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所指导的排水管网课程设计的具体实践,分析目前工程类专业课程设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就提高课程设计质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包括提高选题质量、重视设计过程、加强与工程的联系等措施。
[关键词]课程设计;工程类;质量提高
1 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高校工程类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丰富的工程经验、能够承担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级技术人员。
工程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到设计或者施工单位工作,这就对学生实际设计经验和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课程设计对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具有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设计的过程是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是在实际操练中综合的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形式。
2 目前工程类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程实际中的重要手段,笔者在指导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以及对其他高校工程类专业课程设计的了解中,发现目前课程设计存在一些问题。
2.1 要求普遍较低。为圆满完成任务,指导教师通常采用较简单的题目,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低,如进行排水管网设计时,通常很少同时进行雨水和污水两套管道系统的设计,也不考虑实际道路下其他管线的现有情况,这样学生就不需要考虑道路横断面上管道布置情况,与其他管道交叉时的高程处理等管道综合问题也就不需要处理,这样导致对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的锻炼效果很有限。
2.2 选题偏简单。课程设计一般采用手工计算,工作量大,因此指导教师在选题时通常选择设计资料较为简单的题目,尽量减少计算工作量,对于一些在实际工程中常见的复杂状况,一般选题较少涉及,这些都降低了课程设计的锻炼效果,同时由于学生对实际施工状况了解较少,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管道穿越铁路)没有足够的了解,这也减少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对问题的认识程度。
2.3 与工程设计的联系不紧密。目前的工程设计大都依据设计规范,基本是一种经验设计方法,而课程设计过程中多数学生还是以课本为主,对设计规范等资料的利用较少。学生的设计成果往往很难达到工程文件的要求,如普遍存在绘图不规范的现象,对一些必要的问题没有进行足够具体的说明等。
3 工程类专业课程设计改革探讨
为使课程设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改进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在指导课程设计的实践中作了如下的改进,相较于之前,学生反应较好。
3.1 增加课程设计的难度。增加课程设计的难度,会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延长课程设计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布置一些比较复杂或者比较综合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多角度考虑、多方案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使设计更贴近实际。同时,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考虑在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设计深度也可以大大提高,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
3.2 提高选题质量。选题尽量采用实际的工程问题,而不是参照教学内容进行模拟出题。要求学生能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和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题目,这样比较容易增强学生自信心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受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工程的思维方法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增加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成就感。
选题切合实际,难易得当,内容全面,能够满足知识的系统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题目的难易可因人而异,形成一定的梯度,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不至于让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太容易,让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3 重视设计过程的辅导。
在设计过程中,将带有共性的难点、疑问集中起来详细讲解,讲明讲透,其他个别问题则采取单独解决的方式,同时要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设计方案,确认方案的可行性,避免学生在设计中走弯路。设计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工程素养的系统训练,逐步培养其工程意识。
指导课程设计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是设计活动的主体,从领会设计要求、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方案、设计计算、绘图直至完成,都亲历亲为,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
3.4 加强与工程联系。课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学用结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接受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工程素质等方面的训练,包括工具书、国家标准和规范的使用,经验公式和经验数据的选择,其他文献资料的查阅。设计成果的分析判断等。
同时在合适的时候,安排学生参观施工现场,丰富学生的实际经验,或者在教室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的影音资料,让学生熟悉实际的工程情况,认识自己设计的意义。
3.5 其他方面的措施。如可以考虑将几门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课程设计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和整体设计意识。如可以将排水管网和水泵站课程的设计进行合并,使学生全面了解专业课程设计之间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4 结语
课程设计不仅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也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编写工程文件的能力。
为达到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课程设计必须紧密联系工程实际,精心选择题目,通过教师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潜能,分析和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教师对设计过程的关注和投入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设计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充分在教学空间中进行设想、尝试和创新,适时更新设计题目,也是课程设计环节教学改革的关键。
提高课程设计效果是对巩固课程教学效果的有力促进,是对学生实际设计能力提高的有力保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尝试,找到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课程设计;工程类;质量提高
1 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高校工程类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丰富的工程经验、能够承担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级技术人员。
工程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到设计或者施工单位工作,这就对学生实际设计经验和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课程设计对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具有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设计的过程是学生进行阶段性总结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是在实际操练中综合的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形式。
2 目前工程类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程实际中的重要手段,笔者在指导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以及对其他高校工程类专业课程设计的了解中,发现目前课程设计存在一些问题。
2.1 要求普遍较低。为圆满完成任务,指导教师通常采用较简单的题目,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低,如进行排水管网设计时,通常很少同时进行雨水和污水两套管道系统的设计,也不考虑实际道路下其他管线的现有情况,这样学生就不需要考虑道路横断面上管道布置情况,与其他管道交叉时的高程处理等管道综合问题也就不需要处理,这样导致对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的锻炼效果很有限。
2.2 选题偏简单。课程设计一般采用手工计算,工作量大,因此指导教师在选题时通常选择设计资料较为简单的题目,尽量减少计算工作量,对于一些在实际工程中常见的复杂状况,一般选题较少涉及,这些都降低了课程设计的锻炼效果,同时由于学生对实际施工状况了解较少,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管道穿越铁路)没有足够的了解,这也减少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对问题的认识程度。
2.3 与工程设计的联系不紧密。目前的工程设计大都依据设计规范,基本是一种经验设计方法,而课程设计过程中多数学生还是以课本为主,对设计规范等资料的利用较少。学生的设计成果往往很难达到工程文件的要求,如普遍存在绘图不规范的现象,对一些必要的问题没有进行足够具体的说明等。
3 工程类专业课程设计改革探讨
为使课程设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改进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在指导课程设计的实践中作了如下的改进,相较于之前,学生反应较好。
3.1 增加课程设计的难度。增加课程设计的难度,会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延长课程设计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布置一些比较复杂或者比较综合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多角度考虑、多方案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使设计更贴近实际。同时,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考虑在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设计深度也可以大大提高,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
3.2 提高选题质量。选题尽量采用实际的工程问题,而不是参照教学内容进行模拟出题。要求学生能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和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题目,这样比较容易增强学生自信心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受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工程的思维方法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增加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成就感。
选题切合实际,难易得当,内容全面,能够满足知识的系统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题目的难易可因人而异,形成一定的梯度,这样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不至于让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太容易,让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3 重视设计过程的辅导。
在设计过程中,将带有共性的难点、疑问集中起来详细讲解,讲明讲透,其他个别问题则采取单独解决的方式,同时要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设计方案,确认方案的可行性,避免学生在设计中走弯路。设计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工程素养的系统训练,逐步培养其工程意识。
指导课程设计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是设计活动的主体,从领会设计要求、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方案、设计计算、绘图直至完成,都亲历亲为,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
3.4 加强与工程联系。课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学用结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接受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工程素质等方面的训练,包括工具书、国家标准和规范的使用,经验公式和经验数据的选择,其他文献资料的查阅。设计成果的分析判断等。
同时在合适的时候,安排学生参观施工现场,丰富学生的实际经验,或者在教室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的影音资料,让学生熟悉实际的工程情况,认识自己设计的意义。
3.5 其他方面的措施。如可以考虑将几门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课程设计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和整体设计意识。如可以将排水管网和水泵站课程的设计进行合并,使学生全面了解专业课程设计之间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4 结语
课程设计不仅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也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编写工程文件的能力。
为达到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课程设计必须紧密联系工程实际,精心选择题目,通过教师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潜能,分析和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教师对设计过程的关注和投入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设计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充分在教学空间中进行设想、尝试和创新,适时更新设计题目,也是课程设计环节教学改革的关键。
提高课程设计效果是对巩固课程教学效果的有力促进,是对学生实际设计能力提高的有力保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尝试,找到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