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中完善对职务犯罪举报人的保护势在必行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t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职务犯罪举报工作的重要性和当前形势
  反腐败工作需要人民群众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近年来,举报制度为遏制腐败、惩治犯罪发挥了巨大作用。广大人民群众踊跃举报,揭露职务犯罪,为反腐倡廉,为维护国家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作出了重大贡献。举报线索成为检察机关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来源,在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案件中占有很大比例。
  目前我国的腐败犯罪仍处于高发期和持续期,反腐败斗争形势更加多元和复杂,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更多。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近几年检察机关受理的举报线索下降趋势非常明显。且举报线索的质量也呈下降趋势,多为匿名举报,举报匮乏和质量不高直接导致案源少、成案率低,给反腐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被动和阻力。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举报线索下降呢?是公民的民主监督意识淡薄了,还是举报奖励机制方面存在问题?笔者认为,终其主要原因是举报人怕受打击报复,在很多情况下不敢举报,而目前对举报人的保护力度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现实中制约职务犯罪侦查的一个明显的阻力。现实中,对于职务犯罪的举报,由于被举报人一般都掌握一定的权力,占有一定的主动地位,举报人很有可能遭受打击报复,实践中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有的本人或家庭成员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恐吓、侵害、财产被非法剥夺、有的工作上被迫害,如被调动、降级、撤职、开除等,甚至受到刑事陷害,如被控诽谤、刑事拘留、劳动教养等。不少举报人冒着生命和财产可能受到打击和损毁的危险,为了让犯罪份子绳之以法,为了维护公平正义,积极为检察机关举报,为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值得社会学习,是可歌可泣的时代英雄。此类案例不胜枚举,有的让人痛惜、愤慨不平,感想之余,就要思考存在的问题。
  为了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职务犯罪举报制度的良性运行,为了更好地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彰显社会公平正义,更好地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举报犯罪中来,让犯罪分子无隙可遁,完善举报人保护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前我国对于保护举报人的现状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举报人保护法,关于维护举报人权益的法律规定散见于各种法律中,举报人保护规定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这一规定过于原则、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对举报人免遭打击报复所提供的刑法保护。这一规定的缺陷是,该罪将本罪的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使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无法纳入惩治范围;并且,这一规定与刑诉法相关规定并不配套。刑诉法保护的是举报人及其近亲属,该条保护的只是举报人本人。最高人民检察院1991年颁布实施的《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1996年颁布实施的《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虽然对举报线索的受理、管理规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但由于它只是检察系统的内部文件,效力低,现实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时有发生,未切实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除此之外,我国法律缺乏对举报人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性保护制度。保护措施存在着软性,对于举报人受到的精神、名誉及财产的损失,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应该赔偿。如果未达到“情节严重”无法用报复陷害罪调整。保护普通很笼统、模糊,缺乏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三、如何加强对举报人权益的维护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举报人权益的维护。
  1、努力做到有法可依,加强完善立法工作。立法部门应当在整合已有法律条款及有关部门各种规定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专门针对举报的法律。将举报接受权集中于检察机关,要集中受理、集中解决,不可过于宽泛,一概而论。明确举报人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确定举报材料的国家秘密属性,从源头上杜绝举报材料被泄密的可能性,设定举报泄密责任制度、举报人保护程序、不同性质举报的受理机构、举报材料办理的方式及期限等。
  最高人民检察院应与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发布规范性文件。为完善对举报人财产、精神损害赔偿的保护,检察机关有必要与法院、公安部门等单位形成合力,利用现有的法律规范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制裁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增设举报人权利救济途径,如举报人可以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诉讼,来弥补在受打击报复期间造成的精神伤害或名誉、财产损失;对利用职权采用行政手段进行打击报复的,除有权提出其他控告外,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纠正其违法的行政行为。只有让举报权救济的渠道畅通无阻,让违法行使权力的人得到惩处,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真正保障。
  对举报人来说,打击报复陷害罪应该是一道最有威慑力的保护规定。为便于司法操作,体现立法初衷,有必要改进现有的报复陷害罪,扩大犯罪主体和保护对象范围,将犯罪主体扩大至国家工作人员,保护对象要涵盖举报人的近亲属,重新表述现有的报复陷害罪罪状,强化其客观行为的本质,具体地叙述犯罪构成特征,同时也可以考虑加重此罪的惩罚力度。
  2、努力做到执法必严,加强完善执法工作。立法只是一个层面,在法律、法规没有修改前,依据现有的条件,应采取必要的工作措施和手段来保障举报人的安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法律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的举报工作纳入网络体系,建立强大的预防腐败网络。从事举报工作的接待人员要正确认识举报工作和举报人保护制度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做好举报人保护工作关系到举报制度能否正常运作、监控网络能否发挥其功能。
  3、加强各项制度建设,使规章制度可操作和可执行。要加强举报中心机构建设。上述完善立法的建议需要有专门机构加强理论研究,必要的工作措施也有赖加强人员配备。举报中心作为检察机关专门处理举报工作的机构,有必要成为单独设置的机构,加强各项业务建设。完善举报中心机构建设,有利于检察举报工作的专业化、制度化建设,有利于对举报人的保护。举报人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打击报复行为和行政行为、企业行为相交织,仅靠检察机关是难以保护举报人的,有必要与纪检、监察部门建立联络制度,推动各部门建立起有效的举报人保护机制,并发挥检察建议的作用。
  严厉打击报复陷害违法行为。报复陷害罪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但近年来检察机关以报复陷害罪立案侦查的案件非常少。实践中,报复陷害行为罪与非罪界定很难,对法律适用中遇到的问题要加强研究,细化立案标准和范围,加强对报复陷害罪的打击力度,为举报人创造良好的举报环境。
  4、积极探索全程保护举报人模式。举报人一旦遭到打击报复,受侵害的合法权益将面临无法恢复的风险,事后补救固然重要,事前预防更要积极出击。应借鉴和探索国外成功经验,健全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预防性保护制度。对因举报重大案件线索有遭受打击报复危险的,或因受理机关失误而使举报人身份暴露的,可以按照举报人自愿原则并且不低于原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将举报人秘密调动工作或迁往异地,给举报人提供基本的社会生活保障。对举报人可能遭受到的打击要提前觉察,及时梳理其各方面密切关系,做到早有预防,中有保障,后有弥补。
其他文献
摘 要:债权侵害,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此文仅就其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诸如债权能否成为侵权行为的客体;被侵害的债权是否必须是合法的已存在的债权;行为人是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是否包括债务人;在第三人直接造成侵害债权人债权损害的情况下,是适用侵害债权制度允许债权人基于侵权行为向第三人提出请求还是应采代位请求权制度;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债权人享有数个请求权,那么债权人可否同时主张数个请求权等问题,提出
期刊
摘 要:“嫖宿幼女”说法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故该说法不正确;从保护未成年少女角度而言,嫖宿幼女罪不利于保护未成年少女,所以将嫖者性侵犯未成年少女的行为定为嫖宿幼女罪并不妥当;“嫖宿幼女”的行为完全符合强奸罪的特征,故此种行为应定性为强奸罪,应删除刑法条文中关于嫖宿幼女罪的规定。  关键词:幼女;嫖宿幼女罪;强奸罪;保护    贵州习水县多名公职人员涉嫌嫖宿幼女的丑闻在全国引起强烈愤慨。愤慨之余
期刊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尤其是领导干部自身建设,集中解决思想、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下面,就如何发挥检察机关纪检、监察职能作用,促进机关作风根本转变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围绕大局,增强转变作风的自觉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
期刊
在刑事案件中,对涉嫌犯罪的聋哑人追究刑事责任,无论是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还是在法院的审判阶段,都必须要有通晓手语的人进行翻译。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手语翻译人员的确定以及翻译能力的高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一、手语翻译人员缺少固定性。在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在办理聋哑人犯罪时,基本上是与当地的聋哑学校联系,由校方推荐聋哑老师担任翻译。这些老师以翻译的身份,参与到办案过程中,基
期刊
一个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环境有密切相关。民营企业要发展,社会各方面必须为其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让其在经济市场上公平竞争,共同发展。作为检察机关,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必须认识优化法治环境的重要性   (1)优化法治环境是发展民营经济的关键。经济环境包括有两类:一是客观物质条件,是指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经济构成、人力资源等。二是上层建筑,如政府服务、地方立
期刊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了深入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同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了《关于检察机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意见》。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充分发挥基层检察院职能
期刊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检察机关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所作为,必须结合检察职能,认清农村实际,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以求更有针对性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服务新农村;建设;四个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检察
期刊
摘 要: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国家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又没有得到充分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通过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物质补偿的制度,以矫正破坏的正义,平复被害人失衡心理,帮助被害人摆脱犯罪给其造成的悲惨境况,使其恢复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的经济、社会地位,对被害人而言是一种恢复性的刑事保护,对充分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补偿    一、引言  河南农民艾绪强,为了报复社会,
期刊
2008年,丰县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检委办)工作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针、以“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为导向,服从和服务于检察工作大局。检委办工作有序、全面、创新开展,为该院整体工作的推进发挥了参谋、助手、法律服务和监督的作用,得到了该院领导和兄弟科室的好评和肯定。    一、程序审查为先,把好“入口”关  把好入口是保证检委会会议质量的前提,对于每一起提交的事项或案件,该院检委办都以
期刊
汪洋书记在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报告中指出: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只有一个字,干!不干,那些目标措施形同虚设,半点价值也没有。今年工作重点就是抓作风建设,抓作风建设的目的就是抓落实。作为检察机关,在新的一年要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检察长会议精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目标要求,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认真履行检察职能,在“干”字做文章,务求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