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定权 树定根 人定心”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zy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以来,我国开展了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改革,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林业发展的活力得到了极大的焕发。
  从试点到现在的四年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效盘活了林地资源,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全国已有5.25亿亩集体林地确权到户,占集体林地的21%。
  林改后,吃了“定心丸”的广大林农护林造林、发展林业经济的热情一下子迸发出来。福建省松溪县花桥乡村头村村民自发集资万元,在村口竖起一块大石碑,刻上林改的政策和村规民约。村民真义昌说:“林改政策好,写在纸上怕破掉,雕在木头上怕烂掉,刻在石碑上才能永久!”这是块民心碑,是民意的反映。
  


  实践证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成功创新,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
  
  山定权: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在林地上的伟大延伸
  
  我国是一个山区大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56%的人口生活在山区,全国2100多个县市中有1500多个在山区。全国集体林地25亿亩,占整个林地面积的58%。
  改革开放初期,“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使得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耕地的问题解决了,可林地发展的活力却一直难以迸发。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集体林权制度一直处于努力的探索之中,虽然经历了土改时期的分林到户、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山林入社、人民公社时期的山林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上世纪80年代初的林业“三定”(划定自留山、确定责任山、稳定山林权)四个阶段,但由于林权或处于虚置状态,或责权利严重不统一,或没有法律保障,使得林业产出率低、发展步履维艰。广大林农“靠山”难以“吃山”,500多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有490多个在山区。
  林地和耕地一样都是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国家宝贵的经济资源。只有耕地的发展,相当于一条腿走路,绝不是农村科学发展之路,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我们必须抓住“以明晰产权为核心”的集体林业制度改革的契机,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延伸到林地。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后,福建、江西、辽宁、浙江等试点省份先行一步,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把林地的使用权、林木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交给农民,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截至2006年年底,这4个省已基本完成明晰产权的主体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福建省,明晰产权林地面积7547.5万亩,占应改面积的97.2%。江西省林改3年,颇有力度,分山到户率已达82.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指示。
  2006年1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福建永安,对永安林改工作充分肯定,并指出“林改意义确实很重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4月20日,在江西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考察指出,中国70%以上是山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如同土地家庭承包改革一样,在山区林区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好,农民的收入更多。要下决心加快推进。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又一次大的生产关系变革,适应经济发展规律、顺应群众意愿、合乎农村实际。”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2007年5月13日在云南农村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在林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林地的使用权交给农民,让农民依法享有林木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对林改务必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树定根:从“事不关己”到“我要育林、护林”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手握林权证的农民拥有了几十年不变的产权,确定了农民拥有山林生产资料的主体地位,消除了林农怕政策“初一十五不一样”的担心;商品经济意识的增强,使农民懂得了这样的道理:不到最佳采伐年龄砍树就是“杀鸡取卵”;林权流转和抵押贷款又解决了林业周期长、林木变现难的难题。
  林改前,山林都是集体的。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集体林经营管理体制,经营主体不落实,责权利不明确,使一些农民形成了一种“山是集体的、林是干部的,护林造林事不关”的陈旧思想。1998年长水村一次森林火灾,村民们硬是看着山火烧了几天几夜。
  林改后,“管好自家山,看好自家林”成了林农的自觉行动,农民造林育林的积极性一下子迸发出来,不仅多栽树、栽好树的热情高涨,而且对山林资源也更加珍惜,把它看作是建在山上的“绿色银行”,是“未到期的高息存折”,是增值潜力巨大的“成长股”。
  如今的长水村,林业站下发的树苗变得抢手,只要有空地,村民们都要把它栽上树木。如今只要看到山上冒烟,农民在十多分钟内就会骑摩托车赶到。从2005年到2007年,长水村先后有上百户农民自发上山造林,造林数量超过此前20年总和。2005年,江西全省发生森林火灾比历史同期下降56%,受害森林面积下降74%。
  分山到户,明晰了产权,激发了林农务林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得林农保护山林的意识明显增强,对林竹的砍伐慎之又慎,连挖竹下笋都得选来选去,把大个笋留着长大成材。在福建永安,成年大竹收益超过竹笋收益,竹农选笋像选女婿一样认真留着大竹,把留的大笋做上记号,一棵棵地标出来。挖小留大,竹农护笋养竹积极性空前提高;而过去却是“挖大留小,大小通吃才最好”。当林农被林改确定为经营主体时,科学经营、可持续经营的弦绷得比谁都紧。
  林改之风吹绿了大江南北。在重点林改区,林农和社会的造林热使森林资源明显增加。
  辽宁是我国北方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省。几年来,全省林业用地面积增加6.6%,有林地面积增加了5.5%,活立木蓄积量增加了38.5%,森林覆盖率增加了5个百分点。这个省的林改市县林改后没有发生一起乱砍滥伐等毁林事件。
  在福建,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部分省区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林改这三年是福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时期。全省活立木蓄积量增加791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增长了2.44个百分点,有林地面积净增500万亩。尽管2005年后国家大幅度减少退耕还林任务,造林难度明显增加,但2006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仍达7800万亩。
  为解决山林联防互助的问题,农民自发组建了许多包括防火、防盗、防病虫害等内容的森林管护协会,并逐步形成了跨村屯、跨乡镇的保护网络。福建、江西两省分别组建这样的协会1879个和4061个,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
  
  人定心:林农吃了“定心丸”,林业发展注入活力
  
  福建一老农感慨地对记者说:“自从盘古开天地,哪朝哪代不收‘皇粮国税’,共产党不但免了农民的税费,还把山林分给我们,这是从来没有的事。”
  分山到户、包林到户,林农成了山林真正的主人。还山于民,还利于民,还权于民,林改后农民迸发出来的热情和积极性,正转化为农村生产力大解放,成为推进林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吃了“定心丸”的林农不仅开始对自家林地的发展仔细筹划,从长计议,而且开始对本组本村的林业发展出谋划策,提供财力与智力的双重支持。????
  ????林改不但增加了农民个人收入,村集体财力也明显改善,开始注重安居乐业。2006年,福建永安市洪田村通过林改获得42万元稳定收入,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按每人每年100元为村民办理社保,60岁以上老人每年可领取60元津贴,对考上大专院校的学生由村里进行奖励。
  在林改政策的激励下,江西各地林农和企业的发展林业积极性空前高涨,2004年至2006年,全省有28.06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务林,各种社会资本纷纷投入林业。去冬今春,全省共完成造林352.4万亩,再创近10多年来的新高。其中社会造林293.72万亩,占83.3%。许多地方造林苗木脱销,价格上涨。林改后的林区出现了少有的繁忙与和谐,森林案件连年下降。2006年全省森林火灾发生起数和受灾面积分别比上年下降了63.4%和76.8%。
  林改激发了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使林农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林改以来,通过减免税费、政策性让利和发展林业产业,加上林改拉动木材价格上涨和林地林木升值,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林改前,江西省武宁县林农卖一方木材,要交木竹农业特产税32元,向乡村交管理费和提留25元,交育林基金115元,交各种规费12元。林农比喻说,他们砍下一根竹子,才得到一双筷子。林改中,江西省实行“两取消、两调整、一规范”的减轻税费政策,自2004年以来,累计为农民让利33.4亿元。
  林改后,浙江省白沙村人告别了“砍木材、烧木炭、卖柴火”的“三木经”,而把竹笋、茶叶、山核桃这些以往不起眼的山货变成了村里的“摇钱树”。如今,全村人均收入的五成来自特色林产品。白沙村人在 “经营山货”的同时也在“经营景观”,依托风景区,村里经济实惠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生态旅游正成为白沙村的又一个“聚宝盆”,目前村民人均收入的45%来自旅游业。
  辽宁作为我国北方重点集体林区,把引导农民发展后续产业作为林改的一篇大文章,积极培育和发展林业产业,为农民“靠山吃山,靠山致富”打下坚实基础。分林到户后,林农把林子当成摇钱树,林地当作聚宝盆,积极发展林下产业,在山林中拓展致富空间,挖掘发展潜力。林农高兴地说,“看好自己的山,种好自己的田,发家致富在眼前”。2006年到2007年,宽甸满族自治县四平村栽植冠下红松300亩,发展林下参600亩,细辛300亩,建山核桃园830亩,利用枝桠梢头发展食用菌40万袋。2006年农民人均来自林业的收入比上年增加475元。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正在使祖国大地发生着喜人的变化——青山更绿了,农民更有盼头了、生活更好了,社会更和谐了……
其他文献
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也许是一种信心的保障,这种信心的确立对危机的抵御,有时比在技术层面上的阻击具有更大的效力    时值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十周年之际,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Asian Monetary Fund)的呼声再次响起。  只不过这次的主角不再只是日本。7月2日,亚洲各国现任和前任财政部长在亚洲开发银行组织的一个论坛上发言,敦促建立一个区域性基金组织,以便在金融危机再次爆发时,能够迅
期刊
访中共菏泽市牡丹区委书记尹玉明    “农民每改建一个厕所,区补助50元,乡镇补助50元。”这是近日记者在牡丹之乡山东菏泽市牡丹区进行实地采访时,在各个乡镇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  据悉,为了配合新农村政策的实施,菏泽市牡丹区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各项工程建设扶持政策。2007年上半年,全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36元,同比增长20%。  在新时期下,基层人民政
期刊
经济区域是具有全国意义的专门化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其界线既清晰又模糊。经济特征的相似性和市场体系的统一性决定了经济区域运行的最大特征,是可以跨越行政区划进行生产要素的横向流动,也可以跳过上下级关系进行企业的纵向联合。我国区域经济实际上既以行政区域的形式表现出来,又以一定量的行政区域板块组成经济区域的形式存在。  但是,不论哪一种区域,作为全国的一部分,其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承
期刊
《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以来,省(区)以上政府采购体制绝大部分是按照“采管分离”的模式设置了集中采购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从几年来的实际运行情况看,这种体制对推动政府采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问题和矛盾也充分暴露出来,最大的弊端是监管部门与集中采购机构职责不清、协调不畅,容易产生矛盾,而又得不到有效解决,从而制约了政府采购事业协调、规范、快速发展。  现行的政府采购体制已成为制约政府采购规范、健康、快速发
期刊
中欧CDM项目的启动,是一个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解决气候变化的重要的手段    6月28日,中国-欧盟清洁发展机制(CDM)促进项目正式启动。今后三年,欧盟将提供280万欧元促进中国CDM的发展,并为中国CDM的法律、法规建设和政策制订提供建议和支持。这是迄今为止欧盟资助的最大规模的CDM项目。  CDM是在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后的《京都议定书》下建立起来的,中国和欧盟都是缔约方。
期刊
新媒体是一次社会“舆论话语权”的分解、转移,也是一次伟大的商业创造    日复一日,家住武汉汉口,在武昌某高校上班的陈杰每天要在公车上要度过近两个小时。以前,他通常都是购买一份报纸来打发时间,不过现在他已经习惯了在公车里用手机阅读在网上下载的网络杂志。“内容丰富,可选择余地更大。动画、音乐、声效让我阅读起来很轻松。”   今年以来的一波股市飙升将中国带到一个全民炒股时代,股市热也推动了手机炒股热潮
期刊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颁布五周年,6月29日全国政府采购中心主任联席会在承德市召开。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各省会城市政府采购中心68位主任出席了联谊会。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经济》杂志社政府采购编辑部主任林初宝先生出席联谊会并致辞。他说“五年来,中国政府采购事业各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高效增长和政府采购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采购法》的实施为我国在实践中大
期刊
中国的PE热,更像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淘金热”——人们来到那里,不过是欲望和利益的溢出,倒并非因为那是一片更加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壤    赵令欢说:“作为一家投资管理公司……”采访刚刚开始,他就如此定位自己所在的“弘毅投资”,而我们采访的主题是“PE”。  赵令欢现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弘毅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主要负责联想控股旗下的并购投资业务。早年,他在美国做过风险投资,在海外有着丰富的经
期刊
水是生命之源,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但是,目前全球有11亿人不能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 仅在亚洲地区就有约7亿人。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有9亿多农村人口,受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制约,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突出,目前仍有2亿多农民不能获得安全饮用水。近两年,国家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投资力度逐步加大,大量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程相继建成,解决了5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
期刊
“企业不用投入资金,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就能顺利完成节能改造,这种‘节能医生’和‘节能模式’正是我们需要的。”   北京歌华文盛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白昕拿出一份《楼宇节能改造可行性方案》时,兴奋地告诉记者。  “节能医生”是对节能服务公司的形象化比喻。“节能医生”通过能源审计,发现耗能单位的“病症”所在后,开具一系列“节能药方”,为耗能单位实现节能,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耗能单位出任何费用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