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文化形成于乡民在生产生活中对经验的总结,并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构建认同感、维护社会公正良等作用。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态的更迭,迎来了万物皆媒的传播格局,乡民的媒介接触行为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乡村文化的封闭性,着眼于媒介接触视角重建乡村文化,有利于更好地通过“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助推乡村振兴。本文从长老统治异化、消费文化兴起的角度,解读媒介接触对乡村文化的冲击,然后针对问题并结合现状探索当代乡村文化的重建。
关键词:媒介接触;乡村文化;重建
乡村作为人们最早的社会空间和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乡土社会有着相对封闭而自足的文化体系,形成了与城市法理社会截然不同的礼俗社会,礼治作为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经过世代教化,使社群成员形成主动服从于传统的习惯,并不断进行着自身的再复制,进而维系着整个乡土社会的稳定。[1]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态的更迭,迎来了万物皆媒的媒介生态和传播格局,人、物体、环境等皆成了能传递信息的媒介和建构意义的符号,媒介的泛化使得依附于城市的主流文化渗透进乡村,乡村文化遭遇侵蚀和解构,走向边缘化和异化,乡土社会的发展和结构的稳定面临危机。
一、解构:媒介接触对乡村文化的冲击
在Web3.0时代,媒介边界日益模糊,万物皆媒来临,接触自己所属社区以外的任何人、事物、环境都属于村民的媒介接触行为,在强大的依附城市文明的主流文化面前,乡村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走向边缘化,逐渐失去吸引力,主要体现在长老统治异化以及消费文化兴起。
(一)长老统治异化
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是教化性或家长制式的长老统治,它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在这种稳定的生活状态下,“前喻文化”深得人心,即晚辈从长辈处习得文化,被人们无条件地加以接受,进而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切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乡村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年长的向年轻一代传授基本生存技能、是非观念、处事原则、生活方式以及对生活价值的理解等,并且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礼管束着。随着信息技术的更迭和普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和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传入乡村,村民们有了更多接触和了解外面世界的机会,传播媒介对乡下人而言作为一种新鲜事物,使用起来需要一定的技能,由于年轻一代比年老一代思维敏捷,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所以文化发生了反转,“后喻文化”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年轻一代传递知识文化给年老一代,长辈只有向晚辈学习,才能融入和适应当下的文化环境,在乡村中,社会文化由前喻文化向后喻文化的转变,是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一种颠覆,虽然在表面上无违长老统治,但事实上名实之间趋向分离了,长老统治本质上已被异化。
(二)消费文化兴起
消费文化是人们在消费活动中所折射出的消费理念,传统的消费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而当下的消费追求的是符号消费,消费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所象征的文化意义。人们在消费物品时,看重的是商品的符号价值,即商品的文化内涵,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品位。[2]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村民对消费层次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化带来农民向城市流动,人们有了更多接触城市文明的机会,传播媒介及其应用的普及,使人们对媒体的使用成为一种常态,多元化的媒介接触行为打破了乡村自给自足的文化体系,村民原先坚守的价值观念出现变动,尤其是消费观的改变。媒介借助电视剧、娱乐节目等具体的传播产品构建时尚、审美认知以及传递符号消费观,以“软”传播的方式去引导消费,使村民在观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传播产品中的消费文化,从而改变自身原先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偏好。此外,媒体平台上推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也影响着村民的主体需要和文化追求,在强烈的消费趋同心理下,村民开始和城市人一样追随着同样的时尚潮流,享受同样的品牌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寻求着一种同样的身份或地位的认同。
二、重塑:当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探索
乡村文化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具体指在乡村社会中,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社会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乡风民俗、社会心理、行为方式为主要内容,以农民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型。[3]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打造乡村文化生态有利于乡村和谐有序发展。
(一)合理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过度流失带来乡村文化的荒漠化,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促使人们偶尔转向乡村寻求片刻的宁静。在这样的背景下,合理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是一个惠及乡民和游客的选择,于乡民而言可以重返乡土、实现家门口就业,于游客而言可以获得更好的游玩体验,前者解决以人为中心的乡村社会稳定发展问题,后者促使乡民更好地保护和开发乡村文化,从而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统一,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首先要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然后依托本地优势资源,根据乡村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以及乡村建筑文化等资源特点,讲好文化故事以加深游客旅游记忆,乡民在向游客展示和介绍本地特色文化的同时实现了对乡村文化的重构和弘扬,而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对风景、民俗的选择性凝视,助推了乡民对文旅资源的进一步挖掘以重新认识乡村价值,形成特色资源挖掘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如江西铅山县整合秀美乡村、茶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深入推进茶旅融合。
(二)借助传播媒介发展乡村文化
基于网络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电脑、手机等得以普及,随之而来的是大众媒体介入乡村文化的传播,并成为传播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建设乡村文化需要借助媒体的信息整合力量,重构村民文化认同以产生文化自觉行为,搭建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信息互动的桥梁,以实现乡村文化的对外传播。如少数民族地区恩施州枫香坡的村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沉淀和积累,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性的乡村文化,而报纸、电视作为当地的主流媒体,对于该地共同的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报道和正面宣传,有利于构建当地乡民的文化认同感,人们通过大众媒体在有意识构建地方性文化的过程中,会不断扩大地区受众之间、受众与媒体之间的共通意义空间,并加深地区受众之间,受众与媒体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此同时,文化认同带来了文化自觉行为,乡民开始通过微博、微信等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主动地分享本地区的风俗、饮食、服饰等特色文化内容,勾起城市人旅游、消费的好奇心,外来游客通过社交平台获取各地的文化、生态、艺术等资讯,根据自身需求做出选择。借助传播媒介发展乡村文化,既实现了对内传播,即构建乡民文化认同感,又实现了对外传播,即让乡村之外的更多人了解乡村文化,扩大了乡村文化传播的范围。
三、结语
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明,城市文明的源泉和动力是乡村文明,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乡村文化的重构,因为乡村文化的重建会避免乡村矛盾和冲突的出现,文化将一个个乡民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充满正能量的浓郁文化氛围会孕育向善向善的思想及行为,对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以及扶贫工作都大有裨益。站在当前城市化、社会变迁以及万物皆媒的发展背景下,要想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需要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对乡村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去除封建和落后的标签,使其更好的融入当下社会的发展,除了对其传统功能的延续之外,还应赋予其娱乐、營销、社交等新的价值功能,实现乡土文化的重生和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而从通过乡村文化的欣欣向荣促进乡村建设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边芳.新乡土社会中礼治和法治的冲突与整合[D].江苏大学,2010,11(01).
[2]张筱薏,李勤.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J].学术论坛,2006(9).
[3]赵旭东,孙笑非.中国乡村文化的再生产——基于一种文化转型观念的再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7,17(01):119-127.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大学)
关键词:媒介接触;乡村文化;重建
乡村作为人们最早的社会空间和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乡土社会有着相对封闭而自足的文化体系,形成了与城市法理社会截然不同的礼俗社会,礼治作为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经过世代教化,使社群成员形成主动服从于传统的习惯,并不断进行着自身的再复制,进而维系着整个乡土社会的稳定。[1]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态的更迭,迎来了万物皆媒的媒介生态和传播格局,人、物体、环境等皆成了能传递信息的媒介和建构意义的符号,媒介的泛化使得依附于城市的主流文化渗透进乡村,乡村文化遭遇侵蚀和解构,走向边缘化和异化,乡土社会的发展和结构的稳定面临危机。
一、解构:媒介接触对乡村文化的冲击
在Web3.0时代,媒介边界日益模糊,万物皆媒来临,接触自己所属社区以外的任何人、事物、环境都属于村民的媒介接触行为,在强大的依附城市文明的主流文化面前,乡村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走向边缘化,逐渐失去吸引力,主要体现在长老统治异化以及消费文化兴起。
(一)长老统治异化
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是教化性或家长制式的长老统治,它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在这种稳定的生活状态下,“前喻文化”深得人心,即晚辈从长辈处习得文化,被人们无条件地加以接受,进而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切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乡村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年长的向年轻一代传授基本生存技能、是非观念、处事原则、生活方式以及对生活价值的理解等,并且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礼管束着。随着信息技术的更迭和普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和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传入乡村,村民们有了更多接触和了解外面世界的机会,传播媒介对乡下人而言作为一种新鲜事物,使用起来需要一定的技能,由于年轻一代比年老一代思维敏捷,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所以文化发生了反转,“后喻文化”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年轻一代传递知识文化给年老一代,长辈只有向晚辈学习,才能融入和适应当下的文化环境,在乡村中,社会文化由前喻文化向后喻文化的转变,是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一种颠覆,虽然在表面上无违长老统治,但事实上名实之间趋向分离了,长老统治本质上已被异化。
(二)消费文化兴起
消费文化是人们在消费活动中所折射出的消费理念,传统的消费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而当下的消费追求的是符号消费,消费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所象征的文化意义。人们在消费物品时,看重的是商品的符号价值,即商品的文化内涵,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品位。[2]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村民对消费层次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化带来农民向城市流动,人们有了更多接触城市文明的机会,传播媒介及其应用的普及,使人们对媒体的使用成为一种常态,多元化的媒介接触行为打破了乡村自给自足的文化体系,村民原先坚守的价值观念出现变动,尤其是消费观的改变。媒介借助电视剧、娱乐节目等具体的传播产品构建时尚、审美认知以及传递符号消费观,以“软”传播的方式去引导消费,使村民在观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传播产品中的消费文化,从而改变自身原先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偏好。此外,媒体平台上推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也影响着村民的主体需要和文化追求,在强烈的消费趋同心理下,村民开始和城市人一样追随着同样的时尚潮流,享受同样的品牌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寻求着一种同样的身份或地位的认同。
二、重塑:当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探索
乡村文化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具体指在乡村社会中,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社会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乡风民俗、社会心理、行为方式为主要内容,以农民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型。[3]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打造乡村文化生态有利于乡村和谐有序发展。
(一)合理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过度流失带来乡村文化的荒漠化,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促使人们偶尔转向乡村寻求片刻的宁静。在这样的背景下,合理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是一个惠及乡民和游客的选择,于乡民而言可以重返乡土、实现家门口就业,于游客而言可以获得更好的游玩体验,前者解决以人为中心的乡村社会稳定发展问题,后者促使乡民更好地保护和开发乡村文化,从而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统一,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首先要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然后依托本地优势资源,根据乡村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以及乡村建筑文化等资源特点,讲好文化故事以加深游客旅游记忆,乡民在向游客展示和介绍本地特色文化的同时实现了对乡村文化的重构和弘扬,而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对风景、民俗的选择性凝视,助推了乡民对文旅资源的进一步挖掘以重新认识乡村价值,形成特色资源挖掘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如江西铅山县整合秀美乡村、茶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深入推进茶旅融合。
(二)借助传播媒介发展乡村文化
基于网络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电脑、手机等得以普及,随之而来的是大众媒体介入乡村文化的传播,并成为传播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建设乡村文化需要借助媒体的信息整合力量,重构村民文化认同以产生文化自觉行为,搭建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信息互动的桥梁,以实现乡村文化的对外传播。如少数民族地区恩施州枫香坡的村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沉淀和积累,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性的乡村文化,而报纸、电视作为当地的主流媒体,对于该地共同的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报道和正面宣传,有利于构建当地乡民的文化认同感,人们通过大众媒体在有意识构建地方性文化的过程中,会不断扩大地区受众之间、受众与媒体之间的共通意义空间,并加深地区受众之间,受众与媒体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此同时,文化认同带来了文化自觉行为,乡民开始通过微博、微信等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主动地分享本地区的风俗、饮食、服饰等特色文化内容,勾起城市人旅游、消费的好奇心,外来游客通过社交平台获取各地的文化、生态、艺术等资讯,根据自身需求做出选择。借助传播媒介发展乡村文化,既实现了对内传播,即构建乡民文化认同感,又实现了对外传播,即让乡村之外的更多人了解乡村文化,扩大了乡村文化传播的范围。
三、结语
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明,城市文明的源泉和动力是乡村文明,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乡村文化的重构,因为乡村文化的重建会避免乡村矛盾和冲突的出现,文化将一个个乡民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充满正能量的浓郁文化氛围会孕育向善向善的思想及行为,对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以及扶贫工作都大有裨益。站在当前城市化、社会变迁以及万物皆媒的发展背景下,要想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需要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对乡村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去除封建和落后的标签,使其更好的融入当下社会的发展,除了对其传统功能的延续之外,还应赋予其娱乐、營销、社交等新的价值功能,实现乡土文化的重生和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而从通过乡村文化的欣欣向荣促进乡村建设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边芳.新乡土社会中礼治和法治的冲突与整合[D].江苏大学,2010,11(01).
[2]张筱薏,李勤.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J].学术论坛,2006(9).
[3]赵旭东,孙笑非.中国乡村文化的再生产——基于一种文化转型观念的再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7,17(01):119-127.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大学)