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泪囊突出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眼科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f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性泪囊突出是由于鼻泪管远端(Hasner瓣膜)和近端(Rosenmuller瓣膜)的同时堵塞引起泪囊继发性扩张而形成,典型临床表现为泪囊区皮下青紫色肿物,其与儿童常见先天性泪囊炎有很大区别。此病有自愈倾向,保守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易引发严重的感染、呼吸窘迫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近来研究倾向于先行保守治疗,无效后再行手术治疗。(国际眼科纵览,2017, 41: 140-144)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参数胆碱肌酸比值(Cho/Cr)差异与胶质瘤干细胞(GSCs)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行常规MRI、多体素1H-MRS等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16例,术中在神经导航的辅助下准确选取Cho/Cr最高和最低点作为组织标本(分别为Cho/Cr高代谢组和Cho/Cr低代谢组)。原代培养
目的比较经鼻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和并发症、炎症反应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以探讨更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鼻肠管组和鼻胃管组(每组50例),分别经螺旋型鼻肠管和传统的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入院当天和肠内营养实施后1、3、7、14 d,观察2组患者的一般
目的探讨单纯急性硬膜外血肿术中、术后早期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06例单纯硬膜外血肿致脑疝患者中出现再灌注损伤的12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对这12例患者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7例术中清除血肿后15~30 min内出现再灌注脑损伤,5例患者术后早期(<6 h)出
弱视的传统治疗主要包括光学矫正、遮盖法和压抑法。随着对实验性弱视动物模型、电生理及神经生化等各方面的不断研究,人们对弱视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视觉敏感期或关键期以后"已终止"的视觉可塑性可以被重新激发。基于这个发现,大量的新疗法如知觉训练、电子游戏训练、双眼分视训练和经颅磁刺激训练等应用于儿童和成人弱视的治疗;这些新疗法统称行为疗法,都以恢复皮层可塑性和减少双眼相互抑制为突破口来改善弱视患者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是由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疼痛性角膜溃疡,也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棘阿米巴性角膜炎与配戴角膜接触镜、接触污染的水源和角膜外伤等有关。对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目前治疗以药物为主,药物治疗无效时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角膜病灶切除及局部烧灼、角膜病灶切除联合球结膜瓣遮盖术或羊膜移植术、角膜移植术等治疗方法在临床均有应用,新兴的角膜胶原交联治疗的临床应用更为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治愈提
泪膜表面张力是泪膜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能,它能让泪液均匀地涂布于眼球表面并形成一个稳定的膜性结构。泪膜脂质层主要由睑板腺分泌的脂质构成,睑脂中具有表面活性的脂质成分如磷脂质、游离脂肪酸、o-酰基-ω-羟基脂肪酸等,可在泪膜的非极性脂质层与极性水液层之间形成稳定单分子膜层的两性界面,表面活性分子的性质和活性是维持界面张力的关键因素,降低泪膜表面张力而增加泪膜稳定性,从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国际眼科纵览,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endoscopic cyclophotocoagulation, ECP)是微创青光眼手术之一,可在内窥镜直视下观察到睫状突,能精确控制激光能量和部位,是治疗顽固性青光眼的新选择。因可控性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特点主要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绝对期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的治疗。近年,对于早、中期青光眼同时合并白内障,行ECP联合白内障治疗,术后眼压控制较好,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黄斑劈裂是高度近视常见的黄斑病变之一。玻璃体后皮质和内界膜的切线和前后方向牵引、视网膜血管牵拉、巩膜扩张被认为是重要发病因素。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玻璃体手术或联合内界膜剥除术、黄斑扣带术。治疗时机及治疗手段虽有共识但存在争议。(国际眼科纵览,2017, 41: 73-78)
复发性翼状胬肉是翼状胬肉原发病灶切除后再次生长,是翼状胬肉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现代药物治疗学,激光、射线等物理治疗的进展及翼状胬肉显微手术方式及用品的改良,对于复发性翼状胬肉,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和物理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再复发率依然较高,减少术后再复发是眼科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国际眼科纵览,2017, 41: 115-121)
随着年龄增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会出现非病理性丢失、轴突变薄,其中RGC的改变为树突减少,而数量保持稳定;青光眼也会出现弥漫性和局部性RGC凋亡及轴突丢失。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可以间接反映RGC及其轴突的改变,可鉴别年龄相关性和青光眼性RGC改变。在20~50岁年龄相关性改变对O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