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p54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应从学生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面对新颖有趣的现实问题的挑战,运用数学的眼光,发挥思维的潜能,全身心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情境 学生 多种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思维功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一课时,课前老师准备了一张猪八戒的图片,上课时让一个同学到前面去描述图片的特征,其他同学不能看图片,而是通过前面同学的特征描述猜出图片上的人物。同学们积极参与、兴趣十足,很快找到了答案。接着老师话锋一转:你们为什么猜得这样准确呢?是因为前面的同学对猪八戒的特征抓的准。生活中有对特征的描述,数学中也有,比如长方形,你们都能从图形中找到它,但如果我让你们像描述猪八戒的特征那样,把它的特征描述出来,让我一下就能猜到它是长方形,你们行吗?同学们跃跃欲试,陷入了积极的探索中。长方形的特征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得到了充分的揭示,从而使这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以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的教学中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能力搭建舞台。面对我们中国的国情,我们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当学生感到合作是一种需求,有的工作必须通过大家的合作才能完成时,他的合作意识才能逐渐养成。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合作。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时,课前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和一把剪刀。课堂上,教师指出:“这节课我们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折、剪、拼等操作活动,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是多少?”学生听后,兴趣盎然,积极思考,认真剪拼。有的小声议论:“好像是180°。”不少同学争先恐后地举手,希望尽可能快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有的说:“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有的说:“把直角三角形中不是直角的两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是一个直角,直角是90°,两个直角就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还有的同学说:“把正方形对折剪开就是两个三角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当然还有其它的方法。同学们充分地表达、交流意见,显现出异常的喜悦和自豪。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培养了学生的群体合作意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能力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创新,创新必须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刻意求新。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教师在给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应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大胆地猜测、探索,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时,学生操作时按课本上的方法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再推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这时老师适时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同学们!还可以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其它的形状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因势激励诱导,结果有好几个同学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边动手演示边讲解,接着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学生能够不同于数学课本,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推导出公式,这就是一种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主动学习,上课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并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具体环境进行再创造,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构思出与学生的心理活动相协调的教学活动层次。如在引入新概念、新方法之前先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问题,学生运用旧知识已不能顺利地解决这个问题,激起学生对原有的认知状况与新问题所需求之间的冲突,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迫切愿望,这种由问题情境引发的认知冲突的激起和解决,将成为教学过程的动力,这样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是和课本文字同等重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采用图像、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各种事物的信息。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学科将部分与学生生活相对比较密切的地理题材内容吸纳其中,在这些不成体系的地理题材内容中,我们同样能经常看到地图的身影。比如教科版教材中就使用了几十幅地图,涵盖了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等。在小学阶段,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地图、使用地图
期刊
课堂作业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学习”的今天,如何让课堂练习升值,让它在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作用呢?  一、开拓进取,体现探究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是个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自主、合作、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下,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本人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认识:  
期刊
阅读是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必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贯穿于并主导着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而且还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很多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忽略了对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把阅读当成一种任务,致使阅读能力偏低,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期刊
摘 要:用一种标准去要求学生是不符合现实,也不符合音乐教育规律的。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差异分析、研究以及依此采取的教学对策是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承认并且正确看待学生音乐能力存在着的个体差异,为之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全体学生音乐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承认差异 因材施教 教学对策    所谓音乐能力是指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才能。音乐能力是学生在参与音乐活
期刊
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通过美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每位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近几年的教学及课外活动中,本人也正是以其为已任,下面把自己的认识及做法谈之一二。  一、了解学生,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口语交际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提高。所以我们不仅要立足课堂,还要拓展生活,让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走向多样化。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训练 多样化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口语交际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提高。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凡是有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教师进行多方面的指导,才能有一定的成效。”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为了教学生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凭借例文的阅读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的技巧,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下面就通过阅读教学学法的指导方面,我浅谈几点看法:  一、阅读教学学法指导要讲究灵活性,体现多样性  阅读理解的方法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期刊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需要在教学中创设情景,给学生创造充分自主活动、自由创造的条件。帮助他们打开思路,使他们觉得生活中有许多材料可以成为自己作文的内容。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找到自己需要表达的内容,有一种强烈的要说出来的感觉,学生就能充分放松自己,充分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去。他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激起了情绪,有强烈的创造欲望,这样学生就能把自己要
期刊
摘 要:我们教师能够大胆改进传统教学模式,顺应新的课程理念,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并与实际课堂教学相结合,就会不断的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的状况。  关键词:新课标 素质教育 审美 音乐教育     音乐新课程标准本着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学习音乐,突出了创造性。教学内容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注重了音乐与其他相关文化的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