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汤养宗的时间魔法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汤养宗是一个对时间具有敏感意识的诗人。他坦言,通过对时间秘密的挖掘,他建立了多维的言说方式,从而通往属于自己的复杂写作。在《叙述的时间形状或向复杂的写作致敬》一文中,他说道“这是一种具有分裂性质的写作,它催发了事物内在隐秘性的多向度呈现”。他为自己的博客取名《时间魔法师》,其实是暗示了他的某种写作观念:确立多元并立的时间意识,赋予时间魔术般的多种形状,从而达成对真实世界的深度思考。
  在多重时空叙述中,汤养宗摆脱了单一和线性的时间观念,构建出两种时间并存的文本世界。《光阴谣》是汤养宗最负盛名的诗作之一,也是诗人探索时间叙述的代表性作品。在这首诗中,诗人向我们呈现了两种并行存在的时间:一种时间是对现实的日常生活的再现,另一种时间则是对现实的超越,提炼出在日常中流逝的时间之本质。
  汤养宗曾写过另一首诗,叫《三个场景时间里的一个叙述时间》,颇能体现汤养宗对两种时间的思考。在这首诗里,他先是复述了他曾经写过的三个场景,或者说是三个故事,接着他写道:“这些看似散裂的场景或故事,经过诗人的再次叙述之后,已属于同一首诗。”用诗中原话说,叫“三个场景时间听命于一个叙述时间”。我们不妨借汤养宗这首诗,为两种时间命名。一种是场景时间,一种是叙述时间。在场景时间中,朦胧隐约的经验只是一种“潜意识”,但是通过叙述时间的表达,这种“潜意识”逐渐显露出它的真意,诗人也由此实现对生活经验的超越性理解。古语有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诗人处于日常生活中成为芸芸众生之一员,他也只是个迷茫的当局者,看不清时间流逝的真相。而当诗人跳出日常生活,站在场景时间之外,成为旁观者,他看到了时间流逝的秘密。
  日常生活中,时间体验往往是不被察觉的,无数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了。朱自清在《匆匆》一文表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惶惑:“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时间去哪了?这是古往今来从未停止的追问。可见日常之中,我们对场景时间的感知往往是混沌的,不可解的。汤养宗站在场景时间之外,看到了时间的流逝,感受到时间和自己的牵扯,却有了一种清醒的觉悟。这个时候,他不再是生活的随波逐流者了,而是一个拥有全能知觉的时间之神,直接把握住了时间的真理——时间流逝本身,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确证。
  在两种时间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看待世界的两种视角,也是两种立场。汤养宗在一篇随笔中说道:“当代生活已发生多方位裂变,形成了一个交错颠倒的新时空,当代诗人再不能像古典时期一样,直观地看到世界的整体。这个时候诗人必须同时启动两种视角。一种视角是局部性的,是俗世中林林总总的生活经验;一种是整体性的,能够统摄俗世的一切情感。”按汤养宗的说法,前一種形成了诗人的生活立场,后一种形成了文本立场。
  在生活立场上,诗人与常人一样,为物质的存在而奔波,就像潜入了日神的梦境,理性而麻木,安稳地编织着生活的网,深陷于此中,却从容不迫。但在文本立场上,诗人被迫正视生存处境,清醒地看到“活着就是漏洞百出”。这是一种自我放弃,也是对生命的谅解,在难以把握的时间背后,找寻生存的意义。
  两种时间生成了两种立场,两种立场又追认了两种时间的存在。
  叙述时间是对场景时间的摆脱——与其说摆脱,不如说是一种升华。钱理群在《论沈从文的小品文<生命>》中说沈从文是“离开自己生活来检视自己生活”。其实汤养宗的《光阴谣》也是一种离开现实人生,从而观照到人生真相的智性书写。诗人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到了时间的全貌。
  但是两种时间又是相互连通的,由此形成了一种时间辩证法。汤养宗在《光阴谣》中借用“竹篮打水”这个富有古意的说法,让这种时间辩证法获得了最经济的表述。他把时间流逝比喻成竹篮打水——一种可见的动作,本来看不见的时间,就变得形象而可见了。
  无论是在表层上,还是在深层上,“竹篮打水”都与流动的时间有关。我们通常认识的线性时间,和水的滴落在形象上具有高度一致性,而打水的动作和人生感受高度契合,由此生成了一种命运的启示。竹篮打水在动作上是重复的,结果是徒劳的,但是这种徒劳往往不被打水的人清醒意识到。唯有摆脱场景时间的遮蔽,人们才能发现这种徒劳。汤养宗就是那个时不时站在场景时间之外的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再现了日常生活图景,也展现出了日常之外难以把握的时间层次,实现了多维诗歌的诗学理想:“利用陈述写出陈述不可能的伸延性,用叙述来颠覆与消解叙述的局限性。”
  汤养宗是一个“时间诗人”。他在两种时间的循环变动中辨认时间,从而获得了某种命运感。重复打水耗尽一生,就像西西弗斯重复将巨石推向山顶,其实是以荒诞和虚无对抗的徒劳无功。汤养宗手持竹篮,一次次打捞着“满满的无”,以此表达对虚度光阴的认同,安于时间流逝的命运。这是空的遗憾,也是大成若缺的自我成全。
其他文献
对孙磊的近期写作,进行哪怕是比较空泛的谈论,有时候也是比较困难的——他在建构一种非语言层面的难度:从词意的消解与诗意的反向确立中生成诗的可能。而且这种建构并不是在一条直线上实现的,往往指向更多的方位。他似乎主动放弃一些读者,只让部分与之有同等哲思的人一同神往,一同见证诗的他乡。这是一种可能,或者说是不可能之可能。我以为,早期的孙磊是在明亮的词语中抒情,有一种清澈的水光效果,而近期的孙磊明显有些滞重
期刊
经过的山水,一再  新鲜。我竟从未把你看清  我触摸到你的局部,似乎想起了  什么,但转身又忘记了  有好几个月视野小了,又浅了  秋天开始辽阔  放下手里的书,去给花浇水  去山边等云。这才是大事  躺着的时候,看着树影  在窗帘上跳跃,尝到欢喜的滋味  鸟儿秘密地撑开枝头的距离  天空得到暗示,蔚蓝起来  不允许任何人胡思乱想  窗户下,一格一格的落日真美  我爱过每一种没有你的情形  渐渐地
期刊
当鱼塘中的月亮被波纹晃动得慢慢暗淡下去,天就渐渐亮了。  这是北国边陲一个冬至之后的凌晨,八点钟,相比江南,还是凌晨五点多钟,低低的夜还在匍匐。片刻,晨光开始勾勒出山脊和我身后白色的屋脊,几盏能看得见的乡间灯盏,调暗了亮度,像是经过一夜的煎熬有了睡意,神情有些恍惚而疲惫。而这时天山的上空已泛出乳白色的光泽,一眨眼工夫,就变成非同一般的玫红。随后越伸越长的光线,在我脸上,好像拉了一下绷紧的皮肤,使我
期刊
初遇斯德哥尔摩这个城市的名字时,我没想过会访问它,更从未料到有朝一日受瑞典皇家学院诺贝尔基金会之邀,作为一个客人受到它的欢迎。在当时,这样一种结果不仅出乎意料,它简直超乎想象。在40年代,我是德里郡乡下一个人丁兴旺的家庭里的长子,我们挤在一所传统的农场茅屋的三个房间里,过着一种穴居生活,从感情和理智上都有几分与世隔绝。那是一种亲密的、物质的、生物性的生存方式,夜里从一间卧室隔壁的马厩里传来的马的声
期刊
春  穆 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迷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陆机在《文赋》中写道:“遵四时以叹逝
期刊
台湾诗是新诗的重要篇章,正如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本文选择十位台湾诗人——周梦蝶、余光中、洛夫、罗门、管管、商禽、痖弦、碧果、郑愁予和夏宇——略加论析,是想要证明:古典与现代可以实现多么迷人的交错;还想要证明:这叶长在体外的肺多么动人地呼应了汉语和汉文化的心脏。  一、周梦蝶  顶上雪何谓?白发也。心头雪何谓?死灰也。周梦蝶曾经说,顶上雪,可以染发精改之;心头雪,则非兼具胭脂泪、水云情、松柏操与顶
期刊
私人印章  一直有口难辩,用于验明正身的汉字  一直在另一面暗暗叫苦的  是那深埋于阴阳间孰是孰非的汉字  有人命里命外总是倒背着手  像个逆子,形同天底下那些被反绑着的义士  这一切,多像是一个伏笔  一开始就自己对自己做下手脚  与真相故意为难地,你看到的反面  却是我不想说的正面  我的完整性其實早已经变形,甚至  正背着身子朝向人间  在世道变坏的一些关口,我会以头击案  自戕般溅出一摊鲜
期刊
我不知道被谁一直留在这座小城中。  相对于别的谁,我似乎更适应弯腰的生活,亲近自己生命里最近的泥土气息。相对于诗坛,我的写作则只是在一个遥远的角落里,它是仰望,也是独处和放弃。事实上,自我懂得识字以来,我私下里的阅读一直是靠方言的口语进行的。至于写作,更是在舌头下用方言的喃喃自语一路写下来。我自己也说不清这种顽癖,但它肯定有无数条根须缠绕于我身体的某一些部位中。  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把我留在这座小
期刊
一夜肖邦  欧阳江河  只听一支曲子。  只为这支曲子保留耳朵。  一个肖邦对世界已经足够。  谁在这样的钢琴之夜徘徊?  可以把已经弹过的曲子重新弹过一遍,  好像从来没有弹过。  可以一遍一遍将它弹上一夜,  然后终生不再去弹。  可以  死于一夜肖邦,  然后慢慢地,用整整一生的时间活过来。  可以把肖邦弹得好像弹错了一样,  可以只弹旋律中空心的和弦,  只弹经过句,像一次远行穿过月亮, 
期刊
黄 昏  【美国】雷蒙德·卡佛 舒丹丹 译  独自垂钓,在那倦秋的黄昏。  垂钓,直到暮色罩临。  体味到异常的失落,然后是  异常的欣喜,当我将一条银鲑  拖上船,又将鱼裹进网里。  隐秘的心!我凝视这流逝的水,  又抬眼望那城外群山  幽暗的轮廓,没有什么暗示我  我将苦苦渴念  再次回到这里,在死去之前。  远离一切,远离自我。  作家阿兰·德波顿认为:“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