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政治家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websyst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进入历史大转型时代,政治家的作用就会急剧凸显。近年来,在全球政治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政治领袖正在重新扮演关键的角色,他们深刻调整了各国以往的政治传统,推动了游戏规则的改变。
  这背后显然存在一些共通的历史社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中,传统政党政治和民主体制难以有效地回应各类风险和挑战。段德敏强调,特朗普之所以能够挑战美国政治传统中根深蒂固的权力分立和制衡机制,并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政治强人”,正是因为传统的两党制和“新封建”的宪制安排,一方面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再匹配,另一方面,其无法有效地治理日益复杂、分裂的美国社会。人们期待一个反体制、反精英、悬置于社会之上的最高权力,以帮助伸张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如果说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对个人、自由和民主的强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治领袖的权力扩张,俄罗斯政治文化对强势及有个性领导人的偏好,以及東正教文明对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强调,则塑造了普京式的强人政治。杨成指出,伴随2018年普京再次当选总统,俄罗斯进入了一个强人政治的新周期。然而,政权交替、体制稳定性、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这些老问题在新周期内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将影响“后普京时代”俄罗斯的政治走向。
  换言之,新政治家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面对新的时代背景,既有的政治组织、制度和理念出现某种不适应,难以继续有效地运转;只有召唤出新的政治家,才能扭转颓势并创造出新的政治社会体制。这方面的典型案例莫过于东亚各国。
  一方面,东亚各国在二战前大多是西方殖民地,并受到西方政治、经济体制和意识形态的深远影响,如何吸纳殖民地遗产,实现本国的现代转型,是战后东亚各国普遍面临的挑战。如王江雨所指出的,在国家独立之后,面对新的历史变量,正是依靠李光耀、朴正熙等政治领袖的强力推动,源自于西方的“法治”才在新加坡、韩国等地扎根,并成为这些国家现代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另一方面,同样面对西方价值理念的渗透,另外一些东亚政治领袖则持有一种更具批判性的态度,陈中和指出,作为“马来西亚现代化之父”,马哈蒂尔在反思西方帝国主义的基础之上,主张亚洲价值导向的民主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并试图将伊斯兰化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为其它穆斯林和亚洲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镜鉴。正因如此,在退休长达15年之后,马哈蒂尔还能以93岁高龄重返政治舞台。
  总之,当前世界正在进入一个集合了新技术革命、地缘政治重组和全球化转型的新时代,召唤新政治家,提出新的政治纲领和理想,塑造新的政治话语和结构,乃至重新定义和寻找一种新的政治,都将是迎接未来挑战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他文献
在中华帝国的时代,以汉为主体的“华夷之辨”体系呈现出一种文明与野蛮的对立,亦是一种中心与边缘的区隔,如今在西南地区所谓的“少数民族”曾被视为“蛮夷”、“化外之民”。在汉文书籍中也少有人关注“蛮夷”之中不同群体的差异,就中国西南地区而言,民国以前,不同的族群分类早已存在,且各族群之间有复杂的自称与他称,然而这种复杂性在民国以前的汉文书写中并未受到太多重視。民国时期,这些曾被称为“蛮”、“夷”、“苗”
期刊
隨着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亦在发生深刻变化。但现今主流的汉语研究,对此还停留在政策分析层面。可喜的是,英语学术界已经开始把视野延伸至这些问题上,最新一期的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专题刊发了三篇论文,集中讨论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对相关国家和中国的影响。其中由Jeffrey Reeves 撰写的文章,探讨了2013年中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在
期刊
印度党派政治与种姓制度一直紧密相连,衍生出特殊的政治结合体,一方面,出身高级种姓的政治家透过政党网络和政治掮客,能够持续保有权力;另一方面,身处底层的出身一般种姓的平民在选举制度之下,虽然有自由选择之权利,却往往选择支持这些出身完全不同的政治家。这一悖论现象一直以来都是研究印度政治和选举的焦点。苏黎世大学的Nicholas Martin发表于Modern Asian Studies最新一期的论文,
期刊
在社会科学的主流视域之下,税收与现代民族国家如同孪生兄弟,由于地缘军事竞争的压力,现代国家不得不向有产阶层提供保护,作为回报的则是现代税收的诞生。我们将这一类民族国家称之为“财政-军事国家”,强有力的征税能力似乎成了建立强大国家的必由之路。社会学家查尔斯·蒂利将此概括为“战争制造国家,国家发动战争”。而作为税收重要种类之一的消费税,亦是不同学术流派解释国家形成的聚焦点。历史学家Henry Yeom
期刊
我是阿尔法,机器人说,我是人工智能(AI)。人哪,你们准备好没有?  人看阿尔法善下围棋,就喜欢上它了,管它叫狗狗,AlphaGo。  阿尔法的家谱不长:祖母玛丽.雪莱(1797~1851),父亲弗兰肯斯坦(1818.1.1),又名怪物。怪物子女蕃衍,有机械的,也有动漫的,如阿童木;但只有一个取名阿尔法,是深脑公司制造。  阿尔法长得比父亲好看,或者说,父子俩一点也不像。α  认识阿尔法,是在它完
期刊
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崛起与中华文明的复兴是21世纪最重大的变化。  2002?2010年,一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国内舆论处于“狼来了”、“与狼共舞”的惊慌之中,另一方面,中国GDP高速且平缓增长,连续超过英、法、德、日,这一现象激起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何时超美”的预测。在一些西方著名学者与智库的预测中,中国在“最近的未来”GDP超过美国“已无悬念”。  我在这里仅举几个例子:  英国著名经济
期刊
受到历史惯性影响,国人眼中的“阶级”多与物质占有相关。随着金融化、信息化、全球化到来,阶级图谱出现异动,新的社会分层也在极速拓宽,贫富分化加剧、阶级边界日渐模糊,对以阶级政治为主业的左翼构成挑战。本文从与“阶级”相关、日益凸显的“财富”现状入手,对当下“脱实向虚”的经济与资本的共谋关系,智能产品市场化以及形成排他性壁垒的身份政治、“租赁”消费进行揭露和批判,指出眼下的“阶级”已构成某种流动的定位、
期刊
从2008年《文化纵横》创刊至今,前后十年,整整60期,总字数至少800万字至900万字。《文化纵横》不仅存活下来,而且成为这个历史急剧变迁和社会转型时代中一种独特的声音,逆流而上,赢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尊敬,可谓“十年磨一剑”。  毫无疑义,过去十年,对于人文刊物的生存与发展,是充满挑战的。这是因為:第一,不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中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因素及其关系日趋复杂,特别是重大突发
期刊
在政治力量发展、扩张过程中,外来者与本土势力的融合是关乎兴衰成败的关键之一。这在早期中共的组织发展中则表现为干部队伍中的“土客矛盾”。本文作者结合一手档案,还原了晋中地区中共党组织内外整合的历史进程,并指出其中蕴含的“土客矛盾”一方面受到八路军外来性质与仲裁作用的抑制,另一方面,统一战线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张力,反过来也给了地方党在处理晋中之局部冲突时更大的政策腾挪空间,为我们理解战争年代“中共壮大之
期刊
可以说,21世纪世界格局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国的崛起。思想界、政策圈对中国的崛起如何影响中国-美国、中国-西方的关系,似乎思考得很多。相较而言,中国的崛起对于作为一个文化、地理、政治概念的亚洲,以及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的亚洲邻国是什么意义,似乎并未引起非常具体的讨论。中国是亚洲国家,中国的崛起,是否正在形成一种中国越来越独立于、外在于亚洲而存在的局面?中国在崛起过程中,需要依赖、也在积极构建与周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