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教材变为写作“资源库”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到底该如何最有效地利用?前不久,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本市一些学校,结果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在利用教材时,往往局限于字词句篇的讲解与分析,而忽略了从中挖掘写作“资源”。结果教材是教材,作文是作文,上课讲的内容写作文时用不上,不得不“另起炉灶”,弄得老师和学生都很被动。教材究竟能不能为写作服务,能不能变成写作的“资源库”?以此为研究课题,新学期开始后,笔者深入进行了探究与摸索。实践中,我体会到,只要能利用好“归·思·联·改”四字法,把教材变成写作的“资源库”,就不是一句空话。
   “归”指的是归类整理。针对高考多考话题类作文这个规律,平时,围绕一些话题,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归类整理。整理内容主要有两类:一是格言警句,一是人物事迹。因为这两个方面都可以作为论说文的有力论据。例如讲《劝学》,围绕“积累与坚持” “恒心与毅力”话题,引导学生整理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格言警句。讲《苏武传》、《陈情表》、《庄子·尊生》,围绕“节操、感恩、放弃”和“理想信仰、亲情孝情、淡泊名利”的话题,引导学生简明扼要、层次分明地整理人物事迹。整理时,最好一句话(放宽点两三句也行,但绝对不能超过五句)概括,每整理完一类,当周的作文,我就布置相关或相似话题,要求学生在写作文过程中必须把归类整理的内容,直接或稍加改造后利用上。与此同时,我还在学生中开展竞赛,按月评出“积累十佳”以鼓励其把归类整理的好习惯坚持下来。
   “思”指的是多向思考,尤其是逆向思维。高考作文明确提出了“创新”的发展等级要求,为使学生能提出独到见解,写出自己鲜明的个性,课上课下,我总是有意无意地启发学生逆向而思。例如讲完《论语》部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与讨论问题:子路是常随孔子身边的学生,那么在孔子的心中,子路是不是一个好学生呢?显然,在孔子心目中,子路并非一个好学生,这一点从孔子说子路“死不得其所”就可以看出来。子路不是好学生,原因多多:一是直率憨拙,不会曲意逢迎。二是心直口快,不遮不掩。子路的非好学生,恰恰折射出了孔子身上的“瑕疵”。如此一番逆思,自然使学生在评判子路的同时,认识到了孔子作为“圣人”,一样有常人身上的缺点,从而摆脱了一味歌颂与礼赞的思维定势,标新而立异,深邃而独创。
   当然,“逆思”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学生得长期地悟。为此,我找了大量逆向思维的“美文”,如《南郭先生的牢骚》、《老鼠夹子》、《家长会》、《武松上访后变成了暴民》等,提供给学生揣摩;学生揣摩后,再自己搜集、交流、讨论;交流、讨论后,开始动手实践,运用“逆向思维”写出独具新意的文章。
   “联”是烛照社会,回归时代与生活。在讲解教材时,我经常要求学生把教材所述内容,尽可能地和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同类现象相联系,通过教材和现实生活的“嫁接”,从中思考人物身上的思想闪光点,阐释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发掘学生洞察社会、人生的潜能,培养他们“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行为意识。例如讲夏衍的《包身工》,我课前先让学生从网络、报刊中搜集黑煤窑、黑砖窑中的“现代包身工”事例,然后和文中的“包身工”生活两相对照,在此基础上,跟学生在一块分析与探讨“现代包身工”产生的社会根源,进而激发学生勇敢地拿起笔来,大胆地揭露和鞭挞身边的“丑恶”,把“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人情结”植入他们的头脑。
   鲜明的时代性,深刻的思想性,对于提升一篇文章的品位,无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实际实际情况是,学生的视野普遍狭窄,社会经验普遍欠缺,有时“联”起来,总显得空洞而苍白。针对这一点,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社会。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社会实践性活动的大量开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改”指的是改编,就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对教材中的人物重新塑造,“二度创作”。在新故事的叙述中,彰显其性格特征。改编,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改编过程中,学生也容易改歪。最常见的毛病就是,故事是新的,人物性格却仍是旧的。为纠正这个毛病,我就亲自写“下水文”,由学生照着描画。例如讲完《祝福》,我写了新故事《祥林嫂还乡》,写完,我提醒学生,改编借的只是教材中的“人物躯壳”,然而装的是现实生活的“新酒”。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出题,让其围绕阿Q这个特殊的人物形象,再加工,再创造,放置到现代生活环境下,在现代生活环境中,使其身上重新发生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藉此张扬鲜明的爱憎,凸显明确的主题,塑造个性的人物。有了前面我作出的示范,学生“故事新编”时思维开阔了很多,他们浮想联翩,大刀阔斧,或褒或抑,大胆地对阿Q进行“新包装”,他们有的写阿Q靠投机倒把成了阔佬,未庄人面对阿Q,争献各种媚态,连当初闹他的吴妈,都禁不住投怀送抱;有的写阿Q发家后,个人素养也有了提高,踊跃给地震灾区大捐款项……读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由此看来,将作文与教材紧密结合,把教材变为写作的“资源库”是提高写作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根据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总结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在学生的表达与交流方面提出了新的目的要求,对写作提出了新的理念,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作文指导。   所谓开放性的作文指导,是指教师不预设刻板的教学目标,
期刊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纵观洋思、东庐、杜郎口、3个学校的案例,笔者认为,有效教学有三大规律可循。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是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独创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一堂课总要从“
期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题记    曾记得,商城的雨,好像是千万支魔指,拨弄出变幻莫测的旋律;好像是千万条琴弦,编织着如泣如诉的缠绵;好像是千万个音符,流淌了落花流水的情怀。商城的雨,你来了吗?    商城的雨,因季节变化,情调各异:春雨柔软,夏雨粗犷,秋雨苍凉,冬雨肃杀。商城的雨,雨色似花一样的美丽,雨声如歌一样的动听。沉浸在商城的雨里,好像徜徉在音画
期刊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成方圆,必得有规矩。随笔写作同样要遵循一定的规矩。随笔写作要遵循哪些规矩原则呢?   一、真实性原则   随笔写作的真实性原则的基本内容是,要求作者在写作中做到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讲真理。   1.写真事   写真事,就是要求写作者要真实地写生活,写社会,写自然。提倡写真事,就是要引导作者到生活的无尽宝藏中去挖掘写作的矿石。写真事就是要求作者要以满腔的热情
期刊
每年高考,都有很多考生在古诗文鉴赏上失分。其实,如果我们能找到其规律和方法的话,就能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从而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综合近十多年来高考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我们不难发现高考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不外乎以下几方面:氛围特点、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现手法以及诗歌的语言特色等。具体方法如下:   一、通读纵览,整体感知   如杜甫《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期刊
随笔写作是指作者自由记录自己个性化的生活感悟的写作活动。自由性和个性化是其基本的特征。   一、自由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写作内容的自主性   随笔作者可以自由选择写作内容。写人生、写社会、写自然都可以。随笔题材广泛,包罗万象,现实生活的见闻,以往事件的漫忆,所见所想的道理,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工作学习,旅游见闻,史话传说,都可作为随笔写作的材料。想写什么完全由写作者的
期刊
新课改的今天,语文课堂已经展现出新的面貌,然而,仍有一些课堂死气沉沉,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效率不高。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活跃起来,让语文课重现生命的色彩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吃透文本,把握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材是教学之本,全面深刻地理解、把握教材是教师走上讲台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吃透教材仓促上阵,那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使自己陷入尴尬之
期刊
诗歌欣赏我认为一定程度上就是欣赏诗行中所包含的最大可能性。这也是诗歌最大魅力之所在。对于郑愁予的《错误》,以下将以文学欣赏的方式来解读其诗行中可能的内涵。对文本采取“细读法”,通过对作品中词语的选择和搭配、比喻和象征、反讽和复义以及叙述角度和作品意义的关系等的细密考察,来探讨文学本身的意义。   诗句开头“我打江南走过”,打哪儿走过?是特意?是偶然?是漫不经心走到了江南,走过江南?——这不是选择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很多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单调作文训练中,形成了一个“没兴趣——不想写——写不好”的恶性循环。要走出作文的低谷,首先必须打破这个恶性循环。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的教学教法上多探讨研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一些粗浅体会,现提出供各位同仁指正。   一、注重积累,为写作打好基础   在平时教学中通过剪报让学生学会收集
期刊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越来越多的人纷纷离开原来祖辈生活多年的家乡,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打工谋生,他们把自己的孩子和老人留在家里,让老人照顾孩子上学,自己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或回来,或打个电话问候一下,然后就又投入到紧张而繁忙的生意或工作中去。留在家里的孩子就有了一个特殊的名字“留守儿童”或“留守学生”。   在学校担任班主任工作时,也接触到了这样一个群体,如果非要把他们和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