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建设中的活动策略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g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久居兰室不知香,推窗时有蝶飞来
  
  活动策略在班集体建设中的效益。
  1.维稳效益。学校本来就应该是儿童成长的乐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儿童的吸引力有多大,老师们都深有体会。有活动的日子,学生到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就是春游、秋游这种老生常谈的活动,也永远为学生所期盼。因而,运用活动策略,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适时组织适当的活动,能够增强班集体生活的吸引力,同时能够为学生释放过剩精力找到正当途径,增强班集体的稳定。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学生对活动持有热情和期待,为了能够使活动如期开展,班集体中会出现一种舆论氛围,无形中约束所有成员的言行,使之更符合学校生活的规范,维持班集体生活的秩序。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兴奋点和关注点普遍集中于活动本身,也大大减少了节外生枝式的意外事件的发生,使班集体生活步调一致,和谐稳定。
  2.聚力效益。班集体的建设中班级的凝聚力是一项重要指标。共同的班集体建设愿景、达成共识的班集体生活制度有助于班级凝聚力的增强,每个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的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活动策略就是这些品质形成的催化剂。
  笔者执教的班级,每逢开展班级联欢会活动,会场的布置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布置会场要用的彩纸、花束、彩灯、背景音乐等,都是学生自己准备的,学生总是千方百计、竭尽全力,从家里带来用得上的东西,并以能出上力,帮上忙为荣。为了能使活动开展得更顺利、更精彩,学生都是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众志成城。
  遇到一些和其他班级有对抗性比赛的活动,比如:拔河、球赛、歌会、运动会,全班同学更是空前的齐心。活动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得到集体的认可,找到自己的位置,使班级集体显得有吸引力,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凝心聚力,增强了集体的归属感。
  3.立威效益。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个班主任要想带好一个班,建立起理想的班集体,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班主任的“威信”。很难想像,一个班主任站在全班学生面前,学生根本无视他的存在,这样的班主任能带好班级吗?
  威信大致可分为三类:权力威信、能力威信、情感威信。权力的威信令人畏,叫人不敢违;能力的威信令人敬,使人不能违;情感的威信令人亲,让人不愿违。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多拥有“情感和能力的威信”,少用点“权力的威信”。而活动策略能帮助班主任树立能力威信和情感威信,增加教师的亲和力。
  在理想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维稳,打下基础;聚力,添砖加瓦;立威,塑造了一个值得信赖的设计师,班集体建设更上一层楼。
  
  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无处下金钩
  
  活动策略在班集体建设中的实施方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大家耳熟能详,其实,班集体建设中的活动也是这样。只要足够重视活动策略在班集体建设中的重要性,将活动策略作为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手段,开展什么活动,怎样开展,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学生的情况确定、设计、组织活动。我的体会是“把握主线,广种薄收,无处不可下金钩。”
  活动项目的选定范围极广,可以从下面几类来选定:
  1.组织竞赛类活动,满足儿童成就感。学生对竞赛类活动情有独钟,知识竞赛、体育竞赛、才艺竞赛、劳动竞赛等都可以。竞赛类活动有助于班集体积极向上的风气的形成。笔者尝试开展过小巧手折纸、剪纸、钉纽扣、贴画比赛等活动,有些学习并不出色的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有了用武之地,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劲头很有作用。还尝试过“歇后语接龙”“古诗擂台赛”“卫生知识知多少”“奥运知识抢答”等比赛。争强好胜的天性使学生主动涉猎多方面的知识领域,比强调一百遍知识的重要性更有效。
  2.组织节庆类活动,开发生活中的资源。在每个节庆到来的时候,开展相关的活动,是挖掘生活资源实施教育影响的可为之举。比如:9月可以开展“名人和他的老师”故事会,“假如我是老师”演讲,敬师卡制作比赛,“唱给老师的歌”演唱会等;10月可以开展我爱祖国山河美图片展,我最喜欢的风景名胜手抄报展览,共和国的建设者风采——家长讲述自己的工作报告会等;中秋节前后,可以开展天文知识竞赛,月亮的传说故事会,家庭中秋联欢创意。2010年元旦前后,笔者曾经以“虎虎生威奔向未来”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节庆活动:有“团结就是力量”拔河比赛,“巧手美化生活”制作贺卡布置教室比赛,跳绳比赛,“绘蓝图抒壮怀”地面粉笔画大赛,“虎年我有一个心愿”征文大赛……丰富学生的生活,愉悦其身心,陶冶其情操,提高其素质,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激发其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3.社会实践类活动,引领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可以面向社会、面向他人、面向家庭,寻找服务的项目与岗位,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笔者实践过的活动有:“校园文明督导队”“童心小队”“学当一天家”“争当自理小能手”“低碳生活宣传员”等。我们还多次带学生去福利院给孩子、老人表演节目,为他们募捐,做好事。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学习了劳动技能,更有助于学生增进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增强交往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树立为集体、为家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4.适时开展娱乐类活动,增强班集体活力。一些简单,容易操作的小游戏,也可以作为班级活动的内容。比如渗透了合作精神培养的“两人三足跑”,锻炼手的灵巧性的“夹玻璃珠”,有趣的“贴鼻子”等,都可以作为调节班级气氛的活动。
  5.重视开展主题系列活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传统教育,联系心理健康教育等可以确定多样的主题活动的选题。活动的形式很多,如故事式、展览式、竞赛式、表演式、演讲式、辩论式、游戏式、参观访问式、调查式,还可融入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
  只要做有心人,发挥创造性,何愁无处下金钩!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活动策略在班集体建设中的实施原则。
  1.适宜性原则,不盲目追求活动规模。活动不在于规模的大小,并不是只有主题班队活动才是活动。在班主任的字典里,活动无处不在。活动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形式和手段,而且是更受学生欢迎,活泼生动的形式和手段。同样是安全教育,苦口婆心的规劝或说理,抑或威吓或哄骗就比不上一次活动。笔者感受最深的一次小活动是“寻找危险的藏身之处”安全教育活动。我校基建期间,校园环境并不理想,有很多安全隐患,说了多次都不起作用。我在一次晨会课上提出活动的要求——课间仔细观察,看看有哪些小朋友的行为不安全,想想自己遇到的一次险情,自己扮演“危险之王”,编一个小故事或 者是小品,班队活动课上来讲故事,演小品。结果,有的孩子为了渲染后果的严重程度,充分想像,描绘了一幅幅血淋淋的场面,把自己都给吓住了,这次活动引导孩子预见了忽视安全的后果,孩子们此后行事明显小心谨慎多了。
  2.生本性原则,树立正确的活动观。活动不是目的,不是成果,是过程,是手段,是契机。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占主要地位。刚开始尝试活动育人的时候,我未免有些急功近利,希望活动搞得热闹、漂亮,有时不惜亲自代劳,赤膊上阵,忽视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我的第一次活动是“敬礼,五星红旗”,是爱国主义教育专题。为此,我找故事,做幻灯片,编舞蹈,排诗朗诵,写剧本,还带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排练,学生教师都累得要死,最后,活动在全校观摩,热闹、漂亮,表面看来,这次活动很成功,其实,这样的活动和如今盛行的演课式的公开课作秀一样,只是表演,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作用不大。同专题的另一次活动就不同了,我把全班学生按照居住地分组,让学生通过寻找老照片,寻找家里的老古董,走访楼道各家的故事等途径展开调查,然后指导每组制作一份手抄报,准备一个演讲,集中汇报交流。这次活动学生参与面广,活动空间大,教师只是指导协调,轻松了,还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有一组同学找到的老照片上,有爷爷住过的泥墙草顶的房子,有爸爸结的婚时简易平房,还有后来的套房,讲述了祖国的发展,在活动中孩子锻炼了能力,受到了教育,这样的活动才达到了目的。
  3.无痕性原则,避免生硬的教育印记。活动的教育意义要能巧妙自然地渗透在活动中。当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明白地知道“我在受教育”,这样的教育就已失去了一半成功的机会。为了让学生学会合理地分配时间,做时间的主人,笔者做过一次模拟拍卖活动。给每个孩子发24张小纸条,每张纸代表一个小时,到生命商店购买以活动命名的商品,如睡眠、游戏、劳动、学习、饮食等,买好后请学生介绍购买的结果以及这样购买的原因,合理分配时间的教育就在游戏活动中完成了。
  4.及时反思原则,活动要注意及时总结。认真总结本身就是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活动后没有总结不行,有总结不及时也不行,因为准备活动和总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保证了后续开展活动的连续性。所以总结不及时就失去了活动的教育时机,也就失去了活动教育性的影响作用。另外,认真总结是活动效果的升华,又是活动效果的发散。班主任既要帮助学生总结,也要做自我总结,有总结才有提高。活动要有记载,每次活动的总结也要做记载,记载既是总结认真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又可以为下次活动做积累。
  在班集体建设中实施活动策略对班主任而言确实增加了工作量,但是,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更容易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痕迹,成为其生命的一部分,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丰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在麻烦、劳累面前却步,而要用心设计组织更多有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为班集体建设以及学生的生命成长倾注心血和智慧。
其他文献
高效,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课堂教学是指班级授课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植物的健康生长不能离开阳光、土壤、空气和有机肥,学生健康成长离不开兴趣、情感、态度和创新能力,只有在绿色课堂上,学生才能激发个体无限发展潜力。    绿色课堂:绿色与高效相溶    不知从何日起,教室的讲台上放置了一盆芦荟。每当我哼着小曲进入那方圆之地,迎面而来的是一种洁净与干爽,混杂着充斥的书卷气息,总能洗刷掉清晨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众多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隔岸观火”,一种是“身临其境”。“隔岸观火”具体表现是:说的都是真实的事,但那都是别人的事,因为与自己不相干,所以学生评头论足,头头是道。联系生活实际如果仅仅停留在“隔岸观火”,容易让学生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真正的道德之教是生活之教,必须在生活情境中
人们常用“书声朗朗”来描绘校园,但是,目前这种朗朗的读书声却显得微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声嘶力竭”,是对字、词、句、篇、章以及结构、思想内容不厌其烦地条分缕析。学生则陷入铺天盖地的“单元练习” “目标检测”“强化训练”中不能自拔。这对于以培养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语文教学来说,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所谓诵读,就是指将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是眼、口、耳、脑并用的阅读活动。  有着悠
由于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管理到位和教学方法有效,几年来,“老李语文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这里学习的孩子,大部分升人黑龙江省级重点中学。带着充盈的语文底蕴,“老李语文班”的孩子们在高中阶段的语文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变得更为轻松,很多孩子顺利地升入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2010年,黑龙江省高考文理前十名的学生中,有近一半曾经参加过“老李语文班”的学习,学生们纷纷返回学校看望“老李”,
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保障。因此,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对学前儿童进行深入、全面地了解,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对话氛围,  让儿童充分地展示自己    教育的职能之一就是要通过一切教育活动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发现自己身上的火花,从而激发其兴趣,树立其
九月,秋日阳光如同金色的小精灵渲染着周围的一切,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我又将负责一个新的六年级的教育教学。当升入六年级的孩子们走进校园,细心的我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又上学了,唉!”“快乐的假期过得真快!”“这一年要受罪了”……面对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的一年,原来他们也不快乐!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年的秋天:  一天,当我照例打开孩子的日记本时,一行字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唉,最怕上晨会课,还没上课,就可能要听
“幸福感”是近来媒体使用频度很高的一个热词。媒体报道各地政府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把对GDP的追求转到人民的幸福指数提升上面来。这反映了增强民生幸福感已经成为人民的重要需求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由此,想到了我们教育工作者服务对象——学生。我们的学生幸福吗?前些日子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公布了一份《高中学生积极心理教育调查》。有媒体将其概括为“中国孩子幸福指数低位徘徊”。无独有偶,最近看到《武汉晨报
每年高考作文题目都会受到特别关注。不仅因为它占据了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而且这道题目还蕴涵着无数“鉴赏性”。不像数学、物理那样专业、枯燥,几乎人人都能动笔,人人都能享受“下笔如有神”“妙手偶得之”的佳境。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再次受到众多人士的特别关注,尤其是北京卷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江苏卷《品味时尚》;广东卷《对常识的认识》恐怕都难倒了一批考生,也让社会各界人士有话要说。    最“霸道”题
近几年,国家就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宏观上为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很多民工子女得以就读于城市公办学校。但审视民工子女的受教育过程,我们发现,歧视、排斥等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全纳教育是通过促进教育公平进而推动社会公平,其中,弱势群体始终是全纳教育关注的焦点。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形式,是落实教育过程的具体单位。本文将从微观层面入手,探究如何构建全纳教育
从教育的存在形态和作用的表现形式划分,教育可划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潜教育)。显性教育因其价值功能易被彰显的特点而往往为人们所关注和重视,但潜教育却因自身作用的内隐性、文化性、间接性和情境性等特征,往往被人们忽视或遗忘。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努力塑造健康向上的班风,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从而形成更加优良的性格。班主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