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治疗放射性碘难治性与高度侵袭性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

来源 :外科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mm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分化型甲状腺癌常见.虽然手术切除、131I治疗及促甲状腺素抑制等标准治疗预后较好,但仍可发生肿瘤局部复发、颈淋巴结或远处转移,部分病人甚至进展为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active iodine 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RR-DTC) [1].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恶性肿瘤.尽管MTC仅占所有甲状腺癌的 3%~8%,但占甲状腺癌相关死亡的13.4%[2].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ATC)是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增殖快、早期出现甲状腺外侵润和远处转移等特点,是甲状腺癌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半数以上的病人诊断时已为晚期ATC[3].低分化甲状腺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PDTC)形态和临床表现通常被认为是滤泡细胞源性甲状腺癌进展模型的中间环节,介于DTC和ATC之间,具有强侵袭性.超过一半的病人出现局部浸润性甲状腺外疾病,颈淋巴结转移的比例高达50%~85%,远处转移占疾病相关死亡的85%[4].RR-DTC和这些高度侵袭性甲状腺癌的共同特点是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早期易发生淋巴结和血管转移,手术与 131I 治疗等传统治疗效果差,因此亟待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研究BethesdaⅤ类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探讨BethesdaⅤ类和Ⅵ类甲状腺结节之间存在的临床参数差异.方法:分析430例甲状腺病人的临床资料和临床数据.结果:单因素分析BethesdaⅤ类结节结果显示,病理检查为恶性组159例与良性组20例在结节边界、肿瘤大小和结节回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结节边界、肿瘤大小和结节回声是BethesdaⅤ类结节恶性诊断的危险因素.BethesdaⅤ类恶性组159例与BethesdaⅥ类组251例相比,结节TI-RA
目的:研究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hereditary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HMTC)病人RET基因型和疾病表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9月间于我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诊断为HMTC并行甲状腺癌手术的13例病人.随访截至2021年9月.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指南对13例病人进行风险评估.研究不同RET基因型的疾病表型,包括生化检测结果和TNM分期以及生化治愈(血清降钙素正常)和
目的:回顾本院Graves病的外科治疗病例,总结术前评估与准备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Graves病126例.收集病例的基础情况、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方式、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和并发症发生资料.结果:病人男27例,女99例,平均年龄(42.4±14.3)岁.手术指征包括Graves病伴恶性肿瘤、气道受压狭窄、胸骨后甲状腺肿、药物治疗不耐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恶性肿瘤中甲状腺乳头状癌75例,其中47例为乳头状微小癌;另2例滤泡状癌.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有声音嘶哑11例,其中1例为永久性
目的:探讨峡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477例PTMC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位于峡部与侧叶PTMC之间的差异.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结节包膜接触(30.5%比10.4%,P=0.001)、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42.7%比18.7%,P<0.001)在峡部与侧叶PTM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侧叶PTMC相比,峡部PTMC更易于出现同侧中央LNM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胸椎旁阻滞减轻全麻肋间神经移位术病人的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方法:行肋间神经移位的手术病人共88例,随机分为3组:静脉自控镇痛(A组)、胸椎旁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B组)和胸椎旁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加用针刺(C组).A组34例,B组28例,C组26例.术前1天C组电针刺激(支沟、后溪、合谷、双侧内关)20 min.B组和C组均手术日行胸椎旁阻滞,术毕静脉自控镇痛.A组术毕静脉自控镇痛.记录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后芬太尼镇痛用量.采用ELISA法检测3组病人手术前、后的β内啡
目的:探索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多发伤病人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院急诊科331例多发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28天发生死亡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病人入院血浆PCT及CRP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31例病人中男性多于女性(247比84),生存组306例(92.4%),死亡组25例(7.6%).死亡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和白蛋白低于生存组(P<
目的:根据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VM)组织结构、组织病理特点将病人分成3组,分析治疗方案及对应治疗结果,根据VM组织结构指导治疗方案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血管瘤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170例VM,男73例,女97例,年龄(23.4±9.9)岁.根据标本组织结构将VM分成包膜组141例,非包膜组22例,骨化组7例.超声、磁共振、X线和CT血管造影检查病人.手术或微创治疗VM.术中大体查看和术后VM组织病理检查.术前和出院后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
目的:研究口服利福平联合超声穿刺治疗肉芽肿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经粗针穿刺病理诊断为GLM的10例病人临床资料,中位年龄为34岁.分析口服利福平(剂量为每天2次,每次300 mg,疗程为9个月)联合超声穿刺抽脓治疗3、6、9、12个月后的临床症状和超声检查结果.结果:所有病人均有母乳喂养史.有急性期乳房表现和局部病变,5例伴乳房脓肿.治疗12个月后,随访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均消失,且超声检查结
目的:分析CXCL5(C-X-C motif ligand 5)蛋白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1年行腹腔镜切除手术的结肠直肠癌病人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共78例.同时对所有病例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预后随访.标本制备组织芯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免疫危险评分标准对CXCL5、PD-L1表达进行评分,分析其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参数关系.最后分析CXCL5、
骶前囊肿是生长在骶骨和直肠间隙内的囊性肿物,临床发病率低,以女性为主,约占70%以上[1-2].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当囊肿体积进一步增大,可出现邻近脏器的压迫症状,且伴随较高的感染风险.故其治疗应以彻底切除为原则[3].骶前囊肿的位置特殊,邻近组织结构复杂,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对于结局影响较大[4].本文结合我院1例巨大骶前囊肿的临床诊疗过程,探讨改良Kraske术经骶尾后入路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结合相关文献及治疗经验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