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那些释怀如云淡如风清

来源 :花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晨四点的天空像一张病人的脸,泛着淡淡的青,我扶着窗沿就想起了正安睡在隔壁的她。
  她四十岁了,在四张牌的女士里她仿佛也要比她们显得小上几岁,她小心地说,她娘家的邻居几年不见她都说她老了许多,我很讶异,漠然的她原来对年龄也如此在乎。
  她四十了,却依然留着一头齐肩的长发,甚至额前还有齐齐的刘海,我认为这多少于她是有些不合时宜的,她应当留一头波浪卷发也比清汤挂面似的直发要适合她。她不是没有烫过卷发的,她希翼了许久终于在几年前的春节烫了她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卷发,在中午的时刻,所有人都见到了她那一头奇特的卷发,至发根起就是那一撮撮如铁丝质感的卷发,失败了,那根本是过时老土的款式,在怪罪理发师的同时她不是没有责任的,她贪图便宜那怪异的烫发只花了她一百大元。
  第二天一早,她便没有了人影,她跑到理发店里重又把头发洗直了,我们都说,她是典型的贪小便宜吃大亏,在洗直的过程中,药水又把她的衣服给染红了一块,她去的还是那不起眼的粗糙小店,她至今还穿着那染了红印子的衣服,或许她也会觉得可惜。
  我认为她对生活没有一星点儿热情,她不爱看电视,逛街也极少,她似乎很能适应一个人独处,她总是冷冷的坐在客厅里偏暗的角落,似是在咀嚼一个人的悲伤。
  在同一个屋檐下,我们的关系名称母女,可你看得出,我并不欣赏她,她是一个奇特的母亲。
  她干上母亲这个职业也有十多年了,可我毫不疑心她从没进入到母亲这个角色,她没做好成为一个母亲的准备,她不知道如何做个母亲甚至是个好母亲。
  当许多人都赞美世上最无私的母爱,原谅我没有和他们相同的感应,我认为一个称职的母亲的确很伟大牺牲不小,但是我亲爱的母亲却不在这行列里。你会说,她给了我生命。我会反问你,既然她给了我生命为什么吝惜把爱给我?
  有生命却无爱只是个不完整的纸片人,只有爱才能让生命充盈起来,我不知道走在人群里的纸片人有多少?不过我了解那心里的伤和偶有的怨念。
  每当我口出对母亲的怨念,姐姐都会说一番相同的话来劝解,大意是我们母亲的童年也不幸福,自小就要帮助家里干活,家里子息又多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我苦笑着问,这么多年了难道她还不能释怀?
  我不了解她终究释怀了没,她很少对人谈起她在家做姑娘时的事,她也极少回娘家,所以邻居们才会几年才见到她一次。姐姐说,妈妈是冷漠的,她把这话告诉母亲,母亲并没有生气,相反她似乎认为这是一种独特的气质,一种使她特别区分于其她母亲的特质。
  她的年华有些错乱,小时候她似乎更早的就跳入到了更年期,对孩子们她缺少耐心,上街她从不牵着孩子们的手,她也憎恶孩子们和她拉拉扯扯,她说她不喜欢,更不用说和孩子们有拥抱之类的举动。
  有一阵子她买许多的衣服,穿上没几次就扔在衣柜里发霉,姐姐抱怨了几句就招来了她的怒气。她认为一个孩子没资格对母亲买衣服表达不满,这是不孝顺,她不知道她的两个女儿一整个星期只能穿着同一件校服,星期天才敢脱下洗一洗,如果这时候要出门就只能穿着过小的校服,她不关心她们因此遭到同学的白眼和老师的歧视。
  她确是个独特的母亲,她和两个女儿有仇,姐姐第一次逃课是由于父母拒绝支付资料费,老师在教室里公开问我,你家穷得连两毛钱都拿不出来了吗?我梳理不清这问题,后来我想到姐姐的事迹通过老师也传到了我的老师这里,令我们耿耿于怀的不是这难堪,而是母亲在父亲面前的添油加醋风助火势,我们是她的两个敌人吗?我想不懂。
  她关注自己的心情多过我们,有一天初上小学的早上,她拒绝给我梳头,她显得烦躁极了一头钻进了盥洗室里,眼见就要迟到我只能站在客厅傻傻地哭,我不会给自己梳马尾巴,爸爸走出卧室安慰我,我止住哭让他给我梳头发,他梳得乱乱的,可我总算能上学去啦。
  她将自己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考试时我忘带笔盒只隔一条马路她不会追来送还我,她只唤我几声,我听到了便是运气,我没听见也无足轻重她不会追过马路来。
  在小事小细节上是如此,上升到教育教养的高度上,当电视里播出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主持人最后的评点里提到父母的责任更是她不能认可的。这和父母有什么关系?难道孩子过不好都要怪我们父母吗?孩子没出息那也是孩子自身的问题,不要怨恨父母。她说着,把两手交叉放在胸口下面显出事不关己的姿势。
  当别人说我不好痛骂我时,我不知道她会不会感到难过,但在脸上的神情上她仍是漠然的,她哪里像我?我会像她那样?!她并不薄的嘴唇里吐出刻薄的回话,她不为我感到难过。
  她的年华到了四十岁反而出奇的平静,有时我甚至错觉地认为她和我一样是个少女,她的长发,她坐在暗处的悲伤,她的淡然平静都像是少女,年近四十她反而少了许多人间烟火的味道。
  她唯一的兴趣是在晚间往自己的脸上覆一层珍珠粉,它可以留住洁白与细嫩。姐姐送她盘发的簪子,提包,还有上街使用的小钱包,就连不甚欣赏她的我也曾送过一盒粉,我们都知道她爱美这是她少有的兴趣,我们怜她,因为她总是独处了无兴趣的神伤。
  她唇上的口红总是不均,也许她不想使它过于鲜红,她总是淡淡的将它蹭在唇上并不涂均,她的模样滑稽而不美,当她由于大理石上的水渍而滑倒时,一瞬间的第一反应我竟捂着嘴笑出了声,我觉的她可笑,我一点也没有担心她的安危,就如她不会为我难过一样。
  青春期的我由于她自始至终的冷漠感到我的叛逆是有别于他人的,我不是任性不是无事生非,我认为我是在弘扬一种正义,她会为了姐姐在大学里回程的车费而感到损失,她会说,没有什么事就不要回来了。尽管车费只需五十元对她也是损失,她不在意那些可以相聚的亲情。
  在姐姐面前,我和她大声地吵着,因为她的那些话和我认为的虚伪,她走过来用手掐着我的手臂,她的表情她露出的牙齿都让我感觉她的不美,在这个家里,我们彻底无话了。
  我不清楚她是否想要修复这一段裂痕,但在她为我准备的像喂鸟一样少的午餐里,我选择对她继续漠视。也许在她的小时候真的过的不幸福,也许在她妈妈的小时候也过的不幸福,但那不是借口成为她冷漠的原因就该被理解,就像一种难愈的遗传性疾病在家族里延续。
  我不会奢求她的释怀,如果可以她早就做到。也许就如她从前嫌恶的话,我哪里像她?我不会学着她将冷漠延续,由于自身没有享受到的缘故就吝惜付出,我会释怀,释怀如云淡如风清,想起她时,不再记恨不再怨念。
  她最终没有做什么来使这一段裂痕在痛哭流涕母慈女孝里愈合,也许该有这一段情节,但原谅我不想编造,我不惯于把最真实的感情用来编造,由于它的真实我感到身不由己。
  母亲,她不该把自己放置在一个无关轻重的位置上,她是我们看向社会遇见的第一个人,她的作为会使我们深信女士拥有比男士更强大的灵魂,同时她也应当相信由于她,我们的人生观也许会发生偏差,从古到今,没有人能幸免。
  我真心的为自己感到高兴,不必依靠她突然的悔悟和冲突感情的释放,我便决定释怀,不再记恨不再怨念,爱我遇见的每一个陌生人,不为自己没有拥有没有享受到就吝惜付出。
  我到底没有学坏,在这个缺乏爱的青春期里,愿有所怨念的你,那些释怀也如云淡风清。
其他文献
苔丝家门前有一棵树。苔丝说,那是她的树。她喜欢在她的树上荡秋千,在树下宿营。苔丝很爱她的树。  苔丝6岁。苔丝的树175岁。对一棵枫树来说,它已经很老了。一天晚上,外面下起了暴雨,还伴随着大风。暴风雨持续了很长时间。那棵老树的树枝在暴风雨中激烈地摇摆。一根大树枝最终抵挡不住暴风雨的威力,断了。接着,又是另一根。  第二天早上,看着满地的断枝和已经出现裂痕的树身,苔丝的妈妈担心地说:“树可能会断,我
期刊
每块碎瓷片都有一个故事。     我9岁时的一天,妈妈要进城去,让我看管弟弟妹妹。她开车一走,我就跑进她的卧室,打开柜子窥视。  在上面的抽屉里,有一个木制的小珠宝盒,我被里面的珍藏品迷住了——妈妈敬爱的伯母留给她的红宝石戒指,妈妈惟一的嫁妆,外婆戴过的珍珠耳环。  我试着把它们都佩戴起来,然后,我又发现一小块白色的瓷器碎片。  几个月后,我正在布置餐桌,邻居马格来了。马格说:“哦,你们要请客吃饭
期刊
孩提时候,我喜欢倾听。常听大人说:“啊,过去我也有过雄心大志!”“过去我也有过宏大梦想!”还有,几乎人人都说:“要是我重头再来一次……”我想这些人多多少少都错过了生命的丰盛。  我不会。我不会和生命的丰盛失之交臂。14岁那年,我就已经在运筹帷幄了。在一本旧抄写本上,我把一生要做的事,逐条写下来,发誓以后一条一条去实现。  这些计划根本没有实现。成人后,大部分时间我得拼命工作,养家糊口。生命的丰盛,
期刊
那天放学后,我正在我的菜园里播种。突然,一个声音在我背后响起:“嗨,你在干什么?”  我抬头一看,是迈克。他和他的家人刚搬来我家后面不久。现在他和我同一个学校,都是读五年级。  我回答他:“我正在种番茄、胡椒和豌豆,还有茄子和——”  迈克打断我:“为什么要做这些麻烦事,这些蔬菜都可以在超市买到啊?”  “这很有趣。”我答道,“我喜欢种东西。”然后,我举起一颗豌豆种子,继续说:“食物将由这细小的种
期刊
我们街尽头是一个屠宰场,经常有赶了去宰的羊经过我们家门口。我记得,有一次一头羊逃走了,它沿着大街向下跑,看的人都乐了。有的人跑去捉它,有的人自己摔倒在地。我见这情景有趣好玩,四周一片混乱,就高兴得哈哈大笑,觉得它太滑稽了。但是,后来那头羊被捉住,送回到屠宰场时,悲剧的现实性控制了我,我跑进家门,哭喊着对母亲说:“他们要杀死它了!他们要杀死它了!”过了许多天,那个寂寥的春日下午,那个滑稽的追赶场面,
期刊
叶倾城,女,作家,著有《优雅地低于爱情》等散文集,《原配》等长篇小说。    1.先问一个我个人很感兴趣的问题:“叶倾城”这个如此绝美的笔名是怎么来的?  我的第一篇文章,是发表在《知音》1995年第8期上,叫做《有痛的感觉,真好》。1995年7月23日,我在下班路上,买下了一本最新的《知音》,我记得当时沾了一手油墨,但内心无限欢喜。最初,我的署名是“叶青”,至于是如何变成骄傲的“叶倾城”的,我现
期刊
一向困居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喧嚣城市里,乍然来到弥漫着青草气息的野外,小侄女就像一只刚出笼子的小鸟。一路上,她唱着笑着,时而凝神细看,时而大呼小叫。  受她的欢快情绪感染,我也索性放下车子,和她一起沿着弯曲的小河向上游走。身边,河水淙淙地流着,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有些刺目,令人眩晕。两岸碧绿的野草和庄稼,好像给大地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其间点缀着不知名的野花,愉悦了我们的视线,也让我们感觉这次踏青不再单
期刊
12岁的美国少年麦克斯,创办了一家网络电视“今天周末新闻”,你可别小觑了它,每天,全球有超过50万的人点击它,收看由麦克斯主播的话题节目。  这家网络电视台,是麦克斯用卧室里的储藏间改造而成的,“演播厅”则是他通过3D技术自己做出来的。每天放学后,麦克斯都会钻进他的储藏室,折腾一两个小时,将新闻及时播报出去。站在镜头前的麦克斯显得有点腼腆、生硬,而且,播报新闻时,他的眼睛会一直盯着镜头下方的提示板
期刊
方增先老师家的狗名叫“泰戈尔”,我觉得这个创意很诗意。想想冷幽默的英国人敢用他们万能的上帝来开狗玩笑——上帝倒立,把God倒过来写,不正是dog狗么。所以我想泰戈尔并不会生气,因为他说过,他的诗是奉献给神的礼物,也许万物有灵,殊途同归呢。  方老师说他的“泰戈尔”是从天上来的。这是一条纯种德国黑背,由朋友从北京空运到上海,方老师和司机一起去虹桥机场接它。不料狗乘客的降落地点和人不同。等他们辗转找到
期刊
我一直有种错觉。觉得自己是在看一部电影。最后戛然而止的时候,遗憾使我有泪欲流。这部电影的名字叫《柑橘与柠檬啊》。   可是,抱歉啊,如果你去搜索,暂时可能是不能找到这部电影的。《柑橘与柠檬啊》是麦克·莫波格的一本书。   莫波格,安静的莫波格,他是辛勤不畏寂寞的园丁。他将故事种下,只有他深知它最终的样子。但他是沉默、充满耐心的人。他不欲透露线索。而是看着它,慢慢生长为一本书。   故事开始于一个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