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r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元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内涵丰富,不仅宣扬了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能启迪智慧。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辩证地分析社会现象,启发思路,逐步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单元整体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四篇议论文以驳论为主,教学本单元,应抓住以下几点:(1)在理解议论文以理服人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逐步养成批判思维能力;(2)学习敏锐地抓住生活中的某个现象,深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3)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学习、结构的分析,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和相关的语文知识。
  2.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形式,体会议论文语言犀利、论证严密、联想丰富的特点。
  3.学会运用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的论证方法。
  4.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思考语言风格与特定的话题、语境、作者和文章立意之间的关系。
  
  四、课时分配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课时,《吴汉何尝杀妻》2课时,《大小猫洞》1课时,《世上没有傻问题》1课时。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或间接证明对方的论据或论证过程是错误的,然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教学时应适当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在粗略整理写作思路、文章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可采用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提示相结合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
  2.理清文章所选用的论据和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3.学习鲁迅的驳论方法和讽刺艺术。
  4.体会立论文与驳论文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复习的形式导入:(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2)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形式是怎样的?(3)根据论证方式议论文一般可分为哪两种?请同学们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找出文章的论点,辨别该文的论证方式属于哪一种。
  (二)教学切入点
  1.从写作背景及文章的特点切入
  2.从理解文章的思路和逻辑结构切入,明确文章提出了什么问题,又是怎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3.从文章凝练而精彩的语言切入,体会文章语言犀利、论证严密、联想丰富等特点。
  (三)勾画讨论
  1.本文批驳有理有据,特别突出的是它严密的推理逻辑。为了展示这种严谨的逻辑关系,作者在行文中非常讲究衔接和过渡。请找出文中衔接性的句子。
  2.阅读第1、2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两段文字指出了对方的哪些错误论点与错误论据?哪些语句富于讽刺意味?
  ②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有什么作用?
  3.“自信力”“他信力”“自欺力”三个概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4.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
  5.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6.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7.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为什么这么称他们?
  8.结合文章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2)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四)学法指导
  1.讨论法: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2.欣赏感悟法:历史已成过去,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绝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失掉自信。
  
  四、拓展延伸
  1.课后阅读吴晗《谈骨气》,进一步理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以“语文只考作文好不好”为题,开一场辩论会,进一步认识和巩固关于驳论文的知识。
  
  《吴汉何尝杀妻》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本文短小精悍,是一个很好的议论文范例,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组织材料论证观点的方法,通过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提升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水平。同时,鼓励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2.学习引用典籍一一否定对手论点的写法。
  3.仔细体会作者严密的逻辑论证思维,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独立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今有不少关于皇帝的电视剧——《汉武大帝》《康熙大帝》《雍正王朝》……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电视剧能当历史来看吗?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多少区别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吴汉何尝杀妻》,进一步认识什么是历史真实,什么是艺术真实。
  (二)教学切入点
  1.以疏通文章中的典籍为切入点:这些典籍是文章的重要论据。
  2.以文章标题为切入点:标题其实是一个反问句,通过“何尝”二字造成悬念,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3.以作者和写作背景为切入点。
  4.以历史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为切入点。
  5.以作者组织论据的方式为切入点。
  (三)勾画讨论
  1.勾画出文章中难以理解的文言字句,讨论交流,使学生理解其大意。
  2.学生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文章最后一段和开头一段是什么关系。
  3.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清文章结构。
  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引用历史典籍有什么好处?
  (2)引用的典籍的共同点是什么?
  5.第四段从《后汉书》中找到了什么证据?作者为什么不就此作出结论,为什么还要再查究吴汉的家庭和夫妻关系呢?
  6.第七段介绍刘珍的《东观记》是为了说明什么?第八段作者又以吴汉的人品为证,为什么?
  7.典籍中的四条证据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之谈。
  8.作者对编写戏剧提出了哪些看法?
  (四)学法指导
  圈点勾画法、批注法:圈点勾画出自己不懂的语句,并给重点论据作旁批。
  
  四、拓展延伸
  1.怎样看待《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性与艺术真实性?
  2.电视剧《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是一个英雄形象,电视剧播出后微山湖地区有很多妇女说那是自己。请你说说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大小猫洞》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大小猫洞》是现代著名学者金克木的一篇文章。它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说明生活中的许多故事、传说虽不可信,经不起推敲,但如果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思考,就会发现其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多角度的思维方式。
  2.学会多方面搜集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3.体会本文语言生动的特点及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走近作者
  1.导入新课:《空城计》大家比较熟悉,但这个故事可信吗?因为司马懿带领几万大军,居然不敢攻击一个小小的县城,这让人不可思议。但这个故事又真实地反映了军事上的虚实关系,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故事又是有意义的。今天学习的《大小猫洞》就阐述了多角度看问题的观点。
  (二)阅读全文,思考问题
  1.回忆以前所学的议论文知识,回答教师的提问。
  (1)本文的两个故事蕴涵了怎样的道理?
  (2)作者行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3)文章由大小猫洞谈到大小城门,再到文庙的大门及“状元桥”,作者究竟要告诉读者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4)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出本文的整体构思。
  (5)请写出本文的论证过程。
  (6)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1.讲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看自己能不能从中发现新的道理。
  2.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300字的小文章,谈谈你对“中国历来实行的是楚国式,不是齐国式”的认识。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思想丰富的散文化议论文。作者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什么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失去好奇心?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脉络,根据作者感情的变化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2.养成会提出问题、爱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3.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就想象力而言,有人说幼儿园的孩子好于小学生,小学生好于中学生,中学生好于大学生。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今天我们来学习《世上没有傻问题》一文,看一看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萨根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二)教学切入点
  1.以孩子们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问题为切入点。
  2.以孩子们的问题为什么到大人那里成了“傻问题”为切入点。
  3.以孩子们的许多问题在科学上得到解释为切入点。
  (三)勾画讨论
  勾画出一些问题让同学们讨论,弄清文章的内容。
  1.为什么作者说很多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试从文中找出原因。
  2.为什么儿童会花费很多时间去想一些所谓的“傻问题”?
  3.比较高年级的学生和儿童的不同,并概括总结他们与儿童相比失去了什么。
  4.作者认为高年级学生的好奇心不如低年级学生的原因是什么?
  5.作者为什么鼓励孩子提出这些“傻问题”?作者希望人们怎样对待儿童?为什么作者说仅仅鼓励是不够的?
  (四)学法指导
  1.讨论法: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2.综合分析法:分析造成高年级学生没有问题或问题很少的原因。
  
  四、拓展延伸
  1.读一篇科幻小说,展开想象,写一篇自己喜欢的科幻作文。
  2.课后请阅读下列中考优秀作文,展开丰富想象:
  2003年黑龙江省中考满分作文:科幻童话《生命的萌芽》;2003年山东省中考满分作文:科幻童话《书国的罢工》;2003年深圳市的满分作文:寓言《留下》;2002年江西省中考满分作文:童话《一只海豚的幸福感受》。
其他文献
先看下面一例:  一位教师在执教《祝福》时,就“祥林嫂的死因”组织全班学生自由发言。有人说罪魁祸首是婆婆,认为如果婆婆能善待祥林嫂,给她一个温暖的家,那么祥林嫂就不会逃跑;有人说是柳妈,认为柳妈的地狱说法使祥林嫂在精神上陷入了两难的痛苦境地;有人认为是卫老婆子,认为她与婆婆合伙将祥林嫂卖给了贺老六,从而让祥林嫂遭受了丧夫失子之痛;也有人认为是那只可恶的狼,认为如果不是它吃了阿毛,祥林嫂的命运有可能
一、高中语文必修课教学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整体把握课文与局部切入分析的关系  语文新课程强调阅读的整体性,在目标中特别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关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建议”也提出“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这是基于阅读鉴赏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特点而提出的基本原则,是符合阅读鉴赏基本规律的总体要求。由于以往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肢解课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不良倾向,这一强调具
一、设计说明    这是两则人物小传,它们既不华丽,也不是学习积累文言知识的典范文章,两文中的不少实词在一般文言文中很少出现,某些注释的使用功效对初中生而言也是一次性的。但两篇小传主人公的寥寥数语却极撼人心,使读者不能小觑它们。教学时宜在学生结合注释译解文字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人物语言,并结合现实认识其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利用所学的文言知识
艾尔考特小学的校长办公室在一楼西侧的角落里,对着门紧挨北侧的窗户摆放着一张看上去很旧的办公桌,桌子上摆了一台显示器和一台打印机,所剩空间不大。一进门的左侧,有一张椭圆形的会议桌,周围有十几把椅子。再往里,有几张乳白色小桌子,上面摆着一个大的水果拼盘、两个飘香的比萨饼,还有蛋糕、果汁、矿泉水、咖啡,这可能是特地为我们准备的。办公室的最里角,堆放着数十件演出服装,二十多面彩旗斜立在墙面上,一个已经掉漆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一个研究领域,它是以教学心理学、教育学、教学媒体等为理论基础,是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之间的桥梁。
上课铃响了,我走到讲台前说:“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世界四大著名短篇小说家之一莫泊桑的《项链》,感受作家的……”,话还没说完,早有胆大的学生在台下嚷道:“我们在英语课本中早已读过了。”  我愣了一下,马上意识到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了。从哪里入手呢?我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后,问:“读过了?那大家从中读到了什么呢?”这一下轮到学生发愣了。于是,我便讲了一个故事:“美国《财富》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么一个问
“著名”是现代汉语里一个比较普通的常用词,意为有广泛知名度、很受大众追捧和欢迎的,具有褒义色彩。它一般多用来修饰限定那些具有某种称谓功能的名词,如“著名教授”“著名作家”“著名画家”“著名歌手”“著名演员”“著名教练”“著名科学家”“著名设计师”“著名网球运动员”“著名的唱片公司”。  “著名”修饰限定名词在语义上有一定的要求,在语用上有一定的功用:第一,“著名”一般只修饰限定褒义或中性名词,如不
本文是通过书信解答疑难。作者运用童话巧妙地解决了“爱情是什么”的问题。宜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与默读相结合的方式,于自主探究中认识“什么是爱情”,感受父亲对女儿的爱。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关于“票”的一项释义是“指绑架者用来勒索钱财的人质”,相应的词项有“绑票儿”“赎票儿”等。“绑票儿”指匪徒把人劫走,强迫被绑者的家属出钱去赎,从事这种绑票活动的人被称做“绑匪”,家属或其他利害关系人按照绑匪的要求赎救被绑者就叫“赎票”。  那么,活生生的一个人,成为这样的人质后,为何就被叫做“票”了呢?不言而喻,隐喻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票”指称人质这一意义直
《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上发表了戚晓杰先生的《“粉碎纸张机”为什么要说成“纸张粉碎机”》,文章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纸张粉碎机”这类再生复合词语序的形成机制,但其中关于“纸张粉碎机”类词语的内部结构。笔者认为还有继续探讨的必要。  戚先生谈道:“在构成一个新的事物名称时;人们常常选择‘名+动’,而非‘动+名’,从而构成‘(名1+动)+名2’式结构……”也就是说,“纸张粉碎机”的表层语,法结构应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