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老师家的狗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c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增先老师家的狗名叫“泰戈尔”,我觉得这个创意很诗意。想想冷幽默的英国人敢用他们万能的上帝来开狗玩笑——上帝倒立,把God倒过来写,不正是dog狗么。所以我想泰戈尔并不会生气,因为他说过,他的诗是奉献给神的礼物,也许万物有灵,殊途同归呢。
  方老师说他的“泰戈尔”是从天上来的。这是一条纯种德国黑背,由朋友从北京空运到上海,方老师和司机一起去虹桥机场接它。不料狗乘客的降落地点和人不同。等他们辗转找到“泰戈尔”的时候,离它从北京上飞机起,已经过去八九个小时了。当时的“泰戈尔”只有几个月大,和方老师一起在后座。车行途中它不断看看窗外,吠叫几声,又伸出前爪拍打司机肩膀,显得烦躁不安。方老师猜测:“会不会是想要大小便?”于是停车打开车门。“泰戈尔”迅速地下车方便,又熟门熟路地上车,安静地躺下了。方老师说:“真神啊。它知道拍打身边的我是没有用的,只有司机是掌控方向盘的。”
  更加神奇的是,“泰戈尔”是一条水果狗,它喜欢享用各种水果,尤其在冬天必吃橘子,夏天吃桃子,如果没有水果的开胃餐,正餐也是不碰的。它还喜欢吃各种蔬菜,但必须是炒得很香,且加了味精的。
  “泰戈尔”和我有缘。我第一次去方老师家的时候,它就在大门口趴着,悠闲地把嘴伸出木栅栏外。我向来逢狗必惹,看到它满心欢喜,摸了摸它的大嘴。还没等我按门铃,它突然跑开,一会就带人来给我开门。方老师说:“见到陌生人上门而没有叫唤,你是第一个。”因为黑背的职责就是看守门户。它有个本能,只要一放出来,就直线奔向大门。我有个朋友就把他家的黑背起名叫“大门”。
  大多数的时候,“泰戈尔”以王者姿态在小区花园里散步,不会轻易叫唤。有一次,天黑时分,它突然对着前面路口一阵狂吠。方老师看看前方什么也没有啊,再定睛一看,只见一个黑人穿着一身黑衣走了过来。这完全超乎“泰戈尔”的视觉经验。我便想起《列子》里面“杨布打狗”的故事。有次杨布穿了白衣衫外出,后来由于下雨,便换了一身黑衣服回家。谁知刚走到家门口,他的家狗居然没有认出他来,对着他狂吠,杨布一气之下拿鞭抽打了它。杨布的哥哥便上前劝阻,让他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狗出去时是一身白毛,而回来却变成一身黑毛的话……
  “泰戈尔”生来和猫有仇,大约是很少有机会抓到真正的小偷,闯入家园的野猫便成了它施展拳脚的对象,只要抓到猫,它便抡圆了往外抛。它还成功地抓到过水鸟。方老师家的院子里有池塘,养着各种各样的鱼,经常有水鸟飞来偷鱼吃。所以到了晚上,方老师便在水塘上覆一张大网。狡猾的水鸟还是想方设法钻进网的空隙去偷鱼,也经常能成功逃离现场。但是有一只缺乏方向感的水鸟没有那么幸运,被渔网生生卡住了。狗视眈眈的“泰戈尔”迅速窜过去,一口咬住了它。拿下来时水鸟还是活的。
  方老师的弟弟有次看到我来,回头跟“泰戈尔”说:“看,你最好的朋友来了!”“泰戈尔”真的很配合地点点头。最近为方老师编书,每次拿书稿过去的时候,“泰戈尔”都在门口候着。《述异记》中说到陆机的家犬“黄耳”每每能长途往返代传家书,我便幻想着把书稿交给“泰戈尔”就可以走人,不用打扰方老师了。
  如今它已经长到一百多斤,如狮子般英武,初生时的黄毛已经褪换成一身黑棕色,我便顺口把“泰戈尔”改名叫“黑格尔”了。
   (刘晓唏摘自《新民晚报》)
其他文献
“一片荒凉,有文化装点成奇观;两座废墟,经艺术加工变瑰宝。”这是镇北堡西部影城展厅大门两旁的一副对联。时下,所有的地方都在努力消除贫困,朝着富裕的方向发展,唯独这个地方——碰也不能碰,它要的就是“荒凉”!  然而,走在镇北堡西部影城,穿行在古老的集市之间,在酒肆或茶楼中小坐,或经过大漠中的人家,推开柴门,在充满西北风情的铺有大红棉花布的土炕上盘腿而坐,你会发现,这里让你惊奇的、触发你感受的决不只是
期刊
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辅导学员写作时,让学员用一个句子写吝啬绅士给乞丐一个小钱的情景。学员的句子是“他把一个小钱投到乞丐的手里”,作家修改的句子是“他把一个小钱向乞丐投下,叮叮当当地滚到乞丐脚边”。“叮叮当当”突出钱少,表现绅士的吝啬,“投下”与“投到”相比,写出了吝啬绅士鄙夷的神情。  上面的描写就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特殊作用的细微动作、神情和物件、景色等细枝末节的具体
期刊
苔丝家门前有一棵树。苔丝说,那是她的树。她喜欢在她的树上荡秋千,在树下宿营。苔丝很爱她的树。  苔丝6岁。苔丝的树175岁。对一棵枫树来说,它已经很老了。一天晚上,外面下起了暴雨,还伴随着大风。暴风雨持续了很长时间。那棵老树的树枝在暴风雨中激烈地摇摆。一根大树枝最终抵挡不住暴风雨的威力,断了。接着,又是另一根。  第二天早上,看着满地的断枝和已经出现裂痕的树身,苔丝的妈妈担心地说:“树可能会断,我
期刊
每块碎瓷片都有一个故事。     我9岁时的一天,妈妈要进城去,让我看管弟弟妹妹。她开车一走,我就跑进她的卧室,打开柜子窥视。  在上面的抽屉里,有一个木制的小珠宝盒,我被里面的珍藏品迷住了——妈妈敬爱的伯母留给她的红宝石戒指,妈妈惟一的嫁妆,外婆戴过的珍珠耳环。  我试着把它们都佩戴起来,然后,我又发现一小块白色的瓷器碎片。  几个月后,我正在布置餐桌,邻居马格来了。马格说:“哦,你们要请客吃饭
期刊
孩提时候,我喜欢倾听。常听大人说:“啊,过去我也有过雄心大志!”“过去我也有过宏大梦想!”还有,几乎人人都说:“要是我重头再来一次……”我想这些人多多少少都错过了生命的丰盛。  我不会。我不会和生命的丰盛失之交臂。14岁那年,我就已经在运筹帷幄了。在一本旧抄写本上,我把一生要做的事,逐条写下来,发誓以后一条一条去实现。  这些计划根本没有实现。成人后,大部分时间我得拼命工作,养家糊口。生命的丰盛,
期刊
那天放学后,我正在我的菜园里播种。突然,一个声音在我背后响起:“嗨,你在干什么?”  我抬头一看,是迈克。他和他的家人刚搬来我家后面不久。现在他和我同一个学校,都是读五年级。  我回答他:“我正在种番茄、胡椒和豌豆,还有茄子和——”  迈克打断我:“为什么要做这些麻烦事,这些蔬菜都可以在超市买到啊?”  “这很有趣。”我答道,“我喜欢种东西。”然后,我举起一颗豌豆种子,继续说:“食物将由这细小的种
期刊
我们街尽头是一个屠宰场,经常有赶了去宰的羊经过我们家门口。我记得,有一次一头羊逃走了,它沿着大街向下跑,看的人都乐了。有的人跑去捉它,有的人自己摔倒在地。我见这情景有趣好玩,四周一片混乱,就高兴得哈哈大笑,觉得它太滑稽了。但是,后来那头羊被捉住,送回到屠宰场时,悲剧的现实性控制了我,我跑进家门,哭喊着对母亲说:“他们要杀死它了!他们要杀死它了!”过了许多天,那个寂寥的春日下午,那个滑稽的追赶场面,
期刊
叶倾城,女,作家,著有《优雅地低于爱情》等散文集,《原配》等长篇小说。    1.先问一个我个人很感兴趣的问题:“叶倾城”这个如此绝美的笔名是怎么来的?  我的第一篇文章,是发表在《知音》1995年第8期上,叫做《有痛的感觉,真好》。1995年7月23日,我在下班路上,买下了一本最新的《知音》,我记得当时沾了一手油墨,但内心无限欢喜。最初,我的署名是“叶青”,至于是如何变成骄傲的“叶倾城”的,我现
期刊
一向困居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喧嚣城市里,乍然来到弥漫着青草气息的野外,小侄女就像一只刚出笼子的小鸟。一路上,她唱着笑着,时而凝神细看,时而大呼小叫。  受她的欢快情绪感染,我也索性放下车子,和她一起沿着弯曲的小河向上游走。身边,河水淙淙地流着,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有些刺目,令人眩晕。两岸碧绿的野草和庄稼,好像给大地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其间点缀着不知名的野花,愉悦了我们的视线,也让我们感觉这次踏青不再单
期刊
12岁的美国少年麦克斯,创办了一家网络电视“今天周末新闻”,你可别小觑了它,每天,全球有超过50万的人点击它,收看由麦克斯主播的话题节目。  这家网络电视台,是麦克斯用卧室里的储藏间改造而成的,“演播厅”则是他通过3D技术自己做出来的。每天放学后,麦克斯都会钻进他的储藏室,折腾一两个小时,将新闻及时播报出去。站在镜头前的麦克斯显得有点腼腆、生硬,而且,播报新闻时,他的眼睛会一直盯着镜头下方的提示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