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教材是教育的关键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g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种种原因,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完美无缺的教材是非常少见的。因此,在一本教材的使用上,如何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是每位教师授课前必须完成的一项建设性任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式就是对教材文本的分析、再现。新课程理念下,应该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指导生活实际以及建立人格素养的一种范例,而不再是要求学生必须接受的呆板的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既尊重教材,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材做一定改造,也就是对教材进行开放性的、创造性的解读。不仅如此,还要对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与内容有关的时政材料等进行分析解读。因此,教师处理教材,既不能因个人兴趣而增减,也不能完全照本宣科,而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根据,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要把握目标
  “语文教材是落实课程目标、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增加学生文化积累的基本材料,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是教学中师生交流、同学之间交流的凭借、依据、媒介”。要合理使用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把握教材的目标。
  对于初中生而言,基础积累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在处理教材时,要收集容易出现问题的词语做重点强调,并与容易混淆的词语进行对比,用典型事例做讲解,增强区分度,让学生印象深刻。对于一般的生字词,要让学生养成自己查字典的习惯,让他们有意识地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量。积累字词是不够的,还要积累教材中的名句或文学性强的句子。
  语文教学还承担着学生人文精神地培养,语文教材已经把人性中最美好的爱和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等放置其中。我们要做的是把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独立的灵魂来思考,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把他们所学的知识投入到生活中去。
  二、要统筹兼顾
  处理教材要紧扣教学目的,对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和思想教育三者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首先,要保证双基,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其次,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要发挥教材中发展学生智力的因素,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再次,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刻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明确在哪些问题上进行思想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形成共产主义首先品质。
  三、要适应对象
  处理教材要适应教学对象的需要。教学要吃透两头,其中之一是学生。备课的基本功,主要是做到:心中有书,重点明确;目中有人、灵活施教。这里的人即教学对象。因此,在处理教材中必须了解和研究教学对象,使处理教材的方法、过程、结果能够适应不同教学,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了解他们原有的知识对象、技能水平,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能力,了解他们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思维方法、学习习惯、家庭情况等。这样,才能使备课有针对性,使教材的处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相一致。才能在教学中灵活施教,取得较好效果。
  四、要灵活处理
  处理教材既要有一定的原则性,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特点的教材,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果仅采用一种固定的处理模式,那就不能真正深入教材和表达教材,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有的文章典范性很强,比较适合学生模仿,对于这样的教材,在教学时,可以做提示之类的点拨,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和研讨。有些文章典范性虽然较强,但难度较大,学生不易模仿,教这类文章时,老师须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认识能力为主要目的,让学生通过朗读、评点课文、评价欣赏等方法达到目的。此外,处理教材还要根据老师本人的特长,同样一篇教材,可从朗读激发情感入手,也可从板书提示线索入手,还可以从比喻、启发入手,不同的处理方法往往能收到异曲同工之效。
  五、要注重策略
  对教师来说教材处理是为了教学中更好操作,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是死的,教材处理就是为了使教材知识在教学中活起来,因此,把教材内容提炼后变成板书,转变成一个个有启发性的问题,围绕教材内容设计学生能积极参与的活动,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使教学顺利进行。
  对学生来说,要使学生学得有效,就要使教材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头脑中的经验系统。为此要使教材内容心理化,必须挖掘教材中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的信息,经过加工精选教材内容,使它与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起联系,使它成为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师生对话的中介。
  处理后的教材是教师观念中的教材,这观念不是教材的复印,而是根据教学的目标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优化整合,既有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又有教材的知识结构,同时还有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只有这样经过优化整合的教材,才能使它有效地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与观念。
  六、要举一反三
  在处理教材中要始终贯彻举一反三的原则,这个原则的就是要求妥善处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从而做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并重。所谓的举一就是要求老师必须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讲深讲透,使学生能够牢固地记忆和熟练地掌握。所谓反三,即是在学生掌握、规定的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类推到对有关问题的理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界。如只注意传授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而忽视学生智力的培养,就会把学生教死,使学生变成接受现成知识的容器。这是与现代教学观念格格不入的,因此,处理教材要注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既让学生接受、掌握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技巧,同时又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掌握本领,到未知世界里遨游,去独立解决类似的和有关的问题。
  其实,上述方法在理论上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的。在处理教材的过程能把它们灵活的结合起来,则会使备课取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师的教学技能》严先元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4]《语文教材处理的艺术》郑建新科教研究
其他文献
在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今天,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够理想,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误区,“创新”还没有落实到具体教学上,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谈不上创新作文教育,作文教学教法必须改进。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如何培养学生顽强的创作意志,真正地做到在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及提高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
期刊
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初中语文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技能知识的同时,还应当给予学生什么?从站上中学语文讲坛开始,这个问题就时时出现在我的脑中。  学生受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很难根据自己的体验得到较完整的生活与情感上的指引,好的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能够汲取前人对生活与生命的感悟,培养学生积极正面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初中语文教材,多选用文学大家的文字。这些作家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人生对生命的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识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过分注重识字技能的传授,一味强调识字的工具性作用。因此,识字教学常常与单调枯燥联系在一起,被视为纯技能性的训练,单调地读重复的写,机械的识记学生不堪重负,而结果却是高耗低效。  关键字:课程资源 兴趣盎然 解除束缚  《语言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汉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愿望,可
[摘要]语文课堂简约化是旨在通过用较少量的问题去激发更多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教学模式。文章试从大语文教育背景下教师的课堂理念出发,来论述语文课堂简约化教学的好处,从课前“三备”角度,来论述语文课堂简约化教学的精神理念,进而去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去实现简约化教学下的语文大课堂。  [关键词]简约化课堂 学生主体 参与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认,
宋代学者朱熹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经常性的质疑问难可以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可以促进学生善于思考,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能力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
期刊
期刊
摘要: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继承和发扬我国文化的传统精神。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遗产,它在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学就是保持这种传承性的重要手段,但纵观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情况并不乐观。今天就高中文言文阅读,从教学和方法上提出我的一点浅薄的见解。  关键词:三维目标 合作 自疑 课外阅读 自主  新课标对考学生文言文阅读总的能力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
目前,随着经济发展,内部环境的改变和外部环境所提出的挑战和机遇,我国的城镇化必须提出创新型管理模式,着重提升管理质量,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结合现在新兴的信息的技术,
我们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伟大民族,而古典诗歌则是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典诗歌的内涵深远细腻,含义博大精深.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向来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道门槛。由于有大部分农村家庭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缺乏对孩子的阅读督促。另外,也因农村学校藏书有限,或形同虚设,造成学生阅读面窄。因此,在新课标的推行下,给农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程怎样教》中讲到:“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而在农村这块“阅读的沙漠”中崛起“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