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里的食品之母——面包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ek11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句生存之道名言叫“民以食为天”,不论你是哪个阶层的人,不食不行。五十岁以上的人都还记得《列宁在十月》那部电影里有一句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可见面包在饮食之道中的分量,面包在西方被称为食品之母。去年到西欧进行一次12国之游,所到之处的早餐都是面包,同团游客吃过几天之后,叫苦连天,也许是我天生爱吃面食,对面包又情有独钟,可以说是百吃不厌,故对西欧国家的面包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欧洲人早餐基本以面包为主,不论到哪个国家,早餐都是面包。面包店里的面包种类很多,而酒店餐厅早餐的面包我细观察过,也就是大众化的面包片、长型面包、圆型小面包。面包片和长型面包本身都没加辅料,吃时要配各种果酱、黄油、火腿肠什么的。这些面包有的是餐厅自己烤的,有是的从面包房进的,大多都是最简单的那种面包。
  欧洲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个典故,曾经有人问大发明家爱因斯坦:“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面包!”
  据说,面包是由古代埃及人和巴比伦人发明的。最初,他们将面粉和入水和盐制成面包,但由于面团没有经过发酵,所以这种面包又干又硬。后来,埃及人在无意中将和好的面团放置在阳光下,面团受热后便自行发酵,这时再把面团放在火上烤熟,做出来的面包就变得松软可口了。
  后来,埃及人的面包自然发酵技术传入了希腊和罗马。公元前5世纪,欧洲一些城市相继出现了专业的面包作坊。公元14世纪,面包烤炉在欧洲问世,这大大减轻了制作面包的劳动强度。17世纪,荷兰人雷文虎又发现了酵母菌,从此,用酵母菌发酵的面包制作法便流行于欧洲。18世纪以来,随着机器和电力的出现,面包的生产进入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工业时代。
  


  面包按口味可分为咸面包和甜面包,按用途可分为主食面包和点心面包,按形态可分为长形、圆形、长方形、棍形和花形等面包,按原料可分为全麦、黑麦、土豆、棉子蛋白等面包,按添加物又可分为牛奶、果酱、维生素、葡萄糖、夹肉等面包。但习惯上人们主要按照烘烤方式将面包分为软面包和硬面包两大类。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面包家族中又出现了许多新面孔,如大豆面包、蔬菜面包、蘑菇面包、学生午餐面包等等。看来,欧洲人对面包的研究从未停止过,总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使面包这种大众食品人见人爱。人们为了将面包做得又好吃又好看,而且富于营养,便在面包的造型上大动脑筋,并且有意地在面包中添加各种东西或想方设法变换面包的馅心,但最终还是脱离不了面包的本来面目。另外,当今流行的三明治、汉堡包、热狗等,也都是从面包中派生出来的,所以面包被称为食品之母是当之无愧的。
  西欧12国之行,当同团游客都吃够了面包的时候,我却每每吃得津津有味。不但如此,我还有个怪毛病,一到饭点时不吃点东西,胃就会提出抗议,所以每次时间一到,短时间内又不能吃饭,只要景区方便,我就花点小钱买个面包充饥,因为各国的面包不尽相同,在充饥的同时也起到品尝的作用。如意大利用葡萄干和金橘做馅料搭配的小面包,食之香甜可口,品过不忘。在德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买过一种面包,是黑色的,里面有很多的果仁,瓜子、核桃什么的。面包的口感有些酸,不大习惯,导游说,这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流行面包,就如西欧人习惯喝苏达水一样,对人体健康是有好处的,经他这一提示,我才吃下去。也难怪,我对西欧早餐的酸奶从来不品尝,因为我不习惯那种酸味,所以这种黑色的酸面包,也叫我开了眼界。法国的面包普遍注重味觉,有人说法国人天性热情开朗,而德国人则严肃谨慎,就好像两个国家的面包。法国人做的面包好看,也好吃。而德国的黑面包不好看,不是很好吃,却很有营养。
  


  在我国,早餐要是面食总要配以汤,而在西欧国家早餐吃面包是离不开黄油、果酱,以及奶酪和香肠的。早餐桌上常常备有三四种切成薄片的香肠或熏肉,主要是以猪肉、牛肉或火鸡肉为原料,风味香肠、鸡蛋等。
  而在各类果酱中,我总是挑选草莓酱。常见的果酱主要是草莓酱、李子酱、杏子酱、苹果酱等。
  早餐厅饮料种类也很多,常见的有咖啡、牛奶,各种果汁、麦面粉冲剂、茶水、酸奶等。
  对于爱吃面包且又到过50多个国家的我来说,这样的早餐要比在家的早餐丰盛多了。我国家庭早餐无非是馒头、饼、菜包或米饭等,再配上小咸菜,好一点人家配上豆浆或一袋奶。而西欧之行的15个早餐这么多辅品就够你品尝了,而且各国早餐的面包风味口感也不尽相同。如裸麦面包,是以裸麦粉、黑裸麦粉与其他杂粮谷类制成的面包;酸面包,制作时在面团里加入一种事先以面粉、水一起发酵而成的酸面种,因而带有一股淡淡的特殊酸味,口味独特;白面包,以白面粉为主体所制成的最基本面包,在欧洲各国都十分普及;甜点面包,含有较多量的奶油、牛奶、蛋与糖,味道香甜、质地也较酥软,作为甜点或早餐时享用都十分合适;大众面包片,不加任何辅料,吃时自己随意选果酱或黄油或火腿肠或牛肉片等。
  我的西欧之行,品尝最多的就是面包,但是,每个国家的面包种类都在一二百种之多,要想每样都品到那也是不可能的。自从面包传入西欧后,面包就与当地人生活息息相关了,据说法国大革命就是由人们吃不饱面包而引发的。当你品着面包,喝着咖啡,想着“面包会有的,日子会好的”这句话,方知人类的衣食住行,食应该是在第一位,不论干什么事业,首先得先吃饱肚子。在西欧,面包概念早已不仅仅是顾肚子了,那是一种灿烂的食文化,正在耀眼生辉。
其他文献
现场演出是否代表着乐队从幕后走向台前,从默默无闻走到辉煌耀眼,接受众人的欢呼乃至顶礼膜拜?1999年,濒临解散的甲壳虫乐队作出了令人惊讶的决定:不再进行现场表演。之后,他们因此后悔不迭,Paul McCartney甚至在后来自己随意组成了一个名为WINGS的乐队,只为了能够重温现场演出的感觉,再次感受自己与歌迷面对面所释放的那种奔放激情和生命力,经典如甲壳虫乐队都不能割舍这份情怀。因此,说现场演出
期刊
这是一个打扮时髦又不显张扬的女子,她有着旧上海画报上那种丰腴而柔和的面颊,烫着当时时兴的小卷发,斜戴着帽子,精致的旗袍外束着西式的咖啡色风衣。她安静地坐在咖啡馆临街的卡座里,若有所思。三年了,自己付出了多少代价,只因了今天这最终的一个目的才显得有意义。她刚才已经把易先生的行踪告知了上级,或许杀手们已经在街道的某个角落等待着易先生的到来……    卡座里,王佳芝端起杯子轻轻抿了一小口,然后起身,奔赴
期刊
近年,随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快速协调发展,鄂尔多斯市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文化大市、旅游大市”,实施“大文化、大旅游”战略,并确定2006年为“文化建设年”,在追求经济崛起的同时亦追求文化的崛起。  今年,鄂尔多斯市以迎接内蒙古自治区60周年大庆为契机,全力构建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了建设“文化大市”的步伐。就此,我们采访了鄂尔多斯市文化局局长赵新民。  在鄂尔多斯市文化系
期刊
在我的印象里,城市里地铁就是穿行于地下的列车。所以,当看到台湾绘本作家几米的《地下铁》时,一方面感觉新鲜,另一方面觉得他多余加那么个“下”字。  直到北京城铁开通我才搞清楚,地铁也分地下铁和地上铁。  我曾经很羡慕那些可以乘地铁(确切地说是地下铁)上班的人们,一则可以不受堵车的烦扰,况且地铁沿线一般都是繁华商业区,乘它上班感觉更现代化、国际化。  如果不是身在北京,你很难理解一个上班族每天要在路上
期刊
浸透着地域文化的方言,其内涵所指是约定俗成的。那种特定语意在感受上的精道,常常是规范的书面语言所望尘莫及的。比如沈阳市民阶层在评价某人作为时,常用一句方言叫做“铲得硬”。这句话大体上是“干得好”之意,但在滋味和内涵上,两者又有所区别。铲得硬,有经过拼闯、参与心计和铁腕的运筹之后,强悍地站住了脚跟的意思。你如果表达这层意思,只运用通用的语言,说干得好之类,那你要强调的微妙之意,肯定不够恰切到位,更谈
期刊
我怕搬家。  更怕在北京搬家。  最最怕在北京一个人搬家。  来北京两年半,搬了四次家,每一次均狼狈不堪。大包小卷,晕头转向。  第一次搬家,严格说来不知道能不能算是搬“家”——大学毕业从学校直接搬到北京,连同我的旧衣服、破杂志拉拉杂杂一大堆,邮寄过来花了我不少钱,心疼得差点死掉。可来了才发现90%都是毫无用处的东西,剩下的10%基本上属于100年也用不到一回的,被老妈骂了个狗血喷头。于是暗自下了
期刊
我爱散步,这不只是我从小随父母养成的一种习惯,也更有那挥之不去的情结。我和妻子喜结良缘,红娘就是我们居住地周边的马路。  我们俩虽不是近邻,但却分住在马路的两侧,隔街相望。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单身的帅哥,几乎每天晚饭后都要去马路边遛弯,一是为了松松一天劳累的筋骨,二是为了捕获我心仪的“猎物”。我那口子在未成孩子他妈前,还算有模有样,小有姿色。为了提高“回头率”,也常常在晚间到马路上招摇过市。我们俩
期刊
记得有一次和外地来京的朋友闲聊时,他问过我:你在北京这大城市里最不适应的是什么?虽然这不适应的感受,我可以举出许许多多,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回答:“上班时挤车最难!”  在有车一族尚未普及到大众的今天,上下班乘公交车是最为普遍的选择。拥有自己的卧车是我们工薪阶层人的梦想,但我目前仍囊中羞涩,圆这个梦还得待以时日,我的住处与单位相隔有20多公里,往往至少要换乘两次公交车,于是,挤车几乎成为我每天的挠头
期刊
见到文幼,是他从川藏线回来不久。微略晒黑,精神矍铄。玩笑问他是否被抬下高原,他倒是昂然,“五千米,弹指一挥”。笔记本电脑翻出一路的照片,文幼神情竟有些恍惚,思绪大概飘然回雪域,然后,一脸得意,推到我面前。     一张一张翻下去,色彩炫目丰艳。镜头既锁住了广袤无边,也没有放过细小点滴尘世喧嚣。繁花杂树缀着一栋栋或新或旧的藏式民居,美好却似人间。想那藏民,应该是一世接一世的都在慢慢迁就高原的地势,塑
期刊
土家族是一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湘西、渝东、鄂西。湘西地处云贵高原的余脉,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制度之后,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不及渝东、鄂西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和风俗习惯。湘西土家族大多数人通汉语,只有永顺、龙山、古丈等少数土家族聚居区还完整保留着土家语。土家人自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  1957年9月20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