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谈“欲望管理”之二
“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这恐怕是每个管理者心向往之的。但这样的状态需要给精神一个支点。
“什么是深?”
笔者早年曾经遇到一位老师,一次在课堂上提出个奇怪的问题:“什么是深?”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就这个提问,读者朋友们也可以暂时放下杂志,做一番有益的思考。
当时很多同学试探着回答,比如“深就如同一口井”之类,但老师频频摇头。当时笔者脑子里突然闪现出个略带玩笑,又似乎靠谱的答案,说了声:“深就是不浅”。大家都很开心地笑了。
没曾想,这位可敬又难缠的老师也颔首而笑:“对,这就是答案,深就是不浅,不浅即深,做任何事情你只要不浅就可以了,早晚会有深的一天.这个答案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下来!”
不浅即深,是一种对平淡的安守,更是一种成事的智慧。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追求成功的热情》一书中,写到这样一段话:“两只脚必须踩在土地上,一步一步地走。这种方式缓慢而且费力,似乎无法一日千里……然而你还是要有耐心地走下去。一小步一小步积累下来的,可是相当惊人。每天不厌其烦地努力,都能有一点小小的胜利,鼓舞你再努力一点,获得更大的成功。因此只要不放弃,你一定可以爬升到自己都难以想象的境地……”。
可以说,对于管理者来讲,既要有对平淡的安守,又要有胜利对快乐的激发,如此平淡与快乐之间的良性循环——“淡中作乐”,就是管理者“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的支点!
心灵的最佳“底色”
有的人可能会说,是否喜欢平淡,与人的性格、生活经历有关,不同的管理者自有他特别的喜好。
笔者认为:各种风格出现肯定是必然的,对生活状态的追求,人与人也有差别。但有一点也可以肯定,作为需要高心理强度的管理者,淡中作乐却是有必要作为状态的底色的。或者用功利一些的逻辑表达:淡中作乐是有很大好处的。
首先,淡中作乐的底色更易于调整自己的情绪,找到一种把握节奏、细水长流、貌似平淡、实则坚韧的状态。大喜必大悲,大兴奋必大落寞,淡中作樂关乎管理者情商的提高。
其次,在淡中作乐的底色下,管理者思考问题的准确率会更高。
曾有一个心理学实验,把实验者分为三组,通过一定的调节方法,让三组人分别处于高兴奋水平、中等兴奋水平和平静三种状态,然后对三组人进行大量的推理测验。反复实验之后发现:高兴奋状态下的实验者,对简单问题回答得最好;随着难度增大,平静状态的实验者逐渐占据优势;而复杂问题,更是成了平静状态者的优势领域。
可以说,如果解决简单问题的话,那么人处于兴奋状态效率最高;如果面对事情的难度大,则是平静状态者的天下了。
所以,相比较而言,内容比较简单的工作,适合兴奋状态下的人员;而管理者面临的问题难度较大的话,则适合在平静状态下工作。平静是距离理性最近的情绪状态。
另外,淡中作乐可以避免管理风险。有一个说法,菲律宾猎人诱捕猴子时,先把花生米放进一个肚子大、颈子小的瓶子里,当猴子去抓花生米的时候,爪子必握成拳状,而这个瓶口刚好可以将猴子握拳的爪子卡住。于是,猴子要么撒开逃命,要么攥着花生米被困住。可惜的是,猴子们几乎都不舍得扔掉到手的花生米,而终被猎人们抓住。
作为企业管理者,也要对自己面对的种种诱惑进行管理。“淡中作乐”的底色,显然能够大大增加这种自我管理的成功率。
总之,“不痴不聋,不堪做大家翁”。管理者就是个要有藏污纳垢容量、平心静气状态、敢于割舍的勇气,以及细水长流般耐心的角色。而这样的角色,没有对诸事淡然处之的心理能力,就找不到精神世界的最佳“落点”。
“平淡”的功夫
对于平淡的功夫,中国哲学史大家冯友兰曾讲过一个故事:“一小儿走路,为一石所绊倒,此小儿必大怒而恨此石。但一成人为一石所绊倒,则并不怒,不恨此石……其所以如此者,因小儿对于此石无了解,以为此石有意和他捣乱,所以恨之。而成人对石有了解,知石是无知之物,绝不会有意与他捣乱,所以并不恨之。”
冯先生是在说一个什么道理呢?——对于事情背后的道理有了解,进而不为事情所累,才能“看得破”。这也是冯先生强调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以理化情。
也可以发挥一下:如果一个管理者对某事放不下,做不到淡然处之,那么一定是对此事背后的道理了解得还不够。
另外,除了“以理化情”外,对于平淡的功夫,传统哲学里还有很多非常好的比喻,例如:庄子把心比喻成镜子。
《庄子•应帝王》说:“圣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就是说,一个人的心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应该像镜子一样,一个东西到镜子前,镜子自然就“照到”它,但照到之前镜子并不会提前做些什么“欢迎”,东西挪开后,镜子也不会去“送”。
一个人若心如明镜,对各种事情并无“迎来送往”,则真就“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了。当然,这是个对理想状态的比喻。
“作乐”的功夫
平淡与“作乐”的关系更像个良性循环的架构。可能您会觉得笔者对平淡用的笔墨更多,那是因为平淡更难。而作乐的意义,并不亚于平淡。
据说心理学里有一个最“残酷”的实验,让被实验者单独处在一个黑屋子里,躺在一个舒服的大椅子上,每天到点都会好吃好喝地送来。这个实验一开始很多人报名,以为是件美事。但实验开始之后,被实验者叫苦不迭,痛苦程度甚至超过了实验组织者的想像。痛苦原因很简单——黑屋子里对人产生刺激的信息被减少到了极限。
“刺激”这个词,平时被人们说起来可能不是个好词,但好的状态恰恰必须有好的刺激,以及好的娱乐。
前文提到的“不浅即深”的故事和稻盛和夫《追求成功的热情》的阐述,其实都有作乐的意味在里面。“深”实际上是对“不浅”的鼓励,一步步地“深挖”下去,产生的就是持续的动力。
尤其是稻盛和夫的阐述。在这样一部谈管理者“热情”的书里,核心部分却是在谈“平淡”,而平淡却又是需要靠取得的小胜利,来不断“反哺”和“刺激”的。
日本曾有个在国际上异军突起的马拉松运动员。每次比赛之前,他都要把沿途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赛开始后,就先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如此反复,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跑完了。
而这个运动员曾表示:“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把目标定在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作乐”功夫的拿捏大体上就在这里了。管理
责任编辑:化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