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而初中物理教学,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自主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基础,是指在认识和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不拘于陈规,敢于和善于提出新思想、开展新工作、创造新成果。而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创新精神,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和理论界的共识。新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推理、讨论、交流等活动,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心组织课堂,讲究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探究,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搞好物理教学的关键,因此,物理课堂教学极为重要。
1 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一次飞跃。所以,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的错误想法和意见,正确处理和引导,避免扼杀他们的创新欲望,从而浇灭了那些刚刚燃起来的“创新的火花”。
1.1 创新教学从情感开始。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同时也伴随情感态度产生,当人接触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所以我们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一起共欢乐,共患难,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学生做朋友,让学生先喜欢老师,然后再喜欢老师所教的的科目,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由喜欢到羡慕再到敬佩,这都是他们创新的动机,内心的情感支配着要学好这门课,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学生。这也应验了“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所以创新,既需要智慧的参与,也离不开情感的支持。
1.2 创新要从挑战开始。新课程标准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让学生敢想敢做,哪怕是异想天开,先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然后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让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各种想法。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放开双手、大胆实验、勇于实践、不怕失败,教师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足够的实验机会。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我敢回答我敢说的勇气,创建“多维互动”、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构建知识过程。
1.3 创新要从习惯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才是教学的精髓,才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切入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呢?首先培养阅读的习惯。学会阅读,这是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都应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能力的起点。
很多学生只是从课堂上获得部分知识,没有在课前和课后阅读课本,这样学生思维不周密,考虑问题不全面,做题和做实验不到位,没有好的习惯怎么去创新?对很多学生而言,往往认为阅读就是把书看一遍,毫无目的。针对这一情形,开始时教师应针对教材的重难点和同章节知识的内存联系及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提出阅读提纲或习题,并注意提纲或习题的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探索性,这样既使学生明确了阅读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然后再教给学生阅读的一般方法:“读”、“划”、“写”、“记”。“读”,就是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理清线索,划分层次,归纳含义。“划”,就是要用笔划出课本的重点、要点,关键词句要用特殊符号,特别是课本中的黑体字。“写”,就是把自己在阅读时的想法和疑点写下来,带着自己的疑点去上课。“记”就是要把自己划出的重要内容(即重点结定义、定律、方法等)多读几遍,把它记忆在脑子里。概括起来,就是要学生做到:粗读——精读——明确系统——抓住重点——眉批鲜明——发现问题——求疑求解。开始时,学生往往不能坚持,教师应带点强制性,并及时检查、评价预习情况,通过长期训练,学生习以为常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培养上课的习惯上课,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概括起来就是要求学生做到“眼到”、“耳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要仔细看,要养成仔细观察演示实验、直观教具、图表、板书及教师手势和表情等的好习惯。“耳到”就是要认真听,既要专心听老师讲课,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心到”就是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实践表明,只有经过学生独立思考而获取的知识才是最深刻的,才最容易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给学生留有质疑的思维空问,鼓励学生敢于发问、敢于求异,同时培养学生掩卷而思,富于联想及先思后问,问后多思的良好思维习惯,使学生既学知识,又学方法,既重结论,又重过程,不仅知其然而且也知其所以然。“手到”除了认真记录课堂笔记及常见错误和对自己有启发的事物以外,还要规范完成课堂练习、实验操作,还要积极举手发言,此外,还要培养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的习惯等。再次培养作业的习惯。最后培养复习的习惯。
1.4 创新要从反思开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名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作为物理教师必须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才能够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让学生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作用。 2 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式学习的精髓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学生通过直接感受、体验、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通过探究式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物理教学改变过去的注入式方法,强调探究发现式教学,鼓励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活动更多地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教给学生终身有用的知识和能力。
2.1 让学生亲历有趣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亲自通过做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如,刚上初二的学生在给讲科学之旅时,可以让学生做这样一个实验,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通过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探究更多的知识。
2.2 创设问题,营造探究环境。探究教学是基于问题的研究活动,它依赖于寓含问题的情景的合理创设,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基于问题,最终探究出相关的规律和结论。合理地创设探究型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热情,顺利地开展探究教学。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精选基本教材。创设探究情景,要打破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区别。让学生领悟科学知识是经由对问题的探究过程而形成基本的科学概念,使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物理科学探究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新颖、生动,对学生来说是新的、未知的东西。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激发学生思维,产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具有了解未知的需要,产生探究未知的欲望。
2.3 探究式教学应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通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学习,我认识到探究式教学应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除了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在课外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开展力所能及的物理小实验和解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某些物理现象。例如,学习液化知识前,布置让学生观察从冰箱刚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现象。观察烧开水从壶嘴向外喷“白气”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看出“白气”?让学生思考早晨雾是怎样形成的?草上的露珠是怎样形成的?煮饭时冒出的“白气”和冬天我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否一样?等等,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学习时更加得心应手。又如,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2.4 幽默语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种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
2.5 探究式教学还要有团队精神。在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不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应是人与人之间协作的成果。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可通过项目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发挥潜在创造力的目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合作探究式教学,就是希望以此指导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能从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中归纳出科学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物理教学中,只有找到了与创新的结合点,并把二者巧妙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创新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具体实施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创新教学目的是根据现代科技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具有主动、负责和不断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培养具有多元化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能与周围人达成理解和合作,能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协作的21世纪的现代国际人才而提出的。创新教学的目的体现在学生的发展和课程教育功能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次上。创新教学目的的实现,重点是教学生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物理新课程标准
2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3 教育学
4 心理学
5 人教版八九年级物理课本
6 现代教育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自主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基础,是指在认识和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不拘于陈规,敢于和善于提出新思想、开展新工作、创造新成果。而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创新精神,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和理论界的共识。新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推理、讨论、交流等活动,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心组织课堂,讲究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探究,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搞好物理教学的关键,因此,物理课堂教学极为重要。
1 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一次飞跃。所以,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的错误想法和意见,正确处理和引导,避免扼杀他们的创新欲望,从而浇灭了那些刚刚燃起来的“创新的火花”。
1.1 创新教学从情感开始。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同时也伴随情感态度产生,当人接触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所以我们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一起共欢乐,共患难,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学生做朋友,让学生先喜欢老师,然后再喜欢老师所教的的科目,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由喜欢到羡慕再到敬佩,这都是他们创新的动机,内心的情感支配着要学好这门课,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学生。这也应验了“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所以创新,既需要智慧的参与,也离不开情感的支持。
1.2 创新要从挑战开始。新课程标准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让学生敢想敢做,哪怕是异想天开,先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然后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让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各种想法。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放开双手、大胆实验、勇于实践、不怕失败,教师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足够的实验机会。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我敢回答我敢说的勇气,创建“多维互动”、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构建知识过程。
1.3 创新要从习惯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才是教学的精髓,才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切入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呢?首先培养阅读的习惯。学会阅读,这是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都应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能力的起点。
很多学生只是从课堂上获得部分知识,没有在课前和课后阅读课本,这样学生思维不周密,考虑问题不全面,做题和做实验不到位,没有好的习惯怎么去创新?对很多学生而言,往往认为阅读就是把书看一遍,毫无目的。针对这一情形,开始时教师应针对教材的重难点和同章节知识的内存联系及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提出阅读提纲或习题,并注意提纲或习题的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探索性,这样既使学生明确了阅读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然后再教给学生阅读的一般方法:“读”、“划”、“写”、“记”。“读”,就是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理清线索,划分层次,归纳含义。“划”,就是要用笔划出课本的重点、要点,关键词句要用特殊符号,特别是课本中的黑体字。“写”,就是把自己在阅读时的想法和疑点写下来,带着自己的疑点去上课。“记”就是要把自己划出的重要内容(即重点结定义、定律、方法等)多读几遍,把它记忆在脑子里。概括起来,就是要学生做到:粗读——精读——明确系统——抓住重点——眉批鲜明——发现问题——求疑求解。开始时,学生往往不能坚持,教师应带点强制性,并及时检查、评价预习情况,通过长期训练,学生习以为常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培养上课的习惯上课,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概括起来就是要求学生做到“眼到”、“耳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要仔细看,要养成仔细观察演示实验、直观教具、图表、板书及教师手势和表情等的好习惯。“耳到”就是要认真听,既要专心听老师讲课,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心到”就是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实践表明,只有经过学生独立思考而获取的知识才是最深刻的,才最容易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给学生留有质疑的思维空问,鼓励学生敢于发问、敢于求异,同时培养学生掩卷而思,富于联想及先思后问,问后多思的良好思维习惯,使学生既学知识,又学方法,既重结论,又重过程,不仅知其然而且也知其所以然。“手到”除了认真记录课堂笔记及常见错误和对自己有启发的事物以外,还要规范完成课堂练习、实验操作,还要积极举手发言,此外,还要培养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的习惯等。再次培养作业的习惯。最后培养复习的习惯。
1.4 创新要从反思开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名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作为物理教师必须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才能够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让学生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作用。 2 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式学习的精髓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学生通过直接感受、体验、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通过探究式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物理教学改变过去的注入式方法,强调探究发现式教学,鼓励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活动更多地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教给学生终身有用的知识和能力。
2.1 让学生亲历有趣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亲自通过做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如,刚上初二的学生在给讲科学之旅时,可以让学生做这样一个实验,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通过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探究更多的知识。
2.2 创设问题,营造探究环境。探究教学是基于问题的研究活动,它依赖于寓含问题的情景的合理创设,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基于问题,最终探究出相关的规律和结论。合理地创设探究型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热情,顺利地开展探究教学。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精选基本教材。创设探究情景,要打破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区别。让学生领悟科学知识是经由对问题的探究过程而形成基本的科学概念,使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物理科学探究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新颖、生动,对学生来说是新的、未知的东西。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激发学生思维,产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具有了解未知的需要,产生探究未知的欲望。
2.3 探究式教学应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通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学习,我认识到探究式教学应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除了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在课外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开展力所能及的物理小实验和解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某些物理现象。例如,学习液化知识前,布置让学生观察从冰箱刚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现象。观察烧开水从壶嘴向外喷“白气”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离开壶嘴一段距离才看出“白气”?让学生思考早晨雾是怎样形成的?草上的露珠是怎样形成的?煮饭时冒出的“白气”和冬天我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否一样?等等,这样既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学习时更加得心应手。又如,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2.4 幽默语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种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
2.5 探究式教学还要有团队精神。在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不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应是人与人之间协作的成果。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可通过项目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发挥潜在创造力的目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合作探究式教学,就是希望以此指导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能从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中归纳出科学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物理教学中,只有找到了与创新的结合点,并把二者巧妙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创新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具体实施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创新教学目的是根据现代科技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具有主动、负责和不断开拓、创新的个性特征,培养具有多元化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能与周围人达成理解和合作,能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协作的21世纪的现代国际人才而提出的。创新教学的目的体现在学生的发展和课程教育功能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次上。创新教学目的的实现,重点是教学生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物理新课程标准
2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3 教育学
4 心理学
5 人教版八九年级物理课本
6 现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