其运作机制,揭示了资本是一种统治一切的经济权力,从而对资本权力进行了全面批判。马克思对资本权力的批判不仅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一个必经的思想桥梁,而且也是对当代许多微观政治论者认为马克思仅仅从宏观的角度批判权力的有力反驳。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关系;资本权力;批判
   中图分类号:D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1)07-0042-04
  
   权力话语是西方政治哲学中的重要命题。马克思面对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对工人的压迫和剥削,以对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深切关怀,从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考察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当代许多微观政治论者认为,马克思在著作中对权力的探讨可能更多地是从国家政权方面展开(福柯语),而没有明确讨论权力的本质及内容。但是,马克思对权力的批判是有迹可循的,这一批判彰显于马克思对资本权力的批判中。《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正是在此意义上表明它是一部具有浓厚批判意味的政治哲学著作。
  一、资本权力批判的基点:社会的人的关系性存在
  在《手稿》的《导言》中,马克思根据从抽象到具体的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颠倒的物化现象,发现了资本这种物的替代物实际上不是古典经济学所指认的生产工具,一种适用于一切时代的抽象,而是一种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统摄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关系的本质关系。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了人在客观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与自然的关系和与他人的关系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存在。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性生存的本质规定,生产力指向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生产关系指向的是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在《导言》的开篇,马克思就指出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当然是出发点。”① 如果说马克思经济学的出发点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那么其政治哲学的出发点就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从事生产的社会的个人”,这个“社会的个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对人的认识以及对由人组成的社会各个层面的认识应当从对人的社会关系的认识开始。因而,对于资本这种社会存在的物化的分析也就应当从这个“社会的个人”出发。在这里,马克思是通过对劳动的二重性的分析展开的。马克思在对劳动进行从一般劳动到抽象劳动的分析后,梳理了对“价值—货币—资本”形式的批判过程,并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关系性存在是表现为以“物的依赖性”为主要特征的,这个“物”就是资本。从而,马克思深刻地指出资本是一种权力,而且不是一般权力,是权力之最高形式,因为它导致了“一个抽象关系的复合体实现了个体活动和需要的统一”②。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关系性存在表现为被资本权力所控制的一种“力量关系”。资本权力是借助于生产劳动而存在于人的关系之中的力量,因此导致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个人以物的形式占有社会权力”,“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③。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由劳动异化所导致的被资本权力总体控制的社会结构。
  可见,“从社会微观力元(人)的相互作用,动态地把握总体的力的关系(结构)的生成,再从反作用的角度考察这种动态结构对微观个体的支配、控制和再生产,最终从微观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与宏观结构的互动(矛盾运动)来解释社会有机演化的动力学理论,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唯物史观”④。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以抽象表现出来的,社会历史中现实的人的微观社会关系,而达到对具体的整个社会的宏观关系结构的批判,这就是马克思对资本权力进行批判的方法。
  二、资本权力是统治一切的社会生产关系
  按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的观点,物质生产方式被确定为一定社会存在的本质,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社会的经济关系。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抽象形态的分析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具体考察,发现“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⑤,即“在资本主义状态下,生产力从实质上讲仍然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但在现实形态中已不再表现为这样的东西,而是‘资本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同样如此,尽管它实质上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却不再以这样的形式凸显出来,而是表现为资本本身的关系”⑥。因此,在《导言》的最后,马克思提出,要针对作为一种最高的“力量关系”控制着整个社会结构的资本权力是如何在生产资料、生产关系、交往关系和国家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中起支配作用的进行分析,并由此指认这种以资本统治关系为本质的资本主义的社会。
  马克思在《手稿》中多次提到,资本和抽象劳动是紧密联系的。资本的自行增殖表现为一个与劳动不断交换的过程,即“资本家换来劳动本身,这种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活动,是生产劳动;也就是说,资本家换来这样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使资本得以保存和倍增,从而变成了资本的生产力和再生产力,一种属于资本本身的力”⑦。在这种劳动过程中,人已经“没有价值和丧失价值”了,这种劳动“从否定方面看的非对象化劳动……是抽掉了劳动的实在现实性的这些要素而存在的活劳动(同样是非价值);这是劳动的完全被剥夺,缺乏任何客体的、纯粹主体的存在”⑧。因此,工人的劳动的生产性成了他人的权力,相反,资本则占有这种劳动生产性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增殖。由此,马克思指出,可以创造价值的抽象化的社会劳动使资本成为权力的抽象代表,“毫不相干的个人之间的互相的和全面的依赖,构成他们的社会联系。这种社会联系表现在交换价值上,因为对于每个个人来说,只有通过交换价值,他自己的活动或产品才成为他的活动或产品;他必须生产一般产品——交换价值,或本身孤立化的,个体化的交换价值,即货币。另一方面,每个个人行使支配别人的活动或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力,就在于他是交换价值的或货币的所有者。他在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⑨。可见,在马克思的语境中,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在这种生产关系中实际体现出来的是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就此结束,他继续深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中,深刻揭露了资本权力对整个社会的统摄。
  “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⑩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是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也决定了上层建筑,因而,它就是特殊的以太,就是普照的光,由它所规定的那些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相互制约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基础,这些现实的关系就是创造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力量。反过来,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又巩固这些现实的关系,这种巩固就表现在,已经因为社会历史的原因占有“物”的那部分人或阶级对政治权力的谋取实际上就是谋取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历史经验表明,占有“物”的那部分人或阶级都是少数人(这是由财富的生产和占有以及所有权和劳动的分离决定的),这部分少数人成为了统治阶级,而所有统治阶级在价值创造背后的权力意志都是被他们所隐瞒的东西?輥?輯?訛。政治权力作为追求利益的工具必然被神秘化。正因为如此,詹姆斯·奥康纳在考察了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后深刻地指出,是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创造了某种独立的或相对自主的东西,控制对劳动力、土地及原材料的获得和使用的权力,以及参与和退出那些虚拟商品交易活动的权力,从而促使人类劳动力、自然界、社会性的基础结构以及空间等因素,以资本所希望得到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在资本看来是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把自身呈现给资本?輥?輰?訛。政治权力的这种获取利益的高度有效性使得继之而来的便是资本家要为他们的统治获取合法性,这主要体现在对意识形态的控制上。马克思曾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輥?輱?訛 在资产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即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葛兰西认为,知识分子就是这样一批为资本主义国家实现意识形态控制的人,“知识分子与生产界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与主要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那样直接,其关系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整个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体系的‘调解’,而知识分子恰恰就是上层建筑体系中的‘公务员’。……我们目前可以确定两个上层建筑‘阶层’:一个可称作‘市民社会’,即通常称作‘私人的’组织的总和,另一个是‘政治社会’或‘国家’。这两个阶层一方面相当于统治集团通过社会行使的‘霸权’职能,另一方面相当于通过国家和‘司法’政府所行使的‘直接统治’或管辖职能。这些职能都是有组织的、相互关联的。知识分子便是统治集团的‘代理人’,所行使的是社会霸权和政治统治的下级职能”?輥?輲?訛。在这样一种霸权统治下,随之而来的便是国家权力的放纵和对“市民社会”的暴力和侵犯。资本权力通过意识形态控制实现了与国家政权的勾连,无怪乎当前国外马克思主义会出现以资本空间生产批判、以资本反生态性生产批判、以资本文化霸权批判等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学转向。
  紧接着,马克思看到,资本家在实现了统治的同时,却并没有感受到自己的自由,反而也陷入到被控制和被奴役之中。资本主义社会真正的主体并不是资本家,而是资本,市民社会和资本家都只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而已,这种人的人格化的创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自觉的作用的结果。“在资产阶级经济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时代中,人的内在本质的这种充分发挥,表现为完全的空虚化;这种普遍的对象化过程,表现为全面的异化,而一切既定的片面目的的废弃,则表现为为了某种纯粹外在的目的而牺牲自己的目的本身”?輥?輳?訛。资本权力的这种观念存在不仅笼罩着工人,而且笼罩着资本家,资本权力成为对整个社会的全面统治,甚至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可以觉察出莫名的压抑和控制,但是人们却感觉不到资本权力本身的存在,这也就是后来马尔库塞所揭示的单向度的人。列斐伏尔和古德曼则将这种压抑与控制深入到日常生活中,指出“这种让人捉摸不定和痛苦不堪的‘苦恼意识’,有着双重根源:一方面人们感到自己被套上了枷锁,被推着向前走,但同时他们又感到事情可以改变。他们试图重获自我,但是直到无产阶级革命发生时,他们创造的仅仅是其他一些物神、对反思的反思,更多的是关于自己的外在世界的投射:宗教、神学、哲学、艺术、异化的文化”?輥?輴?訛。可见,在他们看来,资本权力的这种观念存在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控制深入到文化领域的结果。文化作品被异化成商品和服务,继而被融合进意识形态之中,政治与大众娱乐的勾结致使人们患上了“失语症”,人们无法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而只能使用被生产出来的语言。这就是为什么卢卡奇会拼命强调阶级意识以及施密特把资本与毒气等量齐观的原因。
  综上所述,马克思正是基于对劳动和物质生产的分析,确认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占支配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是支配社会一切方面的经济权力,由它所引发出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权力关系不仅是普遍的、生产的,而且是不受人的主观控制的。第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颠倒的物化现象早已深入经济活动、认识活动、家庭活动、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并由此产生各种物化关系,资本权力普遍存在于具有这些特性的关系中。第二,资本权力在人们的关系中不断被生产和再生产出来,并且不断持续形成和发展。第三,资本权力在各种关系中运作,且构成总体的力量关系,深化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据此,马克思实现了对资本权力的批判,进而澄清了资本主义社会权力结构的混沌,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分析,最终阐述了超越资本权力统治逻辑的解放之路。
  三、超越资本权力的统治逻辑之路
  马克思对资本权力的批判最终着眼于超越资本权力的统治逻辑,将人从对物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将主体关系从资本权力的支配下解放出来,同时,这也是政治解放乃至人类解放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在《手稿》中揭示了人的关系性存在在历史发展中的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輥?輵?訛 对于以资本为社会生产关系的表现的第二大阶段,马克思认为它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它的内部,资本权力有其自我超越的内在逻辑。“尽管按照资本的本性来说,它是狭隘的,但它力求全面地发展生产力,这样就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前提,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不是为了再生产一定的状态或者最多是扩大这种状态而发展生产力,相反,在这里生产力的自由的、毫无障碍的、不断进步的和全面的发展本身就是社会的前提,因而是社会再生产的前提;在这里唯一的前提是超越出发点”,即超越资本的限制,“资本的限制就在于:这一切发展都是对立地进行的,生产力,一般财富等等,知识等等的创造,表现为从事劳动的个人本身的外化;他不是把他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当作他自己的财富的条件,而是当作他人财富和自身贫穷的条件”?輥?輶?訛。资本权力的统治导致主体性的丧失,人类社会的存在面貌和人们基本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人类历史本质相关的自然形态都因此被改变,这是资本权力与劳动极端对立的一种社会形式。而由于劳动与资本的对立,私有财产必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进而达到整个私有财产关系的顶点和最高阶段,以至于不通过暴力革命就难以促使矛盾解决,这时“为了使劳动重新把劳动的客观条件当作自己的财产,就必须有另一种制度来取代私人交换制度”?輥?輷?訛。这“另一种制度”就是共产主义,它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輦?輮?訛 的阶段。这就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资本权力所统治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主体性关系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得到实现。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輦?輯?訛。
  概言之,超越资本权力的统治逻辑之路内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共产主义作为全面的自由的人的关系性的社会形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马克思那里,资本权力问题不只是个经济问题,它也是个政治哲学问题,从这个问题出发,它表征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既对抗又互相依赖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内藏着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从来不抽象地谈论共产主义,而是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出发,将政治哲学批判寓于政治经济学分析之中。马克思没有正面阐述过权力理论,但是其一生都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权力对主体性的奴役和统治的批判。
  四、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以劳动二重性为起点的对资本的历史分析,进而对资本权力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完成了对资本权力统治下的主体关系的全面分析,从而使得物质生产的客体向度重新回到了劳动活动的主体向度上。他的这种以人的关系性存在为导向的对资本权力的批判不仅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一个必经的思想桥梁,而且也是对当代许多微观政治论者认为马克思仅仅从宏观的角度批判权力的有力反驳。
  首先,正是在这种基于对资本权力批判和超越的意义上,解构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一个必经的思想桥梁。鲍德里亚、福柯等都把资本主义对劳动者自身生命的否定看作是类似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比如,鲍德里亚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是创造死亡和积累死亡;福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充满规训性权力的规训社会,是充满着权力的眼睛的全景敞视主义的圆形监狱等等。
  其次,马克思针对作为一种最高的“力量关系”控制着整个社会结构的资本权力在国家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分析思路开启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以资本空间生产批判、以资本反生态性生产批判、以资本文化霸权批判等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学转向的理论视域。此外,马克思从意识形态受控于资本权力出发,对国家权力的放纵和对“市民社会”的暴力和侵犯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给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关注于公共领域的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后,马克思建基于人的关系性存在的资本权力批判是马克思独具特色的理论资源。但是,在当代许多微观政治论者看来,马克思只是在宏观层面上实现了对资本权力的统治逻辑的批判,他们认为,更重要的应该是从权力的微观层面实现对其统治逻辑的超越。比如,在福柯看来,社会权力应该是分散的、多元的网络状的权力形式,无数的局部群体争夺的并非只是围绕于经济和国家中的权力?輦?輰?訛。为此,福柯批评马克思对资本权力的批判路径是将权力看作是实现阶级经济利益的一种工具,这种路径局限于经济学模式之中,也就是说,权力的根本目的是为经济服务,权力是从经济中演绎出来的。在他看来,这种对权力的经济学解释是不完善的。“与经济相比,权力是否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权力的根本目的是为经济服务吗?它注定了要去实现、强化、维持和再生产与经济和经济的功能相吻合的关系吗?其次,权力是以商品为模式吗?它为我们所占有,获得,根据合同放弃、转让和重新获得,流通或取消吗?”?輦?輱?訛 福柯在此表明,他所关注的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日常生活的权力斗争是与无产阶级的斗争同等重要的,因为如果不揭露政治权力背后所隐蔽的日常生活权力的运作机制,那么,即使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国家机器换了主人,社会的等级、家庭生活等等还是会像以前一样存在。可是,从我们在前两个部分对马克思的资本权力批判的分析中已经发现,马克思其实已经强调了资本就是一种本质关系,因而,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实现的那种支配一切的权力也是以一种占支配地位的关系来完成的。甚至可以认为,马克思或许正是通过考察微观层面渗透着权力效应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在宏观上把握社会中各种权力关系(结构)涌现和演变的机制的。此外,马克思也并没有像福柯所说的那样,用经济关系取代政治和文化现象的独立性,也没有用经济范畴去推导出所有的上层建筑范畴,相反,他始终坚持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独立自主性,这一点马克思在《导言》中已经明确地强调了。
  注释:
  ①③⑤⑦⑧⑨⑩?輥?輳?訛?輥?輵?訛?輥?輶?訛?輥?輷?訛?輦?輮?訛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107、49、232、253、106、48、480、107-108、540-541、505、107-108页。
  ② 马尔库塞:《理性和革命》,程志民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283-284页。
  ④ 薛伟江:《福柯的“微观权力论”与唯物史观之方法论比较》,《哲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⑥ 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9页。
  ?輥?輯?訛 具体参见张文喜《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202页。
  ?輥?輰?訛[美]詹姆斯·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6-237页。
  ?輥?輱?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页。
  ?輥?輲?訛 [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輥?輴?訛 列斐伏尔、罗伯特·古德曼:《神秘化:关于日常生活批判的笔记》,载《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1辑,郭小磊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輦?輯?訛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輦?輰?訛?輦?輱?訛 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7、224页。
  作者简介:陆寒,女,1981年生,广西象州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1189。
  (责任编辑 胡 静)
其他文献
摘要:在透视法的论证中,潘诺夫斯基综合了他在20世纪20年代的一系列理论探索与具体的艺术史研究,提炼出一种独特的关于西方艺术的历史哲学及问题范式,据此扩大了前人提出的透视法定义,并由此立论解释线性透视,结合古典时期遗存至今的图像及其文献证据,进而推论出古典角透视;将《作为“符号形式”的透视》作为参照,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当今艺术理论之争议的性质及其趋向。  关键词:线性透视;角透视;解释模式  
期刊
*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惠农政策的成效评价及完善研究”(批准文号:10JDZ0032)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198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呈现出“两减一增”的状况,即耕地减少和务农人口减少与农业产量增加,其重要原因是生产方式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恢复家庭经营,但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不同,愈来愈多的社会化要素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当今的农业生产已改变传统格局,成为
期刊
摘要:通过对史料的钩沉、考证与抉择,《陶行知年谱长编》试图还原出一个全面真实的陶行知。《年谱长编》将陶公一生的著作、诗歌和书信“择要摘录,分年编入”,不仅可以让读者对陶公一生的思想发展脉落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还可以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触摸到一个生活的、真实的民国教育大师。  关键词:史料考证;陶行知;《陶行知年谱长编》  中图分类号:K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
期刊
摘要:艾滋病人群的贫困是艾滋病人群各类脆弱性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它基于艾滋病人群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由艾滋病人群的认知和行为所诱导,为艾滋病人群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和社会权利所加剧。贫困具有传递的性质,艾滋病人群贫困的传递包括贫困范围不断扩展的横向传递和贫困在代际之间延续的纵向传递。要遏制艾滋病人群贫困的生产和传递,必须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唤醒艾滋病人群的自我发展意识,
期刊
摘要:在村民自治中,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一直是个难题,无论是在理论上、制度上还是运行中都存在着误区。由于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片面理解,导致村民自治制度缺乏科学理论的有力支撑,村民自治与乡政管理的关系也就没能在制度中得到合理的界定,由此导致了村民自治与乡政管理在现实运行中与制度安排不时发生冲突。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从理论、制度与运行相结合的角度来重构村民自治与乡政管理的关系。要以“强乡政管理—
期刊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俱乐部型的组织,能为其社员提供个人无法享用的排他性公共物品,与此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又深深嵌入当地的社会资本中。合作社既是一个开展交易活动的组织,也是一个互惠性互助性的利益共同体,尽管作为乡土社会内生的社会资本,道德规范和村庄舆论对于合作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然而正式规范的有效实施要求合作社必须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特别是中国社会关系取向在长期演变中
期刊
摘要:拥有政治革命家和文学家双重身份的瞿秋白,曾介入为数不少的文艺论战活动,但这只是他主动回返文艺战线及其曲线从政的努力。他对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批判,不仅呈现了中国现代文艺论战的政治情态特征——政治空间争夺的实质与现实利害迂回的策略性,而且表露出瞿秋白文艺思想在革命政治实践初期的特点:政治性和战斗性。   关键词:文艺论战;政治情态;瞿秋白;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批判   中图分类号:I20
期刊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协调研究”(08&ZD010)、苏州大学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生态型区域(苏南)经济与社会治理研究”的中间成果。     摘要:统治者的有限理性效应、同构学习效应和规模成本效应等三种自我强化机制所形成的正式制度路径依赖,意识形态刚性、集团利益冲突和适应性预期等三种自我强化机制形成的非正式制度路径依赖的双重“锁定”
期刊
摘要:通过电视剧《林海雪原》和原著的对读分析,可以看出《林海雪原》的改编一味地迎合观众的消费怀旧心理,导致改编上的“平均倾向”,为了吸引年轻观众,改编者在电视剧中强行掺入了“爱情佐料”,电视剧对原著的改编没有能够充分地尊重原著,改编的电视剧对观众理解原著产生误导。   关键词:消费文化;红色经典;改编;《林海雪原》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人物名片:葛剑雄先生,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社会活动家。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生于浙江湖州。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主要社会兼职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地圈生物圈中国委员会委员,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