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减非彼简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__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教学占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半壁江山,所以简便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头戏”。在市监测和学校普测的错例统计基础上,对学生的错因进行细致剖析,同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简便运算教学的措施,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简便运算 错例分析 对策 意识 技巧 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36
  我非常有幸全程参与了台州市小学数学四年级的监测活动,共收到有效样本9213份。我们选择了一些典型的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其中一道计算题引发了我的思考。如下:
  本题的得分率为64.6%,与预计的难度系数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呈现的比较典型的错误如下式(1)~(3),也有属于口算的错误,如下式(3)和(4)。
  简便运算教学相较于老教材而言,课时、类型都减少了,但是很多教师也深切地感悟到:花的时间最多,不少学生对定律、性质掌握的很好,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错误百出。为了更好地寻求教学的突破点,我再一次在学校里组织小测试,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寻找错因和对策。
  一、错例回眸
  参与测试的为五年级的432名学生,因为统计的内容过多,现只摘录其中出错率较高的几题予以呈现。如下:
  二、错例透视解读
  透析这些错例,大致可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张冠李戴——定律易混淆
  学生主要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对运算定律混淆不清,二是对运算性质理解不深。简便运算是一种高级的混合运算,是混合运算的技巧,而运算的五大定律是简便运算的支撑。如有些算式看上去与某些定律、性质相似,于是有的学生盲无目的,只要相似就用方法去套用解决,从而失去了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例如,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容易产生混淆,它们的表现形式十分相近,导致一些学生造成误判。如4×(18×250)=(4×18)×(4×250),一些学生没有抓住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的特征进行计算;计算302-132 88-68时,一些学生容易出现三种情况,即302-(132 88)-68、302-(132 68)-88、302-(132 88 68),都源于错误运用减法的性质。
  2.马步不稳——口算能力弱
  简算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建立在学生对数的敏感与口算的快、准上。从错误率最高的15×(63 27)=15×100=1500、540÷36=540÷9÷4=50÷4、300÷15=11……10等算式中可以看出,学生口算不熟练、准确率低。口算能力弱,导致学生对数的判断能力不强。如计算540÷36中有47人选择了笔算,无法发现这题可以简便计算。这说明我们在教学简便计算中重在方法的引导与运用,忽略了对学生口算基本功的训练。
  3.大鱼不吃小鱼——思维已定式
  强化口算训练,有时容易造成思维定式。如在学生的错例中出现9×99 99=9×100=900,这是由于在学生的印象中,99比9凑整更常见。为巩固学生的简便运算,教师往往进行专项训练,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形成和熟练口算的技能,结果反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思维定式。如25×2×4,学生马上会把25和4联系在一起进行计算,为什么他们想不到直接算呢?一学生告诉我:“其实我知道还是按照原来的运算顺序计算简便的,可是不用运算定律,到时说我不是简便计算呀!”
  4.盲人摸象——观察忽整体
  小学生受年龄的制约,对事物无法进行全面的统筹。如有百分之十几的学生这样计算:138 62-138 62=(138 62)-(138 62)=200-200=0,1000÷125×8=1000÷1000=1。这里,学生看到哪些数据可以凑整的,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凑整,而忽略灵活运用定律和运算顺序,说明学生缺乏整体的意识,不会从整体上看算式的特征和考虑运算顺序。如监测中有75 225÷(18-3)一题,学生看到75 225就先凑整计算,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三、思考与对策
  简便运算一般以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的形式出现,不仅需要灵活运用运算定律、性质,更需融合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品质、情感态度等。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注意什么呢?
  1.在大计算观中培养学生简算的意识
  简算是四则运算中的一部分,教师应该把简算融入整个计算教学中。其实,简算并非是在运算定律学习后才出现的,它从学生开始学习计算时就孕伏其中。如“凑十法”,实际上就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不自觉使用。又如12×21=12×20 12×1=240 12=252,这里乘法分配律的使用以及乘加、乘减等,都要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简算的意识。同时,简算意识的培养并不只是体现在计算中,也存在于解决问题探讨最优的方法、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中,让学生消除为简算而简算的定式。
  简便运算的书写虽然没有简便,可它能令我们的计算思维和方法更简便,但因为简便运算容易让学生失分,导致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简便的方法上,认为学生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就是完成教学任务了。因此,教师应把简便计算置于整个教学体系之中,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简便计算及简便计算有什么优点,这样学生才会将简便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
  2.在算理理解中深化技能的掌握   运算的五大定律与性质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简便计算的重要依据。如果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运算定律、性质,那么简便运算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后只能“照葫芦画瓢”了。而新教材将运算的五大定律集于一体,有利于学生进行横向比较。
  (1)依托生活情境,理解运算定律。
  新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教师应领会教材编者的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理解所学的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如学习加法交换律时,教师可以利用执教班级的男(35人)女(31人)生人数来让学生计算总人数(66人),并提问:“为什么都是66人?”这样使学生明白:不管是“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还是“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算的都是这个班的总人数,其结果是一样的。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思考:“加法交换律需要通过例子去证明,那么需要哪些例子去证明呢?”如大的数、小的数、特殊数(比如0)等,只有通过充分的素材研究,才能让学生在研究中明白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
  (2)用自己的话来理解运算定律、性质。
  对于运算的定律与性质,教材中虽然给了我们明确的定义,但一些学生只限于背定律,而在运用上缺乏灵活性。因此,教师不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加深理解所学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如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除了让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法理解外,还可以让学生从条件、角度等不同方面进行理解。如只有两个数相加和相减,再去乘一个数,才可以用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无需运用加减法。又如加法交换律,要先算加法,再交换位置,才能适用。
  3.在对比练习中促进技巧的形成
  (1)教材对比,丰富教学。
  目前,新版本的教材比较多,每一版本的教材都有不同的呈现方式或情境,那么这些教材变的是什么、变的理由是什么?我们只有读懂这些,才能促进我们的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如136×在浙教版教材中是常见的类型题,但在新教材中不再出现,面对这一类题目,学生无从下手,而这能促进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像“多退少补”等类型的题目新教材不再出现,但生活中经常见到,导致学生在计算751-199等算式中容易出错。按四年级下册教学用书上的建议,本单元只有10个课时,这样的教学只能是点到即止,知识点过于集中,所以教师有必要补充课时数。
  (2)练习对比,提升技巧。
  在学生理解定律后,计算技能需要在对比中进一步提升。如125×88,选一选下列哪种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A.125×8 80;B.125×8 125×80;C.125×8×80;D.125×8×11。通过选择比较,不仅让学生感知到有些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而且使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的本质特征。又如,仔细观察,判断下列算式哪些可以进行简便计算:(1)21÷( ),21×( );(2)25 75×(26 14),(25 75)×(26 14)。这样的对比辨析,让学生明确有些计算看似可以运用定律进行简算,但实际上却改变了计算的结果,还有必要对运算定律进行灵活的运用。如第一层次计算:35×34 65×34;第二层次计算:36×34 65×34;第三层次计算:350×34 65×340和70×17 65×34。对于第一层次计算,学生可能会主动进行简便计算;对于第二层次计算,不妨要求学生用简算的方法去进行计算,同时让学生观察比较第二层次计算和第一层次计算有什么不同;第三层次可以检测有多少学生能主动进行简算。教师应积累学生容易上当的、容易混淆的题,并经常进行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简算的水平。
  4.三步走,形成技巧
  在教学简便运算中,我们发现可以分为这样的三步:一找,二变,三估。一找,即从算式的特征找方法,先从整体到局部,由运算符号到算式中数的特征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再确定计算的方法。二变就是改变运算的方式,但要保证计算的结果不变,即调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和性质重组运算顺序,达到变难为易的目的,使整个计算的过程口算化。三估是让学生通过估算可以判断方法是否正确,如125×88≈120×90=10800,就可以直接判断另两个选择1080和8000是错误的。
  总之,新教材中简便运算的内容虽然减少了,但不等于教师减轻了负担,更不等于教学可以简单化,反而给予了教师更大的思考空间。如果说简便运算是一曲歌,希望我们在新课程的简算教学中,越唱越优美!
  (责编 蓝 天)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解读教材,以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以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以课堂即时的生成、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等为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获得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认知结构 内在需求 即时生成 学习能力 生长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4-020  “用字母表示数”这部分内容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一直重视直观手段的运用。从儿童数学学习的角度来看,“直观”可以孕育数学理解,催动思维发展,促进数学表达。这种价值,既贯通在学生整个的数学学习过程之中,也落实到了具体课堂之中。现以“认识乘法”教学为例,对此做简要的阐释。  [关键词]直观 数学理解 儿童数学学习 数学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0
[摘 要]反思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通过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两次教学探究,在及时反思总结的基础,明白该如何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获得发展。  [关键词]反思 感悟 成长 放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30  初次教学:  1.数一数平移的距离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图形平移了几格。(课件演示图形的平移,师请一名学生
教学片断一:体验与测量  师:我们已经学会测量圆的直径、半径了,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分别测量出直径为1分米、2分米的圆形纸板的周长及直径为3分米的圆形纸片的周长。  (学生分小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小组汇报结果)  生1:我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直径为1分米的圆形纸板的周长为3分米多一些。  (教师板书:直径1分米,周长3分米多一些)  生2:我利用细绳沿圆的周边绕一圈,然后测量绳子的长度
[摘 要]在开展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搭建合理的教学支架,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探究式教学变得真实而有效。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教学支架 扶 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6-021  探究式教学作为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教学方式之一。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
[摘 要]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重自身的数学语言,确保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实现学生自由、和谐、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语言 说话 数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8-054  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摘 要]单元复习课,即在学生学习一个单元内容之后专门安排的复习课。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练习”的教学为例,在“理” “练” “趣”上做文章,促使学生“学进去,讲出来”,真正实现复习课与“学讲”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单元复习课;理;练;趣;学讲;做文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2-0024-02  单元复习课,即指在
[摘 要]教育活动唯有在真实中发展,在朴实中创新,才是真正的基于学生立场,以生为本。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开放的问题设计,启发学生思维,及时把握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在问题的不断生成和解决中有效推进课堂教学,真正基于学生立场构建本真课堂。  [关键词]学生立场;本真课堂;真实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5-
[摘 要]对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深度剖析,发现除了学生个别的因素之外,教师对内容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影响学生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在理解数学课程特点和要求及剖析学生错误原因的基础上,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习题设计,能够有效减少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 错误 干预 精讲 剖析 动态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复习课上得好与坏,直接关系教学的质量,所以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学研究指向了复习课。通过对“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复习课的探究,教师既要选好复习的素材,又要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对数学复习课的整理与回顾变得趣味盎然。  [关键词]数学教学 复习课 温故知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33  直视现状:复习就是整理与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