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_0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教育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混淆“幼小衔接”与“小学化”的概念,忽视幼小衔接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第二,幼小衔接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小学化。其原因主要是,对于政策的误解以及缺乏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幼儿园过分依据家长需求增设小学课程内容;幼儿教师对于小学教育的不熟悉,缺乏对课程实施的把控能力。提出正确解读政策要求,提高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认识;通过家长学习、家长培训等方式提升家长教育观念,减轻家长焦虑;以“幼小衔接”功能室打造园所特色课程提升“幼小衔接”的质量;加强对幼儿园教师与小学低年级教师的统一培训等策略,为解决幼儿园教育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幼小衔接;小学化;对策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随着学前教育的大力发展,社会、家庭和幼儿园教育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诉求越来越强。随之而来的是对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聚焦和探讨。2010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从防止“小学化”倾向和纠正“小学化”措施建设两方面着手消除幼儿园“小学化”现象。2011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明确要求禁止各级各类幼儿园以各种方式和理由开展“小学化”的教育。2016年新出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期望小学能够正确引导幼儿园教育,去除“小学化”的毒瘤。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幼儿园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从这一系列文件的发布,可以看出国家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的决心。因此,“去小学化”的观念也深入广大幼教者之心。然而,“去小学化”不等于不要进行“幼小衔接”。幼小衔接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幼儿园教育“幼小衔接”出现的问题
  (一)“幼小衔接”与“小学化”概念混淆不清
  很多人认为存在“小学化”倾向,不就正好是“幼小衔接”吗?其实不然,“小学化”与“幼小衔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小学化”是在实施幼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是指教师在观念上把幼儿当作小学生来看,在教育教学上采用小学式的教学方式或提前教授小学的内容等。如采用讲解法、说服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而非采用游戏式的方式;教学目标上注重知识技能的获得为主,内容上提前教授包含算术、识字、拼音等小学阶段要学习的内容,有些甚至会在课后以“小任务”“小练习”或“小作业”等形式让幼儿进行知识的巩固。而国家又出台一系列文件命令禁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很多幼儿园没有搞清楚“幼小衔接”与“小学化”的概念,为了不踩“小学化”的雷,就采取了不实施“幼小衔接”课程或不重视“幼小衔接”课程的误区。
  (二)“幼小衔接”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小学化”
  幼小衔接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幼儿教育者意识到幼小衔接对幼儿发展尤其是人小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其课程中设置了幼小衔接的课程,然而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课程内容或课程教学方式的小学化现象。误以为幼小衔接就是要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其目的在于知识技能的储备。因此,很多幼儿园在大班阶段幼儿的课程中加入了“幼小衔接”的内容,而实际是在进行小学知识技能的传授,无异于让幼儿提前进入小学课堂。幼儿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表现为过多采用讲授的方式。幼儿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生活的实际出发,注重课程内容的生活性,区别于小学系统性的学习內容。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幼儿的动手实践,注重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和直接感知进行学习。机械枯燥的学习方式将会让幼儿产生倦怠心理,从而抵触幼儿园的学习活动,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对其日后的发展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影响。
  二、幼儿园教育“幼小衔接”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对政策的误解和缺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以及学习方式的认识
  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关于消除“小学化”的政策文件,让许多幼儿教育者闻“小学化”色变,惟恐自己的幼儿园与之沾上任何关系。很多幼儿教育者不能确定“识字”到底是不是小学化,到底能不能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幼儿识字。识字是幼儿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求。然而,最开始幼儿的“识字”只是把字当作图来认识。因此,它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幼儿的学习方式是在游戏中学习,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识字”在幼儿阶段也是可以进行的。
  (二)幼儿园过分依据家长需求增设小学课程内容
  我国的幼儿教育不在义务教育的范畴之内,幼儿园的课程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大纲供幼儿园参考。幼儿园的课程呈现繁杂的现象,对课程的开设把握不准,很多时候根据家长的需求开设。现如今的家长普遍处于一种对孩子“幼小衔接”时期焦虑的现状。表现为:对孩子学习成效的焦虑,对孩子适应学校环境的焦虑以及习惯性比较产生的焦虑。这些焦虑表现让很多家长怀疑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以及游戏式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到了大班,家长们不断地向教师抱怨孩子不认识汉字,不会计算不会数数不认识拼音,有些甚至直接要求教师提前教授小学的知识。很多幼儿园顶不住家长的这些压力,就借“幼小衔接”的旗号,被迫开设小学的教学内容。
  (三)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加上对于小学教育的不熟悉,缺乏对课程实施的把控能力
  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表现为游戏化的活动设计能力较弱。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往往需要教师设计游戏化的情境,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这些情境和材料可以参考的资料不足,且非常零散,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思考、搜索和准备。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游戏化的教学更容易使其陷入困境。小学化的教学方式指的是主要采用讲解式,以教师的教为主,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交给幼儿知识和技能。这种方式中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其教学活动更容易被教师掌控,教学模式单一,可多次重复使用,且以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有更为丰富固定的资源。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教师更易走向“小学化”。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对于小学教育的不熟悉,不知道该教哪些不该教哪些,因此在实施课程时把握不准。   三、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对策
  (一)正确解读政策要求,提高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认识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正确解读幼儿教育政策是开展幼儿教育的基础。《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要求既是我们开展幼儿教育课程的大纲或依据。教育部提出的一系列去“小学化”的文件,都是在告诉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社会各界小学化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危害,避免我们走入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误区,不能盲目或简单的认为去“小学化”就是不要进行“幼小衔接”。正确认识到幼儿衔接对幼儿一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学习和加深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二)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减轻家长焦虑
  首先,由教育部门牵头组织社会力量举办相应的家长学校、家长讲座家或家长沙龙活动,让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感受到广大家长的集体关注的问题和焦虑所在,互相借鉴各自较好的调试方法。其次,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由专业的教师向家长及时讲述新的教育理念以及该阶段应注意孩子的哪些方面,并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最后,家长自己也应该主动调试自己,不要盲目的比较,要相信“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要相信孩子抱着静待花开的良好心态给与孩子成长的机会,等待孩子的成长。
  (三)以“幼小衔接”功能室打造园所特色课程提升“幼小衔接”的质量
  近几年幼儿园都在做自己的“园本课程”,都在打造自己的特色课程,然而很少有园所在特色课程的打造方面想到“幼小衔接”课程的问题。功能室具有场所独立、设备比较齐全、功能聚焦、使用灵活等特点,为幼儿衔接课程的学习提供类似小学课室的场所,能让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集中在一个时段进行连续的学习,让幼儿在场地、空间、时间上真正体验到小学学习的不同。只要教师在实施课程时把握内容的适宜性和教学方式的合适性,将能帮助幼儿很好的适应小学学习的氛围等。
  (四)加强对幼儿园教师与小学低年级教师的统一培训
  前几年由于我国幼儿教师的缺乏,国家采取小学教师“转岗”培训的方式培养了大量的幼儿教师。这一部分教师是从小学过来的,他们对于小学的教育内容非常熟悉,可以请这样一部分教师积极参与到幼小衔接的教研中来,请他们带动幼儿教师熟悉小学教育的内容,以免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课程时走入小学教育内容的范围。也可以采用国外的一些优秀的经验,如美國在幼小衔接问题上提出可以幼小师资合流,这样他们可以共同商讨幼小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当孩子进入到幼小衔接期时,共同为他们设计特别内容的衔接活动。可以带孩子到一年级观摩小学生活,提前体验小学生活,为升入小学做好准备。通过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一起培训,让他们在不同的阶段相互了解课程之间的编制、内容,做到课程理念上的连接为幼小衔接课程提供依据和参考。
  最后,幼小衔接的目的是为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为进入小学做准备。然而这种准备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小学学习内容上的衔接,更多的是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衔接。它也并非简单的形式上的衔接,也并不是人小学前半年的短暂时间上的衔接,也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衔接,而是整个幼儿阶段都应该在为小学做准备,为其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是小学与幼儿园共同的衔接。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升华,体育生高考越来越受到关注。体育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高考时需要进行多项有关体育项目有关的考试,而原地侧向推铅球就是其中一项必考项目。原地侧向推铅球需要学生强大的身体素质,是体育生高考中的重点、难点。原地侧向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是项目中最重要的阶段,如何在高考前进行有效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本着加强体育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针对原地侧向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的有效
【时事背景】   据报道,5月29日,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诺里尔斯克市一家热电厂发生柴油泄漏事故,约2.1万吨柴油泄漏,给当地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监督局称,6000吨柴油渗入地下,另有1.5万吨流入水中。柴油流入安巴纳亚河和达尔迪坎河及其几乎所有支流。这起柴油泄漏事故导致当地河流污染超标数万倍。   泄漏的柴油一直流至距事故现场7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以外的地方
班级是学生的“家”,也是班主任的“家”,要想把这个家做到有条不紊,关键在于班主任。因此,笔者认为,班主任的工作是十分艰巨的,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关系到每个家庭的欢乐和忧伤,班主任的工作是那么重要,那就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去引导、启迪、开拓他们,使他们能在班集体里健康成长,那就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一、培养良好的学风  培养良好的学风,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培养热
摘 要: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大部分的老师会仍旧沿用固化的语文教学方式,将其重心一味地放置到学生的语文成绩上,忽视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各项教学训练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活动开展较少。虽然,学校每周都会开展阅读课程,让学生的阅读时间足够的充裕,但是其整体阅读教学会呈现出一种形式化的特征,导致学生无法积极自主地投入到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之中,甚至还会逐渐消减阅读的兴趣以及热情。对此,本文主要就群
三国时期的丁奉原本是东吴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将,读书也不多,却被史学家评为“计略过人,能断大事”。这源于他率兵与魏国交战中临时兴起的一场“行为秀”。  公元252年,孙权去世,其子即位。得知消息的魏国闻风而动,想趁此机会消灭东吴,于是派遣两名大将带领军队攻打东吴。此时东吴也整顿军队,迅速派丁奉等人迎战。丁奉为了占据有利的战斗地势,离开大军独自带领3000名精兵前行。经过两天两夜疾行后,丁奉大军终于赶在
【摘要】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开展线上直播网络教学,但网课中出现了学生出勤率不高、在线上课时间短、挂机后学生离开不听课或线上上课兴趣低的教学新情况。笔者结合初中英语语言学习特征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经过慎重删选,在英语网课前或网课中选择性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各类媒体英语视频,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从而达到为英语网课保鲜和提高英语网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直播教学;英
本报综合报道在2017年新春佳节前,汕头市教育局胡冬局长再次带领党员干部到潮南区陇田镇北洋村看望慰问困难农民,送去新春祝福,并开展扶贫调研工作。自2017年元旦以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市教育局班子成员和直属学校先后两次赴北洋村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1月25日上午,胡冬局长来到陇田镇北洋村黄飞鹏等贫困户家中慰问,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大米、食用油等过节慰问品,给他们提前拜年,并亲切地询问他
学生热爱学校吗?热爱班级吗?热爱学习吗?如果他们暂时不爱,可以向梅奥教授学习,改变一下组织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感到他们正在参与一项有意义的实验或竞赛。荣誉感会使人不知不觉地捍卫这个集体,捍卫他们的学习。  美国西部电器公司委托著名的梅奥教授,希望他能使属下的一家工厂里的女工提高生产效率。根据这些工人从事非常单调的电磁铁绕线圈的工作,梅奥提出下午让工人们有10分钟喝咖啡的休息时间,结果产量立刻增长。这
【摘要】一个班级能否正常发展,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离不开班级班规的制定并落实。班级是教育工作的基本阵地,是学生自我教育和成长的摇篮。它有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责任,也有背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特别是寄宿生的管理,这个目的能否实现,能否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得到全面发展,班级管理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对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寄宿生的管理工作作系列探讨。  【关键词】寄宿生;班级;管理  从教以来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教师责无旁贷。本文从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和创造良好阅读环境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阅读方法;兴趣  阅读是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课外阅读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身心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怎样教》一书中讲到:“学习兴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