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叶部主要病害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枇杷叶斑病是叶部的主要病害,发病后通常表现出3种症状,生产上又分别称之为灰斑病、角斑病和斑点病。叶斑病各产区全年都有发生。病菌在被害叶片上越冬,次年春季借风雨传播侵染。角斑病和灰斑病在干旱条件下发病严重。斑点病在多雨季节发病流行。下面介绍灰斑病、角斑病和斑点病的主要表现及其综合防治。供参考。
  
  1 主要症状
  
  (1)灰斑病:在叶片上发病,初期病斑淡褐色,圆形。后变灰白色,病健部分界明显,有较狭窄的黑褐色环带。中央灰白色至灰黄色。果实受害后出现明显凹陷的圆形紫褐色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侵害叶片的病斑有急性型和缓慢型两类,急性型常引起叶片焦枯,落叶。侵害枝干的病斑与枝干病相似。有流胶型和干枯型两类。灰斑病还能危害果实。
  (2)角斑病: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出现小褐点。多呈多角形,周围有黄色晕环。病斑以叶脉为界。多愈合成大病斑,上长黑色灰状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3)斑点病: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出现赤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形成中央灰黄色。外缘赤褐色的圆形病斑。后期病斑上长出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有时排列成轮枝状,多数愈合成不规则形。
  
  2 综合防治
  
  因为灰斑病、角斑病和斑点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条件基本相同,所以防治方法也基本相同,重点是要搞好综合防治。
  (1)注重冬季的清园工作。及时清除残枝落叶,并集中焚烧,以减少越冬病菌。从根本上切断来年病源。
  (2)加强果园栽培管理,健全配套好排灌沟系,切实搞好各时期的排水与抗旱工作。
  (3)切实做好药剂防治。抓住发病初期用药。一般可用1:1:200倍波尔多液。或6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交替喷雾。每隔10~15天。连续喷药3~4次。
其他文献
1 选育经过  桂脐1号是1995年,资源县延东乡修睦村石元琴、石元朗发现的1株纽荷尔的变异植株。其表现丰产、美观。皮深橙红色、光滑,脐部与果顶尖突、果实早熟,果大、椭圆形,果肉橙红色、肉质脆、果实风味浓、无子。后经广西柑桔研究所和资源县科技人员近13年的鉴定与试验、示范,确认是纽荷尔脐橙的一个优良变异。2010年5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桂脐1号,编号为:桂审果201
我国甜柿仅分布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称为‘罗田甜柿’,果实偏小,种子较多,商品价值差。针对这些问题,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1994年开始按照果大、籽少、耐瘠薄、丰产稳产的选育目标,从‘罗田甜柿’实生资源中通过选择育种,选育出‘宝盖甜柿’完全甜柿新品种,通过连续多年的嫁接扩繁、品种比较和区域栽培试验,该品种遗传特征稳定,具有果大,种子少,丰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等特点,通过了湖北省林木品种委
夏季要抓紧樱桃的修剪  大樱桃多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采摘完毕,此时正值樱桃花芽分化和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时期,如何迅速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增加树体储藏养分,并有效防治病虫害,是实现樱桃连年丰产稳产必须解决的问题。  1 采后及时追肥 樱桃采摘完以后应马上追肥,这样可以及时补充树体生长结果所消耗的大量养分,满足花芽形成和后期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常用的方法是沟施人粪尿,撒施复合肥与叶面喷肥相结合。
     
1 品種选择    我国葡萄资源丰富,优良品種繁多,其中,欧美杂交種以其抗病性强、酸甜多汁、着色快等优点,在我国有大面积種植,其代表品種有巨峰、夏黑、京亚、巨玫瑰。但缺点是容易落花落果,且多为中熟品種,在价格竞争上处于劣势:欧亚種葡萄品種繁多,早、中、晚熟资源丰富,品種多样化,适合各種人群,但抗病性较欧美杂交種差,代表品種有绯红、粉红亚都密、玫瑰香、里扎马特、美人指、红提、圣诞玫瑰、无核白、森田尼
山西省吉县有28万亩苹果基地,年生产苹果17万吨,79个行政村中有63个村种植苹果。目前,该县已成立苹果生产营销类合作社204个。其中运行较好、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的有60多个。合作社积极推行“示范带头、规范运行、争取资金、扩大规模、搞好对接、促进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思路,探索出一条引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  吉昌镇上东村东盛苹果合作社成立后,发挥指导组织作用,推广新技术、组织技术培训,
1 选育经过    天仙红(原代号:红肉桃10)是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桃课题组2000年在湖北孝感资源收集发现的大红袍自然后代变异单株,经过连续多年品种对比观察,发现其性状稳定。2004年对其进行了示范栽培,以同期成熟的当地主栽品种砂子早生为对照,连续5年进行对比观察,发现该单株与其它单株类型和对照品种相比,其果肉红色、离核、硬溶质,食用方便。丰产稳产性好,综合栽培性状好。2008年6月“
针对鲜食枣品种存在易裂果、结果晚等问题(郭裕新和单公华,2010),选育出晚熟、不裂果、早实性强的鲜食枣新品种‘鲁枣6号’。该品种于2005年自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枣树选种圃内(泰安)发现,其为2004年播种的‘金丝小枣’自然杂交实生苗,结果21个,鲜食品质优,10月上旬成熟,当年标记,入选高接选种圃,编号‘04—12’,次年通过复选,2007年以晚熟鲜食品种‘成武冬枣’为对照进行品比和区试。连续多年
1981年以‘朝晖’为母本,日本品种‘冈山早生’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对杂种幼胚培养,成活20株。其中‘81-6-16’初定名为‘锦玉’。经多年观察,表现稳定。在山西省临猗县、高平县、左权县、太谷县、祁县、陵川县、太原市、临县、运城市等地区试,在四川省成都市、陕西省西安市等地多点多年中试,综合性状优良。2013年7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1 品种特征特性  树姿半开张,树势中
1 选育过程    1988—2000年,笔者进行实生野山楂选种,2000年发现其中1株的枝条发生芽变:该枝条上的果实较大,果实长椭球形,经济性状好,风味较佳。当年进行高接,经过近8年的田间观察、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栽培,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稳定,可以直接食用。2008年7月9日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进行了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桂)登(药)2008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