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根据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学校自觉进行课程与课堂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大课程的理念整合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打通體育必修课与选修课界限,在体育课中实施选项走班和兴趣专修课教学,每周就开设3节体育课程,实行教师挂牌上课,让学生可以自由选课、自由择师、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学生教学走班后相对后续的跟进管理弱化,需加大对教学班学生的管理力度。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搭建兴趣发展平台。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体育兴趣;选项走班
多年来形成的以“行政班”为主体的教育管理形式,要转变为与走班教学相应的“教学班”管理模式,对学校来说是也一大挑战。我校根据新高考的形式研判,同步课改、奋发有为;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学校实际,总结经验,集思广益,征询研讨、专家指导,实行学校课堂改革。
1 课改探索与实践
在高中新课改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改变多年来形成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方式,重构课堂;让教师做课程开发者,做学生学习促进者,做教学的研究者。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导下,学校发展历程中自觉进行课程与课堂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构建“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习主导课堂”的“学本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与建设多样化、选择性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打通体育必修课与选修课界限,在体育课中实施分项选课走班教学。
2 课程结构与特点
体育课程每周开设3节,即“2节选项必修课+1节兴趣社团课”的课程模式,简称分项走班;实行教师挂牌上课,让学生可以自由选课、自由择师、自由选择上课时间。
2.1必修基础课程——夯实基础
基础性课程有国家核心课程与校本通识课程组成,主要为体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要求既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兼顾学生个体差异的培育。
2.2兴趣社团课程——鼓励冒尖
每周1节兴趣社团课程是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自主与创新实践能力。更好发展兴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良好运动习惯,也可以更好发现优秀苗子,培养参加体育赛事。
3 选项走班的操作
跨班级编班,打破行政班概念,按兴趣和学习需要组成教学班,打破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格局。教师申请开设课程,实行挂牌上课,让学生可以自由选课、自由择师、选择时间。
3.1充分挖掘教师资源
按年级分配教师,学科技能特长确定项目,充分发挥教师技能优势,把更多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
3.2学生丰富选课空间
学生考虑兴趣爱好选择相应兴趣社团课程,并将学校运动队训练纳入社团课程。实行目标管理与课程管理相结合纳入体育考核内容,并与社会实践学分挂钩。对活动课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与教师的综合评定挂钩。以进一步拓展体育教学的内涵、时间与空间,深入推进体育兴趣与发展的进程。
4 选课走班的管理
学生教学走班后相对后续的跟进管理弱化,需加大对教学班学生的管理力度。正确处理教学班和行政班之间的平衡关系,结合数字化校园的信息技术,进行考勤、考核和数据处理。
4.1强化教学班管理力度
明确体育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要求教师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教学进度和课堂常规组织体育课教学、考试。强调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严格考勤,严格课堂纪律,严格考试制度。在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的同时,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认真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
4.2加强体育榜样的效应
强化社团兴趣选修班学生的引导和后续跟进管理,体现优秀学生的代表性和表彰,调动积极性,加强班级的合作,发展体育积极分子为核心,组织展示活动,增强学生相互交流、切磋。
4.3发展校园体育文化
以教学为中心,广泛开展和推广校内体育活动,借助校园体育节的东风,精心设计趣味性校园体育节系列活动;让每位同学都要参与,让每个同学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名学生都能感受体育魅力的无穷力量,营造校园良好体育活动氛围。
5 成效显著有提高
5.1搭建兴趣发展平台
体育活动组织百家齐鸣,更显神通。课内认真学习技能同时课外学生会制定规则自主组织体育比赛,体育社团活动百花齐放。参与度不断高涨,学校体育节活动开展如火如荼,热闹非凡。
5.2增强体质发展特长
完善体质健康促进工程,把体育课堂教学、兴趣社团和两操一活动一手抓,培养自觉参与的习惯养成教育,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秀数据逐年上升。参加体育竞赛活动成绩进步显著,地级市级比赛冠军。
参考文献:
[1]刘敏玲,一种开放式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超市”[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7):37-38
[2]余寿娟.小班化体育教学中实施“2+1”教学模式的尝试[J]. 体育教学,2010,8
[3]毛振明 1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J〕1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 2004, (4)
[4]周成.“1+1”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 体育教学,2010,5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体育兴趣;选项走班
多年来形成的以“行政班”为主体的教育管理形式,要转变为与走班教学相应的“教学班”管理模式,对学校来说是也一大挑战。我校根据新高考的形式研判,同步课改、奋发有为;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学校实际,总结经验,集思广益,征询研讨、专家指导,实行学校课堂改革。
1 课改探索与实践
在高中新课改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改变多年来形成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方式,重构课堂;让教师做课程开发者,做学生学习促进者,做教学的研究者。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导下,学校发展历程中自觉进行课程与课堂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构建“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习主导课堂”的“学本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与建设多样化、选择性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打通体育必修课与选修课界限,在体育课中实施分项选课走班教学。
2 课程结构与特点
体育课程每周开设3节,即“2节选项必修课+1节兴趣社团课”的课程模式,简称分项走班;实行教师挂牌上课,让学生可以自由选课、自由择师、自由选择上课时间。
2.1必修基础课程——夯实基础
基础性课程有国家核心课程与校本通识课程组成,主要为体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要求既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兼顾学生个体差异的培育。
2.2兴趣社团课程——鼓励冒尖
每周1节兴趣社团课程是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自主与创新实践能力。更好发展兴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良好运动习惯,也可以更好发现优秀苗子,培养参加体育赛事。
3 选项走班的操作
跨班级编班,打破行政班概念,按兴趣和学习需要组成教学班,打破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格局。教师申请开设课程,实行挂牌上课,让学生可以自由选课、自由择师、选择时间。
3.1充分挖掘教师资源
按年级分配教师,学科技能特长确定项目,充分发挥教师技能优势,把更多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
3.2学生丰富选课空间
学生考虑兴趣爱好选择相应兴趣社团课程,并将学校运动队训练纳入社团课程。实行目标管理与课程管理相结合纳入体育考核内容,并与社会实践学分挂钩。对活动课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与教师的综合评定挂钩。以进一步拓展体育教学的内涵、时间与空间,深入推进体育兴趣与发展的进程。
4 选课走班的管理
学生教学走班后相对后续的跟进管理弱化,需加大对教学班学生的管理力度。正确处理教学班和行政班之间的平衡关系,结合数字化校园的信息技术,进行考勤、考核和数据处理。
4.1强化教学班管理力度
明确体育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要求教师严格按照体育课程标准、教学进度和课堂常规组织体育课教学、考试。强调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严格考勤,严格课堂纪律,严格考试制度。在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的同时,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认真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
4.2加强体育榜样的效应
强化社团兴趣选修班学生的引导和后续跟进管理,体现优秀学生的代表性和表彰,调动积极性,加强班级的合作,发展体育积极分子为核心,组织展示活动,增强学生相互交流、切磋。
4.3发展校园体育文化
以教学为中心,广泛开展和推广校内体育活动,借助校园体育节的东风,精心设计趣味性校园体育节系列活动;让每位同学都要参与,让每个同学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名学生都能感受体育魅力的无穷力量,营造校园良好体育活动氛围。
5 成效显著有提高
5.1搭建兴趣发展平台
体育活动组织百家齐鸣,更显神通。课内认真学习技能同时课外学生会制定规则自主组织体育比赛,体育社团活动百花齐放。参与度不断高涨,学校体育节活动开展如火如荼,热闹非凡。
5.2增强体质发展特长
完善体质健康促进工程,把体育课堂教学、兴趣社团和两操一活动一手抓,培养自觉参与的习惯养成教育,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秀数据逐年上升。参加体育竞赛活动成绩进步显著,地级市级比赛冠军。
参考文献:
[1]刘敏玲,一种开放式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超市”[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7):37-38
[2]余寿娟.小班化体育教学中实施“2+1”教学模式的尝试[J]. 体育教学,2010,8
[3]毛振明 1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J〕1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 2004, (4)
[4]周成.“1+1”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 体育教学,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