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天生的“老大娘”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曾看过北影的名片《小兵张嘎》或《红旗谱》,其中的嘎子奶奶或严大娘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这两个角色的饰演者都是李健.那以后的几十年里,李健在广大观众心目中就成了善良纯朴的农村老大娘的化身.rn其实李健是个正儿八经的“老北京”,并没在农村生活过.她在弟兄姐妹七人中排行老二,上边是个天生丽质而且聪颖过人的姐姐,在她出世前就先声夺人,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下边则是父母共同期待了多年的弟弟,又在她没来得及博得父母更多关注之际,异军突起夺尽了风头.这已经决定了夹在两强当中的李健难有出头之日,岂料另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又接踵而来,一步一步越发加深了她的竞争劣势.幸而由于父母遗传的善良天性,这劣势丝毫没衍化成为妒忌,反倒自幼养成了李健宽容忍让、温柔贤淑的“大娘”性格,从而造就了一位天生的“大娘”演员.
其他文献
1957年1月20日是个星期天,早上,天还漆黑着,宣化铁路地区各站的许多休班青年,就都匆匆地跑到车站上去了.大家就要由团总支率领着去过一个振奋人心的团日——到怀来县二堡子乡南山堡村去访问那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为实现幸福美好的今天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生命的英雄烈士董存瑞的家乡.
期刊
2016年,我曾经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拍过一件文物,是金章绘画的一柄团扇,内容为花卉题材:翠绿的水仙当中,绽放着几朵粉的、紫的、黄的花瓣,宛如妩媚生姿的海草,在波浪中摇曳,很见艺术功底.旁边有两行金章的手书:“恒卿大姊雅正,丁巳秋日作于京师.”团扇背面亦题有两首诗,其一为“猎猎风旗出水隈,沙鸥静夜亦惊猜.老渔占惯闲风月,可要防江戍卒来”.其二为“冬后幽园见海棠,折来还带一螳螂.不辞充作钗头玩,更有何人爱晚妆”.诗后有注:“《螺洲杂诗》之二,恒妹属录,懋鼎作于辛酉.”
期刊
进入冬天,北京人的屋里该取暖了.笔者年逾七旬,小时候家里取暖靠的是烧煤球儿的炉子.煤球儿是怎么制造出来的?是“摇”的.估计如今60岁左右的北京人,见过摇煤球儿的不多.北京人有一种吃食,叫“摇尜尜儿”,玉米面加上白面,和水,蹾成方体、切成小方块,放进簸箕里摇成球儿,下锅煮熟吃.对了,摇煤球儿跟摇尜尜儿,倒是有相似之处.
期刊
当我们今天再次谈起大运河,白浮泉已然不再陌生.作为大运河源头,白浮泉在整个大运河文化带上占有重要位置.若说二者原本就浑然一体,倒也成立.rn白浮泉,属温榆河水系.发端于昌平军都山麓的东沙河,从白浮山而过,裹挟着白浮泉一路向南,汇入温榆河,环抱着北京城缓缓奔向大运河.一条原本普通的泉水,为何会成为大运河源头?命运的改变,则要从“改道逆流”谈起.
期刊
600年前的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朱棣正式迁都北京.迁都前,朝廷对北京地区展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宫殿、坛庙、城垣、城楼、陵寝等,工程种类繁多,规模浩大,对木材、石料和砖瓦等建材的需求大增.如何快速把这些建筑材料远距离运送到北京?靠着勤劳和智慧,古人也用上了“特快专递”.
期刊
说到京城的美食小吃,老北京人能说出一大串儿,特别是让人们念念不忘的火烧.rn京杭大运河开通后,通州成为大运河的北起点.金、元、明、清在北京建都以来,随着民族之间的交往,带来了汉、回、蒙、满的各族风味美食小吃的荟萃交流.三次大移民,也使得南北美食小吃品种繁杂、风味多样,满足了不同食客的需求.这些美食小吃也不断在京城扎根落脚.
期刊
说起爆羊肉与烧茄子,用现在的眼光看,它只是两道普通的菜肴,但对我来说,它是我心中最棒的美食,充满了醇香的思念之情.rn我在老北京一条普通的小胡同的大杂院里出生、长大.在我儿时,经济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比较贫乏,粮食凭票供应,每个人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定量,每月的食用油是每人半斤,仅有的一点副食品不是写本儿(副食本)就是凭票.所以那时的人普通肚子里没油水,说白了就是一个字:馋.
期刊
这些日子,天儿眼瞅着越来越冷,就算正式入冬了,山里红最应季.山里红好吃,就是生的吃多了容易倒牙,胃里抽筋,还爱往上反酸水.八九十年代那会儿,老北京人吃山里红都是弄俩钢种盆往院里一搁,一个盆是空的,一个盆里岗尖儿、岗尖儿,装的全是刚从自由市场买回来的山里红.家里勤快的女人,多数都是奶奶、姥姥、老妈、媳妇什么的,搬个小板凳往那儿一坐.右手拿着水果刀,左手捏起一个山里红,一切两半,里头的籽挖出去不要,然后“啪嗒”一声,再把剩下的果肉往空的大盆里一扔.
期刊
北京有一道独特的小吃,说它奇:颜色灰绿,不透明,偏黏稠,闻上去还有点酸甚至是臭,有的人接受不了这个味儿,闻到就要掩鼻躲避,可这正是有些人的美味,有些人的琼浆玉液,是什么呢?正是——豆汁儿.rn别小瞧这一碗灰不拉唧的豆汁儿,它可是历史悠久.相传早在辽、宋时期,豆汁儿就是民间大众化食品,而且,爱好者向来不分贫富,有穿着体面的达官贵人,也有市井中的布衣平民.还有说法是清朝乾隆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753年前后,豆汁儿传入了宫中,后来清朝御膳房里都经常做豆汁儿,宫中的妃子皇子等人酒肉之余,也常喝豆汁儿以解油腻.
期刊
何为读书人?rn《范进中举》原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情节,讲述寒门书生范进科考多年,屡试不第,日子过得穷困潦倒,直到四十几岁依然不顾老母重病缠身,不理贤妻苦苦哀求,不管岳父恶言训斥,顶着乡人的奚落讥讽,抱着身无分文沿路乞讨的决心再次赶考,终于高中举人,却喜极而疯的故事,借此讽刺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畸形的仕途心态和扭曲的社会风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