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民族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设愈加重要。以单一经济资助为主的贫困生资助体系难以适应贫困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针对高校贫困生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深入把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以资助体系为依托,积极开展物质激励,情感交流,心理支持,激发贫困学生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资助制度的育人导向功能,完善对贫困资助体系的多渠道构建,以期实现高等教育“育人”和“济困”的双重功能。
关键词:民族高校贫困生;多维度资助模式;经济资助;心理资助;能力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308-02
一、民族高校贫困资助体系建立的意义
(一)对于社会的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科学技术产生的源泉。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早在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已经察觉出教育具有经济价值。他指出,学习是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赚取利润。许多贫困生自身有着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的态度、严谨踏实的学风,这些成才的“内因”和民族高效资助体系和激励机制的外在推动力有机结合,便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渠道。
(二)对于民族高校的意义
民族高校建立健全贫困生资助模式是民族高校实现为少数民族提供教育优惠政策,向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输入和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民族高校办学宗旨的有效体现。从民族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善现有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同时,发挥高校学生资助机构的引导作用,强化正面导向和示范作用,可以引导贫困生建立良好的心态,带动更多贫困生自强不息、拼搏向上。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重点教育和引导,可以发挥民族高校的优越性,有利于民族高校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从而推动民族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三)对于高校贫困生个人的意义
知识就是力量,接受高等教育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最佳选择。特别是对于贫困生来说,更是改变自己前途和命运的一次转机。民族高校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可以使贫困生们享受着与普通学生一样的受教育机会,顺利完成学业,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在另一方面,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不仅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保障,还为提高他们自信心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同时可以使贫困生们以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方式实现个人价值。
二、完善民族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一)民族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问题
1.贫困生数量大,涉及问题相对复杂
民族高校大学生多数来自“老、少、边、穷”的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民族发展历史、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基础教育薄弱等多方面原因,贫困生覆盖面大、贫困程度较为严重。与此同时,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族性、宗教性、地域性以及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导致了种种与贫困相关的问题也愈加严重和复杂。
2.贫困生认定出现偏差
目前在我国高校,对于“贫困生”的定义尚不明确。一般情况下,有一张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的盖章的贫困证明,基本会被定义为“贫困生”。一些来自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地形闭塞、交通不畅、信息不流通、政策不到位等原因却没有拿到当地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的贫困证明,导致了初入校门无法确立“贫困生”的身份,进而无法得到高校的各项补助。同时,贫困生与特困生的界线模糊。这导致了无法给予家庭经济状况难以达到温饱的学生特殊的照顾。
同时,民族高校中对于贫困生的界定与少数民族生源地有差异。民族高校对于贫困生的初审标准大都是需要县级及以上贫困证明,之后进一步审查。而在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少数民族聚居的生源地认定标准是乡级贫困证明。这种差异性导致了一部分家庭经济水平低的少数民族学生入校后不能确定贫困生身份,从而不能得到民族高校在助学金、助学贷款以及勤工助学岗位的资助。
3.贫困生资助信息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在我国民族高校,刚踏入校门的少数民族贫困生往往会特别担心自己的学费、生活费等经济方面问题。只有很少部分贫困生对民族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非常了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数来自西部山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贫困生由于地形闭塞、经济落后等原因导致了信息不畅通,不了解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政策。同时,民族高校对于贫困生政策宣传力度不大,宣传平台单一,导致贫困生对资助政策不能全面了解。
(二)民族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分析
1.民族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较大
由于高校过于重视物质上的资助,而忽略精神上的帮扶,很多贫困生只期望获得更多的经济补助,致使他们由于自我主体认知上的模糊,从而认识不到自己在人际交往、心理素质、人格完善和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缺失,这就不利于形成明确的人生目标,而直接影响其未来脱贫解困的能力培养和自身的全面发展。这些压力导致了多数高校贫困生对自身前途的迷茫。与此同时,由于经济背景上的弱势会使贫困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与家境较好的同学相比,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以大连民族学院为例,对贫困生的调查中,63.8%的贫困生觉得最大的压力来自心理上,其余来自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也占有一定比例。
2.民族高校贫困生进取心强,但交际能力较弱
民族高校贫困生多数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想要“跳出农门,迁居城市”只有通过上大学才能实现。所以,他们更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学习上积极进取,希望通过自己满意的成绩,拿到奖学金回报父母实现自身价值。同时由于家庭经济水平低,导致了从小不能接受多元化的教育。他们认为,老老实实读书就是好学生,学习之外的其他兴趣爱好都是别人的事情。他们多数在心理上较为孤僻,性格上较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更不善于表现自己。在对大连民族学院贫困生的调查中,贫困生大多学习成绩优秀,在贫困生中获得过奖学金的人数非常多。他们中的大多数对未来的规划都很明确。但在参与社团组织、与人交往方面相对较弱。 3.民族高校贫困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相对较弱
民族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偏远山区。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水平较低,这些学生在与人相处、社会实践、特长等方面的能力薄弱。由于家庭、社会关系的劣势和自己在形象、能力、言谈等方面的缺陷,使他们在就业择业等未来发展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无形中增加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进入大学之后,与周边的同学在能力方面有了明显的偏差。而当前的贫困生资助模式过多重视物质上的帮扶,忽视对贫困生心理上的重视。在这种被动式的助困体系中,贫困生失去了能动性的地位和对所处环境的积极主动应对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表现出组织协调、人际交往、主动创新等方面能力的不足及在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弱势,这必将影响其今后的发展。
三、民族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多维度构建和完善
(一)资助制度的科学化建设
民族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的科学化建设需要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并行。多数贫困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优异成绩来改善生活状况,这需要对传统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的激励方式加以创新。应加大“奖”的比例,“论功行赏”。增加贫困生中奖学金获得者奖学金的发放金额,增加贫困生在各类竞赛中的奖金金额。民族高校同时还应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奖励额度,创新激励机制,以弥补他们因贫困而带来的各方面能力的欠缺,实行以“奖励”和“助学”相结合的贫困资助体系。
(二)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相结合
民族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设不应只注重物质保障,应从物质、精神两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班导师—辅导员—同学”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的帮扶。首先,民族高校思政辅导员应多与贫困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贫困原因等,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情感沟通,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在经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困难,以减轻他们的压力。第二,班导师应加强对贫困生专业知识的教导,帮助贫困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高校贫困生属于高校内部的弱势群体,许多贫困生因经济困难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学业上也处于迷茫状态。第三,加强同学间的关怀和帮助,发挥每一个普通学生的作用。对贫困生在学习、生活中给予温暖,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渡过难关。
(三)对贫困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民族高校还应该在贫困生综合能力方面进行帮扶。比如为其提高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汉语、英语、计算机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帮助贫困生逐步融入现代科技和信息社会。民族高校更应该做到的是,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来自新疆、西藏等偏远民族地区的汉语水平,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真正融入到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家庭中。这样不仅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更为他们以后的就业提供扎实稳定的功底。
四、结束语
针对当前民族高校资助模式的不完善和民族高校贫困生的特点,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分析探讨当前民族高校的贫困资助机制,提出多维度的模式构建。从民族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善现有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同时,发挥高校学生资助机构的引导作用,强化正面导向和示范作用,可以引导贫困生建立良好的心态,带动更多贫困生自强不息、拼搏向上。完善民族高校贫困生多维度资助模式,对于解决民族高校贫困生自身的发展、主观能动性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正向性和引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淑丽.罗洪铁.思想教育机制及相关概念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2).
[2]佘双好.从说教育到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
[3]尚素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思考[J].科技信息,2010,(10).
[4]陈莹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3).
关键词:民族高校贫困生;多维度资助模式;经济资助;心理资助;能力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308-02
一、民族高校贫困资助体系建立的意义
(一)对于社会的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科学技术产生的源泉。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早在18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已经察觉出教育具有经济价值。他指出,学习是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赚取利润。许多贫困生自身有着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的态度、严谨踏实的学风,这些成才的“内因”和民族高效资助体系和激励机制的外在推动力有机结合,便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渠道。
(二)对于民族高校的意义
民族高校建立健全贫困生资助模式是民族高校实现为少数民族提供教育优惠政策,向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输入和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民族高校办学宗旨的有效体现。从民族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善现有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同时,发挥高校学生资助机构的引导作用,强化正面导向和示范作用,可以引导贫困生建立良好的心态,带动更多贫困生自强不息、拼搏向上。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重点教育和引导,可以发挥民族高校的优越性,有利于民族高校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从而推动民族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三)对于高校贫困生个人的意义
知识就是力量,接受高等教育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最佳选择。特别是对于贫困生来说,更是改变自己前途和命运的一次转机。民族高校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可以使贫困生们享受着与普通学生一样的受教育机会,顺利完成学业,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在另一方面,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不仅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保障,还为提高他们自信心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同时可以使贫困生们以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方式实现个人价值。
二、完善民族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一)民族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问题
1.贫困生数量大,涉及问题相对复杂
民族高校大学生多数来自“老、少、边、穷”的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民族发展历史、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基础教育薄弱等多方面原因,贫困生覆盖面大、贫困程度较为严重。与此同时,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族性、宗教性、地域性以及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导致了种种与贫困相关的问题也愈加严重和复杂。
2.贫困生认定出现偏差
目前在我国高校,对于“贫困生”的定义尚不明确。一般情况下,有一张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的盖章的贫困证明,基本会被定义为“贫困生”。一些来自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地形闭塞、交通不畅、信息不流通、政策不到位等原因却没有拿到当地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的贫困证明,导致了初入校门无法确立“贫困生”的身份,进而无法得到高校的各项补助。同时,贫困生与特困生的界线模糊。这导致了无法给予家庭经济状况难以达到温饱的学生特殊的照顾。
同时,民族高校中对于贫困生的界定与少数民族生源地有差异。民族高校对于贫困生的初审标准大都是需要县级及以上贫困证明,之后进一步审查。而在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少数民族聚居的生源地认定标准是乡级贫困证明。这种差异性导致了一部分家庭经济水平低的少数民族学生入校后不能确定贫困生身份,从而不能得到民族高校在助学金、助学贷款以及勤工助学岗位的资助。
3.贫困生资助信息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在我国民族高校,刚踏入校门的少数民族贫困生往往会特别担心自己的学费、生活费等经济方面问题。只有很少部分贫困生对民族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非常了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数来自西部山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贫困生由于地形闭塞、经济落后等原因导致了信息不畅通,不了解高校的贫困生资助政策。同时,民族高校对于贫困生政策宣传力度不大,宣传平台单一,导致贫困生对资助政策不能全面了解。
(二)民族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分析
1.民族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较大
由于高校过于重视物质上的资助,而忽略精神上的帮扶,很多贫困生只期望获得更多的经济补助,致使他们由于自我主体认知上的模糊,从而认识不到自己在人际交往、心理素质、人格完善和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缺失,这就不利于形成明确的人生目标,而直接影响其未来脱贫解困的能力培养和自身的全面发展。这些压力导致了多数高校贫困生对自身前途的迷茫。与此同时,由于经济背景上的弱势会使贫困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与家境较好的同学相比,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以大连民族学院为例,对贫困生的调查中,63.8%的贫困生觉得最大的压力来自心理上,其余来自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也占有一定比例。
2.民族高校贫困生进取心强,但交际能力较弱
民族高校贫困生多数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想要“跳出农门,迁居城市”只有通过上大学才能实现。所以,他们更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学习上积极进取,希望通过自己满意的成绩,拿到奖学金回报父母实现自身价值。同时由于家庭经济水平低,导致了从小不能接受多元化的教育。他们认为,老老实实读书就是好学生,学习之外的其他兴趣爱好都是别人的事情。他们多数在心理上较为孤僻,性格上较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更不善于表现自己。在对大连民族学院贫困生的调查中,贫困生大多学习成绩优秀,在贫困生中获得过奖学金的人数非常多。他们中的大多数对未来的规划都很明确。但在参与社团组织、与人交往方面相对较弱。 3.民族高校贫困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相对较弱
民族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偏远山区。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水平较低,这些学生在与人相处、社会实践、特长等方面的能力薄弱。由于家庭、社会关系的劣势和自己在形象、能力、言谈等方面的缺陷,使他们在就业择业等未来发展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无形中增加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进入大学之后,与周边的同学在能力方面有了明显的偏差。而当前的贫困生资助模式过多重视物质上的帮扶,忽视对贫困生心理上的重视。在这种被动式的助困体系中,贫困生失去了能动性的地位和对所处环境的积极主动应对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表现出组织协调、人际交往、主动创新等方面能力的不足及在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弱势,这必将影响其今后的发展。
三、民族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多维度构建和完善
(一)资助制度的科学化建设
民族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的科学化建设需要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并行。多数贫困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优异成绩来改善生活状况,这需要对传统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的激励方式加以创新。应加大“奖”的比例,“论功行赏”。增加贫困生中奖学金获得者奖学金的发放金额,增加贫困生在各类竞赛中的奖金金额。民族高校同时还应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奖励额度,创新激励机制,以弥补他们因贫困而带来的各方面能力的欠缺,实行以“奖励”和“助学”相结合的贫困资助体系。
(二)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相结合
民族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设不应只注重物质保障,应从物质、精神两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班导师—辅导员—同学”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的帮扶。首先,民族高校思政辅导员应多与贫困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贫困原因等,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情感沟通,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在经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困难,以减轻他们的压力。第二,班导师应加强对贫困生专业知识的教导,帮助贫困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高校贫困生属于高校内部的弱势群体,许多贫困生因经济困难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学业上也处于迷茫状态。第三,加强同学间的关怀和帮助,发挥每一个普通学生的作用。对贫困生在学习、生活中给予温暖,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渡过难关。
(三)对贫困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民族高校还应该在贫困生综合能力方面进行帮扶。比如为其提高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汉语、英语、计算机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帮助贫困生逐步融入现代科技和信息社会。民族高校更应该做到的是,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来自新疆、西藏等偏远民族地区的汉语水平,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真正融入到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家庭中。这样不仅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更为他们以后的就业提供扎实稳定的功底。
四、结束语
针对当前民族高校资助模式的不完善和民族高校贫困生的特点,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分析探讨当前民族高校的贫困资助机制,提出多维度的模式构建。从民族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善现有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同时,发挥高校学生资助机构的引导作用,强化正面导向和示范作用,可以引导贫困生建立良好的心态,带动更多贫困生自强不息、拼搏向上。完善民族高校贫困生多维度资助模式,对于解决民族高校贫困生自身的发展、主观能动性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正向性和引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淑丽.罗洪铁.思想教育机制及相关概念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2).
[2]佘双好.从说教育到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
[3]尚素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思考[J].科技信息,2010,(10).
[4]陈莹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