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能形成三阶段动作表象与教法策略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men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动技能是指人体运动中有效完成动作的能力,学生初学动作到完全掌握技术动作都要经过泛化、分化、运用自如三个阶段,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为例,抓住运动技能教法的核心就可以使学生更加迅捷准确的掌握动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动作要领;排球垫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9-0039-02
  体育教学是学生通过练习发展体能和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运动技能教学是体育教师根据课程学习目标,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合理实施教学过程,以期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动作,达成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不同项目运动技术的学习和运用,逐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教师应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快捷准确地掌握动作。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是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主要教材,下文叙述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动作运动技能形成三个阶段的教法选择与教学策略。
  一、泛化阶段的动作表象与教学策略
  泛化阶段是初步接触与学习动作阶段,是由未知到感知的学习阶段。动作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垫球紧张而不协调,并伴随着一些多余动作,在这个阶段要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重复次数,以体会上肢的用力及肢体感觉,对技术的细节可暂不提要求。
  1.动作表象:泛化阶段是学生从教师的讲解和动作示范中获得初步的垫球动作感知,在练习该动作初期会呈现出肢体动作僵硬,不协调和不连贯,垫球手臂用力控制不好,个别学生还会出现一些错误动作,如手臂垫球时弯曲、垫球时球与手臂接触的部位不正确等。
  2.问题根源: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完成垫球动作的用力过程和顺序尚未清晰,肢体不能合理有序的依次完成动作,当球过来时,身体对垫球的用力大小、击球部位、垫球方向把握不准而导致,外部表象为动作僵硬和不连贯等。
  3.教学策略:
  (1)首先教师要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和正确示范,让学生建立准确的动作概念,教师对动作要领的表述要突出主要部分,不应过多过全。教师的技术动作示范应具有直观的特点,因而动作示范要完整,让学生能够观察到垫球时的手臂击球动作,教师重心移动的方向,必要时让学生能够观察到教师侧面或正面示范。
  (2)让学生建立浅表的动作过程和用力顺序,初期学习技术动作时由于学生对动作的肌体用力过程和控制有差异,因而不必强调完成动作的精准度,能够做出垫球时的正确手型和垫球动作即可。
  (3)降低练习难度,初期学习垫球技术动作相对略难,因而教师在教授该技术动作时可以将完整的动作分解,如准备姿势、手型练习、垫固定球等,最后再进行完整的垫球练习。
  4.教法选择
  (1)降低练习难度,准备姿势与垫球的手型练习,先让学生学会垫球的手型,在老师的引领下完成徒手练习。
  (2)进行两人一组的垫击固定球练习,此时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两臂夹紧伸直,手腕下压,击球的部位在手腕上方约10厘米处。
  (3)练习向上自垫球,要求击球时手臂与地面平行,球上升的高度大约1米,重点体会手臂与球接触的部位和用力大小。
  (4)两人一组的一人抛球另一人垫球练习。
  二、分化阶段动作表象与教学策略
  进入到分化阶段,学生已经对排球垫球的部位和用力有所体会,练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连贯地完成整个动作技术,但不熟练,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教学是要消除紧张和错误动作,加深理解动作结构的内在联系,着重提高动作的质量和垫球的细节,该阶段练习形式可以多样化,教学重点以学生自主性练习为主,并辅以教师对学生的个别错误动作单独指导。
  1.动作表象
  进入分化阶段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排球的垫球动作,在进行垫球时会略显僵硬,在来球不到位的情况下能做出先移动取位然后完成垫球的技术动作,基本上能够做出垫球时两臂夹紧和伸直的技术要求。但是对用力的大小,垫球飞行的高度和方向控制还不是很好,有时垫出的球在空中会有明显的旋转。
  2.问题根源
  该阶段学生的垫球动作有了初步定型,但尚不能够准确精细地控制手臂垫球时的用力,垫出的球飞行方向控制也不是很好,当来球质量不高或距离身体有一定距离时,不能用自身的技术调控回球质量,将球垫至预定的落点。
  3.教学策略
  (1)该阶段的教学应当以学生两人一组的对垫练习为主,间距约3米,并辅以教师的讲解和纠正辅导,请垫球动作较好和存在错误动作的学生进行示范剖析,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
  (2)在教学中可以进行一些提高垫球质量的比赛形式练习,以及多种游戏性垫球练习,以提高学生练习时的认真程度和练习兴趣。
  (3)安排一些移动后的垫球练习,让学生移动后完成的垫球,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和垫球技术。
  4.教法选择
  (1)一人一球的连续对墙垫球练习,重点体会垫球时的插、夹、提、蹬、跟、送的协调用力,身体主动迎击球。
  (2)两人一组,间距约3米的连续垫球。
  (3)两人一组的连续垫球次数比多练习,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
  (4)两人一组隔球网垫球或通过一定高度彩旗的垫球练习。
  三、运用自如阶段动作表象与教学策略
  经过前期的学习,进入运用自如阶段内抑制相对成型,因而能准确、熟练地完成垫球动作,随着动作细节的不断改进,熟练程度也会不断地发展和提高,并能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完成垫球动作。
  1.动作表象
  當垫球技术进入到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时,学生的垫球技术已经掌握得较好了,学生已经能够较自信和熟练准确地将球垫到预定区域附近,垫球动作协调自然,垫出的球也会比较平稳,一些过来不到位的球也能通过移动和取位完成垫球,这个阶段不需要有过多的垫球指导性练习,可提高练习难度的垫球,增加一些趣味性和比赛形式的练习。
  2.教学策略
  (1)可以将排球垫球技术动作和其他技术动作结合起来,如多人移动垫球,发球和垫球相结合的练习,简化规则下的教学比赛等。
  (2)提高练习难度的垫球,如对墙上规定区域的连续垫球,三人一组三角形垫球,接发球至指定区域等。
  3.教法选择
  (1)两人一组间距约4米的横向移动垫球。
  (2)多人8字或环形移动交替垫球。
  (3)三人一组间距约4米的三角形垫球。
  (4)发球和接发球相结合的组合练习。
  (5)简单规则下的教学比赛和连续垫球次数比多等游戏形式的练习。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以四节研讨课的教案文本和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运动负荷、体能练习方法与手段5个维度,对四节研讨课进行解构与评析,以期能够为一线的体育教师们带来借鉴与思考。据此,通过分析与评价得出如下5点结论:(1)教学内容的选择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2)教学过程重视创造复杂的学习和活动情境、学练结构化知识与技能;(3)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教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课堂生成包括“意料生成”和“意外生成”,两者彼此交叉呈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在借助精简的预设、开放的空间,催生“意料生成”之中,依赖灵活的教学机智,邂逅“意外生成”,才能共同演绎丰富精彩的课堂教学。  当课堂教学出现“意外”时,教师是马上制止、扼杀其于摇篮之中,还是任其发展、“脚踩话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设计意图]  本课为“单元整组教学”的起始课,预设用2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作一通览,并对接下来的分课学习做一规划。“单元整体导读”从教材的单元导语引出阅读外国文学的意义和要求,全面感知单元学习内容,交流快速浏览四篇课文的感受,从而确定学生的阅读起点,增强学生后续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提高整体把握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 交流阅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产生学
在全国第七次阅读研讨大会上,崔峦老师提出:“语文教学必须实现华丽的转身,向内容分析说再见!”这句朴素的口号,一直在我们的脑海里回旋。有教师认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习一篇课文,从学习字词开始,再到整体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抓住关键语句感悟课文内容,这一模式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逐步深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也有教师认为:“课文由语言文字组合而成,读懂内容只是第一步,还要读懂其是
一、我看到的教学    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数”(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这一内容时,将书本中的“套圈”活动改为“踢毽”活动。  师:平时的课间大活动我们常开展哪些活动?  生:跳绳、踢毽、拍球……  师:今天我们分男、女队进行一次踢毽子比赛,好吗?  (学生情绪高涨)  师:下面我们请出4位男生、4位女生举行一分钟踢毽比赛,并请8位学生分别为参赛选手计数。  (学生汇报计数情况,女生:27
关键词:注意力;游戏法;小学低段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8-00-02  一、导入式游戏:引入课堂教学  (一)趣味性与实效性  准备活动游戏要有趣味、实效性,随机选取喊数抱团、赶小猪、石头剪刀布游戏,观察如表1。从表中看出,赶小猪、输赢翻标志垫属于导入式游戏,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练习欲望,渗透的教学重点,如赶球摸“猪屁股”,
摘 要:本文从展示拳术价值、建立动作感知、运用实践原理、创设学习情境、体现技术美感等角度入手,阐述提高武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武术;少年拳;动作涵义;学习情境;技术美感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4-0064-02  本文从少年拳的展示拳术价值、建立动作感知、运用实践原理、创设学习情境、体现技术美感等方面谈延续学生学习少年拳的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0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词语、诵读品味、表达运用等方式感受丹顶鹤的颜色美、形体美、姿态美。  3.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预设]  一、复习导人,美读人境  1.这一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丹顶鹤多美呀,再美美地读一读1  2.上一课,我们学写了生字。请看
教学“游戏公平”,一般教学流程是先让学生列举游戏公平的规则,再用试验的方法来验证抛硬币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等可能性。这样的教,学生不仅产生不了学习的愿望,而且往往因正面朝上占实验总数的数据(频率)与概率的不一致会带来困惑,令学生由清楚变成了糊涂。特级教师华应龙在教学“游戏公平” 时,先提出问题:“用抛瓶盖的方法做决定公平吗?”再通过实验作出推断和分析不公平的原因所在,进而激发学生寻找公平的策略,让
摘 要:本文通过如何借助手机微信平台来评价体育课外作业,营造课外体育锻炼氛围,以及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和利用微信有效监督学生课外作业实施等情况提出几点思考,旨在充分发挥微信强大的交流功能,解决体育教学与锻炼中的不足与实际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微信;评价;体育;课外作业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2-0013-02  一、借助微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