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对大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为了找出大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表现所折射出来的社会责任感现状,笔者对上海市80末和90后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在宏观方面的表现都很令人满意,但是在微观方面的表现却不尽人意。本文对一些调查数据进行了深入解析,分析了相关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字:社会责任感 微观 数据分析 影响因素 对策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思想道德品质,它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自己应该对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①。笔者通过参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对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总结后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在笔者看来,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是指一个人具有对国家、社会、弱势群体、他人、家庭、同学和朋友以及对自己负责的思想认识,它是一种包含宏观和微观方面较多内容的意识形态。
为了能够更加详细深入地了解当前社会环境下80末期和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状况,笔者对上海市10所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是以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和学习现象为主,能够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调查结果更有针对性和代表性。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法,对上海市10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每所高校发放150份问卷,剔除了无效问卷之后,对1247份问卷进行了数据输入整理,并应用数据统计与分析软件SPSS V17.0 (中文版)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真实、可靠。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社会责任感概念的了解情况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44.8%的同学对社会责任感的内涵认识不够深刻,仅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上。55.2%的同学认为自己对社会责任感比较了解。同时,对了解社会责任感的人群进行继续调查后发现,大家对于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停留在宏观层面,例如90%的同学能够做到爱护环境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但仅有30.1%的同学认为自己去学校网站浏览学校的相关通知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26.2%的同学认为自己洗衣服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2)目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整体表现
表1你对以下选项的认同度
由表1可见,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呈一般态势。大部分同学过分注重个人利益,以个人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大部分80末期和90后大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有较大关系,他们在家里被父母宠溺,对与自身利益无关的事情往往表现较为冷淡,在性格方面也表现地过于自我。
(3)对弱势群体的责任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66%的同学认为别人有困难时应尽力帮助。但当提及帮助别人的一些条件时,9.1%的同学认为帮助别人要看是否对自己有利,14.7%的同学认为不计报酬的奉献太难做到,10.3%的同学认为见义勇为牺牲自己太不值。
(4)对家庭的责任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0.4%的人的大学生活费用是全部由家庭支持的,而由家庭负担一些,个人勤工俭学解决一些的人仅占33.8%的比例,靠各类奖学金支持的人更是只占到了10.4%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来源主要依靠父母,依靠自我解决困难的意识较弱。
而在涉及到平时在家是否会主动帮父母做家务这个问题时,有35.8%的人在家里会做家务,但是很少会主动做,有28.1%的人是会经常主动做家务的,只有15.3%的人是会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5%的同学认为在孩子上大学时,父母应该为孩子洗衣服,12.9%的同学认同从小父母就宠爱我,不让我自己洗,同时也造成了10.5%的同学认同因为我不会洗衣服,所以大学期间衣服带回家让父母洗。
(5)对朋友和同学的责任
在如何处理朋友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80末期和90后的大学生在对待朋友和同学时包容之心不够宽广,在存在不同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时难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适应和协调,比较倾向于发生正面冲突,但是值得认同的一点是在发生争吵后,绝大部分同学还是会选择事后反省并积极与同学沟通道歉的。
(6)对自己的责任
在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笔者着重研究了学生本人对自己的社会责任。对于自己所学专业持有的态度中,23.3%的同学认为只要期末考试不挂科就行,21.7%的同学认为随便学学,混张毕业证书,45.8%的同学认为钻研专业知识,为找工作打基础,甚至有9.@的同学抱有能懂就学,不懂便罢的态度。在谈及参加课外活动的目的时,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功利心态,13.3%的同学认为是为了课外学分,11.5%的同学认为是老师的要求,为了班级荣誉的同学仅占调查总人数的6.5%。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需要加强对大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7)影响因素
表2 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从上表可以看出,造成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家庭教育方面看,80末期和90后大学生自小的生活中心为“好好学习”,其余便由父母负责。此种成长环境,为大学生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有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不能做到生活自理,自己的衣服等要留到周末带回家由父母洗,自己到校需要的行李也是由父母来收拾,一旦父母没有做好,还要抱怨父母。在很多细小的生活和学习问题上自己总是拿不定主意。从社会环境的影响来看,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产生的“金钱万能”思想、“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等错误思想将大学生引向了重视物质利益,轻视精神食粮的错误轨道,使他们看问题、做事情变得越来越功利和浮躁。而且在当前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传媒业起着十分重要的向导作用,各种选秀节目的走红,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出名要趁早“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忙于各类选秀节目,活在不切实际的梦想中,忽视了现实生活。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过度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成果,教育方式也多为“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愿望得不到实现。
三、增强80末期和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由于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的素质发展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本文在结合调研结果分析和访谈结果分析后,就如何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个人方面
1.端正学习动机,培养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端正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合理规划时间,做到学习与娱乐双结合。明确自己的主人翁态度,在学习、生活中凡事需要自己解决,多问为什么。
对父母索取少一些,回报多一些。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凡事都依赖父母。在课余时间尽量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宽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减轻父母的生活负担。
2.学会换位思考,提升个人班级荣誉感
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应时常站在他人的角度观察问题,尤其是在集体生活中更要懂得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把班集体的事情当成是自己的事情去做,爱集体,爱他人,不要凡事都依赖班干部,更不要将责任推卸给班干部,凡事多从自身找原因。例如,我们可以在班级内实施值周班长制,让每一个同学在值周班长的岗位上体会如何作为一个普通个体参与到班级管理的体系中来,增强每一个同学的班级存在感与班级荣辱观,让每个人都能有机会站在不同的位置看问题、考虑问题,让同学们懂得如何在自我的岗位上尽其责、谋其事、用其力,积极配合他人,尽心尽责地完成任务,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
(二)学校方面
1.加强道德教育
众所周知大部分高校都将文化方面的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但随着如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当代高素质大学生的标准不仅仅是凭借成绩就能出现在红榜上的、传统意义上的“三好学生”,更是要成为21世纪新时代的道德标兵。思想教育虽然不能够量化,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引领着一个时代道德发展的未来走向,指引着大学生的行为取向。高校应对学生道德发展教育加以重视,将道德教育与文化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真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社会人。思想道德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在以理论教育为主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案例分析,将同学们关心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时事进行深入分析,与同学深入探讨,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其主动思考,主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
2.营造学生自我发展空间,在实践中塑造自我
学生会、社团联这类学生性的自主团体,笔者认为学校、老师等方面应该充分放权,使得学生在既认的工作框架下发挥自我最大价值,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给予他们一个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能力和实践自己想法的舞台,当然在管理方面也是要做到权责统一的,在应负责时也要让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使得他们能够真正地展现自我。
此外,学校也应举办一些贴近学生的实践活动,拉近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在发挥自主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增强与学校之间的情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汲取经验,更早地接触社会,在实践过程中增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及其责任感,加深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为今后进入社会和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社会方面
1.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正面的引导,要注意疼爱的方式,不能过分的宠溺孩子,以他们为全世界的中心。要让孩子尽早独立,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教育他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与他人和谐相处,要敢于承担责任,父母在平时的日常行为中更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2.净化网络环境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网络媒体环境进行净化,严格审核大众媒体的报道质量。比如,目前网上热议的“少年搀扶老人被判赔7万”事件曝光之后,很多人在网上调侃说现在扶老人已经是一项贵族运动了,这样一来以后很少有人会愿意去扶跌倒在自己面前的老人了。之前网络上也有不少关于好心人由于扶老人而被误认为肇事者的报导,这些报导向大家传递着一个好人不会有好报的信号。发布这些报导的人本是想为这些好人讨一个公道,但是也给很多人留下了阴影,大家都不敢轻易伸出援助之手了,所以才会有令人震惊的“小悦悦”事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80末和90后的大学生总体而言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由于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社会责任感表现较弱,因此,为了培养综合、全面发展的21世纪具有极强竞争力的人才,依然需要各方加大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璐、丁凯.论社会责任教育在大学德育中的价值和对策.高教高职研究考试周刊,2007:23
[2]许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及其培养[A].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3):第3卷
[3]戚艳萍、刘玲、吕素霞.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对策研究[A].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程芳芳.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认识与思考[A].黑河学刊,2006(7):(4)
[5]高原平.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中外企业家》,2009.6
关键字:社会责任感 微观 数据分析 影响因素 对策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思想道德品质,它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自己应该对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①。笔者通过参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对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总结后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在笔者看来,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是指一个人具有对国家、社会、弱势群体、他人、家庭、同学和朋友以及对自己负责的思想认识,它是一种包含宏观和微观方面较多内容的意识形态。
为了能够更加详细深入地了解当前社会环境下80末期和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状况,笔者对上海市10所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是以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和学习现象为主,能够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调查结果更有针对性和代表性。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法,对上海市10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每所高校发放150份问卷,剔除了无效问卷之后,对1247份问卷进行了数据输入整理,并应用数据统计与分析软件SPSS V17.0 (中文版)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真实、可靠。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社会责任感概念的了解情况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44.8%的同学对社会责任感的内涵认识不够深刻,仅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上。55.2%的同学认为自己对社会责任感比较了解。同时,对了解社会责任感的人群进行继续调查后发现,大家对于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停留在宏观层面,例如90%的同学能够做到爱护环境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但仅有30.1%的同学认为自己去学校网站浏览学校的相关通知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26.2%的同学认为自己洗衣服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2)目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整体表现
表1你对以下选项的认同度
由表1可见,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呈一般态势。大部分同学过分注重个人利益,以个人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大部分80末期和90后大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有较大关系,他们在家里被父母宠溺,对与自身利益无关的事情往往表现较为冷淡,在性格方面也表现地过于自我。
(3)对弱势群体的责任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66%的同学认为别人有困难时应尽力帮助。但当提及帮助别人的一些条件时,9.1%的同学认为帮助别人要看是否对自己有利,14.7%的同学认为不计报酬的奉献太难做到,10.3%的同学认为见义勇为牺牲自己太不值。
(4)对家庭的责任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0.4%的人的大学生活费用是全部由家庭支持的,而由家庭负担一些,个人勤工俭学解决一些的人仅占33.8%的比例,靠各类奖学金支持的人更是只占到了10.4%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来源主要依靠父母,依靠自我解决困难的意识较弱。
而在涉及到平时在家是否会主动帮父母做家务这个问题时,有35.8%的人在家里会做家务,但是很少会主动做,有28.1%的人是会经常主动做家务的,只有15.3%的人是会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5%的同学认为在孩子上大学时,父母应该为孩子洗衣服,12.9%的同学认同从小父母就宠爱我,不让我自己洗,同时也造成了10.5%的同学认同因为我不会洗衣服,所以大学期间衣服带回家让父母洗。
(5)对朋友和同学的责任
在如何处理朋友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80末期和90后的大学生在对待朋友和同学时包容之心不够宽广,在存在不同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时难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适应和协调,比较倾向于发生正面冲突,但是值得认同的一点是在发生争吵后,绝大部分同学还是会选择事后反省并积极与同学沟通道歉的。
(6)对自己的责任
在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笔者着重研究了学生本人对自己的社会责任。对于自己所学专业持有的态度中,23.3%的同学认为只要期末考试不挂科就行,21.7%的同学认为随便学学,混张毕业证书,45.8%的同学认为钻研专业知识,为找工作打基础,甚至有9.@的同学抱有能懂就学,不懂便罢的态度。在谈及参加课外活动的目的时,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功利心态,13.3%的同学认为是为了课外学分,11.5%的同学认为是老师的要求,为了班级荣誉的同学仅占调查总人数的6.5%。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需要加强对大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7)影响因素
表2 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从上表可以看出,造成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家庭教育方面看,80末期和90后大学生自小的生活中心为“好好学习”,其余便由父母负责。此种成长环境,为大学生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有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不能做到生活自理,自己的衣服等要留到周末带回家由父母洗,自己到校需要的行李也是由父母来收拾,一旦父母没有做好,还要抱怨父母。在很多细小的生活和学习问题上自己总是拿不定主意。从社会环境的影响来看,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产生的“金钱万能”思想、“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等错误思想将大学生引向了重视物质利益,轻视精神食粮的错误轨道,使他们看问题、做事情变得越来越功利和浮躁。而且在当前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传媒业起着十分重要的向导作用,各种选秀节目的走红,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出名要趁早“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忙于各类选秀节目,活在不切实际的梦想中,忽视了现实生活。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过度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成果,教育方式也多为“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愿望得不到实现。
三、增强80末期和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由于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的素质发展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本文在结合调研结果分析和访谈结果分析后,就如何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个人方面
1.端正学习动机,培养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端正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合理规划时间,做到学习与娱乐双结合。明确自己的主人翁态度,在学习、生活中凡事需要自己解决,多问为什么。
对父母索取少一些,回报多一些。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凡事都依赖父母。在课余时间尽量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宽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也减轻父母的生活负担。
2.学会换位思考,提升个人班级荣誉感
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应时常站在他人的角度观察问题,尤其是在集体生活中更要懂得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把班集体的事情当成是自己的事情去做,爱集体,爱他人,不要凡事都依赖班干部,更不要将责任推卸给班干部,凡事多从自身找原因。例如,我们可以在班级内实施值周班长制,让每一个同学在值周班长的岗位上体会如何作为一个普通个体参与到班级管理的体系中来,增强每一个同学的班级存在感与班级荣辱观,让每个人都能有机会站在不同的位置看问题、考虑问题,让同学们懂得如何在自我的岗位上尽其责、谋其事、用其力,积极配合他人,尽心尽责地完成任务,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
(二)学校方面
1.加强道德教育
众所周知大部分高校都将文化方面的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但随着如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当代高素质大学生的标准不仅仅是凭借成绩就能出现在红榜上的、传统意义上的“三好学生”,更是要成为21世纪新时代的道德标兵。思想教育虽然不能够量化,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引领着一个时代道德发展的未来走向,指引着大学生的行为取向。高校应对学生道德发展教育加以重视,将道德教育与文化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真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社会人。思想道德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在以理论教育为主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案例分析,将同学们关心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时事进行深入分析,与同学深入探讨,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其主动思考,主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
2.营造学生自我发展空间,在实践中塑造自我
学生会、社团联这类学生性的自主团体,笔者认为学校、老师等方面应该充分放权,使得学生在既认的工作框架下发挥自我最大价值,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给予他们一个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能力和实践自己想法的舞台,当然在管理方面也是要做到权责统一的,在应负责时也要让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使得他们能够真正地展现自我。
此外,学校也应举办一些贴近学生的实践活动,拉近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在发挥自主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增强与学校之间的情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汲取经验,更早地接触社会,在实践过程中增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及其责任感,加深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为今后进入社会和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社会方面
1.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正面的引导,要注意疼爱的方式,不能过分的宠溺孩子,以他们为全世界的中心。要让孩子尽早独立,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教育他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与他人和谐相处,要敢于承担责任,父母在平时的日常行为中更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2.净化网络环境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网络媒体环境进行净化,严格审核大众媒体的报道质量。比如,目前网上热议的“少年搀扶老人被判赔7万”事件曝光之后,很多人在网上调侃说现在扶老人已经是一项贵族运动了,这样一来以后很少有人会愿意去扶跌倒在自己面前的老人了。之前网络上也有不少关于好心人由于扶老人而被误认为肇事者的报导,这些报导向大家传递着一个好人不会有好报的信号。发布这些报导的人本是想为这些好人讨一个公道,但是也给很多人留下了阴影,大家都不敢轻易伸出援助之手了,所以才会有令人震惊的“小悦悦”事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80末和90后的大学生总体而言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由于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社会责任感表现较弱,因此,为了培养综合、全面发展的21世纪具有极强竞争力的人才,依然需要各方加大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璐、丁凯.论社会责任教育在大学德育中的价值和对策.高教高职研究考试周刊,2007:23
[2]许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及其培养[A].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3):第3卷
[3]戚艳萍、刘玲、吕素霞.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对策研究[A].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程芳芳.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认识与思考[A].黑河学刊,2006(7):(4)
[5]高原平.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中外企业家》,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