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鲁迅之问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9年10月,是鲁迅寓居绍兴会馆补树书屋的最后一个月。1916年6月搬进这里后的三年,是鲁迅一生中最寂寞的一段时间,他写道“我寓在这屋里抄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居然暗暗地消去了……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顶上……”。
  然而在1919年10月,鲁迅却不再专注于古碑古文,而是写下洋洋六千余字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发表在《新青年》6卷6号,在文章中他批判了过往的父子观。他写道:“觉醒的人们,应先解放自己的孩子,为他们肩起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并不是凭空而来,鲁迅对父子关系问题关注为时已久,他认为孩子是国家的下一代,拯救他们就是改变中国的未来,但在被泛伦理化、泛国家化的教育理念包围中,人的个性的舒展只能是妄想,因此将孩子从旧的父子关系中解放是改变社会的关键。在写下《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一年前写下的《狂人日记》中,他就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他的观点则表达得更为明晰——不仅仅是“救救孩子”,还包括“为什么救”以及“怎样救”。他首先反对子女应以“顺从”作为“孝道”的观点,并结合进化论的观点指出“只要思想未遭痼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也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
  然后鲁迅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幼本位”的主张,即父母对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利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就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以孩子为本位,而不是把他们硬塞在祖先或自己为他们造就的模子中。“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他特别反对流行的报恩观点。他指出“只须‘父兮生我’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是非常荒唐的,特别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就更其堕落。“倘如旧说,抹煞了‘爱’,一味说‘恩’,又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情,播下了乖剌的种子”。
  “非孝”
  同时,就在鲁迅“摇着扇子看头顶密叶缝里一点点青天”的那些日子里,中国大地上新的东西在萌动,一批留学归来的“新青年”走上了和父母完全不同的道路,他们试图变革社会的同时,也开始反思“父子关系”,并提出颠覆性的观点。
  这些青年大多生于19世纪80年代,几乎在传统教育的浸润中长大:鲁迅儿时“几乎读过十三经”,胡适记忆中连“朱注”都是要背诵的。同时他们又接触到了甲午之后的维新启蒙的思潮,在科举制度废除之前出国学习,是系统接受西学教育的第一代知识人。
  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他们曾活在父辈的时代里,往往因为“孝道”的约束作了人生的牺牲。胡适在婚前曾这样表白:“我们这一代是必须奉献给我们的父母和我们的孩子的一代中间人。除非我们能摆脱一切的影响,我们就必须要按父母的愿望与他们为我们选择的姑娘结婚。”鲁迅也曾如此说:“我一生的失计,即在向来不为自己生活打算,一切听人安排,再后来,思想改变了,但还是多所顾忌。”包括胡适和鲁迅在内的“五四”一代在家庭关系上承受了沉重的道德压力,他们所不能摆脱的顾忌也让他们看清封建“父子关系”对人的约束,尽管自己无法完全卸下,却要振臂一呼,“解放自己和他人的孩子”。
  如其他诸多新思想一样,对家庭关系的反思也是从《新青年》开始的。这本杂志的创办者陈独秀就提出:“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人格矣。”并提出“现代立宪国家,无论君主共和,皆有政党。其投身政党生活者,莫不发挥个人独立信仰之精神,各行其是,子不必同于父,妻不必同于夫”。
  《新青年》的另一位战将李大钊,则是从道德伦理以外的社会演变角度回溯孝道的渊源。他指出:“在狩猎时代,食物常告缺乏,当时的人总是由此处到彼处地迁徙流转,老人在这社会里很是一种社会的累赘,所以常被食。”而且,“老人反以为自己的儿子所食为福,儿子亦以食其亲为孝”。而“到了畜牧时代,农业时代,衣食的资料渐渐富裕,敬老的事渐视为重要”。
  李大钊的分析受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实际上否定了孝道在中国历史上长久以来被赋予的神圣意义。随后,他又指出,随着社会的前进和义务教育、儿童公育制度的推广,亲子关系必然日趋薄弱,并从经济角度分析了传统儒家孝道观念崩溃的必然,他说:“随着新经济势力输入的自由主义、个性主义,又复冲入家庭的领土。它(指孝道观念)的崩颓破灭也是不能逃避的运数。不但子弟向亲长要求解放,便是亲长也渐要解放子弟了……。因为经济上困难的结果,家长也要为减轻他自己的负担,听他们去自己活动,自立生活了。”
  同样在1919年,“动辄便把中国日益深化之危机的全部责任都归之于孝道”的胡适,在《每周评论》第33号上发表了一首题为《我的儿子》的诗,提出“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
  而1919年3月16日,胡适的长子祖望降生,他的这首诗便是写给他的,其核心观念和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如出一辙,“父母于子无恩”,在社会上不论儿子与父母,都首先需要做一个“堂堂的人”。
  胡适的观点遭到时人汪长禄的批评。他写了封长信给胡适,认为“照先生的主张,竟把一般做儿子的抬举起来,看做一个‘白吃不回账’的主顾,那又未免太‘矫枉过正’罢”。之后,胡适又写了一封答汪先生的信,明确不赞成把儿子孝顺父母列为一种信条,“父母对于子女并没有什么恩情可言,他们在生子时并没有征得子女的同意,也不是有意要给他这条生命”,因此“至于我的儿子将来怎样待我,那是他自己的事,我绝不期望他报答我的恩,因为我已宣言无恩于他”。(《无后与不朽——试论五四时期胡适的社会伦理观》)   而就在同一年,已经背负了“非礼非法”、“忤逆”罪名的吴虞,在检讨了中国家族制度的弊端后,写下了猛烈攻讦封建“孝道”的檄文《说孝》,而吴虞本人也是五四前期父子冲突的典型事件的当事人——辛亥革命前一年,吴虞因不满其父丑行与之冲突,被其父告至官府,遂成轰动成都上流社会的家庭革命大事。此后吴虞油印散发《家庭苦趣》一文,被认犯了家丑外扬罪,四川教育总会专门开会声讨吴虞,并将其逐出教育界。
  经此事件,吴虞视其父为魔鬼,并与之决裂。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他写了大量抨击传统道德秩序及父子关系的文章,其间蕴涵着他个人多年来与父亲冲突引发一系列家庭变故而有的切肤之痛。(《父亲形象和父子关系研究》)
  不过,当吴虞从人之子的身份变成人之父时,他对儿女的态度却很难和反对家族制度、反对孝道时的形象相吻合,而鲁迅和胡适也都可被认为是孝子。他们抨击封建家庭关系的目标并非反对孝顺父母,而是借此动摇固有道德体系的基础——对父子关系的重建则是搬起了整个伦常最底下的一块基石,并可因此将整面高墙掀翻在地。
  改造社会
  虽然旧式父子关系惯性依然力量巨大,但毕竟“新”的因素开始出现,对旧父子关系的反思、对新型父子关系的设计,使得家庭问题中的“父子关系”已成为打倒旧思想、建立新思想的重要突破口。
  在新青年作者群起批判的同时,大约在1919年前后,这种反对传统孝道的“非孝”思潮引发了一些社会事件。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浙江一师风潮。当年11月,浙江省第一师范学生施存统在《浙江新潮》第2期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非孝》的文章。这给早已视一师为眼中钉的浙江省当局以把柄,他们查封了《浙江新潮》,赶走了校长,甚至出动荷枪实弹的警察包围数千名学生,这即是当时震动全国的《浙江新潮》案。
  《非孝》的作者施存统作此文时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二年级学生,与一般推测不同,施存统向来被同学们目为“规行矩步”的 “道学先生”。(参见《五四运动回忆录(下)》)但1919年10月,这位“道学先生”因母亲病重回金华老家,结果发现母亲“能坐、能言、能食、能笑,而知觉毫无,人事无知,下半身冷冰如铁,穿着一件破单衣,吃了一些冷硬饭,没人医治,没人照料”。当他提出将他带回的十几块钱为母亲治病时,遭到父亲的拒绝,认为与其将钱花在无谓的医治上,不如留着办个体面的后事。
  这给孝顺母亲的施存统极大的刺激,但父亲的权威无法违抗,施存统悲愤之余告别了重病的母亲,回到杭州,撰写《非孝》在《浙江新潮》第2期发表。他写道“要改造社会, 的确非先从根本上改造家庭不可”“我母已无可救, 我不能不救将成我母这样的人!”
  实际上,施存统的文章只是对传统孝道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了质疑,正如后来他自己所说,所谓非孝,“意思很简单,就是反对不平等的‘孝道’,主张平等的爱”。其言论实际并未超出当时许多思想家所论之范围,然而,这些并不十分激进的观点之所以引发这一场事件,实是当时新旧之间对父子关系问题积怨甚深、甚久的总爆发。
  也正是在这次事件以后,文学界产生了大批的讨论父子关系的作品。五四时期作品里, 父子对抗几乎是一个不变的常数,在这样特定的时代下,父子关系化为一种象征意义的存在,它不仅代表着长幼辈分,有时在某种层面上也等同于过去和现在、守旧与趋新、压制与反抗之类的概念。比如当年“无名作家”朴园的短篇《两孝子》冷静地揭露了“形式的虚伪的孝”;袁昌英的《孔雀东南飞》抨击了在“孝”的幌子下血缘情感对两性爱情的扼杀;田汉的《获虎之夜》、郭沫若的《卓文君》、侯耀的《复活的玫瑰》等作品都描写了新旧社会不同模式的父子冲突。
  非孝事件及非孝思潮,反映出五四一代在面对稳定的传统道德秩序时的激烈态度。同时代人对非孝思潮的呼应,最初也是因为他们从为人子的身份,切身感受到“孝道”的不合理。而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则是这个时期“父子关系”抨击、分析、重建的一个深刻总结。
  作为父亲的鲁迅
  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写作十年后,鲁迅和许广平有了一个孩子,叫做海婴。孩子的存在,使鲁迅愈加深入地考虑父与子的问题。先前的议论只是个人的独思,现在则有了切身的体味。在这段时间给友人的书信里,他记载了很多关于海婴的片段和自己的思索:
  “海婴很好,脸已晒黑,身体也较去年强健,而且近来似乎较为听话,不甚无理取闹。但因年龄渐大之故,唯每晚必须听故事,讲狗熊如何生活,萝卜如何长大,等等。颇为废去不少功夫耳。”
  “我们都健康,只有那位海婴氏颇为淘气,总是搅乱我的工作。上月起就把他当作敌人看待了”“我们的孩子也很淘气,也是要吃饭的时候就来了,达到目的以后就出去玩,还发牢骚说‘没有弟弟,太寂寞了’,是个颇伟大的不平家。”
  “海婴这家伙非常调皮,两三日前竟发表了颇为反动的宣言说‘这种爸爸,什么爸爸’!真难办。现在的孩子更捣乱了。”“他去年还问:‘爸爸可以吃么?’我的答复是:‘吃也可以吃,不过还是不吃罢。’今年就不再问,大约决定不吃了。”
  读了这些鲁迅对海婴的记述,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自己所提出教育思想的身体力行:“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就是开首所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父母“要做解放子女的父母,也应预备一种能力。便是自己虽然已经带着过去的色彩,却不失独立的本领和精神,有广博的趣味,高尚的娱乐”。
  鲁迅到了身体十分虚弱时,仍然在儿子面前坚持一个温和的父亲形象,他会在写信的时候,请海婴帮他选择信纸,“父亲有时默许了,有时感到不妥,希望我另选一张,而我却僵持不肯,每逢此时,父亲也只好叹口气勉强让步”。
  而鲁迅病危的时候,海婴每天晚上临睡时都会向父亲说一句:“明朝会!”有一天,他在楼上喊着:“爸爸,明朝会!”鲁迅那时正病得沉重,喉咙里边似乎有痰,回答的声音很小,海婴没听到,又大声地喊:“爸爸,明朝会!”等一等,还是听不到回答的声音,就大声地喊起来:“爸爸,明朝会,爸爸,明朝会,爸爸,明朝会……”鲁迅就挣扎着说:“明朝会,明朝会。”海婴就说:“爸爸怎么耳朵聋了!”
  儿子一声声嫩嫩的“明朝会”以及鲁迅在挣扎中努力地回应,正是一个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和儿子之间的生命呼应。这也正是鲁迅所提到的,生命是一种传承接替,“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生命的天性,不是“恩”,而是“爱”。
其他文献
可怪的是,面对这“进步”,我们的祖先竟不太兴奋,也无甚骄傲;反而,充满保留、无比戒慎。记得,《淮南子》这么说道,“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一造字,老天就下起了粟雨,鬼儿也夜半哭号,惊天动地!这是不胜欢喜、亦或无限惊骇?这是期待憧憬、还是戒慎恐惧?  分明,我们的祖先感知到了一桩大事:有了文字,这世界固然可以光彩纷呈,但稍一不慎,也可能光怪陆离,甚至错乱崩解。换言之,文字之发明,是福是祸,
期刊
近一百年来,我们在向前奔跑的同时,对国和家的记忆,有太多的遗忘、遮蔽甚至歪曲。而幸运的是,在当下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勇于承担抢救历史记忆的责任。他们参与发掘、记录、整理、研究,参与教育、传播、动员,参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他们坚信并践行: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值得记录,每一份抵抗遗忘的努力都值得尊重,历史记录需要公众参与、公共立场,需要传播和共享。  年度历史图书  获奖者:《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
期刊
“厚颜无耻”,这是125年前英国人给德国造产品扣上的帽子。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后,百端待举,经济需要腾飞。而世界市场不易进入,在夹缝中追求强国梦的德国人不择手段,仿造英法美等国的产品,并依靠廉价销售冲击市场。偷窃设计、复制产品、伪造制造厂商标志……德国产品因此被扣上一顶不光彩的帽子。  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
期刊
近一百年来的中国既是一个父权丧失的时代,又是父子关系重建的年代。从辛亥年到新文化运动,中国家庭中父子关系的变迁经历了一个越来越激进的过程,最初是父权的丧失,继而是“五四”一代尝试对父子关系进行完全的革新。而后,在大时代的动荡之中,父子关系在全面政治化的空气中被异化,年轻人在政治的高压下对上一代进行彻底否定,直至1980年代的重建。  而今,面对亲情与教养的历史性断裂,鲁迅在1919年追问的那个问题
期刊
2002年的一天,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哭墙处,人们像往常一样前来祈祷。突然,在哭墙男士朝圣区的右边,也就是接近女士朝圣区分界线的地方,从一块巨大石砖的缝隙处流出了水滴。人们发现,在墙上居然留下了一块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明显水渍。这使在场的所有人目瞪口呆——那堵被称作哭墙的墙,竟然真的哭了起来!  尽管圣殿山的管理官员解释说,那些水滴可能是从装设的一条水管流出的,但一位专家指出,若是正常滴水,应该
期刊
与军队大院一样,机关大院文化也是北京大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以三里河为中心兴建了各大部委的办公地。随后各个机关大院也相继建成。这里也成了新北京高级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之一,由此形成了大院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各机关大院中,计委大院很有代表性,从大院陆续走出过21位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和200多位部长、副部长。当时,计委的红塔礼堂位列北京四大礼堂之首(其他三个是地质、物资、
期刊
史学家应该尽可能保持价值中立,不与现实生活牵强附会,  把历史的东西还给历史,由此获得对历史问题的本质认识,才能为现实的关怀提供一种历史的资源。  夜读历史,读到这样一段话:  史家假若没有了对人类命运的根本关怀,没有了对人性的深刻反省,我们是不是很容易被历史的沉重拖到海底,再浮不到海面上,向世人说清楚:大海的故事究竟精彩在哪里?(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这是历史学家虞云国在讨论“历史与现实
期刊
“薇”简介  康同薇是大名鼎鼎的维新领袖康有为不同太太生出的多个子女中的头一个女孩,也是康家不断创造“中国第一”的姐妹花中最出众的一朵(另一朵是她的妹妹康同璧)。康有为的得意门生麦仲华娶了老师的这位才女(康有为的几个女儿基本都嫁给了他的学生)。  编辑  根据康有为的自传《我史》记载,1892年,年仅15岁的康同薇,就已经根据《二十四史》编辑整理了《各国风俗制度考》,作为她父亲从事维新变法的参考,
期刊
人物  民国时的江浙财阀陈光甫。  陈光甫(1881年12月17日-1976年7月1日),原名辉祖,后易名辉德,字光甫,以字行世。陈光甫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与上海商业银行的创办人,知名银行家、企业家。他经营的上海银行首创一元起存,为中国最早的商业储蓄银行。  他是我国金融史上的一位奇人,也被不少论者列为“民国百人”之一。他在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最优秀的银行家”、“中国
期刊
卢克纳尔伯爵1881年出生在德国的德累斯顿,他是德国著名贵族卢克纳尔家族的长子,尼古拉斯·冯·卢克纳尔元帅的曾孙。他们家族世代盛产骁勇善战的骑兵将领,卢克纳尔却是一位传奇的海军将领。  日德兰海战后,德国海军继续龟缩在基地不敢出来。忍受不了这种状态的卢克纳尔少校,当面向威廉二世提出:“陛下,给我一条帆船让我出海一战吧,我会把英国佬打得灵魂出窍!”  假如这是在中世纪,这样敢于挑战强敌的军官固然有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