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设置改进建议

来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ei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归纳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优化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的建议。希望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设置;评价指标;专业结构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0.155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0-0-02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西北地区首家由教育部批准改制升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學院。学院专业设置涵盖装备制造、电子电气、工程材料、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公共事业、物流管理、工民建筑、纺织染化和服装艺术等10大职业门类专业。
  1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现状
  1.1 按照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专业设置
  近年来,陕西省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升级。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出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步增加,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的趋势。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没有与第一产业相对应的专业,这和建国初期教育部门的学校建设规划有关。按照当年规划,学院布局按产业性质分布,属于第一产业性质的学院集中在杨凌国家高新农业产业示范区。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主要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现代纺织技术、服装设计、纺织品检验和染整技术等专业。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主要有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等。随着陕西省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学院面向第三产业开设的专业也在稳步发展。
  1.2 依托区域支柱产业发展进行专业设置
  近年来,陕西省的工业八大支柱产业依次为能源化工工业、装备制造业、有色冶金工业、食品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纺织服装工业和计算机通信。
  在陕西省重点发展的工业八大支柱产业中,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分布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工业、能源化工工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4个产业。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与陕西省工业八大支柱产业的发展相吻合,符合陕西工业支柱产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
  2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十几年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本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然而随着陕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还不能完全跟上产业经济发展的步伐,学院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
  2.1 专业发展不够平衡
  以与第二产业相关专业为主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与专业之间差异显著。首先,与第二产业相关的专业明显超过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在专业数量、招生人数、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次,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在发展程度上也有所不同。装备制造专业无论在招生人数、专业数量、专业建设方面都优于能源化工、纺织服装、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类专业。再次,同为装备制造业的专业,其发展速度与规模也完全不同。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无论是从办学规模、专业投资还是专业影响力都非常出色,而另外一些专业,如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精密机械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专业,其专业发展并不理想。
  2.2 部分专业定位不够准确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中职教育有着完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教育更注重掌握实践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强调层次较高的、较为复杂的综合职业技能训练。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部分第三产业类专业定位不够准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偏高或者偏低,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不符,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2.3 专业设置短期行为较为显著
  近年来,受市场因素影响,为了单纯追求招生人数,扩大办学规模,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短期行为现象非常明显,没有对市场需求进行中长期预测与整体分析,导致很多专业在开办短时间后不得不停办。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也存在由于短期行为导致出现不少短命专业的情况。由于短期行为明显,故部分专业设置效益不高。据统计,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近几年以来撤销了现代教育技术、法律事务等15个专业,这些专业都是因为当年的招生数少于30人而被撤销(甚至有专业当年招生为0人,如公共关系专业)。
  3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的改进建议
  针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的优势和不足,笔者就如何优化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结构,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构想。
  3.1 多设置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职业不断涌现,增加最多的是现代服务业领域。无论是大型商务活动、个人商务指导,还是家庭生活服务以及休闲娱乐,都已产生了大量新职业。这就为高职院校的第三产业类专业提供了专业设置空间。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则应根据本院第三产业的教学资源,开办一些符合现代服务以及新型生活方式的专业。
  在原有相近专业的基础上,学校要拓展专业内涵、调整专业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现代服务业发展,多设置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以适应陕西省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   3.2 把握专业内涵,合理设置专业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大量传统的职业岗位正在慢慢消失,而更多新的技术岗位不断出现,而一些目前还存在的职业,其内在的技术含量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大量应用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要使专业设置能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的需要,就要时刻关注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掌握其职业及岗位的内涵变化,为合理设置专业奠定基础。
  3.3 专业设置注重科学性和长远性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高职教育示范院校,更要在专业设置及专业建设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在设置专业时要进一步注重科学性和长远性,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坚持对人才需求的整体分析和中长期预测,时刻关注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充分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长期需要,培养适应社会长期发展需要的人才。
  4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的保障措施
  学校要优化专业设置,达到预期目标,应有一定的保障措施。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4.1 建立专业设置管理委员会
  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大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正确引导高校科学合理地进行专业设置。
  高校要建立高层的专业设置管理委员会,并根据国家教育部对专业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统筹、协调、宏观管理和监督。同时,专业设置管理委员会要根据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强化审批专业设置的程序,严格审查新设专业必须具备的条件,对高职院校设置专业进行宏观指导。
  4.2 构建专业设置预测机制
  要保证专业设置与建设优化工作能行之有效地实施,学院应构建专业设置预测机制。具体来说,各专业指派专人,定期到省内外一些企事业单位进行走访调查,及时掌握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掌握行业对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情况,了解他们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同时,各专业要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了解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的不足,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无漏缺,在校内实训方面有无不到之处。此外,各专业通过全面收集信息,获得专业设置的各种有用资料,以利于专业设置的改进和优化。
  4.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因此,学校要努力建成一支师德修养好、教育观念新、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结构优化和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对于设置专业至关重要。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学校要改变专业教师中的人员结构;第二,学校还要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中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团队数量;第三,学校要根据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需求,任命教学和学术水平都非常高的教授为专业带头人,由专业的骨干教师和校企合作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联合组成教学团队;第四,学校要加强学术交流活动,为学院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创造条件。
  4.4 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彰显专业特色、优化专业设置、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要构建一套能为专业服务,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实训基地,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一是要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学院可采用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以改善实训基地的条件;二是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学校可将校内的生产实训和生产经营结合起来,在降低资金消耗的同时提高专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三是要加强校外顶岗实习力度,学校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与效果,使校外顶岗实习的工作内容能够与学生的专业技能相统一。
  主要参考文献
  [1]宋海涛.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9(2).
  [2]何静.我院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关联性分析[J].番禺職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3]张建华.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4]吴言.专业设置预测变革方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J].职业技术教育,2008(8).
  [5]李翠莲,喻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9).
  [6]吴亚曼.加强高职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以抚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09(50).
  [7]赵居礼.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7).
其他文献
[摘 要] 基于TPACK模型,对常州高职园区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构建了“理念-策略-发展”为内在逻辑的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并提出了新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 TPACK;常州;高职园区;信息化;教学能力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03. 093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不断发生了演变与调整,尤其表现为向东亚地区的战略转移,特别是以中俄关系为重点的外交战略不断升级。文章探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俄罗斯面向东亚的外交战略走向,包括对东亞国家的双边关系以及东亚地区国际组织机构的关系。  [关键词] 俄罗斯;乌克兰危机;东亚外交;战略转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
[摘 要] 本文以W大学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为例,根据课程设置情况、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等,设置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问题,对W大学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考核与评价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并以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做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考核与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为W大学未来职业教育课程的考核与评价的改善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 职业教育;电子商务;考核与评价  d
[摘 要]公共服务职能是现代政府的核心职能之一。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定位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程,从建国初期的统治型政府到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型政府再到最新的服务型政府,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不断强化。究竟这一演变过程的历史逻辑是什么?本文介绍了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定位的历史演变过程,并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新制度主义,尤其是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观点,对这一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本报讯 近日,山东健康医疗大数据有限公司(浪潮健康)宣布已完成1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银河證券、银吉投资、清控金信蓝色基金。据悉,此轮融资将用于人才引进,进一步推动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创新,以及加快区域大数据建设和运营。
[摘 要] 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日益加快的国内外背景下,全社会对于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高职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重任,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则是重中之重。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摘 要]大数据时代为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促使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在利用、借鉴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此项事业中。湖北民族学院图书馆完成的“土家族研究”、武陵地区民族研究特色数据网,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将成为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的智库型机构。  [关键词]大数据;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图书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
[摘 要]“营改增”作为当前财税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无论对征税主体还是纳税主体,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其中,税负是对纳税主体最直接且重大的影响。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分析测算了在《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规定下,“营改增”对各行业税负的影响。同时,基于简化税制,减少税率档次的考虑,本文还测算了服务业统一适用13%或17%时各行业税负变化的情况。本文最后在得出结论
[摘 要]成本控制管理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复杂市场环境下提高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措施。但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管理中还存在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项目开发成本管理较为薄弱,缺乏有力的成本控制目标考核等问题。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要加强成本控制,完善成本管理体系,重点加强项目开发建设阶段的成本控制,加强对成本管理的考核监督,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房地产;成本控制
[摘 要]教育信息化作为我国教育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对于教学资源、沟通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个幼儿园还要积极构建自身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并借此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就3C-S模型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及其在幼儿园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3C-S模型;幼儿园;信息管理;教学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