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一个有魔力的世界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改变生活,从社区、贴吧,到人人网、微博,再到朋友圈,我们不停切换着自己的阵地和小窝,也展现着,不一样的人生韵律。
  今天的我们,每天在朋友圈都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那你可曾思考过,朋友圈的背后,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初生——印象管理与沟通的新模式
  我们习惯在社交网络中展示自己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分享快乐与悲伤,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回忆。每个人都希望特定的人,看到特定的自己,心理学中“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告诉我们,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以尽量获得对于自身有利的评价和关系反馈。简单说就是,我希望你看到我什么样子,我就给你展现什么样子。
  所以朋友圈很体贴识趣地帮你在发每一条状态时,进行可见分组,给想看到的人看到。有的时候,你的分组里或许只有一个人,但你不会发私信给ta,而是选择朋友圈,一方面你只希望ta看到,另一方面,你又希望ta感觉你好像是给所有人看的,这就是朋友圈的厉害之处。
  朋友圈在起初就有着另外一个强大的功用,那就是与评论者非好友关系的“游客”,无法看到他人与自己的评论和回复。这就保证了,你在看到各式各样评论的时候,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回复,跟朋友逗比,跟相亲对象矜持,跟同事领导呵呵,丝毫不用担心有无关人员看到它本不该看到的评论对话。
  发展——补偿心理与情绪发泄
  补偿心理中最常见的一种,叫做“缺什么吆喝什么”。“缺什么”并不是说没有什么,而是在乎什么,比如各种鸡汤文,经常给自己加油鼓劲打鸡血的,可能最近状态反而糟糕透了,意志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比如各种秀甜蜜,炫耀爱情生活美满的,可能恰好面临感情危机,彼此的信任消失殆尽;比如各种吃吃吃买买买,好像每天生活充实丰盈,或许此刻正觉得生活枯燥落寞,感情没有依靠,生活无以为继。
  当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自己无法面对和把握的事情时,就习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能够抓住的事物上,不断渲染和影响自己,相信自己足够优越和与众不同,从而给自己足够面对生活沧桑的力量支持,聊以慰藉。或许你的生活殷实,家境富裕,却很难拥有交心的朋友,于是你不停地晒豪车、名包名表,世界各地的享受美食美景;或许你的面容姣好,也曾真心爱过,却发现身边的人只不过是贪图美色寻一时之欢,被爱情弄得遍体鳞伤后,你开始晒美颜,秀身材,收获各式各样的赞美与表白;或许你的婚姻美满,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庭,一个疼你的伴侣,一个可爱的孩子,就算是不去努力工作,也可以完全不必担心生活品质,可你慢慢发现两个人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他的距离越来越远,你甚至怀疑他有了新的感情,于是,你开始把所有的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慢慢地,朋友圈里可能便充满了自己与孩子的生活,跟孩子的对话。
  你发觉只要把这样的生活放在朋友圈里,你就可以收到各样的赞美与祝福,这般的认可与支持,正是此刻你最需要的。每个人的负面情绪,生活中不想面对的种种伤害与坎坷,总需要有一个出口,而朋友圈,便成为了一个足够安全便捷的垃圾桶和心灵港湾。
  结点——矛盾心理与意象对话
  当你需要为此刻的感受和情绪寻找一个出口时,你便可以选择唾手可得的朋友圈,发一段文字,配上一张恰如其分的图片,于是当朋友圈状态发送成功的瞬间,自己的状态也就舒爽了大半。然而当状态平复,从感性回归理性,发觉到可能这样的状态内容会影响到某些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判断,便急忙删掉,“前一秒逗比,后一秒后悔”这样矛盾的心情,你是否也曾有过。
  每当我们发出一个状态,好像都会有潜在的发送对象,我们会希望谁看到,又或者会希望是对谁说,所以当这个人看到,或者这部分人看到了,这条状态的功能就完成了,为避免影响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索性就删掉好了;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这个你所期望的人可能会看到,或者根本没看到,但你只要已经发过了,感觉就像是已经对ta说出了该说的话,表达了你想要表达的感受,又或者下一秒你发现事情并不是像你想的那样,那么,这条状态,也可能会被删除掉。
  朋友圈给我们的交流和沟通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或许你会说,按照这样的思路,那岂不是朋友圈里的内容都是虚假的吗——必然不是。就像是你去上班会穿西装,你去打球会穿运动装,去朋友聚会会穿休闲装一样,当我们状态不同,目的不同时,当然需要展现不同的自己。更何况,你穿西装不一定是为了工作,发状态也并不是都表示像上述情况一样充满了背后的含义。只是希望,当你下次自己发朋友圈状态时,可以用心思考下,是不是还有更有效的方式让自己的“状态”变得更好;仅仅期待,当你下次看到朋友更新的状态时,能够不只是贊美和祝福,多一些交心的关爱与沟通,或许,我们的朋友圈,会更美好。
其他文献
过去有一段时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读书计划,每周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然而,刚开始践行这个计划的时候,拿起书翻不了几页就看不进去了,要么心猿意马,时不时打开手机瞄一瞄,要么干脆犯困,等回过神来半个小时已经过去。  还有很多时候,我常常会自以为是地开启多任务行动模式,在吃饭的时候看新闻,在上厕所的时候捧着一本书,在运动的时候还不忘听音频课程。这种看似提高效率的举动,实则没有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  
期刊
有人建议情侣不要看这个电影,可能是电影的结尾并不是一个好的结局,可是我觉得情侣就应该去看这个电影,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然后去挽救。  我们都太倔强了,不愿意放下自尊,不愿意低头,错过了很多明明差一步就可以和好的机会。  电影中的孟云和林佳明明有许多的复合机会,但却在各种因缘际会中不断的错过,导致两人真的说散就散了。  “有的爱人,仿佛注定要分开,就像一棵树上的两根树枝,原本长在一起,但伴随各自
期刊
在学校附近碰到了一个许久未见面的学姐,我和学姐在学生工作中相识相知,她在我大学初进校门时给了我很多的指点与帮助,我一直对她心怀感激。学姐学的会计专业,今年毕业。若不是她先看见我给我打招呼,我两人一定错过。  一年不见,我还是那样,所以她可以一眼认出我。但学姐却变化极大,最明显的就是剪掉了大学四年蓄起的长发,换了一头干练的齐耳短发。原来那副略显呆萌的大框眼镜也不戴了,不知道是戴了隐形还是做了手术……
期刊
吃过晚饭,开始散步,刚出门,老公说:别走远了,小心雨来。  抬头看看,雾蒙蒙,却也不像有雨的影子。我说:马上就十五了,或许我越走,月亮就出来了呢?  说起月亮,想起了一首歌: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片月饼一片情哪……  哼着歌,我慢慢走进了黑夜,走进了小时候的回忆。  记得在乡村的时候,每年的中秋之夜,我们渴望着月亮的圆,透过圆圆的月光照着朦胧的大地,邀约几个同龄的孩子,
期刊
我曾经约见过一位年轻编剧。他很优秀,也很勤奋。他署名编剧的院线电影,去年就有两部。而今年上半年他一直在台湾练习铁人三项,下半年又完成了一部网剧的创作。昨天发朋友圈,说他那部剧过审了。  如果说人类堕落的方式各有各的不同,那么优秀者的共性却也极为相似。在和他交谈后,我总结出了优秀人士最重要的6种思维方式。  目标导向型思维  优秀的人心里都住了一台挖掘机,不断深挖自己的愿望和目标。这里的愿望,是指藏
期刊
周杰伦把爱情比喻成龙卷风,很贴切,因为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龙卷风,见过的,不死必伤。  我刚下班,接到老杨电话,他语气听起来有些低沉,说:“老姚,晚上,我们老地方见!”  所谓的老地方不过是后街的烧烤摊。我和老杨十几年的朋友,不过我们一点都不老,才奔三。以前每次有喜事庆祝或者过不去的坎都会相约去烧烤摊,互诉心事。  我赶到时,老杨的脸通红,看来已经喝大了。刚抽出凳子坐下,他便一只手抹眼泪,一只手
期刊
九零后的胡辛束,本名胡娜,1992年7月13日出生于北京,长得唇红齿白,貌美如画,是一位平时爱好画画和文学的北京某著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女大学生。  2013年3月,喜欢新事物的胡辛束抱着好奇尝鲜的心态用苹果手机注册了微信公众号“胡辛束”,因为不就熟悉它的运作原理和方法,再加上她只是想玩一玩,开通后就没再在意,摆弄了几次,很快就失去新鲜感,丢一边去了,后来更嫌它占用了她不少的手机储存空间而删除了,这
期刊
2015年,时年43岁的郑秀文与48岁的许志安历经24年的感情波折,终于迎来圆满结局。4月2日香港造型师兼艺人许愿在微博放上和两人合照,并表示郑秀文说“可以叫我许太太了”,这是继两人被传在巴厘岛举办婚礼后,郑秀文首次证实已经完婚。  历经二十余载爱情长跑,最近数年郑秀文和许志安喜讯频出。数年前,就有消息称,许志安在郑秀文生日派对上求婚成功,并在巴厘岛举办了浪漫婚礼。2014年,郑秀文父亲举行书法展
期刊
在18岁那年经历了短暂的爱情,源于那份偏执的不甘心,她的内心空窗了七年,不肯打开心门自己走出来也抗拒别人靠近。这中间也有人说过喜欢她,给她相伴走天涯的承诺,许她天长地久的浪漫,其实也不乏有她所喜欢的所谓温润如玉般的人,她也曾试图去接受,却很快发现堵在心口那块坚硬的冰块无法融化丝毫,那份刺骨的寒意甚至会在不经意间成为她刺伤别人的利刃!她依然憧憬,可是却再也敢不相信爱情!  曾经想也许这辈子,找个并不
期刊
曾有一个女孩跟我说,想起爱情,她只有两种感觉:一种是哭着哭着就笑了,另一种是笑着笑着就哭了。  或许只有真爱过的人,才会懂得笑着哭、哭着笑是什么样子。就像电影《前任3》中孟云和林佳,明明深爱的两个人却只能靠着怀念过日子,终于学会了珍惜却再也无法珍惜最初想珍惜的那个人,本该那么美好,却又那么揪心。  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给你幸福  看完《前任3》,很多人都在遗憾,那么深爱的两个人,只要有一个人敢多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