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路上你走了多少弯路?

来源 :求学·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iang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常常听到不少同学抱怨说自己的记忆力很差,经常记不住课本上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这或许只是你的记忆方法错了,所以效果才会如此不如人意。记忆的方法有很多,在此,我介绍一些跟同学们学习方式密切相关的记忆方法,谈谈增强记忆的几个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误解:记忆过程中出现种种杂念,真烦人啊!
  正解:妨碍记忆的杂念原来可以成为促进记忆的诱饵。
  记忆本身并不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因为记忆会增加脑子的负担。我们在记忆的过程中,脑子常常会不断浮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而使我们精神分散,妨碍正常的记忆功能。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我们能找出那些分散注意力的杂念,并把它们当作刺激我们记忆的诱饵,那么,我们可以更容易突破记忆的障碍。举个例子,当你正在记忆,可内心却浮现吃喝玩乐的杂念,你就可以把这些杂念作为自己达到某一个记忆目标后的奖赏,即当你记到某种程度时,就去享受一下心里所想到的某个杂念。这么一来,原本阻碍你记忆的杂念,反而成为刺激你记忆的奖品,更是刺激你记忆的诱导剂。
  当然,如果你能把这些杂念区分等级,其刺激记忆的效果会更为显著。比如,你记了10篇文章,可以吃点零食并休息15分钟;记下20篇文章,可以看下漫画,并休息30分钟;要是记住了30篇文章,就允许自己到外面玩一个小时等。像这样,将自己的杂念由小到大进行排列,并把最具有诱惑力的杂念放在最后,以此作为自己完成任务的最高奖赏。表面上看,这好像是一种哄骗小孩的把戏,实际上却能让你收获惊人的效果。
  误解:多花点时间看书能记住的东西会更多!
  正解:记忆的时间越长,记忆力锐减更严重!
  当你遇到一定要把某些内容记住的紧急情况时,往往能涌现出很多精力,可记忆效果往往不理想。这是因为连续记忆类似的内容过久,会使记忆力锐减。
  法国记忆研究学家佛哥特曾研究记忆量和记忆时间两者的关系,他发现如果人的记忆量增加1倍,则记忆需要的时间是原来的4倍;如果记忆量增加到3倍,则记忆需要的时间是原来的9倍。换句话说,记忆的内容和记忆的时间是成平方比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花费了30分钟背诵下50个单词,于是你便很有自信地认为 “以这种速度,两小时内,我可以记下200个单词”,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接下来你要背诵的50个单词,也许要花上1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你才能记住。如果你能及早了解记忆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内容量成平方比的原则,你或许就不会要求自己在限定的时间内去背诵下大量的内容了。
  误解:记东西嘛,就是要逐字逐句地记。
  正解:大纲式记忆比逐字逐句记忆效果更佳。
  不管什么学科,凡是太长的内容最好先把它分成几段,然后再分别记忆。因为人的精力非常有限,到一定限度后往往难以再继续记忆了,如果能分段来进行记忆,可以避免脑子负担过重。
  美国海军人事管理研究所曾对180个学生进行实验,调查学生记笔记的方式和记忆质量的关系。他们先把学生分成三组,每一组学生从录音带中收听同样的内容。实验规定,A组的学生必须记下听到的每一个字;B组的学生则需要把听到的内容列成大纲,再依据大纲来做笔记;而C组的学生则只准听,不需要做笔记。听完课之后,研究所再对这三组学生进行录音内容记忆程度的测试,结果发现,A组和C组的学生只记住了录音内容的30%,而B组的学生却能记住70%。
  从上面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即大纲式记忆确实要比逐字逐句记忆更有效。
  误解:勤奋就是要通宵达旦地学习才有效果。
  正解:学习后小睡片刻比彻夜不睡学习效果更理想。
  许多学生考试前整夜对着书苦读熬到天亮,有人甚至连早餐都没吃,就赶到学校参加考试了。可是,熬夜学习的效果并不如预期的理想,他们以为争取多一点的时间可以记下更多的内容,沒想到试卷一发下来,脑子一片空白。
  美国心理学家金克斯的研究发现,记忆事物后立即睡觉的两个小时内,所记的东西会逐渐被遗忘,可两个小时之后,便不会再继续减少。如果你记忆后一直不睡,记在脑子里的东西就会不断被遗忘,即使过了6个小时,遗忘仍会继续进行。可见,如果你一味不眠不休地看书,到第二天所获得的读书效果可能跟一点都没看书的效果是一样的。
  根据上述道理,我们应该知道,看完书后,最好什么都不要去想,立刻上床睡觉。虽说,在最初两个小时内我们所记下的东西会被遗忘,可在两个小时之后,由于受到睡眠的保护作用,我们所记的东西将不会继续被遗忘。等到第二天早晨醒来,我们前晚所记的一些内容仍能清晰地保存在脑子里。
其他文献
心灵俱乐部在线:QQ群534273082  勇气并不是恐惧的缺席,而是明白生活中有比恐惧更重要的东西。勇敢的人或许无法长生不死,但处处谨小慎微的人却从来没有真正活过。  麦田稻鹰:  我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老师器重我,同学也对我很好。前不久,班里来了一个女孩,她和每个人都很热情,但却对我不怎么样。她刚来就在考试中拔得头筹,我也因此遭到班主任的提醒。为什么她会让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西安 王力耘 
期刊
理科生改造世界,文科生毁灭一切。  是的,作为一名文科生,类似的说法我听得太多了。  在饭馆吃饭算不清账的时候,家里的路由器出现故障的时候,电脑瞬间黑屏的时候,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时候,说不出芝麻是怎么种出来的时候,冬天汽车的挡风玻璃被雾气覆盖的时候,搞不懂作为清洁用品的小苏打和用来蒸馒头的碱面是不是同一种东西的时候……紧要关头,我总是习惯向别人求助,对方在伸出援手的同时,也会叹一口气:唉,文科生。 
期刊
纵观近几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细节理解题仍然占较大比例,而且已由过去简单的对号入座直接答题变成通过语句的同义或反义转换来考查考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难度逐年增加。  抓住文段中的事实和细节是做好该题型的关键,也是做好其他类型题目的基础。细节理解题的题干常为:  When/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
期刊
在2016年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的现场,一个手持《本草纲目》、肩背药篮的书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据悉,该名书生为了庆祝中国药科大学建校80周年,特地扮成李时珍的模样,代表所有药学学子向先贤致敬。  2016年被称为“校庆年”,各大高校在这一年里纷纷迎来了自己极具意义的周年华诞。  四川大学:千人义诊迎校庆  2016年,在四川大学(以下简称为“川大”)120周年校庆期间,作为川大的金字招牌,华西临床医
期刊
你是否曾想象过,有朝一日,能有一栋自己的房子,一个温暖的家?那么,想象中的它会是什么样的呢?  它或许是一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小木屋,你和爱人携手,站在窗口看潮起潮落,穿过黄昏寻找一片星空;它或许是一间面积不大的公寓,有着大大的落地窗,你坐在阳台的摇椅上,手中捧着一本杜拉斯或者毛姆的书;它或许是一幢雅致而温馨的别墅,你在花园里种上颜色各异的花草,夕阳西下,你坐在树下的长椅上,唱一曲有关青春与梦想
期刊
在我高考那一年,电视上播出了一档火遍大江南北的节目——《超级女声》,那时我一边看节目一边在想,要是有一天我也能制作出这么好看的节目该多好啊!于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电视编导专业。  初入职场时,我满心期待,立志要有所作为!可是凡事都是欲速则不达,我在工作中没少吃亏。正是这些经历,促使我这名职场“菜鸟”不断成长。  准时出现在第一现场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有位同学上课迟到了,老师
期刊
场景一  教师节那天,无聊的小强在上课的时候给老师送了一个QQ空间礼物,很快他就收到回复:“谢谢,下课把手机送到我办公室来。”  场景二  课堂上认真听课的人很少,学生们基本上都在玩QQ、微信、游戏什么的。  老师突然说:同学们注意一下,下课把手机交上来,你们手机的剩余电量就是你们期末考试的分数!  场景三  班主任站在讲台上,气愤地吼:这次考試,你们简直是一败涂地!  全班顿时一片寂静,没人敢说
期刊
2015年,新材料作文占据了高考作文的半壁江山,全国15道作文题中有14道是材料作文 (只有北京卷的“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是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能让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但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也成了不少考生写作时的拦路虎,而如何选取一个恰当新颖的立意角度,是决定一篇文章优劣的关键因素。  从2015年的高考阅卷现场来看,考生主要的审题立意误区有:  将全面理解误为面面俱到。全面理解,
期刊
毫无疑问,报考一个好专业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专业的理解往往过于简单化,而且对诸多专业有误解。比如,人们说起计算机专业,就会联想到网管、黑客、程序员;说起机械专业,就会联想到挖掘机修理工人;说起金融学专业,就会联想到华尔街大鳄、叱咤风云的银行家;而说起保险学专业,大多数人也会异口同声地说出四个字:卖保险的。  每当我与别人谈起保险学专业的时候,有的人会说,学了保险学也
期刊
偏见 .  民族类院校只招少数民族学生  1990年以前,民族类院校90%的招生对象是少数民族学生,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干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国家的民族类院校的招生政策也在进行调整。如今,民族类院校是面向各个民族招生的,只是部分院校会在招生章程里设定汉族和少数民族考生的录取比例。例如,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民族类院校在2016年的招生章程注明,少数民族考生约占学校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