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阻止母亲见客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angru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敖是台湾著名作家、评论家、历史学家,他的文章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很多人对他都有一种“敬畏”之心,甚至还有人给他起绰号——“台湾狠角色”。
  但就是这样一位“狠角色”,生活中也有柔情、温厚的一面,在他与蒋孝严的交往上可以窥见一斑。
   蒋孝严是蒋介石之孙,是蒋经国和他的红颜知己章亚若的儿子,是台湾地区的政治人物。蒋孝严虽为“皇亲”,但却与文人李敖关系甚密,是李府的常客。
   李敖的母亲张贵贞是个好客之人,蒋孝严每次来访,张贵贞都会让家人准备丰盛的饭菜予以招待,让蒋孝严觉得温馨又快乐。但李敖却从不在蒋孝严面前说饭菜是自己母亲准备的,更不让母亲和蒋孝严见面。
   开始,张贵贞和周圍的人都不能理解,甚至有人还私下议论,说李敖自私,连母亲的这点人情都要占为己有。李敖也从不辩解,直到有一次,母亲生气地责备他,他才解释说:“我已是快知天命的人了,还能承欢您老膝下,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但孝严却不同,他在6个月的时候便失去了母亲,而且早年生活充满艰辛。我怕他见到您后,会想起自己的母亲,引起伤感,故而不让您和他相见。”
   张贵贞被儿子的良苦用心感动得泪流满面,了解了真相的人也纷纷赞叹李敖的善解人意,蒋孝严和李敖生前也一直是相谈甚欢的好友。
  素材解读
  李敖不让自己的母亲张贵贞与挚友蒋孝严见面,实在有些不近情理,让人费解。但李敖既不是自私,也不是不尊重母亲。他这样做,是为了顾及蒋孝严的感受,怕蒋孝严因此更加思念亡母。李敖待人接物,注重细节,用心良苦,让人敬佩不已。无论我们和谁相处,都要尽可能地为他人着想,这样不但可以给他人带来温暖和愉悦,也会给自己赢得尊重和赞赏。
  适用话题
  善解人意 注重细节 待人接物 多为他人着想
其他文献
中国现代诗歌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形成的、以白话文为基础、结合外来的诗体模式、并对旧体诗有所吸收的诗歌形式。它表现出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今天我们来欣赏两首新体诗。  《雨巷》  “雨巷诗人”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
期刊
近日,一则“博士考高职”的新闻引发热议。中科大一名博士毕业生工作6年后参加高职专科考试,报考了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口腔医学专业,以省统考文化课满分、校考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这不仅是安徽省的首例,放眼全国也屈指可数。  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自己的修养,而今天的学者学习则是为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时隔千年,这样的言论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提醒人们应当重
期刊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整个天地仿佛被隔绝。我站在窗前,凝视着那一小方天地。  在那里,种着一株蔷薇花。以前的它有着娇艳的花朵,再加上翠绿色嫩叶的点缀与其他鲜花的衬托,就像女王一样傲立在花园中。它扬起明媚的笑脸,享受着阳光雨露,微风轻拂,它坦然地接受着众花的俯首称臣。它也从不避讳将美貌与风姿展现出来,它就是花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蔷薇花的旁边,种着一株不知名的花,说是花吧,却没有花的艳丽;说
期刊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不要光赞美高耸的东西,平原和丘陵也一样不朽。  ——菲·贝利   2.纪录片《生活万岁》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片中记录了失恋的舞者、为孩子卖房还债的老人、街头卖艺的盲人夫妇等14组普通中国人真实的生活状态。这些普通人在艰辛无奈又充满希望的生活中蹒跚前进,从内心深处发出“生活万岁”的呐喊。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取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自主立意,确定文体(
期刊
金扫帚奖是由《青年电影手册》主办发起的华语电影史上首个为年度最差影片颁发的奖项,被誉为中国的“金酸莓奖”。在北京举办的第九届华语电影金扫帚奖颁奖典礼上,演员王宝强曾亲自出席,凭借导演处女作《大闹天竺》获得本届“最令人失望导演奖”,成为“金扫帚奖”设立九年以来首位来领奖的一线男演员。新闻传出,网友们褒贬不一。有人笑王宝强心大,竟还有脸出席献丑;有人质疑他炒作,靠这种新闻来搏版面出风头。  王宝强在台
期刊
近日,央视新闻《睹物思人》栏目播出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承书先生的事迹,引发人们共鸣。  她是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项目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她曾被外界称作中国的居里夫人。她年近半百却多次面临改行,在一次次从零开始的艰难抉择面前,她用三个“我愿意”肩负起国家的重托,为祖国核事业隐姓埋名30余年,一生无私奉献,书写报国誓言。她的经历被写进了小学课本。她,就是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承书先生。让我们一起追忆王承书先
期刊
1970年,单田芳作为知识青年到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的一个农村劳作。在那之前,单田芳是鞍山市曲艺团的一名评书表演者,小有名气。到偏僻的农村后,每天天不亮,单田芳就得铲地、送粪、割草等,等到天黑收工时,早已疲惫不堪。但是,与身体上的劳累相比,精神上的打击更让他看不到希望。   因从小生长在城市,单田芳对农活一窍不通,所以每次干活他都会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一次,队长安排他和几个妇女、孩子一起割草。没过多
期刊
4月18日,一件不大的事情引起了人民日报的注意:博士朱骏(化名)毕业6年后竟然去报考专科学校。  早在六年前就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的博士朱骏,今年报考了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口腔医学专业,最终以文化课满分,校考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将在学校里进行三年的全日制学习。  “博士读高职”,这不仅是安徽省的首例,放眼全国也屈指可数。朱骏的本科和研究生学业都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完成的,本科专业是数学,硕士以
期刊
它将五色的水开在大地的心脏  三千米的四月的画面  像爱情犹豫的思绪  面临五月五色的花瓣  我要绕开你的面容  和额上宁静的高贵  就这样千年万年的想  放弃翅膀,是的,是我先要逃亡  赏析  潘虹莉,女,著有《潘虹莉诗歌集》等。  读这首诗,使人不禁想起了艾青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常含着泪水,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五花海》爱之弥深,使人心动,使人震撼。诗人把握住五花海,用诗笔精雕
期刊
一些思想靠着意象肩膀出发  一些思想靠着血液扩张涌出  不为彼岸,只为草碧绿  只为一段生活恬静  而我只为一生坦然  铺开一晨朝气  纵使蓬勃里有哀怨眼神  有逆流的船只  我也会用包容之态 与之促膝  我相信世界最后的灯盏  由人性点亮  赏析  旅美女诗人姚园的《人性是世界最后的灯盏》一诗,以另类的笔触对人性进行洞烛幽微的揭示与彰显,像灯一样明亮,像光一样清纯,像火一样温暖,给人一种崇高的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