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有效追问 促进语文学习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aozh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追问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要借助有效追问促进学生内化文本语言、激活阅读思维、促进文本理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追问;策略
  通过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状况的分析,我们可发现,很多教师在互动教学环节,都是采取的单向问答形式,即由教师负责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负责回答。这种简单的提问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但这种互动缺乏实质效果,学生没有主动提出问题。在新课堂理念下,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借助有效的课堂追问优化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借助有效追问,内化文本语言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可以会发现,由于受到年龄、学习基础等方面的限制,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无法形成对文本的深入感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借助课堂追问,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然后针对文中蕴藏的道理“给,永远比拿愉快”,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文本内容。为了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理解“高尔基给儿子们写信”的这一行为,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教学环节: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高尔基写给儿子们的信中,有什么内容?高尔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出的‘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当学生之间展开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给予的快乐吗?有没有同学能够举出相应的例子。”如此,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体会“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内涵。
  上述教学中,教师围绕文中的关键词句,借助有效的课堂追问,引导学生从初步感知课文,到深入感悟课文。这种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步伐,积极思考,教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步骤,进而强化教学效果。
  二、借助有效追问,激活阅读思维
  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阅历有限,在阅读文本过程,往往难以全面理解文本内容。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过程,就应该借助有效的追问,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与分析问题,把握文本内涵,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记忆。
  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状态,因而在课堂上,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超出教师计划范围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注重对课堂生成的把握,恰当处理课堂意外。事实上,这些课堂意外,是学生思维发散的结果,教师倘若能够给予恰当的引导,就能够将意外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使之为高效课堂服务。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当遇到这些意外的时候,就需要有效把握,借助课堂追问,将学生引入正轨,发挥课堂意外生成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祁黄羊》这篇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评价祁黄羊这个人物,可能有学生会说这个人很“狡猾”。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可以继续追问:
  师:你为什么觉得祁黄羊很“狡猾”,理由是?
  生1:祁黄羊推荐仇人解狐这件事,感觉很随意,或者可能早就计划好了,因为他知道解狐生了大病,在为后面推荐自己的儿子做打算。
  师:说得挺在理的,其他同学同意这种说法吗?
  生2:从这件事中,并不能看出祁黄羊为人很狡猾,虽然祁黄羊知道解狐生病了,但是他并不知道解狐什么时候死呀。
  生3:我也觉得这件事并不能看出祁黄羊为人狡猾,他可能早就想好了推荐谁,并不是随意回答的。
  生4:祁黄羊在推荐他儿子的时候,也并不是完全出于亲情,因为他儿子本身也能够胜任。
  师:那你觉得祁黄羊为人狡猾吗?
  生4:我不这么认为。
  祁黄羊属于“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种行为容易让人误解。所以,有学生可能会认为他为人狡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则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促使学生通过深入的阅读与文本剖析,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了解祁黄羊这种做法的可贵之处。因此,教师就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追问,将学生引入正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三、借助有效追问,促进文本理解
  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把握文章主旨,以提升阅读效果。但要想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就需要细细品读课文。如此,就要求教师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初读课文,到全面分析,再到深入挖掘。
  例如,在《公儀休拒收礼物》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追问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公仪休高尚的道德和廉洁的品质,问题设计环节如下:“如果你是这位管家,见到公仪休以后,会通过什么样的办法去办成这件事?”有学生可能会说:“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请你尝一下。”有学生可能会说:“这是刚打捞上来的鲤鱼,很新鲜的,请你尝尝看,想必你一定会喜欢。”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公仪休如果收下了这条鲤鱼,后果会如何?”问题提出后,有学生说道:“拿人手短,收了这条鲤鱼,恐怕就得为他办事了,有违职业道德。”有学生说:“拿了别人的东西,就得按照他的意思办事了,容易犯错。”在教师的多次追问下,学生初步感知了文章主旨,学习效果较佳。
  从上述教学中我们可看到,通过有效的追问,学生能够逐步理清思路,把握文章脉络和文章主旨,从而了解文章中蕴藏的深层次道德。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是强化阅读教学效果的可靠途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课堂追问,并且掌握恰当的追问时机,借助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全面把握文本内容,强化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傅彦.基于证据的小学教师课堂理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张新宇.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李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以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为例,详细介绍了智能手机上的数据业务捕获及分析手段。
【摘 要】我国在课程教育改革中不断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突破以往的被动式教学,将学生充分纳入到课堂教学主体中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针对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和策略,需要从实际研究角度展开分析,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和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学生;主体性;方法;作用  化学
【摘 要】任务型教学理论是语言学习的一种重要理论。笔者结合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特点,以Task课型为例,尝试运用任务型教学理论于写作教学,初步探讨了任务型写作教学一般的教学程序和基本操作方法。  【关键词】任务型写作教学;教材;課型  英语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它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它有三个特点:以话题为主,用目标语进行活动(情境);以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为目标
存在预设在经典逻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存在预设失效了的逻辑系统就会成为一种自由逻辑系统,不得不面对空名与真值间隙问题。本文基于这些自由逻辑系统讨论了如何为存在预设
老年心血管患者使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麻醉过程中,会发生术中低血压。比利时布鲁塞尔Dejonckheere等在第80届国际麻醉研究学会年会上报告,他们的研究表明,依托咪酯可减少老年患者
学语文主体阅读教学是指用语文立人为核心的思想,针对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整合多种资源,发掘小学语文教学内中的价值,从而生发语文教学的价值。
【摘 要】英语阅读是学生带着主观投射而形成的一种理解,是建立在一定词汇语句基础上的研读和探知。围绕阅读理解,从培养学生主动探知能力出发,注重默读引导、合作交流和留白拓展,能使得学生在强化认知感悟的基础上形成多样化感知和丰富知识。围绕英语阅读探知,注重方法引导和策略指导,定能使得学生积淀深厚语言文化知识,促进其知识技能有效内化生成。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探知;交际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独立思考
广东海电船务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交通部批准,由广东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广州振华船务有限公司各出资50%组建的广东地方船务公司。公司拥有6万吨级散货船1艘、4万
【摘 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同,所形成的人格也会截然的不同。在后进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找准突破口,用爱心点亮他们的心灯,扬起他们奋进的风帆,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环境;关爱;鼓励;心理转变  “人之初,性本善。”是指人刚出生时是没有好坏之分,善恶之别的。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道出了人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其所处不同的
分析了当前社会弱势群体的特征及心理特点,提出了公共图书馆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