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与深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拉开了序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深化,运用资本手段来优化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获得更大竞争力的必然过程。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与完善为私募投资的战略发展创造价值打开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多层次资本市场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的发展战略。这是中国未来金融创新发展的方向,同时也为私募投资打开了创造价值的巨大空间。通俗地理解,私募投资就是指非公募投资,即凡是公募之外的投资都是私募投资的空间。而实际上公募投资多是以标准的证券市场为投资场所,标准证券市场之外的投资场所为对象的投资,都是私募投资创造价值的市场空间。多层次资本市场除了标准的证券市场之外,提供了其他更多的市场供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私募投资如何才能够创造价值呢?私募投资的竞争力取决于它的融资、投资、投资后管理(亦称之为增值服务)、退出四个方面的能力。一个私募投资者一般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历练,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个成熟的投资者。
广义的私募投资从其投资对象的创业阶段性特性看,可以分为早期投资(通常称之为“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即VC),还有专做上市前的私募股权投资(即PE)。前两者可以说是价值的创造者,而后者则称之为价值的实现者。
私募投资面临的困境
自2007年中国《合伙企业法》修订有限合伙的第三章颁布以来,中国的私募投资发展极其迅速:国有的、外资的、民资的纷纷杀入私募投资的战场。由于资本价值规律使然,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体制机制的缺憾,由于中国私募投资制度本身还没有完善等诸多原因,特别是在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发端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私募投资面临相当的困境。
从研究的视角分析,中国私募投资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有:
1、资本市场创新问题限制了私募投资创造价值的空间。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体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宰,存在对实体经济支撑不足且有挤占、货币效率低下致使社会财富冲水、金融结构失衡致使生产要素错配、金融市场发育迟缓且流动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私募投资的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以主板为主,尽管2004年推出了中小板市场以及2009年启动了创业板市场,但是,中小板市场以及创业板市场本身的制度设计以及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中小板不中小”、“创业板不创业”的资本市场多层次性的缺憾,限制了私募投资创造价值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创业板上市制度设计的弊端,直接导致了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市盈率,扭曲了私募投资实现价值的过程,从而诱使大量资金更加不愿意投资早、中期阶段的投资。
2、私募投资是否在创造价值。私募投资首先是针对创业早期阶段的投资,才是真正创造价值的投资;其次是针对创业中期阶段的投资,也是创造价值形态的投资;第三才是针对创业后期阶段的投资则是价值实现形态的投资。由于早期阶段的投资风险大,往往失败的概率约在90%左右,导致了在没有真正掌握其投资规律,或者是没有政府资金引导以及税收优惠的前提下,资本本身根本不敢贸然进行投资;中期阶段的投资同样风险较高,失败概率至少在60%以上,投资者往往也不敢贸然进行投资;而后期阶段的投资面对的是相对成熟的企业,风险较小,几乎是价值实现的投资,从资本赚钱的价值规律角度看,这是无可厚非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地方GDP的指挥棒下,各地的行政割据严重阻碍了企业之间的并购,创业板的开启几乎成了私募股权投资唯一的退出渠道。当创业板制度缺陷导致了“创业板不创业”的结果时,证监会做出了暂停上市的临时决策,形成了有800多家企业排队的“资本堰塞湖”,实际上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渠道几乎就没有了。
但是,社会上绝大多数都会以经典私募方式(PE)只投资后期阶段的项目,有的项目投资进入时的市盈率已经达到了25倍以上,甚至还进不去。而其投资结果就是期盼上市必须有更高的回报,如果要求有四倍以上的回报,上市的退出市盈率必然是在100倍以上了。这样的投资行为虽说会使某几个私募投资机构赚了钱,但却破坏了私募投资创造价值的规律。资本赚钱的价值规律使然,加上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缺陷、私募投资哄抢成熟的有限项目,一旦退出渠道受阻,便必然会出现私募投资的困境。
3、私募投资的制度与机制创新。私募投资市场是正规证券市场之外的所有可投资市场,私募投资对于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具体而言,假设中国有3000万家各类企业,除了上市的几千家企业之外,那余下的企业都是私募投资的市场。而中国目前除了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鼓励政策之外,国家层面仅有《合伙企业法》中“有限合伙”一章是针对私募投资组织模式的。诚然,私募投资的制度建设以及机制创新是极其重要和关键的,然而中国在这些方面的建设进展却是相当滞后,太不尽如私募投资之意了。从组织模式上分析,私募投资可以有多种形态的组织;从投资行为模式上分析,可以有多种投资行为方式及其组合模式;从金融工具上分析,适应投资对象的需要可以有多种金融工具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的模式……在中国金融创新的使命中,需要大力鼓励扶持私募投资发展,修正现行体制下金融资源错配的问题。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和机制创新的不足,导致了中国私募投资并没有很健康的发展,有的机构反而成了私募投资发展过程中的败类,引发了社会对于私募投资的批评声巨大。
私募投资战略思考
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业态,私募投资的健康发展首先取决于中国整个金融体制的创新,即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私募投资营造更大的投资空间。其次政府与私募投资业界应共同研究制定未来至少五年的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一是加大天使投资。天使投资是创造经济竞争活力新经济增长点的价值所在,如果没有天使投资,经济发展必将缺少竞争的活力,必将缺少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将私募投资引导到天使投资轨道上来,这是中国发展私募投资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挑战。具有自主创新竞争力的发达国家都是天使投资较发达的国家,以美国为例,即使遭受次贷危机的打击,但美国的天使投资依然保持着一定的活跃度,在2009到2011年间每年都在3500多个项目以上。中国如果没有天使投资,中国的私募投资将遭受更严峻的困境。 二是做强已有的VC业务。创业投资是承接天使投资之后的投资,将天使项目进一步投资并实施增值服务,扩大项目的市场价值,进一步创造新经济成就。中国的创业投资始于1985年,至今已初具规模,但由于政府支持力度方面有些错位,导致大量创业投资者都在转向私募股权投资(PE)。没有创业投资链接天使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整个广义私募投资的价值创造链就断裂了。做强创业投资业务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转型的必然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经济必须以创业投资为基础。同样以美国为例,美国创业投资的强大造就了今天硅谷高科技的发达及其经济成效。美国经验证明了创业投资的强大必须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政策引导和税收政策优惠等措施。做强创业投资需要中国政府系统地引导创业投资的政策体系和资本投资者共同努力把握方向。
三是做大PE实施专业化PE机构上市。私募股权投资是将产业竞争力做大做强的推动者。外资进入中国并能很好地顺利发展,其背后都有着私募股权投资的推动。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近些年的发展极其迅速,但其资金规模与其专业化能力之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差距,需要在专业化上下功夫,如果不具备有更强更深度专业化的能力,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仅仅停留在初级水平上,是无法与国际一流的私募股权投资者竞争的。特别是要把中国优秀的私募股权投资者推向资本市场,让其获得更多资本的支撑,促使他们进一步跨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竞争行列。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一旦跨入了世界经济竞争的行列,中国的私募投资才真正具有了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业态。
四是部署海外VC投资机制。海外的科技创新投资是一国经济发展获取别国更高更新科技创新成果的必然规律。中国至今还没有一套系统的海外科技创新投资体系,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遭受次贷危机打击时,很多国外的科技创新都是以极其低的价格寻找投资者,中国实际上并没有把握住这个机遇,而是忙于搞四万亿刺激经济的计划。从逻辑上分析,目前全球经济都在下滑,唯有中国经济最好,再刺激能够产生的效应只能够是“事倍功半”,如果把精力放到了寻找科技创新以及能够从国际上获得更高竞争力的经济增长点,当发达国家经济从危机中走出时,中国投资海外科技创新的成果也已经获得了期权的价值。布局海外的创业投资机制将是中国未来十年甚至30年获得国际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渠道和投资手段。
五是打造科技与金融结合体系。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够再以GDP的多少来衡量一国经济的发达及其经济竞争力了,而是要以自主创新的竞争力来衡量经济的竞争力水平。这就给一国的金融创新提出了以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体系为配置资源的方向,传统金融是为成熟性产业经济行为的企业提供资本来配置资源创造发展空间。而发展自主创新的竞争力,必须要以科技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发达金融业态为主要手段。而这些年来,中国的房地产金融、证券金融、银行金融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唯独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科技金融相对落后,天使投资工程、做强创业投资、做大私募股权投资、布局海外创业投资机制等都是科技金融结合的主导内容,一旦这些金融创新措施得到了实现,直接的效应就是打造了中国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新兴金融业态,溢出的效应将为中国经济自主创新竞争力打造科技金融支持体系。
多层次资本市场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的发展战略。这是中国未来金融创新发展的方向,同时也为私募投资打开了创造价值的巨大空间。通俗地理解,私募投资就是指非公募投资,即凡是公募之外的投资都是私募投资的空间。而实际上公募投资多是以标准的证券市场为投资场所,标准证券市场之外的投资场所为对象的投资,都是私募投资创造价值的市场空间。多层次资本市场除了标准的证券市场之外,提供了其他更多的市场供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私募投资如何才能够创造价值呢?私募投资的竞争力取决于它的融资、投资、投资后管理(亦称之为增值服务)、退出四个方面的能力。一个私募投资者一般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历练,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个成熟的投资者。
广义的私募投资从其投资对象的创业阶段性特性看,可以分为早期投资(通常称之为“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即VC),还有专做上市前的私募股权投资(即PE)。前两者可以说是价值的创造者,而后者则称之为价值的实现者。
私募投资面临的困境
自2007年中国《合伙企业法》修订有限合伙的第三章颁布以来,中国的私募投资发展极其迅速:国有的、外资的、民资的纷纷杀入私募投资的战场。由于资本价值规律使然,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体制机制的缺憾,由于中国私募投资制度本身还没有完善等诸多原因,特别是在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发端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私募投资面临相当的困境。
从研究的视角分析,中国私募投资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有:
1、资本市场创新问题限制了私募投资创造价值的空间。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体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宰,存在对实体经济支撑不足且有挤占、货币效率低下致使社会财富冲水、金融结构失衡致使生产要素错配、金融市场发育迟缓且流动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私募投资的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长期以来以主板为主,尽管2004年推出了中小板市场以及2009年启动了创业板市场,但是,中小板市场以及创业板市场本身的制度设计以及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中小板不中小”、“创业板不创业”的资本市场多层次性的缺憾,限制了私募投资创造价值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创业板上市制度设计的弊端,直接导致了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市盈率,扭曲了私募投资实现价值的过程,从而诱使大量资金更加不愿意投资早、中期阶段的投资。
2、私募投资是否在创造价值。私募投资首先是针对创业早期阶段的投资,才是真正创造价值的投资;其次是针对创业中期阶段的投资,也是创造价值形态的投资;第三才是针对创业后期阶段的投资则是价值实现形态的投资。由于早期阶段的投资风险大,往往失败的概率约在90%左右,导致了在没有真正掌握其投资规律,或者是没有政府资金引导以及税收优惠的前提下,资本本身根本不敢贸然进行投资;中期阶段的投资同样风险较高,失败概率至少在60%以上,投资者往往也不敢贸然进行投资;而后期阶段的投资面对的是相对成熟的企业,风险较小,几乎是价值实现的投资,从资本赚钱的价值规律角度看,这是无可厚非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地方GDP的指挥棒下,各地的行政割据严重阻碍了企业之间的并购,创业板的开启几乎成了私募股权投资唯一的退出渠道。当创业板制度缺陷导致了“创业板不创业”的结果时,证监会做出了暂停上市的临时决策,形成了有800多家企业排队的“资本堰塞湖”,实际上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渠道几乎就没有了。
但是,社会上绝大多数都会以经典私募方式(PE)只投资后期阶段的项目,有的项目投资进入时的市盈率已经达到了25倍以上,甚至还进不去。而其投资结果就是期盼上市必须有更高的回报,如果要求有四倍以上的回报,上市的退出市盈率必然是在100倍以上了。这样的投资行为虽说会使某几个私募投资机构赚了钱,但却破坏了私募投资创造价值的规律。资本赚钱的价值规律使然,加上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缺陷、私募投资哄抢成熟的有限项目,一旦退出渠道受阻,便必然会出现私募投资的困境。
3、私募投资的制度与机制创新。私募投资市场是正规证券市场之外的所有可投资市场,私募投资对于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具体而言,假设中国有3000万家各类企业,除了上市的几千家企业之外,那余下的企业都是私募投资的市场。而中国目前除了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鼓励政策之外,国家层面仅有《合伙企业法》中“有限合伙”一章是针对私募投资组织模式的。诚然,私募投资的制度建设以及机制创新是极其重要和关键的,然而中国在这些方面的建设进展却是相当滞后,太不尽如私募投资之意了。从组织模式上分析,私募投资可以有多种形态的组织;从投资行为模式上分析,可以有多种投资行为方式及其组合模式;从金融工具上分析,适应投资对象的需要可以有多种金融工具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的模式……在中国金融创新的使命中,需要大力鼓励扶持私募投资发展,修正现行体制下金融资源错配的问题。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和机制创新的不足,导致了中国私募投资并没有很健康的发展,有的机构反而成了私募投资发展过程中的败类,引发了社会对于私募投资的批评声巨大。
私募投资战略思考
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业态,私募投资的健康发展首先取决于中国整个金融体制的创新,即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私募投资营造更大的投资空间。其次政府与私募投资业界应共同研究制定未来至少五年的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一是加大天使投资。天使投资是创造经济竞争活力新经济增长点的价值所在,如果没有天使投资,经济发展必将缺少竞争的活力,必将缺少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将私募投资引导到天使投资轨道上来,这是中国发展私募投资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挑战。具有自主创新竞争力的发达国家都是天使投资较发达的国家,以美国为例,即使遭受次贷危机的打击,但美国的天使投资依然保持着一定的活跃度,在2009到2011年间每年都在3500多个项目以上。中国如果没有天使投资,中国的私募投资将遭受更严峻的困境。 二是做强已有的VC业务。创业投资是承接天使投资之后的投资,将天使项目进一步投资并实施增值服务,扩大项目的市场价值,进一步创造新经济成就。中国的创业投资始于1985年,至今已初具规模,但由于政府支持力度方面有些错位,导致大量创业投资者都在转向私募股权投资(PE)。没有创业投资链接天使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整个广义私募投资的价值创造链就断裂了。做强创业投资业务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转型的必然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经济必须以创业投资为基础。同样以美国为例,美国创业投资的强大造就了今天硅谷高科技的发达及其经济成效。美国经验证明了创业投资的强大必须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政策引导和税收政策优惠等措施。做强创业投资需要中国政府系统地引导创业投资的政策体系和资本投资者共同努力把握方向。
三是做大PE实施专业化PE机构上市。私募股权投资是将产业竞争力做大做强的推动者。外资进入中国并能很好地顺利发展,其背后都有着私募股权投资的推动。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近些年的发展极其迅速,但其资金规模与其专业化能力之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差距,需要在专业化上下功夫,如果不具备有更强更深度专业化的能力,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仅仅停留在初级水平上,是无法与国际一流的私募股权投资者竞争的。特别是要把中国优秀的私募股权投资者推向资本市场,让其获得更多资本的支撑,促使他们进一步跨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竞争行列。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一旦跨入了世界经济竞争的行列,中国的私募投资才真正具有了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业态。
四是部署海外VC投资机制。海外的科技创新投资是一国经济发展获取别国更高更新科技创新成果的必然规律。中国至今还没有一套系统的海外科技创新投资体系,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遭受次贷危机打击时,很多国外的科技创新都是以极其低的价格寻找投资者,中国实际上并没有把握住这个机遇,而是忙于搞四万亿刺激经济的计划。从逻辑上分析,目前全球经济都在下滑,唯有中国经济最好,再刺激能够产生的效应只能够是“事倍功半”,如果把精力放到了寻找科技创新以及能够从国际上获得更高竞争力的经济增长点,当发达国家经济从危机中走出时,中国投资海外科技创新的成果也已经获得了期权的价值。布局海外的创业投资机制将是中国未来十年甚至30年获得国际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渠道和投资手段。
五是打造科技与金融结合体系。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够再以GDP的多少来衡量一国经济的发达及其经济竞争力了,而是要以自主创新的竞争力来衡量经济的竞争力水平。这就给一国的金融创新提出了以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体系为配置资源的方向,传统金融是为成熟性产业经济行为的企业提供资本来配置资源创造发展空间。而发展自主创新的竞争力,必须要以科技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发达金融业态为主要手段。而这些年来,中国的房地产金融、证券金融、银行金融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唯独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科技金融相对落后,天使投资工程、做强创业投资、做大私募股权投资、布局海外创业投资机制等都是科技金融结合的主导内容,一旦这些金融创新措施得到了实现,直接的效应就是打造了中国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新兴金融业态,溢出的效应将为中国经济自主创新竞争力打造科技金融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