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日语口语教学与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l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日语教学中口语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起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能够达到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一般要求提供保障。并探讨设立一种较易操作的日语口语测试模式,以检测和评估学生的口语水平与交际能力。
  [关键词]大学日语 教学 口语训练 口语测试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213-02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多年来大学日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一直以来,在公共日语教学中,人们往往更多地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忽略听与说能力的培养。由于日语中使用相当多的汉字,对我国学生来说,阅读与翻译技能的培养,与听力、会话、写作相比,明显地容易见效。因此,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却连最基本的会话能力都不具备。再加上,目前国内实施的各类日语水平考试,如大学日语四级、六级考试、国际日语水平测试1-5级、实用日语检定A-D级、E-F级等大规模考试中,均不设口语或会话考试,这也无形中加剧了阅读技能的发展与口语等其他技能发展的脱节现象。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信息产业的技术和经济全球化,以及就业面试中对外语听力与口语的要求越来越高,使人们认识到了提高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一、日语教学中口语训练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在日语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处理阅读与听、说、写、译之间的关系,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起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同时,还要进行一些测试手段的改革,将口语测试纳入日常的教学和期末考试中,以督促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实践活动。
  (一)口语训练的原则
  《大学日语教学大纲》(第二版)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日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日语进行笔头和口头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学中要传授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教学活动要有利于语言能力的训练。同时,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和交际活动,以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目前大学日语教学正在贯彻新的教学要求,大力培养学生日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与说的能力。这对日语教学改革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日语教学,不仅要为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日语处理日常和涉外活动的能力。因此,在日语教学中要求教师突出打好语言基础与培养应用能力并重、语言基本技能训练与培养从事涉外交际能力并重的教学原则。
  (二)口语训练的基本要求
  口语教学是指在日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说的能力是用外语进行交际的必备技能。口语训练占课堂教学的时间比较多,构成了语言学习的基础。
  口语训练要尽可能用对话的形式进行练习,并且尽可能结合真情实景进行口语交际。在口语训练过程中,要用亲切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说、多说。对于较难的提问,可以先集体回答,然后再个别回答。在做归纳大意、口头转述等项目训练时,要先进行模仿性口头表达,再逐步过渡到创造性口头表达。
  在口语表达练习时,要正确处理精确与流畅表达的关系。对于交际能力来说,准确与流利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准确,流利便失去基础,实现不了交际任务;没有流利,便难以有效地进行交际,准确也就失去了交际意义。因此,教学中必须要二者兼顾。
  二、日语口语训练的形式和方法
  日语教学中常见的口语训练形式和方法有:
  1.以听带说、以听促说、听说结合:学习任何语言要学说必先听,听的准备比较充分,说的学习才比较顺利。大学日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和其他国际考试中,均有听力考试。因此,听力训练也是目前大学日语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中应要求学生把听到的内容讲出来,可以达到以听带说、听说结合的训练的目的。
  2.朗读:朗读是外语教学的常用手段,对于口头表达有很大帮助。上课前后的朗读,尤其是早读,应作为每个学生口头练习的基本要求。课堂训练朗读的形式可分为齐声朗读、角色朗读和个别朗读等。
  3.对话小组活动:对话是口语练习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同桌或邻桌学生组成对子进行对话。
  4.背诵:背诵对于口头表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口头表达时,一经背诵过的语言能够脱口而出。因此,对于较短的课文和对话,应要求学生背诵,并不定期检查和抽查。
  5.复述:对所学语言材料进行口头重复陈述。复述要求大意不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避免把复述变成背诵。
  6.操练:操练的目的是保证学生正确迅速地说出所学新语言材料。操练的形式和方法可以多样化,如全班或分组操练、单人操练等。操练的方法有重复、替换、问答、句型转换、句子合并和句子扩展等。
  7.各种口头交际活动:包括游戏、角色扮演和情景对话等。有条件时还可以进行配音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实践。
  三、日语口语测试
  口语测试应准确反映口头交际能力,必须充分反映考生掌握交际情景、交际语境、交互性和通过语言交际功能体现的语言知识等基本特征的能力。
  《大学日语教学大纲》(第二版)规定,高等学校学生必须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全面语言技能。这些技能符合当前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的需求。口语测试的设立,就是为了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检测学生应用日语进行日常和有关方面的工作能力。口语测试试题的设计应本着内容适用、试题易操作的原则。
  口语测试的内容和方法有:
  1.日常交际:包括介绍、问候、感谢、致歉、道别、指点、接受、拒绝、问讯等。
  交际主题有本人简历、自我介绍、学习状况、家庭、爱好、学校生活、天气、健康、问路、交友等。限时3分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讲内容,提出2-3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2.即兴朗读:由学生抽签选定文字材料(《新大学日语》课文段落或相应难易度的课外材料)。朗读时间为2分钟。
  3.看图说话:选定一幅图画、照片、图表等,准备3分钟,对所选材料进行描述。限时3分钟。
  4.情景模拟对话:内容包括日常涉外活动如迎送、购物、参观游览、就诊、安排日程及活动、介绍公司历史及现状、介绍产品等。可按照情景角色要求,选定人员数量,准备3分钟,3分钟完成。
  5.讨论:2至3人为一组,抽选话题。准备3分钟后,对所选话题发表评论或看法。限时3分钟。话题选择应以大学生所熟悉的社会现象、学校生活及热点新闻为主。
  口语测试成绩可以按一定的比例计入学生期末总成绩。对于同一学生在不同学期,试题的形式与难度要有区别。口语测试可安排在每学期期末进行。
  大学日语教学改革改进了以教师为主体、以提高阅读能力为重点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日语教学朝着自主式学习的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的引入对学生的日语学习提出新的挑战。学习主体的自信心、态度、动机、学习策略等因素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起来,并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使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能够成为符合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大学日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日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肖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国際交流基金.日本語国際センター.外国人教師のための日本語教授法[M].日本埼玉県:国際交流基金.日本語国際センター,1992.
  [4]林大,田中望.日本語教育と日本語.日本東京:アルク,1987.
  [5]水谷修.外国語教育としての日本語教育.日本東京:アルク,1987.
其他文献
跨文化比较不仅是当下文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在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也极具实践价值.本文试从必要性、构成与措施、创新性三个方面,对跨文化此较学习模式的教学价值进行探讨,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干预化护理方法,并观察其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遵照随机原则分为甲、乙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乙组在此
摘 要:阐述了音乐与绘画艺术的相通性;以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本科生课程为例,将音乐与绘画的艺术相通性理论应用于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提出了艺术类院校本科生课程体系的改革措施。研究对于促进交叉学科发展、丰富艺术形式、激发创作灵感、培养综合性人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艺术相通性;音美交融;培养模式;改革  众所周知,同一种或不同艺术形式之间具有“相通性”的特征,如谭翕予剖析了钢琴艺术与声乐艺术的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糖类抗原19-9(CA19-9)均为非器官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虽单项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均有一定的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计算机数据库、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就外语教学而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外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外语教学信息化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对外语教学信息化的促进作用以及外语教学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外语教学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
期刊
当前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发挥高校班集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成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创新实验班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孟荀“善恶”之道基础上提出了“中性之美”的观点,对于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
中小企业租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建设厂房的情形时有发生。当企业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受到他人侵害时,企业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的合法性问题凸显,给企业维权带来障碍。即使受
通过理解法律,正义,伦理正义,探讨法律正义与更高层次的伦理正义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