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密集型母线连接器的研制

来源 :电气开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h99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工程设施和设备的出现,各行各业的功耗迅速增加,特别是大量高层建筑和大型车间的建设。插入式密集母线可以传输大电流,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应用的密集型母线连接器存在连接器的铜排和母线接触不紧密的缺点,导致连接处接触电阻过高,易发生温度异常,进而引起停电事故的发生。装拆工人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调平,使其紧密连接,避免停电事故的发生。为有效降低因母排连接不紧密造成的故障,减少安装密集型母线连接器的时间,文中提出一种柔性密集型母线连接器,它由抱紧结构、柔性绝缘橡胶、铜排、硬质绝缘垫块、绝缘套管5大模块组成。在实际工作推广应用,该设备极大地提高安装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电力的正常供应。
其他文献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复学,在真实的课堂中学习,学生会出现诸如情绪障碍、生命恐惧、未来迷茫等问题。针对此类新状况,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在课堂变革过程中,坚持学生立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将学科立场与学生立场融合、情感与智慧融合、创新与审美融合,让学习、生活与生命发生共鸣。
目的 探讨墨莲祛白汤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肾虚血瘀型稳定期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收治的肾虚血瘀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墨莲祛白汤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两组均常规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及生活质量指数(DL
浙江省作为全国首个整省制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农业绿色发展体系尚未健全、科技创新支撑还需加强、“肥药两制”改革有待提升、绿色农业实用型人才短缺、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立足浙江农业实际,提出完善制度保障、创新模式、创新科技、人才培养、资金扶持五大对策措施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目标,以求高质量推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围绕学生学习生活与学习方式,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研讨。今年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各行各业凝心聚力,将战"疫"变成一项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全民行动。居家防疫后,学生在线教育持续推进,这场人民战役在改变生活习惯的同时,也改变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本文围绕疫情对职业院校学生生活与学习方式的实际影响展开探究,结合疫情对教育学习理念、教学模式的影响展开探究,供
有关美术艺术的教育教学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增强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一步地陶冶幼儿的情操。在传统的美术艺术教育中,幼儿教师缺乏对于幼儿美术素养以及美术认知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园需要对美术艺术教育做出创新。在现阶段的幼儿园教学实践当中,美术艺术教育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幼儿园中开展较为科学的美术艺术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幼
期刊
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存活率不断提升,但同时与透析相关的并发症也日益增多,如尿毒症性皮肤瘙痒(UP)。本文通过分析MHD患者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以提高UP患者的生存质量,报告如下。1 MHD患者UP的影响因素1.1皮肤水分不足MHD患者常见皮肤干燥。有研究表明,由于水分摄入不足,导致皮脂腺及汗腺萎缩,分泌功能低下,
期刊
目的 观察中药外洗联合盐酸西替利嗪对行血透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在西安市中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血透治疗的尿毒症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洗治疗,均治疗8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瘙痒程度[视觉模拟评分(
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既是国家重要战略,也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一致行动。“双碳”目标的达成是一个系统工程,能源是主战场,电力系统革新是核心。随着新能源渗透率提高,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安全稳定和成本控制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湖北省为例,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未来重点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要立足于区域能源特色、电网禀赋特征,尽快出台“双碳”工作规划,在
国家治理现代化语境中的高校管理育人具有党的治理现代化保障场、社会治理现代化训练场、教育治理现代化推动场的多维价值。与此同时,高校管理育人工作在管理理念、能力和制度维度面临现实困境,必须进行路径创新,完成多主体、主动、多维化的系统建构:在管理理念上强调“法治”与“德治”相协同,在管理能力上提升主动育人意识和本领,在管理制度上厚植“三全育人”功能,从而实现管理育人工作的“治理”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