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经》“夷夏观”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f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经》“夷夏观”是儒家民族观的重要内容,其所反映的华夏中心观以及“用夏变夷”观既蕴涵了儒家“大一统”的思想,又承载着民族宽容精神,以丰富的和谐思想主导民族交流与融合。本文旨在辩证分析
  关键词:夷夏观;宽容精神;和谐统一;民族交流
  “夷夏观”是在华夏族与四方之夷不断交流融合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族群观念,族群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是其形成的社会基础。这种观念族群意识显现出来,即以某一族群主体的形成为基础,在与另一族群交流、交往时,发现自己族群与其他族群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文明,从而产生的对自身族群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其他族群文化的理解。1换言之,“夷夏观”即今日民族观之古代观念形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记载了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五百多年的社会生活,其中有不少诗作记录了华夏族与其他族群交往的事实,集中体现了《诗经》关于处理夷夏关系的思想基础与思想观念。先秦时期,《诗》是儒家的重要典籍,其“夷夏观”亦是儒家民族观的重要内容,对后世人们认识、处理华夏族与周边各族群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1、以华夏为中心的天下观
  伴随着华夏族体的诞生,华夏族的主体意识也就产生了。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末期,有着较为漫长的发展历程,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初期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壮大,最后在秦汉时期形成。2至于名称,夏朝的建立则是这一民族形成的标志,因而称为夏族,又以华族称谓则是对夏族服饰的反映,因而,“华夏这个族称则是夏族或华族的综合语和同义语”3。夷、蛮、戎、狄不过是华夏统治者对其疆域四周其他民族的泛称,这些四方非华夏族人皆可统称为夷。4这与其各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华夏族长期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据《何尊》记载:“宅兹中国”,“中国”指天下的中心位置,后来也称之为“中原”地区,环绕在中心的便是各少数族群——夷。正如《诗经》所言:“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羆,有猫有虎。”5中原地区土地肥沃,物草充足,是理想的居所。因而华夷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格局:华夏以农业为基础,形成了农耕文明;夷以游牧、捕猎为基础,形成了游牧文明。相比较而言,华夏民族的农业经济更加稳定。夏朝的建立,商、周的发展,华夏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自然希冀征服其他族群,形成大一统于华夏的局面。
  华夏中心观是建立在华夏族主体意识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思想观念,体现了华夏族在地理疆域上和文化上的主导性地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6,便是体现了华夏族对天下的绝对领属权,四方主土都属于华夏王室的领土,四方之士都是华夏王室的臣子。因而,在《诗经》中出现了大量“中国”与“四方”、“四国”的对举,“旅力方刚,经营四方。”7、“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8,这实际是华夏族中心位置与周边各族的环绕位置对比,体现了以华夏为中心的局面。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中心,更是文化的中心。因为华夏对其他族群的统领是受命于天,“上帝既命,侯于周服。”9、“仪刑文王,万邦作孚。”10,自然其他族顺服于己则是践行天命。我们通过分析《诗经》所载华夏族与四夷以会盟、分封等的交往方式,其中彰显了华夏族的中心地位。“至于海邦,淮夷来同。”11讲的就是因鲁国的威名,海上各邦纷纷前来合同;“王锡韩侯其追其貂,奄受北国,因以其伯。”12记载了周为讨伐纣而封北狄、貂酋长为侯伯。更甚者,受华夏王国的威严,周边民族前来朝贡也盛兴一时,正如“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葚,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13所描述的,淮夷进献了大量财货给华夏王室。
  以华夏中心的天下观念实际是儒家“大一统”天下观的体现,是夏族希望完成天下统一的美好愿望。《诗经》向我们展示了华夏与四夷五方之民共为一土、同居四海的景象,而华夏是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中心,还是文化管理的中心。华夏民族以同心圆的方式不断向四周扩展,以形成对中心夏族王室及文明的认同,随着这种认同稳定发展而后同心圆不断扩大,便形成了统一多元的族群格局。
  2、“用夏变夷”观念
  随着族群交往的频繁,“夷夏之辨”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突出。从广义上说,华夷之辩是指华夏民族在与其他民族在地域、种族、文化及因这些差异而引发的矛盾冲突;从狭义上说,则是指在意识形态上夷夏文化的差异以及夷夏关系的定位。《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即使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偏僻荒凉的地方,但只有有君子居之,那就不存在偏僻这一说了。言下之意则是,君子能够教化、感染相对落后的地方,使之变成文明之地。孔子认为以礼仪为秩序的华夏文明超越了原始野蛮的文明阶段,主张注重先进文明对后进文明的改造,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这是“用夏变夷”观念的雏形。孟子明确提出“用夏变夷”:“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14,充分肯定了华夏文化的先进性,同时否定了夷变夏的可能性。因而,在儒家经典《诗经》中,“用夏变夷”思想也得到了彰显。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文化宽容精神,表现了华夏文明的文化包容性,抛开了以地域、种族、血缘等狭隘的方式划分族群,以文化辨之无疑对当时民族关系的发展和融合产生了深远影响,不断加强了华夏文化与周边各族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民族团结与统一。
  《诗经》首先指出了夷狄的可教化性,《国风·破斧》载:“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周王室统治东方少数民族后,东方各少数族群也受到了华夏文明的教化和影响。并且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也成功实现了族群实体的整合,“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州。”15,则是记载了成汤王征服疆域四方后,四方接受华夏文明的统治,成为华夏王室的一部分。而当在周边少族入侵华夏王室时,《诗经》给出的态度是“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16,夷狄强行与华夏抗敌,会按照华夏制度惩戒,反映了华夏族对戎狄的管理与规范,仍然秉持族群宽容的态度,始终将夷夏视为一体。   在具体施行“用夏变夷”过程中,《诗经》还表现了一个重要的思想——以德治夷。《周颂·时迈》:“载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鼓德,肆于时夏。”这首诗记叙了周武王巡行诸侯各邦,祈福苍天、山川之神,反映了周武王收据兵刃,希冀施行教化美德,怀柔德治天下。《鲁颂·泮水》虽是记载了收服淮夷的诗篇,“穆穆鲁侯,敬明其德”体现了鲁僖公因德而使淮夷臣服。《大雅·江汉》:“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记载的便是周宣王在征服淮夷后,希望用美德去治理此地。事实也证明了,以德治夷能够获得四方的信服,“四方其訓之,不显维德。”17说的是因周文王的美德,四方都来归顺。
  在华夏族与其他各族交往中,“用夏变夷”观念 成为主流,这实际是华夏民族追求一统天下的美好愿望,恰恰彰显了华夏文化的包容性,对待异族并不一味地采取排斥的态度,在王者的大局思想指导下,以自身的文化去教化、缩小蛮夷的差异,最终形成华夏一体、天下统一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崔大华.儒学的现代命运——儒家传统的现代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5-204.
  [5]石瑛.论《诗经》中所反映的民族关系.民族论坛[J],1997(4).
  [6]李克建.儒家民族观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影响及现代启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9(1).
  注释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361.
  2.“黄河中下游两大新石器文化区系文化上的统一及炎黄两昊诸部落集团的融合,形成了夏人、商人、周人三族。他们发源与兴起的地区虽然不同,祖先传说各异,而三族文化特征大体相同;他们相继兴起与建国,三代交递,到西周己融为一体,他们是华夏族的三支主要来源。”(引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71.)
  3.田继周.先秦民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266.
  4.《礼记·王制》乃载:“中国夷狄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不同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用。五方之民,嗜欲不同。”
  5.《诗经·大雅·韩奕》。
  6.《诗经·小雅·北山》。
  7.《诗经·小雅·北山》。
  8.《诗经·大雅·江汉》。
  9.《诗经·大雅·文王》。
  10.《诗经·大雅·文王》。
  11.《诗经·鲁颂·閟宫》。
  12.《诗经·大雅·韩奕》。
  13.《诗经·鲁颂·泮水》。
  14.《孟子·滕文公》。
  15.《诗经·商颂·玄鸟》。
  16.《诗经·鲁颂·閟宫》。
  17.《诗经·周颂·烈文》。
  作者简介
  段博雅(1993—),女,汉,四川康定人,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好的社团不光能够保留学生们的兴趣,还能够在思想教育方面进行一定的补充。加强大学校园社团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校园快速发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每个学校必不可少的要件之一。校园文化既是学校氛围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精神追求的集中展示。在建设校园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这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品质,推动校园向着更好更完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凝聚。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成分,它是高校文化发展的指明灯,指示着高校文化的顺利发展。高校文化建设应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促进高校文明发展,同时也促进高校文化
期刊
摘要:回归生活要作为道德和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对于新理念理解上存在一定偏差,笔者认为,很多教师在实践与认识上会陷入到某些误区当中,这在一定层面上弱化了生活化教学本身的价值。本文从知识技能弱化、案例缺少提炼、推崇探究性学习以及善意批评减少等方面提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初中  伴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持续创新,新课标中
期刊
摘 要:绍兴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旧称会稽、山阴,简称越,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星璀璨的“名士之乡”,古代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这里是著名的江南水乡、酒乡、桥乡,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笔者进行了为时两天的考察,不但领略了江南风光,同时也感受了古越文化,下面就此次绍兴之行,再结合之前去北京游玩的经历,对比南北建筑差异,从房屋形态,建筑用材,院落布局,建筑与水,建筑
期刊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学习必备的重要交际能力之一,也是学生进行信息互动与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保障,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务必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再具体的教学中可从语言认知方面训练学生识字造句、写段成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训练学生理解力、思维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从社会适应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处事与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电脑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教学改革与突破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基于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原因,并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给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对优化一体机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交互式触控一体机;小学教学;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甚至是变革。在这
期刊
忠诚履职铸警魂,十载躬耕写春秋。自2007年12月底运行以来,眉山市关押中心在市公安局党委和省公安厅监管总队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公安监管中心工作,抓管理、带队伍、谋发展,连续十年实现“安全零事故、民警零违纪”目标,有效确保了刑事诉讼活动和行政执法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构建“和谐眉山”做出了应有贡献。  眉山市关押中心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崇礼镇,成立于2007年12月
期刊
摘要: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至此,在  “学”与“思”的辨证关系当中,思维在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别从话题共商,降低思维难度;合作共赢,拓展思维广度;多维共评,挖掘思维深度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思维训练对策。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小学语文;思维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写作、阅读及识字等目标与学生思维的培养密不可分。在长期性的教学工作经验中也可感知到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常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人才”,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然而,探究性学习却能够打破常规使数学课变成“数学探究活动”课,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协作性”地学习,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实现中小学课程正转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而关注学生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应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这种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期刊
摘要:数学是我国教育模式中的重要科目,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初中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阶段和环节,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熟悉掌握初中数学的相关知识是我国各大学校的主要目的。将几何画板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中可以为数学内容进一步深化创造条件,通过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教学模式的应用和研究,为日后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