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随想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f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家附近,有一处古宅名目“胡氏故居”。不知为何,仅相距一箭之遥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直到今年春节时,我才有幸圆了这个梦。
  一踏进这所古宅,我便深深地体味到一种沧桑古朴的感觉和幽雅别致的情调。不必说古色古香的房屋、潇洒飘逸的字画、典雅精致的木床,也不必说造型别致的桌椅、小巧玲珑的铜盆、美观大方的灯笼,单是那门窗栏杆上的雕刻,就有着无限的韵味:朵朵牡丹雍容华贵,亭台轩榭气势宏伟,水中芙蓉娇羞无比,行草篆隶精美绝伦。不知何等能工巧匠,创造出如此独具匠心的作品。
  我小心翼翼地沿着长长的楼板,登上庭院的最高处——绣楼,推开两道门,一阵“吱呀吱呀”的声响过后便是一片寂静。眼前只剩下这个让人,一目了然的房屋。屋子不大,但毕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闺房,琴棋书画用品样样俱全。轻触琴弦,只听得一声深沉而又婉约的清响悄然飘出。站在窗前,眺望外面的世界,风景似乎近在眼前,又似乎很遥远。想象曾住在这座绣楼上的小姐,她们生来衣食无忧,但伴随着这份优越的是失去自由。当她们倚在窗边,“忽见陌头杨柳色”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悔教生在富贵门”的忧愁与叹惋。对于女性来说,这绣楼无异于一座豪华的“囚牢”,我不知道古人的想法,但我珍惜人生应拥有的自由。
  穿过一片幽深的竹林,眼前出现一个小院。这便是棋院。庭院中央,有一株十分茁壮的蜡梅树。春寒料峭,一树黄灿灿的梅花,开得正艳。若降一场大雪,一定会催生出更多的蓓蕾。进入棋房,抚摸桌上的棋盘,想必这里曾无数次荡起娇笑的喧哗和棋子落盘的清音,如今弈棋人都已化作时间的灰尘。这时我听见一阵“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原来是对面休息室传出来的。踱进房门,一位老人点了出《三娘教子》欣赏,看他那痴迷的样子,仿佛与戏中人有着共同的忧乐,也让人领略到当年这里曾有过的身影场景。
  独自坐在同廊上,看着络绎不绝的游人,我心中不禁有了一个奇妙的想法:如果这占宅能把占代的时空也保留下来该多好,让每一个进来的游人,都能在这院墙间体验到古代的生活方式,即使相隔千百年,也不觉得遥远和陌生,还能更真切地领略到中国的文化之美。
  但这毕竟只是我的空想和一厢情愿吧,夕阳西下的时候,看着大门缓缓闭拢,把数百年前的历史拉出我的视线,我心里不禁涌起了一丝不舍。但愿这所民居能好好保存下去,让世世代代的人们都能欣赏到它的风采与魅力。
其他文献
我的妈妈是位中学语文教师,她经常给我讲古往今来发生在沁阳的故事。妈妈告诉我,我们这里夏为冀州覃怀,隋为河内,宋为怀州……因其位于沁河北岸,民国时改称沁阳。  沁阳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土地肥沃,风调雨顺,传说早在神农氏的时代就有人类居住。这里,我喜欢的地方有很多,然而最让我心仪的,还是神农山。  传说在上古的时候,神农氏就在这里尝百草、辨五谷,发展了祖国的农业和医术。如今,当你来到闻名遐迩的
期刊
这车厢仿佛沙丁鱼罐,里面的人紧紧的挤得身体都扁了。可是沙丁鱼的骨头,深藏在自己身里,这些乘客的肘骨膝骨都向旁人的身体里硬嵌、罐装的沙丁鱼条条挺直,这些乘客都蜷曲波折,腰跟腿弯成几何学上有名目的角度,  (钱锺书《围城》)  钱锺书作品中的妙喻可谓俯拾即是。不过他老先生的高明之处不光在于比喻用得多,更在于用得妙。像上面这段话中的第一句,把拥挤的车厢比做沙丁鱼罐头。这个比喻也许我们也能想得出。但接下来
期刊
导 读    据说,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议,将以后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因为4月23日是世界文学的象征日,莎士比亚(1564-1616)等一些著名作家在这一天出生或去世。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戏剧家本,琼生,曾评价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莎土比亚去世后的近四百年历史,印证
期刊
正方:刘润秋 马昱 曾可心  反方:潘雯 梁凡 李燕直    【典子的话】  说到一些中学生的发型和衣着。什么“奇装异服”、“酷”、“另类”等形容词都已过时,如今甚嚣尘上的是有怪色、有奇形、没品牌的衣服,劲舞团里经常可以见到的发型及会让路边老奶奶吓一跳的颜色……  追求个性没有错,追求美更没有错,发型和衣着,只要适合自己,就是羡的。适合其实是一种自我感觉,比如能展现自己的优点,比如能掩饰自身的不足
期刊
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有一只猫的模糊影子。那只猫是白色的,很大,很漂亮,很乖,很懂事。  那只猫原本不是我家的,它是自己跑来的。当时我妈在家,看到它后,并没有在意,谁知那只猫看我妈没有赶它,就得寸进尺,竟然走到了我妈的脚边,蹭起了她的腿,还冲她喵喵叫。我妈还挺懂猫的,马上拿起一个馒头泡在水里,泡了一两分钟,把软馒头倒在地上,那只猫很快吃了起来,吃完后就不叫了,只是蹭我妈的腿,像是在表达谢意,过一会儿就
期刊
邻居家的小弟弟跟我很要好。我知道他很崇拜他爸爸,于是逗他说:“玩过家家,我当你爸行不?”他小嘴一撅:“你再说,让我爸揍你!”我得意道:“明天我就不在姥姥这儿陪你玩了,我要回老家爷爷那儿去了,你爸怎么揍我啊?”他像是突然忘记了要他爸爸揍我的事,小脸上骤然飘过一片乌云,说什么也不让我走。此刻我觉得自己就像老家的小伙伴贺勇一样幸福,马上拍拍他的头安慰他:“就一个假期嘛,很快我就回来了。”  在老家我跟贺
期刊
我们家在村里是相当穷的,平时连油都不舍得吃,但父亲还是花高价让我到私立学校读书,为的就是将来我能出人头地,有一番作为。但那里一学期要交一千元呢!天啊,一千元,上哪儿弄去!我常常想放弃上学,回家陪父母种地去。  我的父母都没有工作,全家人只靠那两三亩地维持生活。突然有一天晚上,父亲从外面回来高兴地对我们宣布:“我今天终于找到一份好工作了!以后儿子上学不用发愁了!…‘什么工作?在哪儿?”我和母亲急切地
期刊
有些人生来做事就慢悠悠的,总沉着性子不慌不忙。一件事做下来成绩不错,可时间也花出去一大把,“成本”很高,而有些人就恰恰相反、做事风风火火,时间倒是省下来了,事情完成的质量却打折扣了,有时还免不了要返工重来。如果这样,倒也不如慢点干。  常言道:“慢工出细活。”在学习画画时,我很赞同这句话,因为每次练习素描,我都放慢节奏,一点一点地来。虽说素描的整体效果不是那么理想、但还有一些局部的“妙笔”能令我满
期刊
放假时,爸爸领我去公安局值了一天班,让我体验了一番别有滋味的“警营生活”。  那天一大早,我们便起程。车子在公路上飞速行驶,不一会儿,我就来到了位于大河南岸的公安局新办公楼。一进门,安宁与平静包围了我。干净的地面,简单的设施,整齐的设计,庄严的气氛,这是我对这栋大楼的第一印象。警徽的金光让人觉得温暖。  我先参观了爸爸的办公室。打开门,一大片阳光扑面而来,原来门对面不是墙壁,而是一扇巨大的落地玻璃
期刊
李佳/设题  陌生的村庄,在屋门口坐着择花生的老妇人,脚边蜷着一只小黑猫,屋顶上趴着开得正盛的丝瓜花……这是一次旅途中,无意中映入我眼中的画面,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就是常常被我想起。那个村庄,那个老妇人,那猫,那花,在我心里,投下异样的温暖。我确信,这些都与我心底的某根脉络相通。  送别的车站,一个母亲。反复叮嘱她人高马大的儿子:“到了那儿,记得打个电话回家。天好的时候,记得晒被子。”儿子被她叮嘱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