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意义和途径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dManWa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质量是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按照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质量观,深化课程整合,推进教学改革,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兴院之路。
  [关键词]民办高职 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许华春(1951- ),男,浙江东阳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方面的研究。(浙江东阳322100)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030-02
  
  一、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意义
  
  1.提高教学质量是国家和社会对民办高职院校的殷切期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第十九条指出:“民办高校应当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民办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我国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学校寄予厚望,广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广大青年学生渴望成才。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就业率,是使家长满意、国家和社会满意的必然途径。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工作开展。
  2.提高教学质量事关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死存亡。近几年来,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为国家培养各类适用人才,以及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民办高校在招生、管理、教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混乱和不足。最为突出的是教学投入严重不足、教学管理相当薄弱、教学改革有待深入。在某些地区、某些高校,轻视教学、忽视质量的现象还相当严重。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按照教育部[2006]16号文件要求,规范管理民办高职院校,促进其健康发展。其中,首要的任务还是增强质量意识,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民办高职院校要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兴院之路,花大力气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财力投入到教学中,以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活动。
  3.牢固树立教学质量观“一把手工程”的意识。即确立学校一把手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切实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工作,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教学质量作为考核学校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正确处理好本职工作与社会兼职的关系以及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学生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学期间要珍惜时间,掌握真才实学。
  要正确处理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关系。数量和质量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基本的质量;没有质量的数量,本质上也没有意义。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今后一个时期,提高质量是工作的重心,必须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这就是高职教育发展中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辩证关系。要把质量意识贯穿于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明确质量标准。教学计划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人员编制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是在教育部宏观指导下,由学校组织专家自主制订的。它既要符合高职教学规律,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和修订。教学计划的制订、调整和修订一定要认真进行企业岗位调查,体现学校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安排要体现质量意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质量观,确定合理的质量标准。
  
  二、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质量观
  
  1.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质量观。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指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高职教育是一种高等就业型教育,是一种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和岗位群需要,在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专门职业技术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的特色和生命力在于“以就业为导向”,这是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也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否具有鲜明的就业导向性,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应该成为判断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以此为基点领会教育部[2006]16号文件,就会发现其精髓是阐述了“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教学质量观”。
  “高职教学质量观”包括两部分:一是教学质量的目标和标准,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包括“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以及“社会适应性、终身学习理念”等。“能力体系”包括“学习能力、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二是质量目标的实现途径和措施,即“六大环节或措施”,包括: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是一个科学完整的高职教学质量体系,两部分内容有机构成,相辅相成。“质量目标和标准”是前提和基础,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总体规格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它是基于“就业导向”而确定的素质和能力体系。“质量目标的实现途径和措施”是实现“质量目标”的主要方法和根本保证,是指导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大政方针。民办高职院校更应该认真学习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把握其精神内涵,牢牢树立起“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教学质量观”,按照文件要求,扎扎实实抓教改,一心一意谋发展。
  2.课程整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综观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现状,主要是按照学科划分课程门类,以理论知识为课程主体和学习起点,按照知识逻辑组织课程内容,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以书面形式评价学生学习成绩,从而导致学生难学、教师难教、企业埋怨学生不符合执业要求的问题。基于此,必须全面重构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理论和实践模式,大胆引进和借鉴国外有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如加拿大CBE模式、澳大利亚TAFE课程模式及德国双元制的课程模式等,彻底改革“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等传统高职教育的三段式课程模式,整合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推行工学结合,注重能力培养。
  目前,高职院校必须把课程整合放在教学改革的首位。课程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主要的界面(或称“平台”)。课程建设是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所谓整合课程,就是要按照工作过程,围绕技能培养和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形成知识模块,实现模块化教学,追求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而不是学科的完整性;删繁就简,突出能力培养,把专业课程有机融合起来,重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彻底改变过去以学科为导向的课程结构和体系,坚持“理论够用,着重培养职业技能和非技能素质”的原则,按照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确立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与训练项目。
  要把教学过程设计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反复循环的模块,按照认识论的规律,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一入学就到第一线进行实习,认清职业岗位目标对自己的要求。对每一个“理论—实践”周期,要设计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教学模块。在每一个教学模块中,理论部分必须依据职业岗位目标要求,对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按能力培养要求进行整合删补,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与职业要求紧密相关。同时,教学模块既要相对独立,又要相互衔接。要按照具体专业的特点做到边教边学,边学边做,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深化教学改革,做到“四个化”。从一定意义上说,高职教育必须做到“四个化”,即课程整合化、教学模块化、学生工人化、教师师傅化。
  所谓“课程整合化”就是要紧密结合岗位实际需要,进行课程整合。要实施模块化教学,突出工作过程的完整性,突出技能培养。所谓“学生工人化”,就是必须做到工学结合,让学生边学边干。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工学结合”既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又是一种具体的培养模式,甚至是一种教学或学习模式。有学者认为,工学结合“是一种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工作的经历三者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复杂且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方法”。它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获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人强调“工学结合”之“工”是指带薪的工作实习,是真正意义上的边学边干。“学生工人化”就是边学边干,学用结合。这里的“工人化”不是传统意识上的师徒相授和具有一定技能的工人,而是既有一定的技能,又有系统的专业知识的知识型工人。
  所谓“教师师傅化”,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教师在具备理论教学能力、管理学生能力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必须下企业,掌握专业技能,充分了解实际岗位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不搞学究式教学。二是指“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没有一支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将无从谈起。因此,要完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和措施,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进修、挂职锻炼,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聘请企业中既有实践能力,又具备教学能力的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和实训指导师,落实好这类人员的工资待遇、聘任制度和职责规范等。
  
  三、构建适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教学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
  
  1.课堂教学评价要突出动手能力的指标权重。在学校教学中,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阵地的位置不会改变。课堂教学不仅指理论课教学,更主要的是指实验实训课教学。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建院之初就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并不断规范评价,使之成为促进学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已有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还不够突出,其指标权重还应该加大。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线高技能人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实践教学推进和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并与每学年的学生技能大比武有机结合,以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的健康发展。
  2.要重视对教育质量监控方法的探究。教育质量监控是指监控组织通过对教育质量的持续监督,定期收集有关教育工作质量、教育产品质量和办学条件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在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对教育行为及时调控,以稳定或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
  教育质量监控从共时性角度上看,要求全方位监控教育工作;从历时性上看,要求监控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与其他教育评价方法相比,教育质量监控具有全面发展性特点,以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其监控方法依据监控程序可划分为信息收集方法、信息处理方法、结果反馈方法与调整控制方法等。在2004年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专家组对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主要是制度比较完整,监控比较有力,实效也明显。但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在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方法上还需要不断探究,在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等环节上还要下工夫。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对学生质量的评价,必须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只有用人单位认为学院培养的学生符合他们的岗位要求,学院的教学质量才算真正过关。因此,我们要建立开放式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要吸收用人单位和社会各方人士参与到质量监控和评价中。
  综上,民办高职院校只有认真贯彻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牢牢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观,加强课程整合,深化教学改革,重视“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教育研究,2000(1).
  [3]陈永昌.实现“三个突破”发展高职教育[N].光明日报,2008-05-04.
  [4]楼一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观的思考与构建[J].职教通讯,2006(6).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发电设备固有可靠性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发电设备固有可靠性的主要评价指标,并给出了发电设备固有可靠性的评价方法和统计实例.
科学界定新时期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内涵,探索高校德育实效低下的根源,求证高校德育对整个社会道德的作用,创新高校德育的运行机制,才能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目的:了解临床教学中师生间沟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临床教学、提高实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用便利抽样法对47名带教教师进行师生沟通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问卷得分为(1
期刊
[摘要]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不仅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也是当前高职教育刻不容缓的责任。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加强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强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文综合素质训练等途径来培养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培养 高职院校 学生 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者简介]崔
<正>燃煤锅炉要求燃烧的原煤粒度尽可能细小以适合于燃烧工况.为达到这一目的,最普遍使用的设备是中速碗式磨煤机和钢球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吸纳中国以民本主义和人格自由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民主自由精神,它是培育当代中国民主自由精神的心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在教学实验中发现,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但真正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有三个,即学习者的认知前提能力、学习者的情感特征和教学的质量,它们分别发挥50%、25%和25%的作用。要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机构培养人才的质量,就要在教学改革中注意借鉴布卢姆的研究成果,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习者的认知前提能力,帮助学习者树立良好的学习情感特征,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国家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目标的定位为大连以临港经济为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大好形势之下,一所定位于实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学校应时代之需脱颖而出。在短短数年时间里,培养了上万名实用型高级技能人才,为当地物流产业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期,《教育与职业》记者采访了大连物流管理职业技术学校董事长兼校长林德忠。立足区域经济凝练办学特色
<正> 一、历史状况从建国以来一直到1986年底止,电力系统共进口成套发电设备2172.25万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3%。进口机组的工作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