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qing3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检测71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4、7、10天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围手术期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结果

(1)分期越晚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其术前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越高[0期:(141.5±71.4)μg/L;Ⅰ期:(205.5±89.0)μg/L;Ⅱ期:(267.1±123.4)μg/L;Ⅲ期:(446.5±227.9)μg/L;Ⅳ期:(289.0±0.0)μg/L],且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等无明显相关(P> 0.05);(2)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第1天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升至最高[(1 193.0±670.5)μg/L],第4天明显回落[(893.2±287.5)μg/L],第7天再次升高[(1 089.1±178.9)μg/L],10 d时缓慢下降[(1 043.8±202.9)μg/L]。

结论

(1)术前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与食管癌贲门癌分期呈正相关;(2)手术创伤及术后早期弥漫性微血栓可导致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术后第7天D-二聚体再次升高考虑与患者术后前期卧床,导致体内血栓形成有关,但随着患者活动量增加,其水平逐渐下降。如患者手术7 d后D-二聚体持续性升高,需警惕体内血栓形成可能。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观察抑制气管移植物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对同种异体气管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取50只BALB/c和C57BL/6小鼠分为3组:同基因移植组(A组)、脂质体对照组(B组)和小干扰RNA(siRNA)干扰组(C组)。体外建立siRNA干扰NF-κB蛋白低表达支气管移植物以及气管移植动物模型,最后比较各组移植后第7、14和28天排斥反应的程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回植皮肤,修复兔模型前足皮肤脱套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48只,通过装置模拟利器切割撕脱、重物挤压前足等场景,造成大白兔前足脱套伤合并胫骨、跖骨、指(趾)骨骨折等,建立大白兔前足皮肤脱套伤的动物模型,成功41只,并采用内固定趾骨或胫骨骨折,在显微镜下修复断裂肌腱,吻合前足断裂的动脉及相应神经,并将背侧皮肤向远侧掀起,通过直接吻合、转位吻合、移植桥接等方法,逐平面的吻合背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K-ras、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突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412例结直肠癌组织K-ras、BRAF基因常见密码子突变特征,分析K-ras、BRAF突变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412例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率为37.9%,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率为45.2%,高于结肠癌(28.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膝关节高屈曲活动度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我院骨科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8例,术后随访24~ 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0. 3个月,将术后随访时的关节活动度,以130°为界点分为高屈曲组(≥130°)共30例与对照组(< 130°)共38例。根据患者术前与术后关节活动度、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外伤后小鼠血脑屏障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40只。生理盐水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采用液压打击法制作脑外伤模型。假手术组不进行液压打击。阿托伐他汀组打击后1 h予阿托伐他汀(每天1 mg/kg)灌胃,连续14 d。生理盐水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后第1、3、7、14天对各组小鼠神经功能
目的观察沉默特异性核基质蛋白1(SATB1)基因对裸鼠前列腺癌DU145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TM 2000将pSilencer3. 1-SATB1、pSilencer3. 1转染至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建立前列腺癌DU145荷瘤鼠模型,分为3组:转染pSilencer3. 1-SATB1 DU145组、转染空质粒pSilencer3. 1 DU145组和未转染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