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体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部分高校举办了龙舟运动,对文化传承产生至为关键的作用。本文将具体探讨龙舟运动对高校龙舟文化传承的影响,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龙舟运动 高校 龙舟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3-0031-02
龙舟文化具有特殊性,一方面,龙舟文化的受众群体比较大,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另一方面,龙舟文化的意义突出,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文化需求更加旺盛,龙舟运动得到了各个高校的重视。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应该让学生广泛参与到龙舟运动之中。
一、开展高校龙舟运动可以加快文化普及
龙舟运动是传统体育项目,其发展已经超过两千余年,具有突出的群众性特征,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龙舟运动以龙舟文化作为依托,文化发展源远流长,龙舟运动经久不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龙舟文化得到传承。很多高校开设了龙舟基础课程,为学生介绍了丰富的龙舟知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了龙舟运动,激发了学生对龙舟运动的自主参与兴趣。[1]除了基础的龙舟知识之外,学校还介绍了竞渡知识,深化了学生对龙舟运动的了解,收到了较好的舆论宣传效果。一些高校組建了自己的龙舟运动队,并与其他学校开展了龙舟竞渡比赛等,推动了龙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高校运动员主要由大学生组成,这些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龙舟训练,为学校争得许多荣誉,发挥了龙舟文化的重要的教育功能。
二、开展高校龙舟运动可以保障文化传承
高校的龙舟运动飞速发展起来,龙舟文化成为高校研究的重点。国家教育部门联合大学生体育协会,实现了学校和学校之间的整合。在新世纪之初,龙舟比赛协会建立起来,其致力于各个高校龙舟竞赛的开展、龙舟活动的组织等,深化了学生之间的情谊,密切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自协会建成以来,统一化的竞赛规则形成,龙舟竞赛的形式得到丰富,龙舟竞赛的类别得到发展,龙舟比赛的资格、人数等得到了确认。协会定期开展大学生龙舟邀请赛,开展具有国际意义的龙舟竞赛,为龙舟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赋予了学生运动锻炼的机会。国外很多学校也组建了自己的龙舟队伍,参与到比赛中来,如俄罗斯队等。国际友人在比赛中收获了较好的成绩,足可见龙舟文化的普及之广。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龙舟运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最为偏好的健身项目之一,并且正在朝着世界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国内外比赛为龙舟文化传承提供了前提条件,阐释了龙舟文化的新内涵。
三、开展高校龙舟运动可以增强文化意识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镇,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教育力量。高校是文化传承的动员者,教师是文化传承的引导者,学生是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在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获得了高速发展。民族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我国的文化历史,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是民族精神的自我展现。为了提高人们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各个地区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纷纷加大了传统民族节日的宣传力度,加速了民族节日的普及。社会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文化责任感,引导学生继承民族优良传统的有效手段。端午节是最重要的民族节日之一,是为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节日。在节日当天,要开展多项祭祀活动,表达对大诗人屈原的追思。[2]高校在宣传民族节日的同时,开展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活动,如赛龙舟等,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文化实践活动中来,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文化参与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时,学生能够把握龙舟文化的内涵,不断提升个人的责任意识。
四、开展高校龙舟运动可以提供文化平台
高校的教育资源比较丰富,教学手段相对多元,学校可以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教学,通过开设龙舟实践课程来发挥育人功能,使学生认识到龙舟文化的重要价值。高校龙舟运动是龙舟推广的重要路径,为龙舟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龙舟文化。当前我国很多学校都开展了龙舟课程,对基础龙舟知识进行了教学,包括龙舟的发展历史、龙舟的文化传统、世界龙舟运动的开展状况、重要的龙舟运动技术,等等。对龙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龙舟运动中来。课程自开设以来,就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这些学生都可以感受到龙舟文化的趣味性。更多的学生进入到了龙舟课堂中,沐浴在龙舟文化之下。龙舟运动彰显了积极进取的精神,龙舟精神逐渐成为学校建设的精神支柱。事实证明,龙舟运动对促进学校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优化学校建设,发展学校文化,将龙舟文化和校园文化紧密结合。高校龙舟推广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同样产生影响,龙舟运动是集体性活动,学生需要合力完成比赛项目。通过参与龙舟运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将明显增强,合作互助能力也将显著提升。
五、开展高校龙舟运动可以丰富文化内蕴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镇,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智力支持。高校汇聚了专业化的、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成为开展龙舟运动的主力军。我国高校在开展龙舟运动时,形成了专业化的教练队伍,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化的运动指导。这些教练员不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且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在指导过程中,教练员很容易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指出学生身上的不足,提出引导学生进步的举措。学生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龙舟运动,改正自己的训练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技巧,从更深层次来解读龙舟文化。要想推动龙舟文化的发展创新,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不断丰富龙舟文化的内蕴,发挥龙舟文化的警示作用和教育作用,引导学生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将龙舟文化内化为个体文化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第二,要反映时代精神,将时代精神和龙舟文化紧密结合,实现龙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体现当代学生的精神风貌。当前我国高校组建了专业的教练员队伍和运动员队伍,担任起了龙舟文化发展的重任,将龙舟文化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融合,实现了龙舟文化的创新。
六、开展高校龙舟运动可以深化文化研究
近几年来,我国龙舟运动项目越来越多,龙舟比赛开展的效果越来越好,龙舟文化问题引发了学界的积极讨论。我国的专家学者对龙舟文化的历史问题、现实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龙舟文化这一古老文化和当代文化紧密结合的必要性,挖掘了龙舟文化的时代精神,并收获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加快龙舟文化的传承,成为学生发展道路上的明灯。龙舟运动不断发展,经过了学校科研人员的理论总结,形成了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体系。高校在推进龙舟运动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又总结了龙舟运动的实践经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整合。高校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采用科学的训练方式,形成了独特化的训练体系,创造了较好的龙舟文化研究成果,为我国的龙舟文化传承指引了光明的方向。
七、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社会对高校教育更加关注。高校担任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需要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任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高校应该认识到龙舟文化的重要性,开展多元化的龙舟活动,并让学生广泛参与龙舟活动,传承和发展龙舟文化。
参考文献:
[1]罗磊.龙舟文化传承过程中高校龙舟运动起到的作用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4):271.
[2]邵玉萍.龙舟运动课程的开设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9):99-100.
[3]李汝春. 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分析与阐述[D].广西民族大学,2012.
责任编辑:赵慧敏
关键词:龙舟运动 高校 龙舟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3-0031-02
龙舟文化具有特殊性,一方面,龙舟文化的受众群体比较大,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另一方面,龙舟文化的意义突出,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文化需求更加旺盛,龙舟运动得到了各个高校的重视。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应该让学生广泛参与到龙舟运动之中。
一、开展高校龙舟运动可以加快文化普及
龙舟运动是传统体育项目,其发展已经超过两千余年,具有突出的群众性特征,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龙舟运动以龙舟文化作为依托,文化发展源远流长,龙舟运动经久不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龙舟文化得到传承。很多高校开设了龙舟基础课程,为学生介绍了丰富的龙舟知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了龙舟运动,激发了学生对龙舟运动的自主参与兴趣。[1]除了基础的龙舟知识之外,学校还介绍了竞渡知识,深化了学生对龙舟运动的了解,收到了较好的舆论宣传效果。一些高校組建了自己的龙舟运动队,并与其他学校开展了龙舟竞渡比赛等,推动了龙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高校运动员主要由大学生组成,这些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龙舟训练,为学校争得许多荣誉,发挥了龙舟文化的重要的教育功能。
二、开展高校龙舟运动可以保障文化传承
高校的龙舟运动飞速发展起来,龙舟文化成为高校研究的重点。国家教育部门联合大学生体育协会,实现了学校和学校之间的整合。在新世纪之初,龙舟比赛协会建立起来,其致力于各个高校龙舟竞赛的开展、龙舟活动的组织等,深化了学生之间的情谊,密切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自协会建成以来,统一化的竞赛规则形成,龙舟竞赛的形式得到丰富,龙舟竞赛的类别得到发展,龙舟比赛的资格、人数等得到了确认。协会定期开展大学生龙舟邀请赛,开展具有国际意义的龙舟竞赛,为龙舟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赋予了学生运动锻炼的机会。国外很多学校也组建了自己的龙舟队伍,参与到比赛中来,如俄罗斯队等。国际友人在比赛中收获了较好的成绩,足可见龙舟文化的普及之广。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龙舟运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最为偏好的健身项目之一,并且正在朝着世界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国内外比赛为龙舟文化传承提供了前提条件,阐释了龙舟文化的新内涵。
三、开展高校龙舟运动可以增强文化意识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镇,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教育力量。高校是文化传承的动员者,教师是文化传承的引导者,学生是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在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获得了高速发展。民族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我国的文化历史,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是民族精神的自我展现。为了提高人们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各个地区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纷纷加大了传统民族节日的宣传力度,加速了民族节日的普及。社会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文化责任感,引导学生继承民族优良传统的有效手段。端午节是最重要的民族节日之一,是为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节日。在节日当天,要开展多项祭祀活动,表达对大诗人屈原的追思。[2]高校在宣传民族节日的同时,开展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活动,如赛龙舟等,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文化实践活动中来,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文化参与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时,学生能够把握龙舟文化的内涵,不断提升个人的责任意识。
四、开展高校龙舟运动可以提供文化平台
高校的教育资源比较丰富,教学手段相对多元,学校可以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教学,通过开设龙舟实践课程来发挥育人功能,使学生认识到龙舟文化的重要价值。高校龙舟运动是龙舟推广的重要路径,为龙舟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龙舟文化。当前我国很多学校都开展了龙舟课程,对基础龙舟知识进行了教学,包括龙舟的发展历史、龙舟的文化传统、世界龙舟运动的开展状况、重要的龙舟运动技术,等等。对龙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龙舟运动中来。课程自开设以来,就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这些学生都可以感受到龙舟文化的趣味性。更多的学生进入到了龙舟课堂中,沐浴在龙舟文化之下。龙舟运动彰显了积极进取的精神,龙舟精神逐渐成为学校建设的精神支柱。事实证明,龙舟运动对促进学校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优化学校建设,发展学校文化,将龙舟文化和校园文化紧密结合。高校龙舟推广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同样产生影响,龙舟运动是集体性活动,学生需要合力完成比赛项目。通过参与龙舟运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将明显增强,合作互助能力也将显著提升。
五、开展高校龙舟运动可以丰富文化内蕴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镇,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智力支持。高校汇聚了专业化的、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成为开展龙舟运动的主力军。我国高校在开展龙舟运动时,形成了专业化的教练队伍,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化的运动指导。这些教练员不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且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在指导过程中,教练员很容易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指出学生身上的不足,提出引导学生进步的举措。学生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龙舟运动,改正自己的训练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技巧,从更深层次来解读龙舟文化。要想推动龙舟文化的发展创新,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不断丰富龙舟文化的内蕴,发挥龙舟文化的警示作用和教育作用,引导学生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将龙舟文化内化为个体文化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第二,要反映时代精神,将时代精神和龙舟文化紧密结合,实现龙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体现当代学生的精神风貌。当前我国高校组建了专业的教练员队伍和运动员队伍,担任起了龙舟文化发展的重任,将龙舟文化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融合,实现了龙舟文化的创新。
六、开展高校龙舟运动可以深化文化研究
近几年来,我国龙舟运动项目越来越多,龙舟比赛开展的效果越来越好,龙舟文化问题引发了学界的积极讨论。我国的专家学者对龙舟文化的历史问题、现实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龙舟文化这一古老文化和当代文化紧密结合的必要性,挖掘了龙舟文化的时代精神,并收获了较好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加快龙舟文化的传承,成为学生发展道路上的明灯。龙舟运动不断发展,经过了学校科研人员的理论总结,形成了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体系。高校在推进龙舟运动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又总结了龙舟运动的实践经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整合。高校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采用科学的训练方式,形成了独特化的训练体系,创造了较好的龙舟文化研究成果,为我国的龙舟文化传承指引了光明的方向。
七、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社会对高校教育更加关注。高校担任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需要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任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高校应该认识到龙舟文化的重要性,开展多元化的龙舟活动,并让学生广泛参与龙舟活动,传承和发展龙舟文化。
参考文献:
[1]罗磊.龙舟文化传承过程中高校龙舟运动起到的作用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4):271.
[2]邵玉萍.龙舟运动课程的开设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22(9):99-100.
[3]李汝春. 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分析与阐述[D].广西民族大学,2012.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