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创业型大学研究综述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ha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末以来,创业型大学——这一全新的大学发展模式的兴起与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个热点问题,也为我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本文通过对国内学者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进行梳理,从创业型大学的内涵、特征、我国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创业型大学;内涵;特征;必要性;可行性;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自上世纪末以来,创业型大学的概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高等教育领域的众多学者已经对创业型大学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重要成果。近几年,国内学术界的不少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主题,相关主题的研究日趋增多。截止到2011年8月30日,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国内以创业型大学为研究主题的中文期刊共205篇(主题不符、重复及译著除外)、博士论文3篇、硕士论文9篇、博士后研究报告1篇。通过查阅和分析,本文将从创业型大学的内涵、特征、我国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创业型大学的内涵
  关于创业型大学的内涵,国外学者一般根据各国创业型大学的发展路径,从不同的研究视角给出了自己的界定,代表人物有伯顿·克拉克、亨利·埃兹科维茨等。而国内学者对于创业型大学内涵的界定往往是在借鉴综合了国外学者的观点之后提出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王雁(2005)认为创业型大学是以发展高科技,催生新产业,以提高国家和地区竞争力与经济实力为目标;与工业界、地区政府、国家政府建立新型的关系;更直接地参与研究成果商业化活动;争取多样的资金来源;教学和研究方面更注意面向实际问题;大学自身的运营方面更强调创新。马志强(2007)将创业型大学定义为:汲取了企业文化的打破传统的自我依赖的大学。赵文华等(2011)认为创业型大学是一种新的大学理念与发展模式,它不等同于企业型大学,更不简单等同于开展创业教育的大学;它不是狭隘地仅仅进行研究商业化,更主要的是在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体现大学传统的教学与科研功能。邹晓东等(2011)认为在同样的“创业型大学”这一语汇中,事实上指称着两种不同的大学形态,第一种类型为伯顿·克拉克关注的旨在应对环境变化而实施变革的“革新式”大学,以英国的沃里克大学为典型;第二种类型为亨利·埃兹科维茨关注的以知识转移和学术创业为特征的“引领式”大学,以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为典型。
  二、创业型大学的特征
  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特征,国内学者大多是以伯顿·克拉克在考察欧洲五所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后所提出的五条途径为蓝本进行研究。当然,随着创业型大学研究的本土化呼声的高涨,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上了一个台阶。
  (一)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征
  邹晓东等(2011)认为创业型大学表现出以知识应用与服务经济发展的组织目标;多元组织与模糊边界的组织构成;创业活动与商务运营的组织运作方式;注重实效与倡导创业的组织文化等特征。张鹏等(2011)认为相较于传统类型的大学,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表现在:一方面,创业型大学组织结构的安排强调组织柔性的实现,具体体现为目标任务的需求导向以及面向任务的整合式的知识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创业型大学内部资源配置更加重视知识生产效率的提升。
  (二)创业型大学的科研活动特征
  伍醒(2011)认为创业型大学的科研活动在强调知识创新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知识的应用和转化。价值导向功利、学科界限模糊、突破单一的学科评价标准、科研资金渠道多元化是其与传统大学相异的特征。张鹏等(2011)认为创业型大学科研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者们的科研活动是受牵引的、有组织的,而不是纯粹自发的——牵引的力量来自于学校的战略意志。此外,冒澄等(2009)则认为一旦被冠以创业型大学的称呼,其间必然呈现出与其它类型大学不同的特性,如以研究型大学为基础;项目研究和跨学科组织的构建;技术转移中的制度保证;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多元化的资金获得;创业文化的形成等。
  三、我国发展创业型大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我国发展创业型大学的必要性
  刘元芳等(2007)认为创业型大学能快速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将高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彭绪娟等(2007)也分析了当前我国建设创业型大学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寻求新的大学发展模式的本质要求,也是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需要。苏益南等(2009)则从地方高校建设的角度,分析了在创业创新背景下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必要性,如可以有效缓解办学资金紧张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等。
  (二)我国发展创业型大学的可行性
  张锐等(2010)认为,伴随着我国构建创业型大学的理论发展日益成熟,创业主体人员素质及高校实力的提高和大学科技园区的发展初具规模,我国构建创业型大学的条件已初步形成。与此同时,他还分析了我国构建创业型大学的一系列限制性因素,如大学创业行为的追求方向和价值归宿不明;独立实体地位缺失;内部组织建构不合理,创业中介服务组织缺乏;大学决策体系封闭,创业活动开放性不足;科研经费投入与分配不合理,利用不规范等。李望平(2010)则从环境的多变性、动因的复杂性、历史的两面性、认知的有限性、过程的非平衡性、结果的不确定性等方面分析了构建创业型大学的风险。王坤等(2010)从大学性质与身份、政府的职能与政策供给、教师的认知及身份三个方面分析了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的障碍。
  四、我国发展创业型大学的实践路径
  国内学者通过分析借鉴国外创业型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发展创业型大学的政策建议与实施策略,主要包括大学内部系统的构建与外部保障机制的建立两方面。
  (一)大学内部系统的构建
  邹晓东等(2011)提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变的六条路径:在发展愿景上,逐步确立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将直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大学新的历史使命;在组织目标上,以创业型大学为目标导向,寻找大学发展新的突破口;在组织机构上,整合和成立各类联络组织和资源网络,充分开发大学师生和校友资源,挖掘大学及关联主体的创业潜力;在运行机制上,逐步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倡导创业的规章制度,将服务创业作为大学日常运行的重要内容;在资源配置上,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开发创业活动在资源获取和价值创造方面的巨大潜力;在组织文化上,有意营造富有生机活力的创业文化,以创业带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苏益南等(2009)则提出了我国地方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的路径选择:营造创业型大学的校园文化;深入挖掘服务地方的主题;进一步探索和深化校企合作;处理好创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间的关系。此外,张鹏等(2011)认为创业型大学学术运行机制的变革应当围绕学科、任务与平台三大核心要素展开,构建基于学科、面向任务、整合资源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朱永跃等(2010)则从教师引进、培养、绩效评价、学术环境和人事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服务创业型大学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创新的具体思路。
  (二)外部保障机制的建立
  赵文华等(2011)认为政府一方面要引导和鼓励一批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变革,包括政府要明确提出建设创业型大学的理念,强化高等教育界对创业型大学的正确理解;另一方面,应创建适于研究型大学创业的政策环境,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对重大科研项目从研究、开发到转移进行全程跟踪,尤其是关注技术转移环节,以此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陈静(2008)则认为政府应不断加大高校研发经费的投入,合理分配研发经费投入比例;完善技术转移的法律体系,建立鼓励技术转移的长效机制。
  此外,陈笃彬(2008)结合福州大学发展创业型大学的实践提出了推动三大功能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的结合;推进政策创新,营造创业型大学发展的政策环境;构建与创业型大学相适应的校内管理体制;培育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五方面的对策。
  五、结语
  通过上述的文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当前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关于创业型大学的实践与研究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在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实践方面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远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办学实践。因此,现有的研究大多是基于理论层面的探讨,或是基于西方成功经验的启示,抑或是基于政策层面的建议,基于我国创业型大学办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基于问题的对策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但是,随着福州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一批明确提出以发展创业型大学为目标的先导性大学的出现以及本土化研究的热潮越来越高,对我国发展创业型大学的经验模式以及对策的探讨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型党组织是新时期党对党建理论工作的新突破,研究生党员人数多、党建辐射面广,构建研究生学习型党组织对增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实效,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构建研究生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性及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研究生;学习型;党组织;探索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    一、学习型党组织理论的起源  学习
期刊
摘要:文化是催生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深厚土壤,承载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本文着重对大众文化的表象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对校园中的大众文化引导和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大众文化;校园文化;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1    一、大众文化产生及表现形式  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年来,大众
期刊
摘要:宪政的形式合理性要求立法程序符合逻辑的规则体系、宪法规则本身具有确定性和自足性、宪法形式上的至上性和宪法适用程序明确化等四个方面。形式合理性是宪政的必然要求,影响着实质合理性的结果,并强化宪法制度的正当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形式合理性;宪政;宪法  中图分类号:D911.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一、立宪程序符合严格的逻辑体系  具
期刊
摘要:新农村建设一直以来是我国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国家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很大实惠,但比起国家的投入力度,农村的进步还是较慢。据有关调查显示,主要原因在于没能用科学知识主导农村的发展,现如今,破在眉睫的问题是将教育引进农村,尤其是职业教育。我院领导高瞻远瞩,与政府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实施“政校合作、校企合一”模式,将职业教育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职业教育;政校合作;校
期刊
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十七大提出的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服务型政府是针对计划体制下的管制型政府和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重经济轻服务的政府管理在新行政环境下做出的调整,强调从群众需求出发,以公共服务职能为政府的核心职能。本文从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产品性质和社会需求角度,阐述我国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政府工作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中的政府角色一定要强化。  关键词: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公共卫生;政府
期刊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德育心理契约的调查,明确了大学生德育心理契约由帮助发展责任、教学支持责任、人际支持责任、人格支持责任四个维度构成。实践中,大学生德育心理契约四个维度中帮助发展责任、教学支持责任、人际支持责任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尝试通过转换教育思路,推行人本化教育;首堂课重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心理契约认知;重视理论性和实用性结合满足德育心理契约的合理期望;理性对待学生德育心理契约及时纠正其中
期刊
摘要:文章从学习型党组织内涵分析入手,对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结合学校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践,对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这是我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标志着
期刊
摘要:柏拉图的三篇著作《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集中介绍了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其中《理想国》以大胆,刺激,原创性而闻名遐迩,引导无数读者神思沉往。《法律篇》对于人性的估计为西方传统贡献了有价值的成分。同时,这三篇著作中前后所预留的巨大政治空间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因素致使柏拉图做出如此大的改变,本文将从理性和经验的视角来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柏拉图;理性;经验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集儒家孝道伦理之大成的《孝经》在汉代备受推崇,受到汉朝历代君王的空前重视,纷纷以《孝经》意旨为践行准则,垂先示范。继而《孝经》学逐渐兴盛,广泛流播,形成了制度化、法律化、社会化三大基本特色的孝道伦理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孝经》;汉代;伦理观;成型  中图分类号:B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    《孝经》以讲授先秦儒家孝道伦理为
期刊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和显著特征。本文从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为出发点,介绍了网络教学的特点,评价了各种主要网络教学模式,探讨了在高校中大力推进网络教学需要关注的问题,最后提出传统教学的优势向网络教学转化的必然性。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传统教育模式; 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