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史已经成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对比2004年及2019年出版的两本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发现 2019 年出版的新版教材中增加了很多与生物科学史有关的内容,并且对部分生物科学史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进行重新编排。例如:将“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从旧教材的“资料分析”移到了新教材正文的“思考讨论”中;新增科学史“与袁隆平院士一席谈”。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物教学角度,分析了深度教学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史有效教学设计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深度教学;高中生物;生物学史;课堂教学;有效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1 世纪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教育教学等领域高速发展,浅层学习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社会对新一代学习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深度学习理念具有注重情感体验、强调高阶思维以及知识的整合等特点。注重高级思维就是要求学生根据对知识的理解进行学习,能够对知识产生批判、质疑,勤于思考。利用生物科学史教学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索历程,体会科学家进行探究时运用的科学思维,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情感体验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不但可以理解所学知识同时还能对所学知识产生共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深度教学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史有效教学设计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深度教学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史教学意义
1.生物科学史具有较高教育价值
根据教材内容分析可知,生物科学史编写以知识、能力、情感、科学方法等多角度为目标,能够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上发挥较高教育价值。例如:学生通过分析细胞膜的探究历程认同科学理论的形成是需要不断发展、修正的。由此可见,生物科学史价值多样,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生物科学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通过实验班教学前后问卷回答情况分析可知,在以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科学史教学策略开展科学史教学后,学生对学习的高情感投入、知识的建构、信息的整合等方面均有所提高,深度学习具有注重高阶思维、注重情感体验、注重知识整合等特点,由此可见科学史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通过实验班、普通班科学史试题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 PTA 量表的回答情况分析,进一步证明了生物科学史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通过实验班、普通班的期中、期末成绩分析可知,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后,实验班与普通班成绩出现显著差异,通过分析试卷中科学史试题的考察意图以及两班学生试卷回答情况可发现科学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知识整合、思维发展等与深度学习有关能力的提高。
二、深度教学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史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1.选择合适的生物科学史
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的科学史众多,根据不同科学史重要性的差异教材中对不同科学史的编排目的、呈现方式各不相同。受到授课时间、学生精力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无法逐一对科学史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因此利用科学史促进学生学习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生物科学史。进行科学史教学时,首先要优先选择正文中的科学史,并且所选科学史需完整描述科学发现历程。同时,由于不同科学史编写意图不同,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根据教师教学需要及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版)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要适当引入生物科学史内容,教科书的编写应充分利用好史料资源。科学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而是逐渐发展进步的过程。因此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多次包含了科学史的要素,以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科学史开展教学。
例如必修 1《分子与细胞》模块共有科学史内容 19 篇,必修 2《遗传与进化》模块共有科学史 36 篇。《分子与细胞》模块中位于贯穿性正文的科学史共 3 篇,这3 篇科学史均描述完整的科学发展历程。《遗传与进化》模块中位于贯穿性正文的科学史共 11 篇,这 11 篇科学史中描述完整的科学发展历程的有 6 篇。考虑到教学时间的分配以及教学内容重要程度的不同,只选取典型的、较为重点的生物科学史进行教学设计。
综合分析这 6 篇生物科学史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最终选取 4 篇科学史进行教学设计展示,分别是:“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探究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
2.增强生物科学史的课堂利用率
通过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现状教师调查问卷分析可知,教师大多认同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然而在实际授课中由于课时、考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高中生物教师对生物科学史的使用不足,不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生物科学史的重要作用,无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物科学史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倡导教师充分利用生物科学史,发挥其应有价值。
3.对待科学史客观公正
进行科学史教学时,教师对待科学史应客观公正,不以个人情绪影响学生,要尊重每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例如,教材中介绍罗布特森的细胞膜结构模型时,着重提出了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静态统一结构,却未明确说明罗伯特森所处的文化背景及对细胞膜结构探索中的贡献,导致学生对罗伯特森产生误解。因此科学史教学需认真分析科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明确当时的时代水平和限制因素,认同每位科学家的贡献。
4.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如何有效利用科学史,开展恰当的教学策略,对科学史价值发挥的充分性影响较大。笔者依据美国学者提出的深度学习路线,结合高中生物科学史内容分析,总结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科学史教学策略。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充分分析课标、并对学生进行预评估以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营造学习文化,建构知识体系,促进知识的深加工。并针对实际教学情况补充改进相应的教学环节,力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论
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开展生物科学史教学能使学生体会科学发现历程,感悟生命的神奇,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学习并合理运用知识。
参考文献
[1]姜木兰.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維能力探讨[J].理科考试研究,2014,21(21):93-94.
[2]赵皆喜. 高中生物教学中以生物学史促进科学方法理解的研究与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14.
[3]邱菁. 高中生物学分层学习资源库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
[4]田正贵. 高中生物学中科学史教学案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深度教学;高中生物;生物学史;课堂教学;有效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1 世纪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教育教学等领域高速发展,浅层学习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社会对新一代学习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深度学习理念具有注重情感体验、强调高阶思维以及知识的整合等特点。注重高级思维就是要求学生根据对知识的理解进行学习,能够对知识产生批判、质疑,勤于思考。利用生物科学史教学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索历程,体会科学家进行探究时运用的科学思维,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情感体验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不但可以理解所学知识同时还能对所学知识产生共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深度教学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史有效教学设计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深度教学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史教学意义
1.生物科学史具有较高教育价值
根据教材内容分析可知,生物科学史编写以知识、能力、情感、科学方法等多角度为目标,能够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上发挥较高教育价值。例如:学生通过分析细胞膜的探究历程认同科学理论的形成是需要不断发展、修正的。由此可见,生物科学史价值多样,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生物科学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通过实验班教学前后问卷回答情况分析可知,在以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科学史教学策略开展科学史教学后,学生对学习的高情感投入、知识的建构、信息的整合等方面均有所提高,深度学习具有注重高阶思维、注重情感体验、注重知识整合等特点,由此可见科学史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通过实验班、普通班科学史试题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 PTA 量表的回答情况分析,进一步证明了生物科学史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通过实验班、普通班的期中、期末成绩分析可知,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后,实验班与普通班成绩出现显著差异,通过分析试卷中科学史试题的考察意图以及两班学生试卷回答情况可发现科学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知识整合、思维发展等与深度学习有关能力的提高。
二、深度教学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史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1.选择合适的生物科学史
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的科学史众多,根据不同科学史重要性的差异教材中对不同科学史的编排目的、呈现方式各不相同。受到授课时间、学生精力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无法逐一对科学史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因此利用科学史促进学生学习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生物科学史。进行科学史教学时,首先要优先选择正文中的科学史,并且所选科学史需完整描述科学发现历程。同时,由于不同科学史编写意图不同,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根据教师教学需要及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版)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要适当引入生物科学史内容,教科书的编写应充分利用好史料资源。科学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而是逐渐发展进步的过程。因此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多次包含了科学史的要素,以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科学史开展教学。
例如必修 1《分子与细胞》模块共有科学史内容 19 篇,必修 2《遗传与进化》模块共有科学史 36 篇。《分子与细胞》模块中位于贯穿性正文的科学史共 3 篇,这3 篇科学史均描述完整的科学发展历程。《遗传与进化》模块中位于贯穿性正文的科学史共 11 篇,这 11 篇科学史中描述完整的科学发展历程的有 6 篇。考虑到教学时间的分配以及教学内容重要程度的不同,只选取典型的、较为重点的生物科学史进行教学设计。
综合分析这 6 篇生物科学史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最终选取 4 篇科学史进行教学设计展示,分别是:“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探究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
2.增强生物科学史的课堂利用率
通过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现状教师调查问卷分析可知,教师大多认同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价值,然而在实际授课中由于课时、考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高中生物教师对生物科学史的使用不足,不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生物科学史的重要作用,无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物科学史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倡导教师充分利用生物科学史,发挥其应有价值。
3.对待科学史客观公正
进行科学史教学时,教师对待科学史应客观公正,不以个人情绪影响学生,要尊重每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例如,教材中介绍罗布特森的细胞膜结构模型时,着重提出了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静态统一结构,却未明确说明罗伯特森所处的文化背景及对细胞膜结构探索中的贡献,导致学生对罗伯特森产生误解。因此科学史教学需认真分析科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明确当时的时代水平和限制因素,认同每位科学家的贡献。
4.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如何有效利用科学史,开展恰当的教学策略,对科学史价值发挥的充分性影响较大。笔者依据美国学者提出的深度学习路线,结合高中生物科学史内容分析,总结出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科学史教学策略。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充分分析课标、并对学生进行预评估以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营造学习文化,建构知识体系,促进知识的深加工。并针对实际教学情况补充改进相应的教学环节,力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论
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开展生物科学史教学能使学生体会科学发现历程,感悟生命的神奇,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学习并合理运用知识。
参考文献
[1]姜木兰.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維能力探讨[J].理科考试研究,2014,21(21):93-94.
[2]赵皆喜. 高中生物教学中以生物学史促进科学方法理解的研究与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14.
[3]邱菁. 高中生物学分层学习资源库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
[4]田正贵. 高中生物学中科学史教学案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