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小学基础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鸡兔同笼”这一问题是我国著名的趣味数学题之一,由于这一问题有多种解决方式,学生在开动脑筋的同时能够培养更多类型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养成习惯性的数学思维,提高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小学数学中“鸡兔同笼”问题展开探讨,分析目前数学教学中对待这一问题传统解法的弊端,提出几点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鸡兔同笼;弊端;措施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提高我国在国际教育中的竞争力,教育部在2006年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研究文件。同时为了能够最大化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对学科核心素养做出了具体的指示。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就已经广为流传的一道经典数学题目,出自《孙子算经》。“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本文对传统小学数学解法的弊端进行分析,提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优化措施,为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教学策略。
一、传统小学数学“鸡兔同笼”解法的弊端
(一)固化的教学方式,限制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传统数学教学中绝大多数都以教师讲述理论知识为主,教师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对学生成绩提高有一定效果,也有利于教学计划的进度,但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习惯,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数学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固化的主次位置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能动性发挥产生影响。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作为主角,教师将自身置于辅助位置上,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是素质教育中极为关键的一点。
(二)缺少教学创新,教师被教材所局限
很多小学教师刚刚参加工作,没有丰富的执教经验,经常会出现教学中的误区,如不能充分掌握教材,单纯依据教材内容求解,针对其他学生提出的合理解题方式给予否定。很多时候学生采取的解题方式是正确的,只是结果计算错误,教师只依据结果否定学生的解题方式,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创造性和思考能力受到限制。教师由于过于依赖教材,被教材局限,一旦脱离教材就会出现束手无策的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会出现对学生的错误指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一定限制。
二、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培养“鸡兔同笼”的教学优化
策略
(一)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传统教学中,一节课程主要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很多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容易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出现思想不集中的情况,降低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长此以往,数学思维的培养受到限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应积极更新和优化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应将教材中的内容,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容易理解教学的知識点。针对具体数学问题思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理解情况,重视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选择最佳的解决方式。如针对“鸡兔同笼”这一问题的解答,首先假设35只全部是兔子,求出共有多少只鸡,则可以得出鸡为23只(35×4-94=46,46÷2=23)。再假设35只全部是鸡,兔子的只数则为12只(94-70)÷2=12。教师在讲课时也可以采取画图方式,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
(二)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提高自身素养
“鸡兔同笼”这一问题的解法较丰富,教师单纯按照教材进行讲解会导致课堂枯燥和乏味,学生没有参与其中,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由此,教师应丰富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使用独立思考模式,教师可以先给出学生数字较小的题目供其独立思考,对准确猜出结果的学生给予奖励,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分享解题思路,为后续的教学作铺垫。还可以采取同桌合作的模式,引导学生和同桌合作,共同讨论和汇报,引导学生观察当增加一只鸡,减少一只兔子时,总的腿数量减少2时的数量关系,在这一基础上增大数据,让学生在合作中较快找到答案。教师自身也要提高素养,尤其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应努力丰富自己,增加自身教学经验,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同时要深入到学生中,多关注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关于“鸡兔同笼”这一经典的数学问题,教师要提起重视,这一问题全面体现了小学数学教育的思维方式和数学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但要依据数学知识,同时要掌握合理的解题技巧,学习数学的目的绝不单纯是为了成绩,而是要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瑞娟,周婷.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鸡兔同笼”教学策略探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8,28(3):68-71,81.
[2]王亦东.探讨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鸡兔同笼》教学为例[J].新课程(中旬),2019(5):35.
[3]李亚琴.从“鸡兔同笼”谈数学的核心素养[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7(3):76.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鸡兔同笼;弊端;措施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提高我国在国际教育中的竞争力,教育部在2006年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研究文件。同时为了能够最大化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对学科核心素养做出了具体的指示。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就已经广为流传的一道经典数学题目,出自《孙子算经》。“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本文对传统小学数学解法的弊端进行分析,提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优化措施,为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教学策略。
一、传统小学数学“鸡兔同笼”解法的弊端
(一)固化的教学方式,限制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传统数学教学中绝大多数都以教师讲述理论知识为主,教师处于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对学生成绩提高有一定效果,也有利于教学计划的进度,但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习惯,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数学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固化的主次位置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能动性发挥产生影响。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作为主角,教师将自身置于辅助位置上,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是素质教育中极为关键的一点。
(二)缺少教学创新,教师被教材所局限
很多小学教师刚刚参加工作,没有丰富的执教经验,经常会出现教学中的误区,如不能充分掌握教材,单纯依据教材内容求解,针对其他学生提出的合理解题方式给予否定。很多时候学生采取的解题方式是正确的,只是结果计算错误,教师只依据结果否定学生的解题方式,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创造性和思考能力受到限制。教师由于过于依赖教材,被教材局限,一旦脱离教材就会出现束手无策的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会出现对学生的错误指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一定限制。
二、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培养“鸡兔同笼”的教学优化
策略
(一)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传统教学中,一节课程主要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很多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容易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出现思想不集中的情况,降低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长此以往,数学思维的培养受到限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应积极更新和优化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应将教材中的内容,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容易理解教学的知識点。针对具体数学问题思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理解情况,重视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选择最佳的解决方式。如针对“鸡兔同笼”这一问题的解答,首先假设35只全部是兔子,求出共有多少只鸡,则可以得出鸡为23只(35×4-94=46,46÷2=23)。再假设35只全部是鸡,兔子的只数则为12只(94-70)÷2=12。教师在讲课时也可以采取画图方式,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
(二)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提高自身素养
“鸡兔同笼”这一问题的解法较丰富,教师单纯按照教材进行讲解会导致课堂枯燥和乏味,学生没有参与其中,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由此,教师应丰富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使用独立思考模式,教师可以先给出学生数字较小的题目供其独立思考,对准确猜出结果的学生给予奖励,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分享解题思路,为后续的教学作铺垫。还可以采取同桌合作的模式,引导学生和同桌合作,共同讨论和汇报,引导学生观察当增加一只鸡,减少一只兔子时,总的腿数量减少2时的数量关系,在这一基础上增大数据,让学生在合作中较快找到答案。教师自身也要提高素养,尤其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应努力丰富自己,增加自身教学经验,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同时要深入到学生中,多关注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关于“鸡兔同笼”这一经典的数学问题,教师要提起重视,这一问题全面体现了小学数学教育的思维方式和数学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但要依据数学知识,同时要掌握合理的解题技巧,学习数学的目的绝不单纯是为了成绩,而是要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瑞娟,周婷.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鸡兔同笼”教学策略探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8,28(3):68-71,81.
[2]王亦东.探讨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鸡兔同笼》教学为例[J].新课程(中旬),2019(5):35.
[3]李亚琴.从“鸡兔同笼”谈数学的核心素养[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